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满足生态质量气象评价技术成果应用的需要,利用开源的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MapWinGIS,在C#开发环境下,设计开发了广西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业务系统。该系统从业务流程需要出发,实现了气候数据的分析处理,利用MapWinGIS的接口和类库实现了业务平台中GIS功能的设计与开发。通过自主开发编写的类,实现了包括MODIS遥感资料等气象评价数据的处理及指数计算,进而得到生态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最后利用GIS地图生成业务产品。该系统为生态质量气象评价业务工作提供了标准化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微工作流的可扩展GIS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微工作流及GIS业务流程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微工作流的可扩展GIS模型,并根据功能领域、业务流程及单位组织形式三者之间的关系,对工作流引擎进行了设计。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模型具有较强的水平扩展能力和垂直扩展能力,对建设数字城市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Engine的宗地图形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会娟  邓敏  赵玲  汤开文 《测绘科学》2010,35(4):199-201
在城市的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测绘数据的组织与管理尤为重要。本文研究了在GIS环境下实现宗地图形信息的自动化管理,并从宗地图形数据库设计、历史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和数据导入功能的角度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业务流程。系统后台数据库采用Oracle10g进行数据的管理与存储,在C.net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并利用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实现数据间的通信;利用ArcEngine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法,形成一个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GIS组件ArcGIS Engine,采用Oracle 10g数据库并与ArcGIS空间数据引擎(SDE)相结合,以VisualC++为开发平台,以OpenGL为三维图形引擎的港口与航道信息管理系统,包括水深数据库管理、地图及水深数据调阅与查询、三维港口景观与水下地形漫游、三维航道分析4个模块;阐述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功能,给出系统的工作流程,并对若干模块的设计进行深入探讨。目前,该系统已用于天津港水深数据与航道信息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从房屋数据库设计、房屋普查与管理综合功能模块的角度介绍了房屋普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业务流程。系统的数据库是在ACCESS 2003下进行管理,并在VB.net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利用ADO.net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间的通信;利用ArcEngine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房屋查询、房屋管理、房屋信息统计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集成,也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通信飞速发展与大量移动设备的普及,促使移动GIS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本文介绍了移动GIS的概念、特点,以及系统的关键技术,并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移动GIS地图引擎,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POI查询、驾车导航等功能,为通用的移动GIS地图引擎的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信息服务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数据交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翊  孙立坚  刘晓东 《测绘科学》2007,32(5):141-143
随着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推广,数据交换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引起关注和探讨。本文针对GIS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的数据共享与自动数据交换应用,提出了由数据传输服务、数据交换适配器和任务处理器三部分组成的数据交换系统模型;引入了XML作为空间数据的逻辑表达及中间数据标准格式,使其具有异构GIS跨平台共享数据资源与服务的能力;数据引擎模型作为GIS和其他非空间数据的事务处理中心,采用工作流管理技术定义复杂分析模型及业务流程;以及不同数据类型驱动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方面介绍了基于GIS的北京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流程。系统数据库以SQL Servers2000进行管理,在VB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利用ADO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通信:利用MapObjects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旅游查询、旅游规划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有机集成。  相似文献   

9.
利用GIS等现代技术对国土部门传统的工作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造是当前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国土资源部门土地规划出让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为研究目的,并以其在天津滨海新区大港国土部门的应用为建设成果。介绍了基于SQL Server 2000建立的土地出让管理数据库的结构和内容,阐述系统开发的工作流程及系统功能结构。论述基于MapOject 2.4的GIS组件开发,利用ArcSDE 9.2作为空间数据引擎实现后台数据库与前台应用程序的空间数据通讯,对采用的关健技术和获得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北京旅游信息系统的开发为例,从数据库的设计、功能模块的设计等介绍基于GIS的旅游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流程。系统数据库以SQL Server2000进行管理,在VB环境下开发前端应用平台,利用ADO动态数据连接引擎实现数据通信;利用MapObjects组件技术,采用嵌入式集成方式,实现旅游空间分析、查询等专业应用与基本地理信息功能的有机集成。  相似文献   

