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2007年2月和2015年6月的东海悬浮体浓度数据,分别对2007年2月、7月的Landsat Thematic Mapper(Landsat-TM)和2014年12月、2015年6月Landsat Operational Land Imager(Landsat-OLI)卫星影像建立表层悬浮体浓度反演模型,发现建立的指数函数模型反演效果最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856,其可以反映冬夏两季表层悬浮体分布特征及其控制作用。研究发现,浙闽沿岸海域表层悬浮体浓度呈近岸高远岸低、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冬季浙闽沿岸流携带的表层悬浮体浓度范围为10~28mg/L,台湾暖流为1.5~5mg/L;夏季浙闽沿岸流携带的表层悬浮体浓度范围为4~22mg/L,台湾暖流为1.2~2.3mg/L。并且在冬季发现在40m水深海域存在较明显的表层悬浮体浓度次级锋面及一系列涡旋,而夏季不明显,推测冬季悬浮体对现代浙闽涡旋泥质区形成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6年春季航次观测数据,分析了木兰溪河口及邻近海域温度、盐度及浊度等水文环境要素特征;并运用通量机制分解法分析该区兴化湾南日水道连续观测站位资料,以揭示该海域悬沙输移的控制机制。结果表明,春季兴化湾及邻近海域温盐变化受木兰溪径流、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共同控制,湾外东南侧海域受高温高盐台湾暖流控制,西北侧近岸海域受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流显著影响。调查海域悬沙浓度总体较低,外海泥沙通过南日水道向兴化湾内输移,但净输运量非常有限,仅为0.32×10~(-4)kg/(m·s)。平流输沙与潮泵输沙是南日水道泥沙净输运的主要机制,底沙再悬浮作用较显著,且剪切扩散效应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浙闽海域余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慧  堵盘军  郑晓琴 《海洋通报》2011,30(2):152-157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2月期间在浙闽海域进行的连续观测长达40天的逐季海流资料,深入分析该海域余流的分布特征及季节变化规律,为浙闽海域的物质输运做出铺垫.研究结果表明:浙闽海域南侧(以28°N为界)余流值大于北侧.近岸区域余流受长江冲淡水、浙闽沿岸流控制.余流分布季节特征明显:外海余流受台湾暖流控制,余流流向...  相似文献   

4.
东海陆架环流季节变化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改进POM模式基础上,建立1个中国东部海域斜压准预报模式,利用全球海洋模式结果并结合实测资料以及高精度卫星遥感SST资料,进行了东海陆架海域温盐及环流年循环的数值模拟,并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环流系统及其季节变化、各暖流的路径等广为关注的问题。模式结果表明:黑潮主轴主体沿陆架坡折走向,中段黑潮流幅由南至北增宽,流速变大,流核所达深度变浅。浙闽沿岸流是一典型的季风环流,台湾暖流终年表现出东、北两分支结构,其分支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在东海东北部陆架海域,冬季黑潮以其分支形式向北入侵,夏季则主要以大陆边缘流的形式向北进入陆架。论文对各暖流的水源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台湾暖流区底层流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作者于1984年2月—1985年9月在台湾海峡、闽东渔场、台湾北部海域和浙江外海海域投放“人工水母,”的结果,对台湾暖流区的底层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暖流区的底层流比较稳定,各季的流向皆为北向流。其中,除闽、浙外海春季为北偏西向流外,其余皆为东北向流或正北向流。本文还得出,在台湾海峡中部和北部海域,冬季和春季的底层流与夏季一样是东北向流,而不是传统所认为的西南向流。  相似文献   

