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2.
《岩石矿物学杂志》2022,(2):191-194
<正>沈其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资深院士。沈其韩先生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2~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 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 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  相似文献   

3.
沈其韩院士1922年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幼年返回江苏海门原籍,小学、中学均在家乡学习,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4月~1949年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1954年在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任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  相似文献   

4.
正沈其韩院士1922年4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1941~1946年就读于重庆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46年8月~1949年4月任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实习员和技佐;1949~1952年任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技术员,1953~1954年任湖北大冶地质部429队工程师、地质组长、分队技术负责;1954~1956年在山西垣曲华北地质局214队任工程师、地质科副科长。1956年10月调地质部地质矿产研究所(即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历任所专业研究队队长、副队长、研究室技术负责、副主任、主  相似文献   

5.
胡冰     
胡冰,山西省五台县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44年毕业于西北联合大学后,在西北工学院攻读研究生.新中国成立后,全力投入地质矿产工作.历任西北地质调查所代所长,地质部642队工程师,631队副总地质师,中苏合作第十三地质大队中方副总工程师,新疆地质局总工程师兼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新疆分所所长,  相似文献   

6.
王植     
王植,江苏常熟人,我国地质学家.地矿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顾问、高级工程师.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学系地质组.1945~1946年去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和亚利桑那大学地质系访问进修,参观考察其他地质机构和著名矿山.解放前历任清华大学地学系助教,资源委员会江华矿务局、西南矿产测勘处、矿产测勘处工程师等职.解放后曾先后担任华东工业部矿产测勘处副处长,政务院全国勘探总局副秘书长,原地质部214队(即中条山铜矿勘探处)第一副队长,山  相似文献   

7.
于浩然同志 192 3年生于湖南祈阳县农家 ,195 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地理系 ,195 3年技术干部归队转入地质部门。他先后在湖南茶陵铁矿勘探队、汉口中南地质局地矿处、湖南省地质局地矿处及 4 0 2队、湖南省水文地质大队承担水文地质工作并任技术负责 ;1977年调入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担任水文地质研究室及科技处负责人 ,1992年退休 ,2 0 0 3年 6月 10日因病逝世。于浩然同志是我国最早从事矿区水文地质工作专家之一。建国初期 ,他克服多方面的困难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 ,迅速掌握了南方复杂地质条件下矿区水文地质勘探的一整套理论和…  相似文献   

8.
《岩矿测试》2011,(3):264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是国土资源部的专业地质调查研究机构,直属中国地质调查局领导。原名地质部华东地质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62年。该中心履行中国地质调查局赋予的  相似文献   

9.
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七日至二十日在河北省正定县召开了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情报网领导小组会议。全体领导小组成员:武汉地院、吉林水文地质一队、河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处、陕西水文地质一队、江西水文地质队、江苏水文地质一队、广西水文地质队、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普查部队、地质部水文地工质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队、北京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地质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负责情报网工作的同志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地矿局 2 0 7地质队退休干部吴萍生同志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因病于2 0 0 4年 10月 19日 2 0时 2 5分逝世 ,享年 84岁。吴萍生同志生于 192 0年 3月 17日 ,194 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 ,先后在重庆东林煤矿、川南 4 0 3煤矿、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西南煤田地质勘探局 14 1队、四川省地矿局 2 0 2队、2 0 7队从事地质工作 ,历任副工程师、工程师、主任工程师 ;兼任宜宾、泸州、乐山等地区 (市 )科技顾问 ;曾任乐山市第一届政协委员、四川省地质学会第三届理事、第四届名誉理事。 1988年 8月退休。吴萍生同志拥…  相似文献   

11.
边效曾     
边效曾,山东省济宁市人.我国著名地质学家,1946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地质系后,即在前南京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解放后,曾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部华北地质局、北方地质总局工作.1958年起历任福建省地质局总工程师,福建省地质科学研究所所长,地质部援越地质专家组副组长,福建省地质学校兼任校长,福建省地质矿产局副局长等职.并先后担任福建省地质  相似文献   

