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规定》第一章第六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遵循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主要集中在规划的编制、审批与实施三个阶段:编制阶段主要体现在规划编制机构的走访与调查,公众的参与是被动的;审批阶段主要体现在专家、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立法部门代表公众参与,其实质仍是精英式规划,公众的参与是有限的;实施阶段主要体现在公众的监督,尤其是自身利益受损后的投诉,  相似文献   

2.
从分析土地利用的外部性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特征入手,运用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从私人与社会层面上对市场机制和规划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利弊,以及利益均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土地资源配置必须采用规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注重土地利用多目标的协调,科学合理的确定规划层次结构,并树立土地利用利益与责任均衡观,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的代内利益均衡,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规划观,维护土地利用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3.
土地规划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规划,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化进程,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传统观念及思维的影响,公众对土地规划的参与程度还比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详细论述了公众参与行为,运用公共管理学和土地经济学理论,对影响公众行为选择的因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法制的完善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公众参与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时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命脉。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建设用地产生了大量的需求,在18亿亩耕地红线的硬性约束下,原来单纯依赖新增建设用地进行城市发展扩张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建立健全规划统筹、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利益共享的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激励约束机制,盘活利用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建立存量建设  相似文献   

5.
农民广泛深入地参与土地整治工作,既是国际经验,也是现实需要.充分调动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已成为土地整治取得预期成效的关键.建议从强化法制、理顺体制、健全机制入手,以法律方式明确参与渠道、方式、内容和程序,加快推广、健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民间组织,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国务院关于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的批复》提出,要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提及加快形成新型社会管理体制时,也对加强公众参与寄予厚望.农民是土地整治活动的直接受益者和重要参与人,应成为公众参与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管理权.  相似文献   

6.
土地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是一种新提法,是一个连续、双向地交换意见与沟通的过程。公众参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公众参与概念被引入中国的土地利用规划,目前尚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运用参考文献法和总结分析法,可以论述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与不足,以及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结合目前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情况,总结出当前土地整理公众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进行公众参与总体框架的设计,包括土地整理公众参与的公众选择、参与方式、参与的过程设计及其保障措施。在今后的土地整理工作中,应力求使公众参与机制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土地整理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护各利益主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规划“阳光工程”建设是全省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领域为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透明度,密切土地利用规划与社会公众的联系而施行的一项新型土地利用规划公众知晓、参与、监督制度。其总体目标是通过开展土地利用规划“阳光工程”建设,不断提高全省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工作制度更加健全,规划实施更加规范;实现权力公开更加透明,社会监督更加有力;实现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服务效率更加优化;实现反腐倡廉更加深入,风险防范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规划实施管理的研究是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的亮点,该文通过对规划实施存在问题及实施难的原因分析,对比国内外的土地利用规划,借鉴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最后对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提出对策建议。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框图的基础上,该文特别就借鉴外国土地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基层地方的作用、公众参与和经济措施4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规划中公众参与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与制度,有其深厚而广泛的理论基础,同时它在我国的引入与发展也有其客观的现实依据。然而,目前我国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公众参与还仅仅处于一种起步的阶段,因而迫切需要采取措施予以进一步推进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形势下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规划的科学性、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尚存在许多有待改善和加强的问题。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应该是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应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要有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一种开放型动态弹性规划。  相似文献   

12.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晓丽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9):28-30,33
在分析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来源、特点及其对决策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降低环境影响评价中不确定性的方法。通过研究认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主要由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不确定、环境信息的不确定和环境影响程度的不确定引起的,这些不确定性具有客观性、传递性、累积性,对决策会产生较大的干扰,但是可以通过使用基于情景分析的预测方法、多方协作的方式以及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等方法来降低。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即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提出了县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思路:力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可靠,实现图(实地)数一致;要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全面地分析;要科学地预测各业用地,综合协调和平衡用地规模;要运用专家论证与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逐步优化规划方案;应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并结合制度创新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理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规划理念的再思考 从本质上说,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从社会经济发展角度考虑,为公众利益服务的,它是一种政府的公共管理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并未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规划低效论"、"规划无用论"的说法更是加重了规划在实施层面上的难度.形成这种看法从根本上分析首先是人们对规划本质及规划问题认识不统一,各级政府尤其是领导在规划编制指导思想上的认识不足造成的.俗话说"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引导正确的行动",要进行规划修编,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首先必须要对规划理念有一个正确而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吴福东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1):22-22,25
1土地利用现状潍城区是潍坊市半城半乡的中心城区之一。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房地产开发、土地转让、出让、有偿使用呈现出强劲势头,尤其是原城乡结合部商流、物流、人流集聚区域的土地开发逐步向高品位、高质量转变,使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有了一定提高。但个别黄金地段重开发轻利用、重效益轻规划、重建设轻质量,开发建设单位的自身利益与全局利益,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逐渐失衡,使土地资源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和浪费。据调查,目前,城市规划区内共有闲置土地193.33余公顷,其中在城乡结合部有146.67余公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山西隰县为例,基于实际调研和考察,并运用多年土地数据,对黄土高原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中农民利益的表现和保障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增减挂钩中农民利益保障主要存在着以下问题:对农民补偿较低;对农民补偿不到位;土地收益分配不均;对农民心理补偿缺失等。提出了正确树立保护农民利益的观念,建立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实施区域差异化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建立严格的农民利益保障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试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决策机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论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中的决策机制的重要意义及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通过推行公众参与制度和建立听证制度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决策机制,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科学、权威和可行。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新一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11)》中,将"推进规划民主决策"作为一个章节来强调,其中"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制度"是关注的一个热点。从国外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历程中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农村土地规划现状存在的问题,采用分析归纳法、文献综述法、最优化技术等探讨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新方法,提出了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规划土地的方案。研究得出:村级尺度的土地规划作为研究新方向,探讨其优化方法既有利于调节土地空间布局,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的协调发展;同时有助于控制农村宅基地的无序发展。但优化方案中如何安排公众参与还有待深究。  相似文献   

20.
<正>建立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合作、上下联动、公众参与"的共同责任机制,加强土地整治制度建设,加强土地整治政策统筹,加强土地整治机制探索创新,加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管理,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经过多年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践,我国逐步形成了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整治的工作机制,为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机制保障。"十三五"时期,土地整治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任务也更为繁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