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肝素酶 (Heparinase I,EC4 .2 .2 .7)对牛肺肝素进行控制酶解 ,混合寡糖经超滤、凝胶渗透色谱和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分离制备后 ,得到聚合度为 2 ,4 ,6 ,8,10 ,12 ,14和 2 0的寡糖纯品。各寡糖纯度采用毛细管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验 ,寡糖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证实。  相似文献   

2.
建立壳寡糖的薄层色谱 (TL C)分析条件。通过对各种展开剂的实验 ,确定壳寡糖的 TL C最佳的展开剂是乙酸乙酯 :乙醇 :水 :氨水 =5 :5 :4 :0 .3。壳寡糖溶液上行展距为 8cm,采用浸渍法显色。本文方法分离效果好 ,简便 ,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聚合度2~10的壳寡糖的薄层层析分析(TLC)方法,在异丙醇∶水∶氨水=60∶30∶4的展开体系中,各壳寡糖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各单体间比移值(Rf)差异明显,无拖尾现象。通过对比TLC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分析壳寡糖单体的效果,得出TLC法具有快速、有效、方便的优点,可以作为定性分析壳寡糖单体纯度的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制备的壳聚糖酶对3种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和DP2~6的壳寡糖进行水解,采用TLC法对水解产物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脱乙酰度的降低,其酶水解产物的糖链延长。该壳聚糖酶不能水解DP2~4的壳寡糖,对DP5~6的壳寡糖水解速率缓慢。通过对该壳聚糖酶作用特点分析,表明该酶可作用于GlcN-GlcN糖苷键,而不能水解Glc-NAc-GlcNAc糖苷键。  相似文献   

4.
粗枝软骨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中国沿海海藻中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和凝胶Sephadex LH-20色谱,从采自青岛的粗枝软骨藻(Chondria crasscaulis)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经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1H NMR、13C NMR)以及质谱(MS)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loliolide(1),2-羟基苯甲醛(2),4-羟基苯甲醛(3),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4)和4-羟基苯甲酸(5)。  相似文献   

5.
以 6 -氨基喹啉 - 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氨基甲酸酯 (AQC)为衍生剂 ,与毛蚶抗贫血口服液中的氨基酸柱前定量衍生 ,用 Waters HPL C仪 ,Acc Q- Tag TM专用 C18柱 (3.9mm× 15 cm) ,以140 mmol· L-1的醋酸钠溶液 (p H5 .0 2 )为溶剂 A,乙腈为溶剂 B,超纯水 (Milli- Q水 )为溶剂 C,进行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 4 8nm,35 min测试完毕。各种氨基酸测定的重现性 RSD%均 <3.0 %(n=5 )。该方法简便快速 ,结果准确可信。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厚叶切氏海带(Kjellmaniella crassi folia)为原料,经提取分离获得4种多糖(KW1,KW2,KA1和KA2).运用电泳、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及核磁共振氢谱(1H-NMR)法分别对其单糖组成、相对分子量(Mr)以及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W1与KA1是Mr为520 kD和430 kD且M/G(6.14和1.90)显著不同的褐藻胶;KW2是以岩藻糖(82%)为主的岩藻糖硫酸酯;KA2是以半乳糖(34%)、岩藻糖(27%)和甘露糖(21%)为主的杂聚硫酸多糖.KW2和KA2的Mr和硫酸基含量分别为536 kD和427 kD及30%和21%.经1 H-NMR分析表明,KW2的硫酸酯基主要存在于岩藻糖残基的C2和C4位.  相似文献   

