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华南地区第四纪喀斯特洞穴堆积中常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广西崇左地区已发现多处含有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的第四纪不同时期的洞穴化石点,在其共生的动物群中,对生物地层和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且化石数量最多、演化特征最显著的种类之一是独角犀(Rhinoceros)。近期早更新世犀类化石的研究有较大进展,但中晚更新世时期的犀类化石却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产自中国广西崇左更新世中晚期的武鸣楼山临佛洞、公鸡山愚公洞、木榄山智人洞以及芭仙洞这4个化石地点的犀类新材料,依据牙齿的大小和其形态特征分别将其归入了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爪哇犀相似种(Rhinoceros cf. sondaicus)和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通过对华南地区第四纪独角犀的系统研究表明,爪哇犀(R.sondaicus)在此地区从早更新世中期一直持续到全新世;中国犀(R.sinensis)则从早更新世晚期延续到晚更新世;暂时没有发现印度犀(R.unicornis)的化石。颊齿特征分析表明,扶绥犀(Rhinoceros fusuiensis)显得要比中国犀(R.sinensis)和爪哇犀(R.sondaicus)原始,而爪哇犀(R.sondaicus)和中国犀(R.sinensis)很可能是扶绥犀(R.fusuiensis)演化而来。从化石记录来看,当时可能有印度次大陆和中国南方两个演化中心,分别演化出Rhinoceros sivalensisR.uncorins以及R.fusuiensisR.sondaicusR.fusuiensisR.sinensis两个支系。在早更新世早期,独角犀向东扩散,到达中国南方地区之后,在中更新世时向东南亚扩散;迄今,只在东南亚部分地区残存。

  相似文献   

2.
胡绍锦 《云南地质》2005,24(3):321-327
记述滇池盆地含煤层中首次发现的上新世剑齿象化石,包括脊棱齿象属的一个新种昆明脊棱齿象(Stegolophodon kunm ingensissp..nov.)、似元谋剑齿象(Stegodonaff.yuan-m ouensis)、玉溪剑齿象、师氏剑齿象等。这一剑齿象化石组合的发现,对研究新生代象类和滇池盆地的演化史,重新划分盆地煤系地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记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新近纪林氏山西犀(Shansirhinus ringstroemi)3件未成年个体的头骨发育特征, 主要表现在: 顶嵴至迟在幼年个体出现, 此时两侧顶嵴远远分开, 其间的骨表面隆突; 3件未成年头骨的项嵴后缘均是平直的; 鼓后突与关节后突的接触出现于初生期; 头骨顶面在鼻骨后缘向前延伸由初生期的逐渐变窄到幼年个体的迅速收缩, 此时头骨顶面最宽处位于两侧眶上结节之间; 在钩突后方, 鼻后孔侧壁的后缘向后上方延伸, 幼年个体时倾斜角度已接近成年状态。与维氏大唇犀(Chilotherium wimani)头骨的个体发育相比, 两者在颊齿萌出顺序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后者幼年头骨在顶骨与枕骨鳞部骨缝的愈合时间上较S. ringstroemi晚。Shansirhinus头骨形态方面区别于其他无角犀族类群的分类特征不晚于DP4开始磨蚀且M1刚露出齿槽时出现。新的头骨材料表明Shansirhinus可能在晚中新世早期起源于甘肃临夏盆地。Shansirhinus上颊齿发育釉质褶皱, 下颊齿发育方形轮廓的下三角座, 具有一定的加工硬草的能力, 生活在晚新近纪时期的开阔草原上, 是无角犀族已知唯一延续到上新世的类群。  相似文献   

