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含油气盆地地质调查勘探成果数据具有空间分布和多源异构的特点,为了提供管理、查询、分析的一体化平台,结合地质研究的数据类型特点,设计了基于三维可视化基础平台开发的含油气盆地地质信息系统。系统采用Oracle做为后台数据库,以C/S结构,运用.NET框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空间数据、属性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全方位管理,实现了全空间三维综合展示,并提供信息获取和分析应用功能。该系统可以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直观、便捷的信息平台和分析操作环境,也可以帮助不同业务部门协同作业,为合理部署和科学预测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质大数据是智慧地矿工程建设的基础。长期以来地质工作形成了海量多源异构数据,有效地将地质大数据进行整合、集成并加以应用,已成为智慧地矿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分别对地质大数据集成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思路,大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及项目应用等方面展开阐述。构建了多维动态可视化平台,在Web页面绘制了虚拟仿真地理场景并叠加了丰富的地理空间数据,对多维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展示,采用B/S架构实现了无插件、轻量级的Web可视化页面展示,并实现了场景展示、地理数据处理、三维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地上地下信息三维可视化在地质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研究了地质数据建模的主要方法;在分析和比较当前主要三维可视化平台的基础上,基于Skyline和IDL开发平台进行了详细的系统设计;最后,开发和实现了集地上地形地貌信息和地下地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分析系统。结果表明,文中的设计方案能够很好地集成地质勘探中的地上地下信息,实现三维可视化分析。  相似文献   

4.
《测绘文摘》2012,(3):40-42
正CH20121436基于Web服务的多源Argo数据共享与可视化应用研究=Multisource Argo Data Sharing and Visualization Based on Web Service/杨峰(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周建郑,杜云艳,肖如林//测绘科学.-2011,36(5).-62~64分析了当前海洋Argo观测数据在数据和模型共享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WebService技术,提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海洋Argo数据与应用模型封装为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多源海洋Argo数据集成与可视化应用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多源海洋Argo数据动态集成与远程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海洋Argo数据的透明的Web应用,实现了基于网络对多源海洋Argo数据的集成与交互式可视化表达。图6参8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地质数据具备了大数据的本身特点和社会广泛应用的属性,已成为国家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地质综合成果信息平台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前期各类数据资源的收集、标准化,三维模型的构建,数据的集成与应用,初步实现地质成果多维、地下—地上、地质—地理、时空—属性大数据的一体化存储、管理、调度、辅助决策。地质综合成果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对传统的地质工作成果进行梳理和升级改造,为政府部门开展重大工程建设决策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地质数据技术支撑,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6.
苏里格气田为一致密沙岩气田,油气富集区的预测优选为气藏开发奠定基础。常规的油气富集区预测方法存在着多学科成果综合分析困难、预测过程复杂、效率低下等弊端,本文针对苏里格120区块开展了基于GIS的油气富集区多因素综合预测方法的研究。首先借助GIS的空间数据库,实现多学科成果图件的集成管理;然后基于空间定位,从多学科成果图件中提取预测多因子,构建油气多因素综合预测模型;再次,运用GIS强大的叠加分析方法进行多因素综合预测,自动生成油气富集区预测平面图。本文的研究,为油气富集区的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有效地提高了预测效率。  相似文献   

7.
基于激光雷达技术的3维虚拟校园建设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维仿真和虚拟现实技术是目前可视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之一,本文选取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为研究对象,集成机载式和地基固定式激光雷达(LiDAR)作为建筑物3维建模基准,辅以航空遥感影像、地形底图CAD图件等多源数据实现校园场景的多层次精准表达。同时,通过3维虚拟平台和可视化编程工具整合各类地物模型,实现3维虚拟校园可视化发布。该研究技术路线3维虚拟实现效果良好,对于虚拟现实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一张图"后台管理模块重复建设及缺乏统一和通配式的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问题,以GIS技术为核心,基于群组与服务和角色与功能的权限控制,设计和实现了通配式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框架,实现了用户、服务、群组、角色、功能、数据字典、日志等统一管理,实现了后台管理配置与前台时空数据可视化集成.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当前海洋Argo观测数据在数据和模型共享与应用方面存在的不足,结合Web Service技术,提出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将海洋Argo数据与应用模型封装为Web服务的方式,实现多源海洋Argo数据集成与可视化应用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构建了"多源海洋Argo数据动态集成与远程可视化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构建,为用户提供海洋Argo数据的透明的Web应用,实现了基于网络对多源海洋Argo数据的集成与交互式可视化表达。  相似文献   

