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6,(2):34-34
遵照国务院领导同志“要求解决四聚乙醛人工降雨剂生产问题”的批示精神,中央气象局于1975年10月6日至10日在保定召开了“四聚乙醛试制与实验经验交流会”,到会的有试制与试生产四聚乙醛的化工研究、生产部门和利用四聚乙醛进行人工降水试验、检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中纬度低槽东移影响下陕西强降水天气的精准预报能力,采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模式(简称EC-thin)、中国气象局数值天气预报全球模式(简称CMA-GFS)、中央气象台格点指导预报产品(简称SCMOC)、陕西省气象局自主研发动态交叉取优产品(简称DCOEF)、多源实况融合资料及全省396个气象监测站资料,选取了陕西三次低槽东移背景下强降水过程(2019年6月4—5日关中、陕南暴雨过程,简称“0604”暴雨过程;2018年6月17—18日陕南暴雨过程,简称“0617”暴雨过程;2018年7月10—11日关中西部、陕北暴雨过程,简称“0710”暴雨过程),对比分析强降水的实况差异及影响系统演变特征,提炼预报着眼点。基于各模式前期预报质量,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动态融合客观订正方法,检验了该方法在此类强降水过程中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1)“0604”暴雨过程和“0617”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陕西关中和陕南地区,“0710”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陕西西部和北部地区;“0604”“0710”暴雨相较“0617”暴雨过程,强降水持续时间短,雨带移动速度快。(2)尽管这三次暴雨过程均发生...  相似文献   

3.
针对“陕西气象短信退订用户回访调查”及“2012年全年的气象短信业务投诉”等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影响陕西气象短信用户粘性的主要因素有:用户离网和3G客户端的快速发展;气象短信内容不能很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信息接收时间不能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行为。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气象短信业务对策。  相似文献   

4.
地中海多冬雨,所以那里的“降水最大月份”在冬季。本研究发现该“最大降水月份”是缓慢东移的。它冬末初春经过土耳其到中亚,春夏季到新疆天山,夏季到甘肃,秋季延伸到陕西,成为陕西等地的“华西秋雨”。  相似文献   

5.
在丰收的金秋季节,迎来了《陕西气象》创刊三十五周年纪念日。三十五年弹指一瞬间,然而《陕西气象》却走过了创刊发展—创新的艰苦历程,已过了“而立”之年。三十五年来,《陕西气象》记载了气象风云的变化,反映了台站生活的沧桑,留下了气象发展的年轮,录下了气象人员的心声。由于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辛勤编辑的精心耕耘,勤奋作者的细心培育,广大读者的热心浇灌,使《陕西气象》这株  相似文献   

6.
1974年我们开始试验利用雨水具有高阻值导电性能这一特点制成的遥测雨量计,因是利用雨水“导通”线路,故称为“水导式遥测雨量计”。该样机制成后,经室内测试性能较好。1975年委托合肥无线电五厂试制,在试制过程中,按照两个三结合的方针,对该机又作了大量改进。1976年制造出第一批样机,并在江、浙、赣、粤、湘五省进行了实地考验,经过二个多月的试用,证实该机具有精度高、误差小,可测雨量强度大,各种雨量强度下误差值稳定,台站使用时不需要调整等主要特点(考验结果见  相似文献   

7.
1部门预算管理现状 目前陕西气象部门共有二级预算单位1个,三级预算单位21个,四级预算单位100个,预算全部实现从最基层单位(四级单位)编制,2002年陕西气象局开始实行部门预算,采用零基预算的编制方法和“二上二下”的编制程序,  相似文献   

8.
《气象科技》1977,(4):7-8
我站遵照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从1972年开始研制电容式遥测雨量计,1974年与封开晶体管厂联合试制。经过几年的不断实践和反复改进,仪器在不断完善。电容式遥测雨量计(图1)它具有:反应灵敏,操作方便,特别适应降雨量大的地区。现将其性能、结构及工作原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方便全省气象部门职工,尤其是基层人员查阅文献,陕西气象编辑部在《陕西气象》网站专门开辟了“精品文献”栏目,集结《陕西气象》编委及局内科技人员提供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徐定华 《气象》1985,11(6):28-29
目前气象台站的蒸发观测,存在手续繁琐,暴雨时蒸发水外溢误差大,人为观测误差不一致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我们在现有蒸发皿的基础上进行改革,试制了“蒸发量指示器”,经过一年多同蒸发实测记录比较,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新落成的陕西气象大厦 ,建成了高速计算机网络系统 ,配置了高档服务器 ,开发了基于数据库的信息浏览、查询等多种产品 ,开通了电子邮件等服务。省级气象信息业务系统互联网的接入及 92 1 0工程的业务化运行 ,为综合信息网站建设提供了可靠的硬件平台。通过近几年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业务技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特别是气象信息技术的开发人才 ,为网站建设提供了人才资源。已建成的“陕西气象”、“陕西农网”、“西安气象”、“专业气象服务”等网站为综合信息服务网站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开发基础。1 设计目标将网站建设成…  相似文献   