6.
对东海陆架泥质沉积区MD06-3040柱状样有孔虫进行了地球化学分析,获得了底栖有孔虫(Rotalinoides gaimardii)Mg/Ca和δ18O及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a bulloides)δ18O等的高分辨率记录。通过与微体化石群、沉积物粒度等古环境替代性指标对比分析,认为研究区有孔虫Mg/Ca和δ18O的变化主要受浙闽沿岸流和台湾暖流及其相关的东亚季风所控制,并推测了研究区近8千年来的古环境演变过程:8.0~4.1 cal.kaBP时期,夏季风盛行,台湾暖流和黑潮发育强盛,底层和表层海水都具有较高的温度、盐度和δ18O值,其中底层海水温度在5.7~5.2和4.6~4.1 cal.kaBP两个时期最高;4.1~0.4 cal.kaBP时期,冬季风盛行,台湾暖流和黑潮影响减弱,浙闽沿岸流发育增强,使海水温度和盐度及δ18O显著下降;0.4 cal.kaBP以来夏季风再次变强,台湾暖流和黑潮的影响随之增强,海水温度又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9 年12 月6 日至2010 年1 月5 日在舟山海域获取的东海海域海床基定点(122.998毅E,30.013毅N) 海流调 查资料,应用调和分析与低通滤波方法,将海流分解为周期性的潮流分量与余流分量。对潮流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构 建了一个更加符合物理规律的局地坐标系,基于此坐标系着重分析了该海域余流的时间变化趋势和空间结构特征。分析结果 表明,该站位垂向各层的潮流类型均为正规半日潮流,M2、S2分潮潮流椭圆长轴基本上呈南-北走向,各层表现出一定的旋 转流特点,往复流特征并不显著。K1、O1分潮潮流椭圆主轴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往复流特征显著。该站点的定常余流表 现出明显的“上进下出”垂向空间结构。上层流速方向与中下层基本反向,明显呈现出两个不同流系的特征。统计结果显 示,余流主轴呈西南-东北走向,大致与等深线走向一致。对逐时余流分析表明,该站点近表层余流以西南向为主,中下层 水域则以东北向流动为主,应处于浙闽沿岸流与台湾暖流的交汇地带,西南向余流与浙闽沿岸流对应,而东北向余流则与台 湾暖流对应。风对沿主轴方向余流的影响比垂直于主轴的余流显著。  相似文献   

8.
南黄海溶解氧的平面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中韩“黄海水循环及物质通量合作研究”项目1996~1997年现场调查获得的资料,首次对南黄海整个海域溶解氧的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对一些主要海洋过程如黄海暖流、台湾暖流、沿岸流、长江冲淡水、黄海冷水团及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对南黄海溶解氧含量分布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5年9月和12月闽北附近海域3条断面上的同步连续沉积动力学观测,结合对应时段的卫星遥感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闽北近岸海域冬季和夏季悬浮体分布和输运通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区域的悬浮体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季风活动对水体扰动强烈,水体垂向混合较为均匀,近岸沉积物再悬浮活跃,其浓度值明显高于外海;而夏季近岸悬浮体浓度明显降低。在50m以深的外海海域,悬浮体浓度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且空间变化幅度很小。受东北季风和闽浙沿岸流的影响,冬季悬浮体总体上沿东北向西南的沿岸方向输送,输运通量由近岸向外海逐渐减小;在夏季,闽北近岸海域悬浮体输运方向与冬季一致,但输运通量显著减小;外海海域的悬浮体输运方向指向东北,输运通量明显高于冬季。在离岸断面上,中间站位(水深约50m)的悬浮体浓度低于其两侧站位的浓度,这是由于在近岸一侧主要受控于闽浙沿岸流,而外海海域主要受控于台湾暖流,50m等深线为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相互作用的交汇处,受闽浙沿岸流和台湾暖流的共同影响。温度锋面与闽北附近海域内的泥质区对应关系较好,温度锋面对悬浮体向外海扩散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温度锋面西北侧悬浮体浓度较高且沉积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项鹏 《海洋通报》2011,30(2):221-225
浙闽沿岸流对台湾海峡的水文环境意义重大.依据国家海洋局"908"补充调查专项,通过对覆盖浙闽沿岸流海洋锋面过程的海洋生物调查研究,于2008年4月实施针对浙闽沿岸流消退时期(春季)台湾海峡锋面海域的浮游植物取样分析.结果共记录3门41属86种,其中硅藻35属76种.甲藻5属9种,蓝藻1属1种.种类组成以暖水性种类和广布...  相似文献   