4.
中国南方泥盆系的颗石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侯奎  陈延成 《地质科学》1991,(3):239-245
本文鉴定和描述了中国南方泥盆系的颗石藻化石,计有两个新属,八个新种和一个未定种。其中中华甲球藻属(新属)(Sinothoracosphaera gen.nov.)包括盘桃中华甲球藻(新种)(S.placenta sp.nov.)和异孔中华甲球藻(新种)(S.heteromorphicpororata sp.nov.);始驳船球石属(新属)(Eopontosphaera gen.nov.)只一个新种,即背篓形始驳船石(新种)(E.basketa sp.nov.)其它五个新属是瘤刺篮石(新种)(Scyphosphaera verruca-cras-sispina sp.nov)、小卷螺海石颗石藻(新种)(Helicopontosphaera snaila sp.nov.)、口盖无缘帽形石(新种)(Calyptrolithus operculum sp.nov.)、口孔棒球藻(新种)(Rhabdosphaerabucca-pororata sp.nov.)、柿子颗石藻(新种)(Coccolithus persimmonus sp.nov.)。一个未定种是篮石未定种(Scyphosphaera sp.)。这些化石均是在深水断槽相中发现的。  相似文献   

5.
庞丽波 《第四纪研究》2015,35(3):502-512
甘肃临夏盆地石磊地点的三趾马化石包括4件头骨、5件下颌, 分别被鉴定为腔脊三趾马(Hipparion coelophyes)和平颊三趾马(H. hippidiodus)。基于这批材料, 对两种的种征分别进行了修订: 腔脊三趾马个体小, 枕面呈三角形, 枕嵴向后悬垂略超过枕髁, 眶前窝距眼眶较远, 泪骨在面部出露大, 鼻颌切迹后缘在P2前缘附近, 眶下孔在P2后缘至P3后缘之间, 上颊齿褶皱中等, 釉质不特别变弱, 原尖中等扁长, 下颊齿下后附尖内、外后角都较尖锐, m3下次小尖双分; 平颊三趾马个体中等大小, 枕面近梯形, 枕嵴向后悬垂明显, 眶前窝无或浅, 鼻颌切迹位于P2前缘之后, 眶下孔位于P3之后, 上颊齿褶皱较弱且釉质特别变细, 原尖较圆, 下颊齿前臼齿明显大于臼齿, 下后附尖稍呈角形, m3下次小尖不双分。形态特征的对比显示, 石磊地点的这两种三趾马比其他地点的相同种类都稍原始, 因此层位更低, 其时代可能更早。H. coelophyes和H. hippidiodus经常在同一地点出现, 其生态位必然存在一定的趋异, 它们牙齿特征的差别可能代表了两个种之间食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重庆万州盐井沟是中国南方最经典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产地之一,因化石数量众多、种类多样和完整度极高而著名,但目前重庆万州盐井沟动物群已报道的猪科动物化石仅为野猪(Sus scrofa)和猪属未定种(Sus sp.)。现今可考证的化石点为建国以后发现的4个化石点,即大垭口化石点、平坝上洞、平坝下洞和媒人洞,而四方地化石点是重庆万州盐井沟地区新近发现的第5个化石点,出土了亚成年小猪(Sus xiaozhu)的2件不完整头骨和2件下颌骨化石,代表了迄今发现最完整且时代最晚(晚更新世)的小猪头骨和下颌骨化石,为盐井沟动物群中首次发现。经过与华南第四纪猪属(Sus)其他物种对比,小猪的鉴定特征可归纳为小型猪,面部和腭骨长度远不及李氏野猪(S.lydekkeri)和野猪(S.scrofa),牙齿尺寸小于裴氏猪(S.peii)、李氏野猪(S.lydekkeri)和野猪(S.scrofa),眶前孔位于DP4(P4)与M1界线之上,下颌骨联合部短且厚,终止于P2之前。雄性下犬齿横切面的形状介于“verrucose”型和“scrofa”型之间,属于一种过渡类型,臼齿低冠且呈丘型,结构简单,每个臼齿由4个主尖组成,前臼齿齿列比臼齿齿列长,m3跟座仅发育1~2个齿尖。小猪(S.xiaozhu)与野猪(S.scrofa)的同时出现,可作为华南中-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7.