7.
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的影响。以5 g左右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幼鱼为实验对象,在其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20 mg.kg-1(COS20组),40 mg.kg-1(COS40组),60 mg.kg-1(COS60组)的壳寡糖,另设1组不加壳寡糖的对照组(COS0组)。在养殖56 d后,对肠道菌群的数量、组成,利用壳寡糖作为惟一碳源的肠道细菌以及虹鳟幼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各组虹鳟幼鱼肠内细菌的总数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各组的肠道优势菌有所变化:COS20组的为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COS40组的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气单胞菌属(Aeromonas),而COS60组和COS0组的虽然均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但在比例上有差异,而且各实验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降低,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减少或消失了,说明壳寡糖对虹鳟幼鱼肠道菌群的组成产生了影响。另外,各实验组能够利用壳寡糖作为惟一碳源的菌株数量多于对照组,尤其是COS40组和COS60组,这种差异表明,能够利用壳寡糖作为惟一碳源的菌株数量受到壳寡糖及其浓度的影响。抗感染实验结果表明,壳寡糖能够提高虹鳟幼鱼抗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 0 .3 %壳寡糖诱导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 )叶 12 0h后 ,其挥发性物质对番茄枯萎病菌 (Fusariumoxysporum )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检测诱导后番茄叶挥发性物质及植保素日齐素质和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经壳寡糖诱导后 ,番茄叶挥发性物质对病菌的抑制率较对照组的提高。番茄叶挥发性抗真菌物质总含量为对照组的 1.49倍 ;氧合脂类、萜类及芳香类化合物的含量分别提高了 61% ,10 %和 69%。其中 (E) 2 乙烯醛含量增加了 64 % ,水杨酸甲酯含量增加了 3 8% ,壳寡糖不能诱导番茄植保素日齐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不同聚合度琼寡糖对肝细胞内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不同聚合度琼寡糖对肝细胞的内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琼寡糖聚合度与活性间的关系进行了评价。利用二苯基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检测方法研究了琼寡糖的细胞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琼六糖具较高的淬灭自由基活性的能力。采用二氯荧光素检测方法(DCF)细胞内的活性,结果与细胞外的活性结果相吻合,并抑制H2O2所造成的细胞氧化损伤及死亡。通过选用五种聚合度的琼胶寡糖,研究了其抗氧化活性,从细胞内、外两个水平说明琼六糖均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进一步证实琼寡糖的抗氧化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硅胶柱层析法 ,从螺旋藻总脂中分离提取出硫酸喹诺糖二酰甘油酯 (SQDG) ,通过高压液相色谱 (HPL C)分离纯化得到 7个主要组分。采用气相色谱法 ,分析 SQDG中脂肪酸的含量和分子组成。结果表明 ,SQDG中主要脂肪酸为 16 :0 ,18:3n- 6 ,18:2 n- 6 ,而花生四稀酸 (2 0 :4 )及EPA(2 0 :5 )的含量要低于其他几种红藻和褐藻 ,未发现 16 :2。 SQDG中 sn- 1位 79%为不饱和脂肪酸 ,95 %以上的 sn- 2位脂肪酸为 16 :0。根据测得的 7种组分的含量和 sn- 1和 sn- 2位脂肪酸的分析计算可得 ,SQDG主要分子组成为 5 2 %~ 5 7% (18:2 ,16 :0 ) ,11% (16 :0 ,16 :0 ) ,7.1% (16 :1,16 :0 ) ,7.7% (18:1,16 :0 )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在研究南海冷泉来源真菌Talaromyces helicus SCSIO41311中聚酮类次生代谢产物。主要采用正相硅胶柱层析、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及薄层色谱(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等现代波谱分析方法及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得到7个聚酮类化合物,分别为:desmethylsulochrin (1)、sulochrin (2)、monomethylsulochrin (3)、circinophoric acid (4)、dimethyl 2,3-dimethylosoate(5)、endocrocin (6)和1-methyl emodin (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深海冷泉微生物中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报道其核磁数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糖胺聚精分离纯化方法。对用蛋白酶水解法从海湾扇贝中提取的扇贝糖胺聚精粗制品,采用吸附法、透析法、乙醇沉淀法和CTAB(十六烷基三甲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bromide)沉淀法分高纯化。结果表明,最终所得主要级分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显示单一区带,指出这一纯化过程是简便、实用、有效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具有克服肿瘤耐药活性的软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 EGF 15-0-3苯甲醛类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层析、Sephadex LH-20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质谱(mass spectrometry, MS)等现代波谱分析及物理常数对照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 采用MTT法对苯甲醛部位和单体化合物进行克服肿瘤耐药活性研究。从EGF15-0-3的苯甲醛部位共得到9个苯甲醛类化合物, 结构依次为flavoglaucin (1)、tetrahydroauroglaucin (2)、isoaspergin (3)、 isotetrahydroauro-glaucin (4)、dihydroauroglaucin (5)、isodihydroauroglaucin (6)、2-(1',5'-heptadienyl)-3, 6-dihydroxy-5-(3'-methyl-2'-butenyl) benzaldehyde (7)、auro-glaucin (8)和2-(2',3-epoxy-1'-heptenyl)-6-hydroxy-5- (3'methyl-2'-butenyl) benzaldehyde (9)。体外克服肿瘤耐药活性研究表明, 苯甲醛类化合物9具有较强的克服肿瘤耐药活性, 可能是由于其结构2位烷基侧链与3羟基形成吡喃环所致。  相似文献   

