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内外地震滑坡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地震滑坡是大陆内部山区大地震活动中最为常见的地震地质灾害类型,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危害性极大,常会对人类活动造成特别严重的损害,分析研究地震滑坡对地震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防震减灾工作极为重要。通过系统总结和梳理国内外地震滑坡的研究现状,对地震滑坡的发育规律、动力机理以及"3S"技术在地震滑坡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国内外较为成功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法可分为现象监测预报法、数理统计预报法、非线性系统论预报法和地球内外动力耦合法。在对各类方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在方法应用的同时,集成和融合迅速发展起来的“3S”技术,建立集观测、研究、风险评估、预报预警、预防和治理一体化的灾害预报系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滑坡预报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郑孝玉 《世界地质》2000,19(4):370-374
目前常用的各种滑坡预报的理论和方法很多,其中斋藤迪孝模型、灰色预模型(1.1)、Pearl生物生长模型和非线性相关分析模型又是预报理论更为充分、研究较为深入、预报效果更有效的方法;对各种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进行了剖析。同时,还对其它一些预报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用加加速运动预报高速滑坡和山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加加速运动预报高速滑坡和山崩较长时期以来,对滑坡、山崩等地质灾害的近期预报,着力于研究山体活动进入加速运动阶段,并作为近期将发生急剧破坏的基本根据.以此为预报基础的各种方法,常与实际情况发生出入.无论把小灾报成大灾或把大灾报成无灾,都会给管理机构的...  相似文献   

5.
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文宝萍 《地学前缘》1996,3(1):86-92
文章在对国内外滑坡预测预报研究成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从滑坡发生时间、滑坡活动强度、滑坡危害三方面系统总结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现状,评述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和有效性及各国研究的特点。进而,分析预测了滑坡预测预报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研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滑坡预报判据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滑坡作为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常常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了避免或减轻灾害的发生,事先对滑坡做出预报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滑坡预报模型和预报判据是滑坡时间预报的核心,也是滑坡成功预报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滑坡预报理论模型和方法,但这些理论模型和方法的适用性普遍较差。要想做到准确预报,必须建立一些具有一定适用性的滑坡预报判据。论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分析总结了滑坡预报中的10多种预报判据,详述了3类常用的预报判据(安全系数和可靠概率判据、变形速率判据和宏观信息预报判据),重点研究了滑坡预报判据的适用性和不充分性。为了提高滑坡的预报水平,提出了滑坡预报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滑坡类型、滑坡特征、变形特点和形成机制的基础上,以监测资料为依据,遵循科学性、综合性、易操作性的原则,将理论模型预报、根据预报判据预报以及斜坡的宏观变形破坏迹象和前兆信息等几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信息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7.
