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鹏  曹新志 《地质与资源》2009,18(4):304-308,244
浅部矿和深部矿的产出深度不同,由此派生出了一系列产出特征上的差异.针对浅部矿和深部矿的不同特点,所采用的勘查技术方法也必然存在差别.对浅部矿与深部矿在产出特征和勘查技术方法上的一些异同进行了重点论述,并强调相对成熟的浅部矿勘查理论和技术对深部矿勘查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数字填图系统(RGMAP)开展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已成为今后工作的必须手段.针对15万矿调中路线地质矿产调查、化探异常查证、矿(化)点踏查和检查评价等传统的矿产调查工作内容,就如何充分利用数字填图系统提供的数据模型与"3S"技术平台,提高矿调工作效率与精度,结合野外数据采集与室内数据综合应用进行了尝试性地探讨.  相似文献   

3.
瓮福磷矿,根据其矿床特征、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等,矿产预测类型应定为沉积型磷矿,预测方法宜采用沉积型矿产预测方法.通过地质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并结合本区数据采集条件,最终选择含矿岩系、岩相古地理作为定位预测变量,选取P205、矿系厚、矿体厚作为定量预测变量.进而,利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和Mras软件,采用地质体积法进行了矿产预测.全区A类、B类、C类最小预测区分别有2个、2个和3个,预测资源总量大于16亿吨,资源潜力约7亿吨.  相似文献   

4.
沂蒙矿是中国1980年发现的新矿物,采用电子探针对采自山东蒙阴金伯利岩胜利一号小岩管中的沂蒙矿类矿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沂蒙矿的Ca端元矿物--钙沂蒙矿(暂定名),是又一个被确定的新矿物.该新矿物简化的矿物化学式为:Ca0.5~1.0(Fe,Mg,Cr,Ti)14~15O19.钙沂蒙矿与(K)沂蒙矿、富钡沂蒙矿共生,沿镁钛矿-尖晶石出溶体呈板片状条带分布,均为交代成因.3种不同成分的沂蒙矿颗粒均十分细小,颗粒总数达100粒左右,但钙沂蒙矿产出不多.与其他沂蒙矿不同,钙沂蒙矿在结晶学A位置上几乎全为Ca,少有其他大阳离子;在结晶学B位置上二价阳离子(Fe2 、Mg)占三分之二.最后从沂蒙矿晶体结构的角度讨论了钙沂蒙矿在自然界不易产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对贵州某地的玄武岩型氧化铜矿进行了可选性试验研究.对氧化矿采用的硫化浮选方法经试验不适合本矿,故采用离析浮选.采用离析、一次粗选的试验指标为:铜精矿品位26.70%,铜回收率84.36%.  相似文献   

6.
木城涧矿450水平西四采区三槽东一壁工作面发生的几起冲击矿压事故,与其工作面开采深度、所处地质构造部位、呈孤岛开采状态有关.工作面煤样和顶板冲击倾向性测试结果表明,该煤层属于高冲击倾向性煤层,具有发生冲击矿压的能力.根据产生冲击矿压的原因和特点,采用电磁幅射进行冲击矿压预测预报、爆破卸压进行治理的措施,通过了冲击矿压危险区.  相似文献   

7.
安徽铜陵狮子山硫化物矿山酸矿水中微生物功能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安徽铜陵狮子山硫化物矿山酸矿水溪流获得样品,采用YE、Feo、FeSo、FeTo 4种选择性培养基,利用overlay分离技术,获得7株细菌菌株.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与目前已分离得到的酸矿水微生物进行了比较.利用分离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获得的菌株可分为3个功能群:嗜酸性异养菌、嗜酸性自养菌、中度嗜酸性铁氧化细菌.嗜酸性异养菌主要与酸矿水中三价铁的异化还原和寡营养状态的维持有关;嗜酸性自养菌与酸矿水中铁、硫元素的氧化有关,是酸水中的生产者;中度嗜酸性铁氧化细菌能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并产生难溶性的矿物,可实现酸矿水与酸矿水底泥之间铁元素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一种改进的特征分析方法.模型中采用一组非矿样品作对照,从两个相反的角度表现矿的特征.讨论了用矿的非矿关联度进行样品综合标度的形式和建立对象权理论分布的意义,研究了通过样品对比实现判别归类和给出含矿性估计的近似概率方法.  相似文献   