11.
台湾海峡生态系统对海洋环境年际变动的响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比较1985~2001年的海表温度与其间收集的现场营养盐、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丰度及群落结构变动信号,以及1971~1998年的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变动信息,发现了台湾海峡生态系统对物理环境年际变动产生的响应迹象.1997 年夏季台湾海峡处于偏冷状态,南部近岸上升流强度减弱;1997年冬季正值一个较强的暖事件发展到顶峰,北上入侵暖水强度增强、浙闽沿岸冷水强度减弱.导致这两个时期营养盐分布特征改变,发生了一系列从浮游植物到浮游动物,从生物量到群落结构的异常响应,暖水性中上层鱼类渔获量则似乎呈现出El Niño年偏高的趋势.根据有限的辅助证据推测,El Niño很可能不是控制台湾海峡海洋环境年际变动的强信号,而台湾海峡的气候海洋生态长期低频变动可能更多地受到东亚季风中国边缘海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李雪丁 《台湾海峡》2011,30(3):336-340
海表层温度(SST)是一个决定海气相互作用以及生物栖息条件适宜性的海洋环境关键参数,可以通过卫星遥感手段获取,对检验锋面多发、水文条件复杂的近岸区域卫星遥感SST产品的真实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大型海洋环境多层监测浮标获取的SST数据对台湾海峡MODIS遥感SST产品进行检验.结果表明,MODIS遥感与实测SST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两者的均方根误差为0.5l℃,平均偏差为一0.02℃,平均绝对偏差为0.42℃,相关系数为0.988;MODIS遥感与实测SST数据之间可能存在季节性差异,均方根误差以夏季最大.  相似文献   

13.
利用POM模型,以研究海区的海面风应力、温度和盐度资料作为海面边界条件,以与外海界面处的温度和盐度资料作为侧向液边界条件,并考虑长江径流、台湾暖流和东海沿岸流的影响,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区各季节的三维斜压环流和温、盐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环流的数值结果表明,冬季和秋季研究海区的水平环流主要由长江径流、东海沿岸流、台湾暖流、杭州湾环流和沿岸流与台湾暖流之间的气旋和反气旋涡构成;东海沿岸流与长江径流顺岸南下,随着自北往南岸界地形坡度的增大,其流幅变窄,流速增强;台湾暖流沿陡坡及其外缘蜿蜒北上,随着自南往北水深的变浅,其流幅由宽变窄继而又由窄变宽,流速却一直由强变弱。冬季和秋季海区纬度断面垂直环流的总趋势由近岸向外海流动,海底地形变化缓慢区离岸流产生波动,海底地形变化显著的陡坡区离岸流产生剧烈振荡而生成强升降流。春季和夏季研究海区的水平环流主要由长江径流与东海沿岸流汇合流、台湾暖流、杭州湾环流、舟山群岛附近及长江径流和东海沿岸流汇合流与台湾暖流之间的气旋和反气旋涡构成;长江径流和台湾暖流平行北上并在长江口以北产生顺时针偏转。由海区水平环流特征和变化趋势证实,春季长江冲淡水已开始向东北偏转,夏季冲淡水的偏转程度、伸展距离和扩展范围都更甚于春季;春季在长江口近岸存在弱上升流,夏季长江口外的陡坡区出现下降流,而长江口以北和以南的陡坡区出现上升流。  相似文献   

14.
依据自适应数值模型,模拟了东中国海冬、夏季三维斜压Lagrange环流。模拟发现:台湾暖流的上层水来自台湾海峡入流和台湾东北黑潮的表层水;50m以下的深底层水主要由台湾东北黑潮的次表层水入侵陆架生成。冬季对马暖流外海一侧主要由黑潮水构成,而其近陆一侧由台湾暖流和陆架混合水构成,西朝鲜沿岸流在济州海峡汇入对马暖流;夏季它还包含转向后的长江冲淡水。冬季黄海暖流并非对马暖流的直接分支,黄海暖流水是对马暖流水和陆架水混合而成,这与传统观点相悖,而与中韩黄海水循环动力学合作调查结果一致。黄海暖流东西两侧分别为2支向南流动的滑岸流。夏季黄海环流构成基本封闭的逆时针环流。冬季渤海环流主要有一逆时针大环流,但辽东湾的环流是顺时针向的。渤海环流冬强夏弱,水流在渤海海峡北进南出。  相似文献   

