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益极端化的气温、席卷全球的沙尘暴天气、长达数月的大旱、冰冻,再到此起彼伏应接不暇的地震灾害——汶川、台湾、智利、海地……这一长串血淋淋的地名后被新加上了一个"青海玉树",这就是我们现在  相似文献   

2.
2011年3月15日~18日是一次典型的南支槽与强冷空气相结合的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对云南省造成了强降温雨雪天气.为了研究此次天气过程的成因以及为今后类似天气过程提供预报思路,利用6h间隔的NECP 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TBB黑体亮温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度上中高纬度呈横槽型,横槽与高原东侧的低槽连接,槽后强劲的西北气流为这次寒潮天气过程带来强冷平流;南支槽的东移并加强使暖湿气流不断向云南境内输送;高低层冷暖气流交汇,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的持续作用触发了此次降温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5日~18日是一次典型的南支槽与强冷空气相结合的天气过程,此次过程对云南省造成了强降温雨雪天气.为了研究此次天气过程的成因以及为今后类似天气过程提供预报思路,利用6h间隔的NECP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TBB黑体亮温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天气学分析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高度上中高纬度呈横槽型,横槽与高原东侧的低槽连接,槽后强劲的西北气流为这次寒潮天气过程带来强冷平流;南支槽的东移并加强使暖湿气流不断向云南境内输送;高低层冷暖气流交汇,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的持续作用触发了此次降温雨雪天气.  相似文献   

4.
丽江市冰雹天气的红外云图和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丽江市2006—2008年3—9月的25次降雹资料,分析了丽江市冰雹时空分布特征和大气环流特征。选取2008年3月22日、6月9日和9月24日发生在丽江3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红外云图和雷达回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南支槽冰雹天气云层厚度小(类似层状云降水)且TBB值较高,冰雹云雷达回波强度弱,高度低;夏秋季节在典型环流背景下,强对流冰雹云的TBB值最低、最集中、附近强对流天气单体活动最剧烈,在雷达回波上表现为较大区域内出现有组织、相对孤立的点状回波,这些点状回波发展较快、生命史较长,通过雷达加密监测,可及时发现对流天气并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市属于大陆性气候,每年春季大风天可达20—25天,最大风速3米秽。近年来,我国北方区域性的沙尘暴天数有所增多,受市域内的多种因素影响,哈尔滨市的小范围扬沙天数也有所增加,每到春季,常形成遮天避日的扬沙天气。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美国天气电报业务在90年代的新发展;讨论了天气电报业务监视软件的设计方案;并叙述该软件设计中主要技术问题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利用河南省武陟县1961-2010年5-9月日极端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武陟县极端最高气温与高温天气的特征,以期能对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和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结果表明:武陟县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7月,高温天气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从高到低又到高的过程;持续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月,连续≥3d的高温天气过程出现最多,平均每年出现1.9次;武陟县夏季酷热与极端最高气温高、持续高温天气出现次的年份,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后期至今的两个时间段内。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南省武陟县1961—2010年5—9月日极端最高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武陟县极端最高气温与高温天气的特征,以期能对提高气候预测水平和农业生产有一定帮助。结果表明:武陟县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7月,高温天气的时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年极端最高气温的变化大体上经历了从高到低又到高的过程;持续高温天气主要出现在6月,连续≥3d的高温天气过程出现最多,平均每年出现1.9次;武陟县夏季酷热与极端最高气温高、持续高温天气出现次的年份,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及90年代后期至今的两个时间段内。  相似文献   

9.
3月23日,陕县张湾国土资源所小宋和组员们丈量完张湾乡七里村三组的宅基地,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了。同志们肚子里咕咕乱叫,加上刮了一整天的大风,早已疲惫不堪。 “收工吧,明天再加把劲,争取早点完成任务。”小宋是这次征地的第二小组组长,看天气不好,建议同志们早点收工。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区域性高温天气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对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区域性高温天气进行系统的分析,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利用常规气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讨论了此次高温的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夏季中国南方地区发生的高温事件相对历史同期增多,主要集中在华南北部至华北南部一带,其区域性高温天气的极端性十分突出,研究区域内的日平均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以及高温日数都打破最高纪录,为历史罕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范围偏大、强度偏强、西伸脊点位置偏西、脊线偏北,南亚高压偏北偏东,热带气旋活动范围偏南,出梅较早、梅雨季节短等因素导致中国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长时间的区域性高温天气。  相似文献   