11.
异构地理信息处理环境互操作的Internet GIS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提出了异构地理信息处理环境互操作的Internet GIS方法和基于互操作性的Internet GIS构造模型,即分布式超图模型,阐述了其具体实现过程,并以自主开发的Internet GISGeoSurf为例验证了此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基于互联网的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构成与解决方案 ,它将成为GIS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结合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求和工作操作流程,在已有基础地理信息资料和技术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GIS技术的处理技术和方法,构建大比例尺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批处理和质检系统。该系统可以为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大比例尺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减少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生产质量,同时可以大量减轻作业人员和质检人员的工作量,也为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的业务系统建设带来了新的数据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生活中,无论我们多么依赖网络空间,人与地理空间的联系永远不会断绝.政府和企业的各类业务运转也是如此,在科研课题、销售运营、客户维护等工作中,涉及的数据成千上万,大多也与地理数据紧密相关.因此,挖掘地理数据中隐含的信息,提高人们对地理位置的认知程度,并以此为基础,为各领域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信息非常有意义.本文中介绍的超图云GIS数据洞察软件,是基于地理信息云平台,使用新一代Web技术搭建的云GIS数据可视化和分析软件.通过其将业务数据在地图上可视化展示,并结合统计图表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空间分析工具,洞察地理数据中隐含的趋势和内在关系,为多种业务决策提供支撑.本文介绍了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5.
地理信息服务发展是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单独的地理信息服务能力有限,需要对其进行组合来满足用户需求。本文在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基于工作流技术在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户参与组合的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简化框架,并结合实例详细讲述了基于业务流程处理语言(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BPEL)实现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过程。最后,对地理信息服务组合的发展思路和进一步的研究路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部件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地理信息具有分布式特征,这种分布式特征要求地理信息进行分布式组织和处理,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是互联网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以实现地理信息的发布和分布式实时分析处理及管理。互联风地理信息系统必须解决地理信息的分布式管理和处理问题。本文提出了处理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分布式地理信息的几种方法,并对其进行详细地阐述,尤其是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分布式部件方法。分布式部件方法,包括同构分布式部件、异构分布式部件和  相似文献   

17.
空间信息可视化是二维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主要功能之一,实现属性和图形互查询也是近年来地理信息专业人员研究开发的重点。以泰安市委党校为实例,在分析GIS相关理论和国内外二维、三维GIS研究基础上,基于Visual Studio NET2005平台及ArcGIS Engine组件库构建了数字党校可视化模块并实现了符号化配置功能。将党校餐厅及礼堂平面图添加到应用程序中运行演示。同时根据底图运用3DMAX软件进行三维场景建模,实现三维漫游。二维信息查询与三维场景相结合实现党校数字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As th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proceeds to advanced scientific and societal applications, there is an emerging need to enhance GIS support for complex spatiotemporal queries. Dynamic GIS representations (as opposed to static, map-based representations) that can integrate proper data el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re required.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use of a three-domain representation that facilitates compilation of higher-level information (such as frequency and rate) from preliminary data records (such as time and location) stored in a database. The three-domain representation is compared with snapshot, space-time composite, and spatiotemporal object models using a sample data set for forest transitions. While the three-domain representation is a normalization of these data models, it offers a conceptual alternative that enables GIS to represent spatiotemporal behaviors of geographic entities, in addition to entities as well as histories at locations as emphasized in most GIS data models. The comparison shows that the three-domain representation has combined the strengths of the space-time composite and spatiotemporal object models. Moreover, it enables aggregations of analytical use along with dynamic mappings between geographic concepts and locations, a distinct capability that takes GIS query processing beyond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support offered by static map-based data models.  相似文献   

19.
闾国年  袁林旺  俞肇元 《测绘学报》2017,46(10):1549-1556
系统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以来地理信息内涵发展与拓展的主要历程,指出地理信息的定义一直是在"空间+属性"的地图信息基本框架下逐步扩展,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地图GIS、语义GIS、时空GIS和大数据GIS 4个不同的阶段,但仍无法满足时空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需求。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出发,对地理学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出了涵盖"空间定位""语义描述""属性特征""几何形态""演化过程""要素相互关系"的地理信息六要素表达模型。在地理定律和地理规律的指导下,面向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空格局、演化过程、相互作用机理的集成表达、系统分析和高效管理,设计了六要素集成表达的几何代数统一GIS数据模型、地理规律与相互作用驱动的新型GIS数据结构、非结构化时空数据组织与存储等关键技术,为测绘地理信息走向地理科学信息提供了另一个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支撑,有助于提升GIS对地理格局、演化过程和要素相互作用等地理规律的组织、管理、表达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0.
当代地理信息系统进展综述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49  
综述当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涉及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管理,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地理信息共享技术以及新型GIS如WebGIS、组件GIS、三维GIS和移动GIS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