15.
16.
台湾海峡南部的海洋锋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李立  郭小钢  吴日升 《台湾海峡》2000,19(2):147-156
通过近期水文观测,结合卫星遥感和历史水文资料,对台湾海峡南部海域的海洋锋现象进行了整体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多种水系在此交汇,台湾海峡南部冬、夏季匀有明显锋面发育。受季风气候影响,锋面发育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夏季影响本海区的水系主要有韩江冲淡水、上升流、南海水、和黑潮水等。它们的交汇形成了韩江冲淡水羽状锋、台湾浅滩上升流锋、黑潮锋、以及陆架/陆坡锋等的三维锋结构。韩江冲淡水和上升汉对夏季海崃南部浅海峰  相似文献   

17.
利用卫星资料分析黄海海表温度的年际与年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表温度长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域的气候变化信号,卫星遥感资料是获取高时空分辨率水温长期变化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家海洋局1982—1999年黄海断面监测器测数据的2 954组水温数据对时空匹配的卫星(NOAA/AVHRR)反演海表温度(SST)进行校验,计算得到卫星反演SST系统偏差为(0.18±1.00)℃。卫星反演的水温空间分布以及长期变化趋势与器测趋势较为一致,可以用来研究海域SST长期变化规律。利用校验后1982-01~2011-08NOAA/AVHRR的SST数据,分析了该时段黄海冬夏季代表月2、8月海表水温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近30a,黄海冬季水温有2次跃迁:1989—1990年由冷至暖的状态跃迁,2000-2001年出现由暖至冷的状态转变;1990年代冬季水温达最高,相比1880年代,水温升高1.07℃,新世纪水温稍有降低,水温较1990年代下降了0.53℃,温度变化较大区域位于北黄海、山东半岛沿岸,苏北浅滩毗邻海区,该区SST与局地经向风场存在显著正相关,且北极涛动通过影响冬季风间接影响黄海水温变化;(2)夏季海表水温在1994—1995年呈现由冷至暖的状态跃迁,冷、暖期水温相差0.57℃,水温变化较显著的区域为黄东海分界处,其具体变化机制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对渤海、黄海海域冬、夏两季表层沉积物取样,通过激光粒度仪得出粒度参数,进而分析讨论冬季强的沿岸流的作用、黄海暖流、夏季冷水团的影响以及地形、海底地貌特征、物源特征等对表层沉积物分布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夏两季渤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总体上相差不大,但部分海域如渤海中北部、渤海中南部、北黄海西北部近渤海海峡北部海域、山东半岛东北部海域、南黄海中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存在明显季节性差异。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季节性差异与地形地貌、沿岸流、黄海暖流、黄海冷水团及物源密切相关。本研究对于探讨渤黄海不同季节表层沉积物沉积特征的影响机制、了解渤黄海区海洋动力过程的季节差异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e seasonal structure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oceanic surface thermal fronts(STFs) along the western Guangdong coast over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shelf were analyzed using in situ observational data,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Both in situ and satellite observations show that the coastal thermal front exhibits substantial seasonal variability, being strongest in winter when it has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stronges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adient. The winter coastal thermal front begins to appear in November and disappears after the following April. Although runoff water is more plentiful in summer, the front is weak in the western part of Guangdong. The frontal intensity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oastal wind speed,while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gradient after September lags somewhat relative to the alongshore wi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easonal variation and annual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ontal structure in the simulated area. Based on vertical cross-section data, the different frontal lifecycle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Zhujiang(Pearl) River Estuary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20.
I~IOX \The investigation of physical oceanograph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ates from early in the17th century and was carried out by scientists from many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Kingdoms, Japan, .Russia and so on, but the survey area was rather limited at thattime and the data which were collected were still fragmentary.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sleuth China Se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not only in the scale of survey, but alsoin the depth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