广西崇左地区第四纪喀斯特溶洞发育,洞穴堆积中常含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十余年的地质古生物调查中已发现多处第四纪不同时期的含有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的洞穴化石点,共生的动物群中,独角犀(Rhinoceros)是化石数量最多、演化特征最显著的种类之一,对生物地层和环境变化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崇左早更新世的鲤鱼山百孔洞和泊岳山巨猿洞的独角犀新材料,依据化石牙齿的大小和基本形态特征将其归入化石扶绥犀(Rhinoceros fusuiensis);此外,通过化石种和现生种冠高指数的比较研究表明,扶绥犀很可能栖息于温暖潮湿的森林环境中,这与现存于东南亚的苏门答腊犀的生活环境接近。扶绥犀是一种生存于早更新世早期(2.5~1.8Ma B.P.)的独角犀化石种,它往往与步氏巨猿(G. blacki)、中华乳齿象(Sinomastodon)、桑氏硕鬣狗(Pachycrocuta licenti)、小种大熊猫(Ailuropoda microta)或武陵山大熊猫(A. wulingshanensis)以及山原貘(Tapirus sanyuanensis)或中国貘(T. sinensis)等动物共生,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尤以广西地区最为集中。

  相似文献   

8.
2001年在嘉荫盆地太平林场组暗色泥岩中,发现油气显示,是大庆油田外围探区中第二个重点勘探的盆地。本次工作在太平林场组的建组剖面下部泥岩中首次发现丰富的大孢子化石—巴尔姆孢(Balmeisporites),见有3个种和2个未定种,其中新种2个,它们是:康氏巴尔姆孢(比较种)Balmeisporites cf.kondinskayae Srivastava et Binda、嘉荫巴尔姆孢(新种)Balmeisporites jiayinensis sp.nov.、太平林场巴尔姆孢(新种)Balmeisporites taipinglinchangensis sp.nov.、巴尔姆孢?(未定种 1)Balmeisporites?sp.1、巴尔姆孢?(未定种 2)Balmeisporites?sp.2。这一发现丰富了太平林场组建组剖面的生物化石内容,对嘉荫盆地井下岩石地层单元与露头剖面的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所发现的巴尔姆孢均是不具赤道突起的类型,反映出典型晚白垩世的特征,本组产出的孢粉、介形类和叶肢介化石可与松辽盆地嫩江组对比,为晚白垩世桑顿期-坎潘期。巴尔姆孢指示的古气候应为潮湿的亚热带气候,产巴尔姆孢的层位所处的古环境应是河流入湖处的三角洲前缘或前三角洲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银额盆地西部蒙额地1井二叠纪叶肢介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银额盆地油气勘探不断取得新发现与突破,但对钻井地层划分及主要油气产层时代存在巨大争议,或认为产层为白垩系,或认为产层属二叠系。2017年实施的蒙额地1井钻井及取心工作,在930.5~958.0m井段的灰色、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岩层和1085.0~1095.5m井段的深灰色泥岩层中发现叶肢介化石。第一层段叶肢介为加氏圆通古斯卡叶肢介(比较种)Cyclotunguzites cf.gazimuri Novojilov,第二层段叶肢介为额济纳旗半圆李氏叶肢介(新种)Hemicycloleaia ejinaqiensis Niu(sp.nov.)和内蒙古点列叶肢介(新种)Polygrapta neimengguensis Niu(sp.nov.),均为晚二叠世代表性叶肢介。在此基础上,通过钻井地层对比,明确了银额盆地主要油气发现井的产层为二叠系。叶肢介具有重要的生物古地理指示意义,通过二叠纪叶肢介的区域分布与对比,结合银额盆地石炭纪—二叠纪地层层序分析,进一步限定了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为前石炭纪。  相似文献   