11.
3月,浙江省龙游县连续半个月的强降雨天气考验着全县近百个地质灾害点。位于该县南部山区的龙游县田土资源局溪口国土资源所辖区有63个地质灾害点(占全县地质灾害点的76%),  相似文献   

12.
为检验新型C波段相控阵天气雷达进行探测性能,根据外场试验数据,分析了雷达探测主要参数对相控阵天气雷达探测效果的影响,探讨了相控阵天气雷达与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数据存在的差异。结果表明:相控阵天气雷达低层仰角采用Split cut方案进行探测,可改善探测能力和径向速度模糊的问题。晴空条件下,增加相控阵雷达脉冲宽度、脉冲积累数,降低天线转速可以明显提高弱回波数据采样质量。相控阵天气雷达整体探测采样率不及多普勒雷达,对弱回波探测能力不佳,其主要采样数据集中在中值和大值区,弱回波区采样数较少,需改进相控阵天气雷达弱回波探测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超分辨率处理技术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中的应用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分辨率处理技术有利于提高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气旋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探测能力,有利于天气雷达获得更精细的天气过程回波特征。文中分析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实现超分辨率的工作原理及一些实际应用问题;针对其中谱矩估计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采用距离过采样和白化算法的解决方法,并给出白化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白化后的谱矩估计算法。雷达仿真和实际数据试验表明,结合距离过采样及白化技术,超分辨率技术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超分辨率处理技术有利于提高天气雷达对中小尺度气旋和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探测能力,有利于天气雷达获得更精细的天气过程回波特征.文中分析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实现超分辨率的工作原理及一些实际应用问题;针对其中谱矩估计精度降低的问题,提出采用距离过采样和白化算法的解决方法,并给出白化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白化后的谱矩估计算法.雷达仿真和实际数据试验表明,结合距离过采样及白化技术,超分辨率技术在多普勒天气雷达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天气雷达不间断运行的效率,满足保障航空飞行安全的需要,采用目前国际上最新且成熟的雷达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实现天气雷达主体部分双机互为冗余备份,使天气雷达系统达到的任务可靠性指标≥10000小时,较目前的机场多普勒天气雷达可靠性指标提高8倍以上,从而大大提高机场天气雷达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对风场结构和信息的探测始终是气象科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研究大气边界层风场的有力手段,有效地利用其径向速度资料分析和推断真实的风场结构,能够大大提高中小尺度天气系统预报的准确度。基于单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风场反演技术,用Matlab实现二维理想均匀风场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图模拟。考虑到雷达系统的工作波长和脉冲重复频率的差异可能导致观测结果产生速度模糊的问题,以风向风速各自随高度变化与否以及如何变化的4种风场情况,分别给出了S、C、X波段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模拟图,并且设计了相应的GUI界面。通过分析模拟的径向速度平面位置显示图,帮助反演真实的风场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天气雷达的发展概况,论述在科研生产及实际应用中有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文章强调既要抓紧新设备的研制与引进,又要重视现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把科研和技术改造成果变成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加速我国天气雷达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原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易多发、强度大、影响重、预报难,但针对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及其短临预报系统的总结还较少。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显著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的影响,高原强对流天气具有不同于东部平原地区的独特特征,其研究进展概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概括了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西藏地区强对流天气研究的进展,包括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高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技术、相关短临预报系统等,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短临预报系统建设提供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19.
根据当前地市天气雷达急需换代的现状,提出雷达换代时应考虑的原则,可作为地市天气雷达换代决策的一个简单明了的指南  相似文献   

20.
高原地区的强对流天气突发性强、易多发、强度大、影响重、预报难,但针对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及其短临预报系统的总结还较少。由于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显著的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的影响,高原强对流天气具有不同于东部平原地区的独特特征,其研究进展概括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概括了青藏高原地区尤其是西藏地区强对流天气研究的进展,包括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高原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及影响系统,强对流天气的预报技术、相关短临预报系统等,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和短临预报系统建设提供研究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