12.
邢光福 《地质科学》2009,44(1):347-348
谢窦克研究员,1935年5月生于江西九江,祖籍四川省内江市.195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曾先后在地质部北京地质研究所(1956~1961)、安徽省地质局地质研究所(1961~1962)和国土资源部(原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1962~2001)工作.2001年至今为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科学顾问.  相似文献   

13.
《岩石矿物学杂志》2002,21(4):445-451
一、专著部分1 李春昱 ,沈其韩 ,邢抚安 .195 8.辽宁鞍山樱桃园至眼前山铁矿地质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本书现存于全国地质图书馆。该书出版时由于当时的特殊原因 ,未将李春昱先生名列出 ,首位应属于李先生 ) .2 程裕淇 ,沈其韩 ,刘国惠 ,王泽九 .196 3.变质岩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工作方法 .北京 :中国工业出版社 .3 程裕淇 ,沈其韩 ,王泽九 .1977.山东新泰雁翎关一带泰山群变质岩系的初步研究 .地质矿产研究 (第 3期 ) .4 程裕淇 ,沈其韩 ,王泽九 .1982 .山东太古代雁翎关变质火山 -沉积岩 .北京 :地质出版社 .5 董申保 ,沈其韩 ,孙大中 ,…  相似文献   

14.
姜达权,江西鄱阳县人.是我国著名的工程地质学家.1943年在前中央大学地质系毕业后,人四川省地质调查所工作.1946年任前中央地质询查所技士.解放后历任官厅水库工程地质队队长,地质部水文地质土程地质局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15.
(一) 11月5日—12日,华北地质科学研究所在河北省蓟县召开了蓟县震旦系现埸会议。全国有关省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27个单位的8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由华北地质研究所、地质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河北省局区测队分别介绍蓟县震旦系剖面研究成果。第二阶段:采用系统和重点参观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现埸地质参观。代表们由  相似文献   

16.
胡惠民,四川省崇庆县白马场人,矿床地质学家。1952年9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理学院地学系,先后在国家计委、地质部地矿司和641队、甘肃省地质局、湖北省地质局工作,历任技术员、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湖北地矿局技术顾问。曾任湖北地质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四川盆地白垩系的划分,虽有若干方案,但都缺乏足够的佐证,尤其是生物地层资料较少。1977~1980年,盆地开展了20幅1∶20万区调联测工作,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及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地质部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地矿局研究所等单位的配合下,在白垩系中发现了大量多门类化石,从而提供了四川盆地白垩系划分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21—25日在北京召开了火山岩分类命名小组扩大会,会议由岩石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其韩同志主持,地质矿产部区调处处长陈克强同志出席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分类命名小组成员和扩大会代表共三十人,其中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南京地矿所、治金部地质研究所、二机部铀矿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大学地质系、武汉地质学院、成都地质学院和地质矿产部区  相似文献   

19.
宁芜、溧水地区的上侏罗统西横山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宁芜、溧水地区为下扬子成矿带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对本区上侏罗统做过很多研究。西横山组一名系地质部第六石油普查大队创建,归属中侏罗世,但无化石依据。1970—1972年,江苏区调队二分队对西横山组地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地层层序,并发现了腹足类、植物、叶肢介、介形类及孢粉等门类化石,对西横山组的涵义作了修订。1981年三分队又采获了昆虫、瓣鳃等化石。化石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及钱清鉴定。  相似文献   

20.
嵩山地质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日伦 《地质论评》1960,20(5):191-197
一、引言 1958年7月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秦岭研究队在未到秦岭以前曾先到河南嵩山区域观察了这里的古老地层。因为那里的前寒武纪地层及下古生界都很发育,可以作为研究秦岭地层的对照区域。尤其是张伯声、冯景兰、张尔道、马杏垣等先后曾在这个区域作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