12.
我所自1976年开始研制沥青复合火药,在成形、固化、点火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个发动机试验尚未成功,出现不稳定燃烧和自炸等现象,有待进一步试验研究和改进。现将有关“药”的试制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象科技服务从开展之日就一直处在不断创新的发展变化之中 ,它以气象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应用为主要方式 ,属于知识经济范畴。目前 ,全球性知识经济涌动 ,2 1世纪知识经济将迅猛发展。在新旧世纪和“九五”与“十五”计划之交 ,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 ,从知识经济这个视角 ,审视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发展 ,分析国家和气象部门的新形势 ,理清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的方向和思路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实现陕西气象科技服务的跨越式发展 ,具有特殊的意义。1 陕西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历程是陕西气象知识经济的形成过程从 1 985…  相似文献   

14.
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肖科丽  赵国令  方建刚  王娜 《气象》2015,41(3):328-335
应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陕西汛期降水的物理机制,建立了具有较高预测效能的陕西汛期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年际增量、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与陕西汛期降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当前一年秋、冬季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增量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分布型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反之,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当前一年秋、冬季500 hPa高度年际增量在赤道附近呈带状正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多;呈带状负值分布时,陕西当年汛期降水偏少。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74项环流特征量、陕西省0 cm地温增量因子与陕西汛期降水也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对预测因子物理意义分析的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引入因子,建立陕西10个气候区域的汛期(6—8月)降水总量和各分月(6、7、8月)的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共40个),汛期降水总量预测模型交叉检验距平同号率达78.4%。对2010—2013年汛期降水总量和各分月降水量进行试报,其准确率PS评分分别达到75.8和66分。增量预测方法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陕西汛期降水预测水平,可作为有效方法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15.
编者的话:陕西省气象学会正在建设“陕西气象数字科普馆”,向全省气象工作者征集相关科普文章,并择优在《陕西气象》刊载,发此短文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技术革新     
《气象科技》1974,(7):59-59
自“地电”观测被一些台站用来试作天气预报的一种参考依据后,河南省内黄县中召人民公社西街大队气象哨在批林批孔运动中,狠批了林彪、孔老二“上智下愚”、“天才论”的反动谬论,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和县气象站的指导下,初步试制成一台“地电计”,已开始正式记录,进行地电天气预报试验。“地电计”是利用“湿度计”改制的。将湿度  相似文献   

17.
平利县产茶历史悠久,唐陆羽《茶径》中“八之出”记载“山南以峡洲上,襄洲次,衡洲下,金洲又下〈今陕西安康〉”说明当时平利已成为全国八大茶区中“山南区”的一部分。解放前,全县只有局部地区零散生长着茶树,面积不到三百亩。解放后茶叶生产发展很快,到一九八一年为止,已建立  相似文献   

18.
汉中地处秦巴之间,汉江上游,是陕西主要水稻产区。夏未秋初的低温冷寒所带来的减产已引为人们普遍重视的主要自然灾害。因此,作好“秋封”的长期趋势预报,尽早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争取好的收成,有着重要意义。过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寒露风”的环流分析及预报问题,已有人作过探讨。本文根据陕西秋季多阴雨,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进一步动员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科技人员,更好地贯彻中央提出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发扬改革精神,充分发挥陕西科技优势,为实现陕西经济在近期内有个突破性的大发展作出贡献,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陕西省科学技术大会。以传达全国科技会议精神,总结一九七八年省第一次科技大会以来的工作并交流经验,讨论改革科技工作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对先进科技单位  相似文献   

20.
在陕西2009年5月8日至15日连阴雨天气过程中的一段无降水天气条件下,采用普通的庆典用礼花弹升空爆炸进行“炮响雨落”的理论验证试验。证明“炮响雨落”的现象是真实存在的,其理论解释是科学、合理的。并证明了在云中一些特殊部位给予少量的动力扰动就可以引起天气现象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