10.
松辽盆地西缘的突泉盆地是在古生界之上形成的中生代盆地,近年因在侏罗系发现轻质原油而备受关注。然而,对于该盆地古生代下伏地层及其油气资源前景的研究,过去并未系统开展过。本次运用岩石地层、微体化石和烃源岩样品测试分析等方法对突泉盆地南部牤牛海凹陷TD-2井的岩心开展系统分析,TD-2井在中侏罗世万宝组砂砾岩之下发育一套以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的沉积,产孢粉化石19属26种,包括:Leiotriletes adnatus,Punctatisporites debilis, Cyclogranisporites sp., Alisporites auritus, Al. communis, Al. stenoholcus, Al. sp.?,Klausipollenites schaubergeri, Pityosporites evolutus, Sulcatisporites dalongkouensis, S. ovatus, S. sp.?, Hamiapollenites indistinctus, Lunatisporites tersus, Piceaepollenites opimus, P. sp., Voltziaceaesporites xinjiangensis, Crucisaccites variosulcatus, Divarisaccus cinctus, Plicatipollenites cf. densus, Parcisporites scabratus, Platysaccus sp., P. papilionis,Cycadopites caperatus, Samoilovitchisaccites chordens,孢粉指示的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烃源岩分析结果显示,这套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的烃源岩指标较好,具良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综合对比研究表明,TD-2井下部发育的这套以暗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为主的细碎屑沉积为晚二叠世林西组,且其具有良好的生烃基础。该发现为研究松辽盆地西缘晚古生代地层序列奠定了基础,对探讨松辽及周边盆地上古生界油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藏自治区聂拉木县达涕盆地是一个小型的山间盆地, 沉积了新近纪晚期的河湖相地层。早期的工作中曾报道有三趾马化石的线索, 据此进行的新的考察发现了更多的哺乳动物化石, 其中包括1件带有颊齿列的三趾马上颌。达涕盆地的三趾马体型中等, 其上颊齿具有原尖小而圆, 前、后端较尖, 褶皱中等发育, 前附尖和中附尖不特别加宽, 无次尖收缩等特点。与之前发现的下颌骨相结合, 证明达涕盆地的三趾马属于福氏三趾马(Hipparion forstenae)。通过与西藏吉隆和山西保德发现的福氏三趾马的时代对比, 显示达涕盆地含福氏三趾马层位的年龄约为7Ma, 因此将原定的上新世达涕组的时代纠正为晚中新世。与近距离的吉隆沃马盆地福氏三趾马的生态对比, 指示达涕盆地在7Ma的古海拔高度约为2400~2900m, 该地区自那时以来快速上升了至少2000m, 这一结果与构造学的证据吻合。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报道了云南元谋盆地上中新统小河组芝麻大村小夹巷巷地点的脊棱齿象属(Stegolophodon)的新化石材料:包括一完整的、轻度磨耗的左上第二臼齿,和一不完整的、重度磨耗的右上第三臼齿.第二臼齿和第三臼齿主齿柱中附锥和前中心小尖愈合;后中心小尖很弱小;前二脊发育中沟,且几乎排成一条直线,仅主齿柱的中附锥比主尖略微靠前;第三臼齿的后三脊略向前弯.这些特征与西瓦利克道克派珊组的剑齿象型脊棱齿象(Stegolophodon stegodontoides)形态上十分相似,可归为同一种.元谋盆地小河组此前发现的所谓“Stegolophodon banguoensis”和“Stegolophodon aff.banguoensis”经比较均可以归为此种.小河组的磁性地层年代约为8.3~ 7.2Ma,而相距不远的昭通盆地出产最原始的剑齿象Stegodon zhaotongensis的层位的磁性地层年代约为6.5~6.OMa,因此,剑齿象型脊棱齿象代表了脊棱齿象演化到晚中新世中期的进步类型,此后,脊棱齿象便迅速演化为剑齿象.小河组的剑齿象型脊棱齿象的新材料,能为这一幕演化历史提供生物年代学和形态学的双重证据.  相似文献   