9.
江西冷水坑矿田银铅锌矿床特征及成矿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西贵溪冷水坑矿田是国家级银资源基地.本文在系统研究冷水坑矿田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分析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系统人手,初步建立了冷水坑矿田成矿模式.认为冷水坑矿田矿床类型主要有两类:即斑岩型矿床和层控叠生型矿床.结合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模式,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冷水坑矿田小源区、麻地-燕山区和闽坑-岭西铅锌区3个成矿预测区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为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朱艳杰  庞园涛  杨柳  黄建新 《岩土力学》2016,37(Z1):334-340
研究砂岩型铀矿床中本源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f)、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thiooxidans,At.t)对黄铁矿及铀矿浸出的协同作用。采用富集培养法、无机盐硅酸钠平板法对砂岩型铀矿中的硫杆菌分离纯化,通过分析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结果及16S rDNA序列确定菌株的系统发育地位,并利用摇瓶培养法设计浸矿试验,向黄铁矿浸出体系中分别加入分离纯化的At.f、At.t及混合的At.f和At.t,检测pH值、氧化还原电位值(Eh值)的变化,浸矿40 d,测定浸矿体系的总铁离子浓度和硫酸根离子浓度,并分析黄铁矿矿渣表面形态及成分。根据黄铁矿的浸出结果,设计铀矿浸出试验,浸矿40 d,测定浸出体系中的pH值、Eh值、总铁离子浓度、硫酸根离子浓度等参数并计算四价铀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分离的两株优势菌中SW-2鉴定为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t.f),SW-3鉴定为嗜酸性氧化硫硫杆菌(At.t)。At.f、At.t浸出黄铁矿和铀矿时存在协同作用,At.f为浸矿体系的强氧化剂,主要将Fe2+氧化成Fe3+,Fe3+将UO2氧化成可溶性的UO22+;At.t可为浸矿体系提供酸性环境;At.f: At.t = 5:1试验组对黄铁矿和铀矿的浸矿效果最好,四价铀的浸出率为55.60%,黄铁矿矿渣表面形态显示细菌对黄铁矿存在直接的氧化作用;At.f、At.t高效浸出黄铁矿的菌量比例对以黄铁矿为伴生矿的铀矿的细菌浸出也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工业微生物浸铀时提供一定的支持并为以黄铁矿为伴生矿的其他矿物的微生物浸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华南广泛分布火山- 侵入杂岩体,其中个别岩体中伴有火山岩型铀矿床的产出,因此如何区分含铀矿与不含铀矿岩体成为矿床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相山地区含铀火山- 侵入岩以及周边不含铀矿侵入岩为例,开展锆石LA- ICP- MS U- Pb年龄和微量元素研究。结果显示含矿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为133. 7±1. 6 Ma(云际),含矿碎斑熔岩的形成年龄为132. 8±1. 5 Ma(邹家山),不含矿花岗斑岩的年龄为134. 9±1. 3 Ma(七琴)和133. 3±1. 3 Ma(桃溪),其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含矿与不含矿岩体的锆石Ce4+/Ce3+比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邹家山22. 12~68. 75(平均值为45. 61),云际19. 02~43. 48(平均值为27. 64),七琴7. 99~22. 03(平均值为15. 63),桃溪9. 70~22. 40(平均值为16. 19)。锆石Ti含量温度计结果显示含矿岩体锆石的结晶温度比不含矿岩体的锆石结晶温度相对更高。结合晶格应变模型和锆石Ti温度计,获得前者的绝对氧逸度亦高于后者。本研究发现相山地区含矿火山- 侵入岩体中锆石的Ce4+/Ce3+比值普遍大于22,笔者提出锆石氧逸度可以作为判别火山- 侵入岩体是否含矿的一个可能指标。此外,含矿与不含矿岩体中全岩铀含量的高低与氧逸度呈明显的正相关,我们推断含矿岩体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可能指示了其岩体母岩浆相应地具有更高的铀含量。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笔者发现含铀岩体的氧逸度明显低于斑岩型铜- 钼矿,但与花岗岩型钨矿以及火山岩型银- 铅- 锌矿类似。因此,氧逸度的相对高低对铜- 钼、钨- 钼、铀及银- 铅- 锌赋矿岩体的差异性成矿有明显制约作用,可能还间接反映了地幔物质贡献比例的多少。  相似文献   

12.
小型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坑涌水量的大小是反映一定充水条件下,矿坑充水程度的定量指标,该指标将做为矿山开采设计中制定防治水方案的依据.以河南省安阳县铜冶二矿为例,分别采用比拟法和解释法两种方法对该煤矿技术改造设计新井落底标高(-95 m)进行涌水量预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参考该矿周边的生产情况,推荐矿设计新井落底水平(-95 m)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0.22 m3/h,最大矿井涌水量为84.31 m3/h,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用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钨砂中WO3和铬铁矿中Cr2O3,通过高倍稀释熔融玻璃片制样法,采用高纯WO3或Cr2O3作单一标准样测量X射线荧光强度计数,然后同未知样品测量所得X射线荧光强度计数相比,即可计算出WO3和Cr2O3的测量值.方法用于钨砂矿和铬铁矿中WO3和Cr2O3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个旧矿区的找矿向物探工作提出来的主要任务是:1.寻找深部硫化矿和浅部氧化矿;2.圈定控制成矿中心的隐伏花岗岩的起伏形态;3.在浮土覆盖区寻找含矿断裂带.该区的物性参数从表1可见: 1.花岗岩基本上没有磁性,氧化矿磁性不大,硫化矿埋藏太深,而浮土磁性干扰较大.曾大面积做过磁法,但效果不佳. 2.花岗岩与围岩(个旧灰岩)的密度和弹性波速度相差均不大;硫化矿与围岩虽有密度差,但埋藏深,地形切割,重力法没有取得明显效果.地震法因受条件、设备等限制未作研究.  相似文献   

