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GPS技术的滑坡动态变形监测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类滑坡的大型物理模型试验,在滑坡体上布设了若干监测点,并用GPS单历元定位技术和RTK技术对该滑坡体进行了连续实时监测。通过对该滑坡从开始滑动至产生破坏全过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将GPS监测结果与全站仪三维监测结果的对比,发现在观测条件较好和基线较短时,基于Track模块GPS单历元定位技术监测滑坡变形的平面精度在5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9mm;RTK定位技术的平面精度在11mm左右,高程精度约为17mm;而用小波变换等方法进行滤波后的精度还会更高。  相似文献   

2.
探讨直接利用平差结果分析GPS网起算点的兼容性问题,达到剔除含有粗差已知点的目的.针对短基线(10~15 km以下)工程测量网,总结GPS工程测量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方法.对某铁路工程测量控制网的观测资料进行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平面点位精度在x方向上优于0.75 cm,y方向上优于0.70 cm,点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桥梁变形观测中GPS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桥梁变形体利用GPS进行变形监测,并通过GPS接收机随机软件进行外业观测数据的解算,研究GPS数据处理中解算基线向量时观测历元、截止高度角参数的最佳设置方法及平差模型的选择,以提高解算精度,为其他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卫星定位解算软件GAMIT/GLOBK 10.61版本,利用中国境内MGEX(the multi-GNSS experiment)项目测站观测的多星座数据(2017年001-200年积日)解算北斗卫星和GPS系统静态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北斗和GPS基线解算精度。结果显示,与GPS(32颗)相比,北斗卫星(14颗)的数据质量略差,北斗和GPS的基线重复性在基线长度方向精度分别为5.06 mm+12.11×10~(-9)和1.61 mm+1.63×10~(-9)。  相似文献   