滑坡实时跟踪预报概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滑坡时间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文章以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分析为基础。从滑坡预报的基本问题入手,将处理复杂性问题行之有效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滑坡预报中,提出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的学术思想。文章概括和总结了滑坡预报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的学术思想,建立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的技术方法体系,研制和开发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软件系统(SIPS),并以发生在长江西陵峡的新滩滑坡为例,简要介绍了SIPS软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黄腊石滑坡综合信息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滑波时间预报是滑坡研究中尚未很好解决的课题,本文以黄腊石滑坡为例,提出了建立在多因子评价基础上的综合信息预报方法,运用此方法可随时判定活动性滑坡的危险状态,结合其它数学预报模型进行滑坡时间预报,为防灾减灾对策的制订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滑坡预报模型主要用来预报滑坡发生的时间,但是如何检验效果是滑坡预报者和决策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提出滑坡拟合效果指标(包括后验差指标、模型拟合效率指数和均方根误差)和试预报效果指标(包括试报效果指标和相关系数指标),初步建立了滑坡的预报质量检验模型。依据建立的检验模型,针对链子崖危岩体监测资料分别采用灰色GM(1,1)数学模型、三次指数平滑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进行预报。预报结果表明:三种模型中,综合指标GM(1,1)数值最高,建议该滑坡采用GM(1,1)进行预报。通过模型的综合分析评判,不仅分析了模拟效果,而且直接比较了模型间的拟合效果,并为建立模拟效果好的模型提供了充分的依据,从而表明滑坡预报质量检验模型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滑坡发生时间预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系统论述了滑坡监测资料的整理方法:滤波和等时化。讨论了滑坡运动响应的主要组成成分。重点阐述了滑坡发生时间预报的理论基础,此基础不同于一般物理方程建立的思路,而是直接来源于观察和经验总结,并抽象为一定的数学模型。单次滑坡发生的整个过程包括孕育、如速、减速、停止等4个阶段,滑坡发生时间则指加速向减速转换的特征时间点,此点是滑坡爆发的峰值点,也是需要预报的特征时间。能够反映滑坡如此运动过程的典型数学函数是Pearl曲线,本质上此S型曲线与系统有阻尼的自由振动微分方程是一致的,也与生物群体演化的虫口方程一致,它们都共同反映了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用来预测滑坡运动过程。直接运用一般力学报分方程描述滑坡运动过程的困难在于缺乏对滑体系统力学参数的精确把握,直接运用Logistic虫口微分方程则存在模型参数识别的困难,作者还发现某些误用灰色系统理论对Verbulst非线性方程,参数进行辩识。文末,为展示方法而不强调结果,以拥有10a监测资料的某滑坡为例,分析预报了滑坡活动过程,并进行了预测结果的数学检验。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地质科研范式正由过去的经验范式、理论范式向数据密集型范式转变。基础地质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反映了地质调查的精度和质量,是地质调查工作创新、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与源泉,决定了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和竞争力。在以密集数据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第四范式即将来临之际,基础地质数据的数量、质量和更新时效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质调查工作水准的基础标准之一。大部分国家按照严格的技术标准实现了基础地质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和基础地质数据与图件的一体化表达,并面向社会需求研发出类别丰富的地质数据衍生产品。我国虽然建成了地质云平台,实现了一批数据库的汇聚和共享,但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宏观尺度的地质认知水平;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与技术刚刚提上日程,制约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支撑服务能力;基础地质数据研发服务能力不足,限制了数据更新的外在需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依托地质云平台构建基础地质数据更新体系的建议:一是建立“地质云节点一盘棋”的数据更新工作机制;二是构建全国统一的基础地质数据更新标准体系;三是构建“大数据、智能化和在线化”三位一体的数据更新技术体系;四是打造多方稳定协同的数据更新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12.
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北部地区黄土沉积巨厚,地质构造复杂,土体强度低,水敏感性强,各种类型的黄土滑坡广泛分布。黄土滑坡具有滑动规模大、滑动速度快、灾害损失严重等特点。黄土滑坡滑动时间预报,特别是临滑预报在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重要意义。根据黄土力学性质试验与典型黄土滑坡变形分析研究结果,在对比分析黄土剪切应变特性与滑坡滑动破坏机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黄土滑坡临滑预报的应变控制方法。建立了中、浅层与厚层黄土滑坡的应变破坏标准。经多处滑坡实例验证,结果基本合理,可应用于黄土滑坡临滑预报。  相似文献   

13.