13.
首次在青海西宁盆地新近纪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三趾马、副板齿犀牙齿化石,对化石的基本特征和埋藏情况进行了描述,三趾马化石经鉴定为东乡三趾马。结合区域和前人资料认为,本次发现化石的岩石地层应该属于咸水河组或以上层位,时代为晚中新世早期。分析前人孢粉资料认为化石形成时的古植被为森林-草原,古气候环境为亚热带干旱气候环境。这一发现为西宁盆地晚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格架的建立,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对西宁盆地中新世地层确立起到时序标尺的作用。为青藏高原东北缘盆地的环境演化、地层划分、时代厘定提供了新的资料,对深入研究青藏高原隆升环境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华北地区、青藏高原三趾马动物群进行对比研究,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对榆社盆地(36° 49′~37° 26′ N,112° 42′~113° 07′ E)乃至中国骆驼化石的首次系统修订。20世纪30年代,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等报道了榆社盆地12个地点的17件骆驼化石,是渑池仰韶村不完整骨架之外中国最经典的骆驼材料。这些材料过去被错误归在榆社Ⅲ带(维拉方期真马层),误作为“巨副驼Paracamelus gigas”广为引用。本文根据榆社盆地的地层学研究成果,系统比较东半球其他地点性质比较明确的骆驼化石,对这批材料进行了重新研究,厘定了其分类位置,探讨了其产出层位。这批材料应分属邱氏副驼新种Paracamelus qiui sp. nov.、邱氏副驼(相似种)Paracamelus cf. qiui、阿氏副驼P. alexejevi、巨副驼P. gigas以及诺氏驼Camelus knoblochi等5种。邱氏副驼Paracamelus qiui是本次研究描述的新种,产于榆社马会组和高庄组桃阳段,属晚中新世,距今约6.1~5.2 Ma,相当于MN13。邱氏副驼P. qiui是非常原始的高大型骆驼,下颌长且低矮,下颌联合部长,p3未退化,前臼齿列发达,牙齿低冠或弱中冠,胫骨与距骨宽大扁薄,跖骨愈合程度低,显著有别于早更新世的P. gigas。黑海和亚速海沿岸早蓬蒂期的骆驼材料也被我们归入邱氏副驼P. qiui。除性质和时代不明的“赫尔松副驼P. khersonensis”外,邱氏副驼P. qiui是目前所见旧大陆最原始的骆驼。邱氏副驼(相似种)Paracamelus cf. qiui发现于榆社高庄组南庄沟段,距今4.9~4.2 Ma,其形态与邱氏副驼P. qiui相似,但前齿列已有所退化,可能代表一新种,但目前材料过少,有待将来更多材料证实。阿氏副驼P.alexejevi发现于榆社麻则沟组,距今3.6~3.0 Ma。阿氏副驼P. alexejevi是中等体型的副驼,体型较邱氏副驼P. qiui和巨副驼P. gigas小,但大于现生双峰驼Camelus bactrianus;其与邱氏副驼Paracamelus qiui和邱氏副驼(相似种)Paracamelus cf. qiui关系较近,下颌瘦长低矮,但p3已进一步退化,前臼齿列更加缩短,头后骨骼纤细瘦长,面貌与乌克兰敖德萨地穴的阿氏副驼P. alexejevi相同。真正的P. gigas在榆社盆地主要见于海眼组,少量标本或属麻则沟组顶部,时代为3/2.6~2.15 Ma。巨副驼P. gigas与晚中新世的大型骆驼,如邱氏副驼P. qiui和阿吉雷副驼P. aguirrei之间,存在着长时间缺环。诺氏驼Camelus knoblochi应产于盆地内上覆的马兰黄土中,时代为晚更新世0.12~0.01 Ma。此外,我们还深入探讨了旧大陆化石骆驼的其他命名和分类学问题,提出了若干新认识,有助于深入推进骆驼族的起源演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泥河湾盆地有成效的科学开拓已经整一个世纪,它以早更新世化石哺乳动物群而名扬世界,现今又以盛产早更新世旧石器遗址而令人密切关注。泥河湾盆地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表明,人类走出非洲不可能晚于200万年前。鹿角梁是泥河湾盆地新发现的一处早更新世旧石器地点,出土石制品34件,包括修理品2件、石片18件、石核5件和断块9件,还有大量哺乳动物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其中草原猛犸象(Mammuthus trogontherii)和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 peii)特别引人瞩目。鹿角梁地点所在层位略高于小长梁遗址层位,推测其年龄接近于1.5 Ma。鹿角梁地点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序列的一个缺环,而且也增加了泥河湾动物群的一些不多见的化石材料,为研究草原猛犸象和裴氏板齿犀在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出现和演化提供了实物证据。