14.
雪卡毒素(ciguatoxin)是一类具有神经毒性的海洋藻类毒素,高纯度雪卡毒素是开展其相关研究的物质基础。以石斑鱼肝脏为原料,对其脂溶性粗提物经Florisil柱和Sephadex LH-20柱纯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和细胞毒性方法对其进行鉴定,证明为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HPLC鉴定分析提取物与太平洋雪卡毒素(P-CTX-1)具有相同的保留时间。HPLC/MS检测表明纯化样品在m/z=1 111.3和m/z=1 133.0处出现雪卡毒素[M+H]+峰和[M+Na]+峰,与已有的P-CTX-1分子离子峰完全吻合。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细胞毒性试验证明了雪卡毒素样品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K-N-SH)具有毒性作用,毒素剂量与细胞生长抑制率成线性关系。细胞毒性试验进一步确认该提取物为雪卡毒素,且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对中国南海软珊瑚来源真菌Eupenicillium sp. DX-SER3 (KC871024)进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利用硅胶层析柱、正反相中压层析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大米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 利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并参考文献数据对分离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中分离得到5个已知化合物: 烟曲霉酸、β-腺苷、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N-acyltryptamine和对羟基苯甲醛。其中, 烟曲霉酸在该菌株中产量很高, 预示着该菌株具有开发成该类化合物的工程菌株的潜力。文章还探讨了烟曲霉酸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潜力, 发现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鲈鱼生长催乳素的分离纯化与N-末端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长催乳素(SL)是生长激素/催乳素家族的一种新的脑垂体蛋白质激素,本研究首次从鲈鱼脑垂体中分离得到.鲈鱼脑垂体在碱性条件下,经葡聚糖凝胶(SephadexG-100)过滤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离出纯化的鲈鱼生长催乳素,(sbSL),并与大麻哈鱼生长催乳素(sSL)抗体发生特异性的Western免疫印迹交叉反应证实.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发现鲈鱼生长催乳素分别是由分子量为23.2×103和28.4×103u两种形式组成(后者可能是一种糖基化形式).根据Edman降解原理,测得鲈鱼生长催乳素的N-末端16个氨基酸的序列,它与已知鱼类生长催乳素的N-末端序列比较,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由此进一步证实,分离纯化得到的鲈鱼生长催乳素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利用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75凝胶层析法对由海洋细菌FE92-8分泌的纤维蛋白溶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结果得到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单一区带。性质研究发现,该酶分子量为12.6kD,等电点为7.45,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得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0,在37℃,pH为8.0的情况下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温度起来50℃热稳定性较差,在碱性环境中稳定性较在酸性环境中稳定性强,阴性平板和阳性平板对比实验发现,该酶只有纤溶活性而无激酶活性,体外实验发现,该酶具有快速溶解血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运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和HPLC等技术,采用活性追踪分离的方法,对南海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sp.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获得单体化合物,运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3β-羟基-24-亚甲基胆甾-5-烯-7-酮(1),孕甾烯醇酮(2),cembrene A(3),epoxycembrane A(4),4,8,12-trimethyl-1-(1-methylethenyl)-3,7-cyclotetradecadien-10-one(5),(3E,7E,11E)-11,12-dihydroxy-1-isopropyl-4,8,12-trimethyicyclotetradeca-1,3,7-triene(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和十九烷-2-酮(8).化合物5和8为首次从珊瑚动物中分离得到,6为首次从短指软珊瑚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和4显示较强的卤虫致死活性.西松烷二萜类化合物是该短指软珊瑚中的重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对红树林植物的枝干、枝叶样品进行微生物分离,以P388细胞为模型进行活性评价得到14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真菌。采用溶剂萃取、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分离手段对来源于红树林植物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 Linn.的菌株Aspergillus terreus(W-8)发酵产物进行了活性追踪分离,共得到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技术,结合文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aspulvinone H1(1)、aspulvinone H(2)b、utyrolactone I(3)t、errein(4)和3-propylbenzene-1,2-diol(5),其中化合物1的核磁数据为首次报道。采用MTT法初步评价了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4、5对A549、K562和Hela细胞均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