5.
GPS定位技术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变形监测时可采用下列两种模式:长期连续监测模式及定期的复测模式。本文以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监测系统和龙羊峡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监测试验为例介绍了这两种监测模式的特点、精度及应用范围,可供用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
GPS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阐明滑坡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常规滑坡监测的大地测量技术,并重点介绍了GPS技术应用滑坡监测的优缺点。接着根据GPS天线阵列技术和滑坡监测要求,设计了一套GPS天线阵列滑坡监测系统,并在一个电站的滑坡进行现场测试,对数据处理结果的精度和监测系统的硬件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作者认为:GPS技术是一种很好滑坡监测方法,特别是GPS天线阵列技术,其成本低廉,更容易建立远程自动化滑坡监测系统,有很好的实际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前白鹤滩水电站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为有效地判断白鹤滩水电站附近恩子坪2号滑坡体的稳定性,确保滑坡体的安全,减少滑坡带来的种种危害,本文拟利用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技术对恩子坪2号滑坡体进行变形观测,数据解算是利用徕卡后处理软件LEICA Geo Office Combined(简称LGO)和科傻平差软件进行,其中LGO对整个监测网数据进行了基线解算和坐标投影,科傻平差软件进行网平差,并得到每期观测的点位坐标。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时间的点位坐标变化即可及时掌握滑坡体的变形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平面观测精度大概在3mm,平面加高程精度大概在5mm左右,可以监测出滑坡体在雨季中的向河谷中心微小滑动的趋势,完全满足滑坡体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给出了GPS/BDS组合双差观测模型和姿态测量解算算法,采用Kalman滤波进行动态基线解算的参数估计,利用LAMBDA方法固定双系统模糊度,获得动态基线固定解,最后通过基线的坐标系转换获得姿态角。比较了单系统和GPS/BDS双系统静态姿态角与动态短基线解算结果。试验结果表明,GPS/BDS组合姿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较GPS单系统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毫米级精度变形监测算法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毫米级精度变形监测算法。首先改进了TurboEdit方法,以能够探测到1周的小周跳;针对BDS星座结构给出更为高效的独立双差观测值搜索方法;对于模糊度固定,采用决策函数和序贯模糊度固定相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研制了BDS变形监测软件。最后,利用变形监测试验平台的实测数据,从星座分布、解算精度等方面分析了BDS在变形监测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目前在试验区域内BDS与GPS在卫星几何分布等方面基本相当。BDS的短基线解算精度略低于GPS,但仍可达到平面1mm以内、高程2mm以内的精度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利用GPS进行变形监测的优缺点以及长期连续监测和间断复测两种监测模式。并以隔河岩大坝外观变形GPS自动监测系统和龙羊峡水电站近坝库岸滑坡监测为例,介绍了这两种监测模式的特点、精度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GPS载波相位测量中的信号多路径效应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当利用GPS进行高精度变形监测时,GPS信号的多路径效应成为影响GPS变形监测精度和可靠性的一种不可忽略的误差源.本文针对GPS载波相位测量中的多路径效应影响进行理论和试验分析.论述载波相位测量中GPS多路径信号的特征,分析它对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提出在坐标域用移动平均进行短基线静态GPS测量多路径误差探测的方法.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应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城市或区域地壳变形监测,研究了GPS监测的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分析软件GAMIT,对某城市地壳变形监测网的试验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对解算得到的基线向量和坐标分别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100km范围内,GPS基线重复率在平面上比例误差可以达到10-8,垂直方向比例误差可以达到10-7;GPS监测点的三维坐标重复率精度可达到3mm左右,能满足城市或区域地壳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控制点影像库管理系统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礼  柴渊  田立瑛  战鹰  王锦 《遥感学报》2007,11(4):595-600
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项目中的广泛应用,对遥感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的制作精度和效率有了更高要求。为适应新技术发展和监测任务的顺利实施,本文开发了“国家级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控制点影像库管理系统”。该系统控制点选自影像上点位清晰且相对固定、周围有明显参照地物的点,采集方法是GPS外业实测,实测精度满足0.5m。对各点建立详细的外业实测点之记文件,包括仪器标称精度、点位各类坐标值、点位描述及影像与实地示意图等。采用该控制点对影像精纠正后,以此为中心裁取200×200像素大小范围的标准影像。该系统通过输入指定的条件或输入坐标方式、屏幕选取范围方式或输入行政辖区检索出所需要的控制点,通过系统的影像模式识别功能,实现对原始遥感影像的自动、半自动匹配、纠正等功能,同时计算残差值,用于检查匹配和纠正精度。本文着重阐述了为提高遥感正射影像图制作精度而建立实测控制点影像库的作业方法和技术指标。2005年度的工作实践业已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满足实现预期目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明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滑坡安全监测自动化远程监测设备和技术,并重点介绍了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接着根据某矿山的一个滑坡现场,进行GPS天线阵列监测方案设计,并在实地进行数据采集测试,最后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对几期结果的较差和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在矿山自动化监测技术中,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监测技术,很适合滑坡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5.
GPS在雅砻江卡拉电站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GPS技术在变形测量领域有许多成功的应用,在适当条件下,它能够实现自动化连续观测,能够实时提供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但是,对于视场狭窄卫星信号遮挡严重的峡谷地区,如何利用GPS进行高精度变形测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讨。文中结合雅砻江卡拉电站滑坡变形监测的过程,探讨该项目中GPS变形测量方案的设计和数据处理过程,结果表明监测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GPS技术在滑坡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S技术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方法,并通过三峡库区某滑坡的变形监测介绍了GPS用于滑坡变形监测的整个过程,包括监测网的技术设计、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变形分析等内容。监测结果表明,GPS静态定位技术可以达到mm级的精度,在变形监测方面有很好优越性,完全可以满足高精度滑坡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有滑坡灾害监测系统的局限性,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C/S架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该系统采用C/S结构,以传感器为基础,以数据采集设备作为过渡,通过无线GPRS网络将数据发送至远端的服务器。本文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系统架构以及软硬件设计,并在实际的实验中对其进行了监测,结果证明,该系统可以很好地完成滑坡的实时、无间断监测。  相似文献   

18.
北斗导航系统正在为亚太地区提供服务,并将逐步实现全球覆盖,未来将在测绘、交通、监测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BD/GPS双模高精度定位,并以广东省清远市飞来峡大坝为例,设计形变监测网,集成Zigbee无线传感网,形成自动化形变监测系统,对比分析BD/GPS双模和GPS单模两种定位模式下监测网的可发现最小形变位移的能力,结果表明:BD/GPS双模定位更有利于提高监测网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19.
林地面积的手持GPS量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秩亏自由网平差原理对手持式GPS接收机测量的坐标值进行平差,旨在提高手持式GPS测量地块面积的精度。实验证明,用秩亏自由网平差法求算面积的精度,有效地考虑了各点的误差,虽然计算过程很复杂,但是通过VisualBasic编制的程序可以很快完成面积计算、精度评定等工作。虽然手持式GPS有一定的定位误差,但是通过皮尺测距有效地控制了其误差,提高了观测精度,可广泛应用于林分面积量测及地类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