  相似文献   

16.
姬书安  张笠夫 《地学前缘》2020,27(6):365-370
发现于内蒙古鄂托克旗召稍早白垩世罗汉洞组的一件不完整翼龙类下颌标本,以下颌愈合部长且平直、齿骨侧嵴发育、近圆形齿窝沿侧嵴之上的齿骨侧面上半部分自前向后呈直线排列、齿窝直径(2~2.5 mm)前后变化较小、相邻齿窝的间距约为齿窝直径的一半、下颌牙齿密度为3枚/cm等特征,可归入梳颌翼龙科(Ctenochasmatidae),且代表一新属种——郝氏鄂托克翼龙Otogopterus haoae gen.et sp.nov.。该化石是继鄂托克旗新召准噶尔翼龙科的平颌鄂尔多斯翼龙Ordosipterus planignathus之后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发现的第2件确切翼龙类材料,丰富了这一地区早白垩世脊椎动物群的组成。该翼龙也是继甘肃庆阳环河翼龙Huanhepterus quingyangensis之后在鄂尔多斯盆地发现的第2种梳颌翼龙科化石,进一步扩大了鄂尔多斯盆地梳颌翼龙科的地理分布范围,同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是继辽宁西部之后梳颌翼龙科在中国的又一重要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首次在西藏阿里札达盆地上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犀类化石,对其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初步鉴定为犀类额鼻角犀亚科第三蹠骨化石,在同一层位中还采集了大量孢粉、微体古生物和植物化石.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和产出犀类化石地层的沉积学特征等的分析,认为札达盆地上新世时代表着温暖湿润向寒冷潮湿-温和干旱的气候变化过程.这一发现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新近纪上新世的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为研究青藏高原新近纪以来的生物进化、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与古环境变迁,以及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对比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8.
海拉尔~二连盆地群蕴藏着丰富的煤、石油,是内蒙古乃至全国能源资源供应的重要基地之一。本文对盆地群的含煤地层层序和聚煤盆地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海拉尔~二连盆地群早白垩世含煤地层层序自下而上划分为底砂砾岩段、粉砂泥岩含煤段、泥岩段、上粉砂岩含煤段、上砂砾岩段;海拉尔~二连盆地群的盆地类型分为半地堑盆地、地堑盆地、断陷—坳陷型盆地。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霍林河盆地早白垩世植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邓胜徽 《现代地质》1991,5(2):147-156,T002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霍林河盆地霍林河组下含煤段的植物化石,共鉴定了21属36种。植物组合以蕨类占优势,银杏类、苏铁类和松柏类均有一定比例,同海拉尔盆地大磨拐河组所含植物组合成分相似。地层对比表明,霍林河组与海拉尔盆地的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可以对比,也能同阜新盆地的沙海组和阜新组对比。植物组合成分及地层对比都表明该植物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本文还描述了5个新种: Coniopteris huolinhensis sp.nov,Cladophlebis neimengensis sp.nov,pterophyllum huolinhense Sp.nov.pl.angustifolium Sp.nov,Nilssonia zelimunsia Sp.nov.  相似文献   

20.
以要路沟上平房-青石岩、上白庙-罗家沟和小郎家沟-三门店剖面为代表的建昌盆地义县组,自下而上分为5段:第一段主要为砂砾岩(要路沟层);第二段为砂泥岩、页岩夹凝灰岩,其中包括上白庙层含Cypridea(C.)biventricostata-Yumenia luojiagouensis介形类亚组合带,罗家沟层产介形类CyprideaC.)luanpingensis-Yumenia unidorsalta-Djungarica camarata亚组合带以及爬行类和鸟类等多门类化石,后狮沟里层以鱼类和介甲类化石为主;第三段岩性是中酸熔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第四段亦称前狮子沟层,以砂页岩为主,夹安山岩,含介形类Yumenia luojiagouensis-Jianchangella dorsicostata亚组合带;第五段为酸性火山岩.上述各层介形类亚组合统归该盆地义县组CyprideaC.)biventricostata-Yumenia luojiagouensis-Djungarica camarata组合带,其时代属早白垩世早期.文中描述了介形类化石1新属7新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