15.
牦牛坪矿-(Ce)属硅钛铈矿亚族的新成员,发现于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的碳酸岩、伟晶碳酸岩和碱性岩等矿脉中.与已知的同亚族矿物相比,新矿物要么是chevkinite-(Ce)B位上的Fe3 类似物,要么同时是polyakovite-(Ce)B位和C位上的Fe3 类似物.牦牛坪矿-(Ce)直接从一类富F、水和REE的岩浆-热液过渡阶段的成矿流体中结晶所成.新矿物得名于产地和稀土元素中Ce居优.牦牛坪矿-(Ce)及其命名,已获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及矿物命名委员会投票批准.  相似文献   

16.
大水沟碲矿床作为一种新矿床类型 ,自发现以来 ,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对其成矿过程和成矿物质来源仍有不同的认识。本次工作选取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中的 3件磁黄铁矿和辉碲铋矿阶段的 3件辉碲铋矿和 6件白云母进行成矿流体He、Ar同位素测试 ,获得3He/ 4 He比值为 0 .2~ 2 .8R/Ra ,其中磁黄铁矿的比值在 1.6~ 2 .8R/Ra之间 ,平均 2 .1R/Ra ;辉碲铋矿1.2~ 1.5R/Ra ,平均 1.3R/Ra ;白云母为 0 .2~ 2 .2R/Ra ,平均 1.1R/Ra。成矿流体的40 Ar/ 4 He比值变化较大 ,磁黄铁矿黄铁矿阶段的磁黄铁矿为 2 37~ 379,辉碲铋矿阶段的辉碲铋矿为 7~ 66。这些数据表明大水沟碲矿床在成矿过程中有大量地幔物质参与。  相似文献   

17.
危机矿山找矿的地球化学方法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崇民 《地质与勘探》2002,38(Z1):227-230
危机矿山找矿和前景战略预测是矿山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扩大矿山的找矿远景,是以寻找深部矿和外围隐伏矿为基础的,而勘查地球化学则是矿山找矿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主要是采用原生晕法进行的,后又发展研究与深部矿有关的构造裂隙物质、脉岩、气体和元素原生分量来提取隐伏矿的信息.同时研究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对深部、边部和外围的异常进行模式找矿预测,开展就矿找矿.另外应注意加强非模式找矿方法研究以发现新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8.
铜陵矿集区矿田构造垂直分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对铜陵矿集区内矿田构造分类及其控矿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空间分布位置将矿田控矿构造带划分为浅带、中带和深带3个层次,其空间配置为浅带"行、列、汇"构造样式、中带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和深带"隆中凹"构造,三者在空间上构成了矿田构造的垂直分带.以上覆地层厚度估算矿田各层次控矿构造带的深度大约为浅带0~1 km;中带1~3.0 km;深带>3.0 km.三个层次的控矿构造带分别控制了热液脉型、矽卡岩型和层控矽卡岩型等主要矿床类型.浅、中、深控矿构造带在不同的矿田常具有不同的组合形式,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是两两组合,当三者复合产出时则构成完整的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矿田构造垂直分带的发育程度往往决定矿田的成矿特点,是控制成矿系列和"多层楼"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CO_2气体测量方法在低山丘陵区隐伏矿勘查的应用效果,采用改进的CO_2快速分析仪分别对湖南黄金洞金矿区金枚矿段和梨树坪矿段进行了CO_2气体测量试验性研究和面积性测量研究。结果表明,CO_2气体测量方法在低山丘陵区能够发现深部隐伏矿和构造信息,并为梨树坪矿段圈定了3个找矿靶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为我国覆盖区隐伏矿勘查突破积累了数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已知錳矿可分下列成因类型一.海相沉积矿床: (一) 震旦紀深积錳矿:1.下震旦紀底部位于冰磧层下的錳矿层,以湖南等錳矿为代表;2.中震旦紀高于庄石灰岩以下的锰矿层;分布于河北北部;3.上震旦紀铁嶺层下部錳矿,分布于辽宁南部,从上述錳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