10.
刘世翔  薛林福 《测绘科学》2007,32(2):151-152,148
以往的油气资源评价系统主要是在商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上开发出来的,其主要缺点就是专业应用模型与系统平台之间不能实现无缝集成。鉴于此,笔者设计实现了基于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油气地质信息与评价系统,实现了油气地质信息管理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有机结合。利用ESRI公司生产的Ma POb-jects组件,开发出具有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和油气地质信息管理功能的应用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油气地质信息管理、分析和评价等常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张驰  李安波  周良辰 《测绘科学》2012,37(6):122-124
本文针对当前钻孔柱状图在通用性与扩展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将多个行业的钻孔柱状图进行抽象,设计出通用的钻孔数据模型与界面样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插件架构实现了钻孔列元素的动态扩展。应用实例表明,基于该模型的钻孔柱状图可进行界面与数据的灵活配置,能应用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第四纪地质等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12.
石伟  李斌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7-9,12,5
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常需要处理、分析大量的测井、录井数据,并绘制单井柱状图及联井剖面图,进而对海量地质数据进行"单因素"统计、计算、对比和分析,以便于分析其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目前,由于地质数据的海量增长,常规的Excel电子表格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生产、科研的需求。以绘制柱状图中和单因素提取中数据处理为例,介绍关系型数据库技术对海量录井数据的管理和信息提取等技术,尤其是数据库的快速查询、修改、删除、统计和计算等功能的灵活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数据的准确性和灵活性。实践证明,该方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科学管理方法,可以在地学研究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地质领域数据量大,且种类多样。实现高效的多源异构地质数据的融合与挖掘,是研究地质作用机理,展开地质考察研究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着数据条块分割,格式各异,难以实现有效的共享与互操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adoop的地质大数据融合与挖掘技术框架,该框架包括统一的地质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方法,基于元数据索引的存储与管理平台,基于Map/Reduce的地质大数据并行化计算模式与系统,面向可重用的地质大数据挖掘服务,以及支持在线三维展示的地质大数据分析结果可视化系统。该框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可扩展性。本文在5个节点的测试系统上实现了多元素关联性分析,并取得了相对应单台机器3部的加速可比性。  相似文献   

14.
以灾害地质出现的空间为主线,将海洋灾害地质因素分为海岸带灾害地质因素、海底表层灾害地质因素、浅层灾害地质因素以及构造灾害地质因素4大类型。利用数字化编图技术对新旧资料进行处理,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确保编图质量;各灾害因素在MapGIS基础平台上以点、线、面3种图元表示,根据其类型进行分层设计并统一成图;并简要分析了区域海洋灾害地质因素的分布特征及范围,以期为我国海底勘测、科学研究及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互联网+地质工作”新模式,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地矿部门积极推进智慧地矿工程建设。地质大数据已在城市地质、海洋地质、农业地质、生态环境地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为了地矿业务系统的开发、全业务网上运行和监管提供统一的基础技术平台和运行环境,实现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作与地矿信息共享,亟须构建基于地质大数据的智慧地矿业务系统应用支撑平台。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平台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带地质逆断层约束数据域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曙光  刘刚 《测绘科学》2006,31(4):98-99
在石油地质勘探三维建模中,逆断层是一种普遍的地质现象,它却控制区域地质的结构和演化与油气资源相关联,而逆断层数据点三角化问题在建模中也最为复杂。本文提出了一种可解决带地质逆断层约束数据域的三角剖分通用算法,通过对逆断层制图边界拓扑结构建立与分析,引入桥接点和辅助约束边界概念,对逆断层中复杂重叠域约束数据划分子区,最后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实现了带地质逆断层约束数据域的Delaunay三角剖分并应用于油气勘探设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
Cloud computing has been considered as the next-generation computing platform with the potential to address the data and computing challenges in geosciences. However, 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geoscientists have been adapting this platform for their scientific research mainly due to two barriers: 1)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cloud platform for a specific application could be challenging, as various cloud services are available and 2) existing general cloud platforms are not designed to support geoscience applications, algorithms and models. To tackle such barriers, this research aims to design a hybrid cloud computing (HCC) platform that can utilize and integrate the computing resources across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to build a unified geospatial cloud computing platform. This platform can manage different types of underlying cloud infrastructure (e.g., private or public clouds), and enables geoscientists to test and leverage the cloud capabilities through a web interface. Additionally, the platform also provides different geospatial cloud services, such as workflow as a service, on the top of common cloud services (e.g.,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provided by general cloud platforms. Therefore, geoscientists can easily create a model workflow by recruiting the needed models for a geospatial application or task on the fly. A HCC prototype is developed and dust storm simulation is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such platform in facilitating geosciences by leveraging across-organization computing and mode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8.
基于SOA的数字城市公共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娜  彭玲  池天河  孙旭 《测绘科学》2011,36(6):230-232,186
针对城市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周期长、开发成本高、运行维护困难等问题,本文从软件架构、系统功能、服务性能等方面进行研究,设计并开发基于SOA的数字城市公共平台。平台采用松散耦合的WebSer-vices、Ajax等技术,结合数据资源控制访问、平台架构分离等策略,实现对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分布式集中管理和授权共享,封装形成统一的服务接口及应用框架,辅助业务系统的快速搭建与无缝集成;并在二维GIS基础上扩展添加三维GIS服务。  相似文献   

19.
金属矿山采矿方法复杂多变、随意性较强,给矿山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建设带来了难度。本文针对金属矿山空间数据的特点,结合数字矿山建设目标,采用CAD和ObiectARX技术,开发了金属矿山地测采生产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ADO技术实现了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的同步,应用ObjectARX技术实现了对数据库多源数据的显示与修改,并应用API技术实现了应用程序与绘图程序之间的通信。该系统已在甘肃某多矿种金属矿山生产中成功应用,提高了金属矿山地测采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