Verhulst生物生长模型是一种统计型的滑坡预测预报模型,针对原始Verhulst模型中把第一个数据点作为已知条件的理论依据不存在,可能导致预报精度较低问题,将前人改进Verhulst模型的方法应用到滑坡预测预报中,推导出用改进模型和速度最大值判据预报滑坡发生时间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表明,原始Verhulst模型中以速度最大值作为预报滑坡发生时间的判据缺乏合理性,以加速度和加加速度最大值作为预报判据应更合理,并推导出用加速度和加加速度最大值判据预报的计算公式。基于推导的公式,编写Matlab程序进行计算,将原始和改进的Verhulst模型以及3种判据应用于一些滑坡实例的预报中。结果表明,(1)与原始Verhulst模型相比,改进模型的预报效果较好,其预报滑坡发生的时间更早,且更准确;(2)与速度最大值判据相比,加速度和加加速度最大值判据的预报效果较好,其预报时间较早,且较准确;(3)可把原始模型中单一的时间预报值拓展为一段预报的时间范围,该预报时间范围的上限是加速度最大值时刻,下限是加加速度最大值时刻;(4)用改进模型和该时间段范围判据进行预报能起到提前预报的作用,且预报结果较准确。此外,经讨论认为临近破坏时,裂缝的增多以及动摩擦系数小于静摩擦系数导致抗滑力降低,剩余下滑力增大,是使滑体产生加速度逐渐增大运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油页岩开采方法和利用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陈殿义 《吉林地质》2005,24(4):85-91
简单地介绍了国内外油页岩的分布、储量和主要利用情况,详细地介绍了7年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MDP-MTE地区,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进行的油页岩地下转化工艺技术实验情况和它与吉林省合作利用该技术提炼油页岩油的预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典型工程滑坡灾害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涛  吴树仁  石菊松  辛鹏  石玲 《地质通报》2013,32(11):1881-1899
在搜集和梳理全球一个多世纪以来灾难性工程滑坡实例的基础上,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分为4种基本类型和若干亚类:①采矿工程滑坡(包括地下采空型、露天采场型、尾矿坝及排土场型);②水利水电工程滑坡(包括库区岸坡型、水库大坝型、灌溉工程型);③线性基础设施工程滑坡(包括公路及铁路工程型、油气管道工程型); ④城市建设复合型工程滑坡。重点剖析了国内外著名的工程滑坡灾害案例,并兼顾一般工程滑坡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综述了各类典型工程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及部分处置措施。通过不同类型工程滑坡特征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工程滑坡成灾的教训和成功处置的经验,为未来工程项目区和城市化过程中工程滑坡的综合防治及风险减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初提出活断层这一地质术语至今,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对活断层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合理的分析对于工程建设和城市规划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国内外活断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为活断层的进一步研究实现其定量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在搜集和梳理全球一个多世纪以来灾难性工程滑坡实例的基础上,将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滑坡分为4种基本类型和若干亚类:①采矿工程滑坡(包括地下采空型、露天采场型、尾矿坝及排土场型);②水利水电工程滑坡(包括库区岸坡型、水库大坝型、灌溉工程型);③线性基础设施工程滑坡(包括公路及铁路工程型、油气管道工程型);(鸯城市建设复合型工程滑坡。重点剖析了国内外著名的工程滑坡灾害案例,并兼顾一般工程滑坡的共性特征进行分析,综述了各类典型工程滑坡灾害的发育特征、形成机制及部分处置措施。通过不同类型工程滑坡特征的比较分析,总结了工程滑坡成灾的教训和成功处置的经验,为未来工程项目区和城市化过程中工程滑坡的综合防治及风险减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枯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枯水和洪水是水文学中极值范畴,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地开展河流枯水研究工作,但枯水研究的深度远远低于洪水。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可以发现,人类对枯水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3点:①对不同区域影响枯水的主要因素进行识别;②枯水频率分析以及有关枯水资料的处理方法;③分析枯水径流的计算方法及系统预测。从研究方法来看,过去,对于枯水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以概率统计学和时间序列分析等为主的传统方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法纷纷地应用于枯水研究,如"3S"技术(RS、GIS、GPS)。通过枯水研究综述,对我国进一步开展枯水研究以及合理利用枯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开展系统综合分析应用研究,特别是对西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深远的科学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利用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处理分析2008-2020年间国内外文献,揭示钙华研究在基于同位素技术的钙华成因、钙华景观特点及地貌演化、钙华生物成因和钙华景观退化等方面取得的重要研究进展,阐明了全球钙华景观的分布、特点、物质组成、成因类型及典型钙华景观退化的现状和原因,推动了钙华自然遗产景观的保护及钙华研究的国际合作。目前,急需加强钙华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的复合作用、微生物对钙华沉积的耦合作用、钙华景观退化的微观结构表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及钙华景观生态修复保育关键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20.
降雨诱发区域性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文以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为研究区,将逻辑回归模型引入区域降雨型滑坡预警预报,建立了同时考虑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的降雨临界值表达式.在滑坡危险性区划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区域降雨型滑坡预警预报指标,包括临界值降雨指数R和滑坡发生指数L,并利用20台自动遥测雨量计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采用历史记录雨量和预报雨量,建立了区域降雨型滑坡预报预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