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第8届现代地壳运动国际会议于1993年12月6-11日在日本神户举行,有23个国家的近16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共有12位学者参加。本文综合介绍了这次会议的概况和学术内容。  相似文献   

2.
郑剑东 《地震地质》1992,14(1):30-31
青藏高原及其边缘活动带的现代地壳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研究为国内外地学界所关注,近年来我国和一些外国学者进行了一系列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获得了大量的基础资料,今择其要者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1 青藏高原仍在抬升 张青松等从大地水准测量资料得知,高原上的青藏、新藏、川藏等12条公路线上的国家一等水准路线8011km,1959—1961年及1979—1981年两期施测,在102个水准基点中有87个测点反映为规律性地上升,南部明显大于北部,拉萨—邦达段达10mm/a,昆仑山北坡及喀喇昆仑山为6—9mm/a,狮泉河—达则错—带为2—3mm/a  相似文献   

3.
作者参加了新西兰皇家学会与现代地壳运动国际委员会和国际岩石圈委员会于1984年2月9~14日在新西兰惠灵顿联合组织召开的太平洋地区现代地壳运动国际讨论会,对这次会议的概况作了介绍。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名代表出席了讨论会。会上共宣读了108篇论文,包括12个方面的内容,作者就大地测量、地震、地震和断层的关系、地震和发生模型、地震活动性等方面论文的有关内容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4.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汇刊》(ES)1978年3月第59卷3期刊登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博罗“EBASCO Services”的阿查里亚(H.K.Acharya)撰写的一篇报道,介绍了第六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的论文论述重点概况。另据《美国地震协会公报》1979年1月第69卷1期刊载的通告,报道了有关第七次世界地震工程会议议程的要点。一并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乌鲁木齐地区的高精度GPS、水准、重力等观测成果的综合处理分析,详细讨论了乌鲁木齐地区的地壳运动特征,认为乌鲁木齐地区由于被众多的断裂所分割,各部位受力极不均匀,西南部地区活动较东部显著,种种迹象表明,该地区有着较强的中强地震发生的背景.  相似文献   

6.
7.
库.  ΑК 《内陆地震》1995,9(4):413-423
对地壳下面现代地球动力过程的动力问题进行了讨论。对现在地壳中地震震源区的地球物理非均匀性和自然组织形成过程中空间因子的值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8.
一、概况第六次地球和月球电磁感应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8月12至21日在加拿大的维多利亚举行。该讨论会是由国际地磁与高层大气物理协会组办;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大学、动力与矿产署,以及自然科学与技术研究委员会也参加了组织工作。这个国际学术讨论会是国际地电  相似文献   

9.
第三篇介绍了1981年7月在加拿大召开的第21届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联合会会议概况。第四篇概述了国内外深井地震观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中国在东部地区广泛进行的深井地震观测情况。  相似文献   

10.
1981年10月1日至15日在苏联地球物理科学研究所南部基地巴库举办了由苏联科学院、苏联地质部和苏联高等教育部组织的苏联电磁测深学习班,参加会议的有来自89个组织的250名代表。学习班分为讲课和选题讨论。讲课内容如下:地电学的任务和成就;电磁异常的解释、岩流圈的导电性;使用磁流体发电机的电磁测深、地电学的正演和反演问题;大地电磁场变异的处理、电磁信号可析性质的利用、在轴向对称介质中不稳场的计算、地电学中的有限等差法、在普查石油、气中的电磁测深、地球电磁场的结构、大震孕育过程中的电磁现象、关于地电反演问题的非单值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7月3~9日在苏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263人,列席15人。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翁文波、付承义、方俊等出席了大会。会上选举了理事69名,常务理事18名,顾功叙继续当选为理事长。大会收到学术论文341篇,汇编了论文摘要,其中在会上报告并讨论的论文共141篇。这  相似文献   

12.
科学家们正在研制一种能够更精确地预报地震的激光测量系统。一个由英格兰北部的赫尔大学和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RGO)组成的小组正在对一个激光系统进行最后的测试工作,该系统是为了对环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进行距离精度测量而设计的。应用物理系教授拉姆斯登(Stuart Ramsden)早在70年代初期就根据该系统所需要的一些基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秋季会议于1988年12月5—9日在旧金山召开,会议按地震学、构造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行星科学、大地测量学、地磁和古地磁学、水文学、日地关系、大气与大陆和海洋关系、火山、地化和岩石学等学科分组,每个学科内又安排了许多专题。来自美国和世界各国的代表共向大会提交了4000多篇报告。现将地震学和构造物理学中部分内容作一简要介绍。1.地震空区和地震预报美国对地震预报的强调,不再是给出中短期的确定性(deterministic)预报,而是对某一地区未来时段中发生一定强度的地震的条件概率作出估计。10年前麦卡恩等(McCann etal.)编制了“主要板块边界地震危险性区划  相似文献   

14.
苏联杂志《火山与地震》1979年第2期刊载署名报道,介绍了1978年3月在东京举行的国际地球动力学会议概况,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由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地质学会发起、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帝国霍洛韦和贝德福德学院(Royal Holloway and Bedford NewCollege)及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London)的三个地质系组织的第十三届英国地球物理大会(UKGA)于1989年3月29—31日在伦敦召开。这次会议分10个专题:①电与电磁;②地震与折射地震学,③勘探地震学;④重力与磁学;⑤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学;⑥岩石圈研究;⑦矿物物理学;⑧海洋地球物理学;⑨古地磁与岩石磁学;⑩热流、地热与放射学。会议共收到论文133篇。这些论文不但涉及学科范围  相似文献   

16.
第十四届英国地球物理大会(UKGA)于1990年4月18—20日在英国港市普利茅斯(Plymouth)召开。会议共收到128篇论文,其内容包括:①电、电磁和磁(8篇);②地震与区域地震学(7篇);③大地测量学与测量(10篇);④岩石层研究(10篇);⑤磁测量(5篇);⑥海洋地球物理学(5篇);⑦古地磁和岩石磁学(37篇);⑧地震各向异性(12篇);⑨震源机  相似文献   

17.
1982年12月21日至25日和1983年元月4日至5日,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震级工作组先后分別在北京和南京召开了第三次地震震级研究学术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震级工作组部分成员及震级专题的研究技术人员三十八人以及在北京和南京的有关科技人员。国际地震学及地球內部物理学协会震级分级委员会“震级的物理基础工作组”主席、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汉堡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S.J.杜达教授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作学术报  相似文献   

18.
国际地球内部热和动力状态的数学问题讨论会于1980年7月28日至8月2日在美国洛杉矶召开,会址设在加州大学的阿罗赫德湖(LakeArrowhead)。有美国、英国、加拿大、中国、法国、澳大利亚、西德、意大利、日本、印度、东德等国84名科学家参加。会议的主人是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主办机构是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的数学地球物理联合委员会、美国地球物理协会和欧洲地球  相似文献   

19.
震前温度异常升高表明了地球内部热能在震区集聚的事实,这是理解判断地震成因和发震机制的关键所在. 根据地壳中存在局部热能集聚和岩层突然大幅升温的事实,推断火山喷发与地震发生过程的机制原理:①火山喷发过程:地幔物质岩浆上涌,在靠近地表的岩层中形成岩浆包或岩浆房并持续扩大体积融化周围岩层,最终从某一点或几点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相似文献   

20.
据《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记事报》1980年第139期报道: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于1979年12月2日至15日在堪培拉召开的第十七届全体大会期间举行了第20次多学科讨论会,其中包括国际近代地壳运动科学讨论会和地球物理仪器研制新技术科学讨论会。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