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任飞 《地下水》2020,(1):274-276
运用机织模袋混凝土防渗护坡技术不仅有利于灌区渠道边坡的加固,而且可最大程度的降低输水渗漏损失显著提升渠道用水效率。本着不改变工程规模、位置的原则对灌区老化的渠系建筑物进行节水改造,对于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和提升渠道水利用系数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以大洼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为例,系统分析了机织模袋混凝土技术在灌区续建配套与改造工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探讨渠道防渗的施工工具、工艺方法和改进技术,可为其他类似灌区的渠道防渗和节水改造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6,(6)
灯塔灌区由于渠道渗漏、渠系建筑物破损等,造成渠系供水不及时,已严重影响灌区的正常供水,即浪费水资源,又耽误农时,也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急需对现有总干渠没进行改造的渠道及建筑物进行改造。通过对灌区可供水源与现状年实际用水量进行分析及预测,结果认为水资源量有富余,水资源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3.
周至县西骆峪中型灌区综合节水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会秋  朱立鹏  于存才 《地下水》2014,(1):150-150,152
周至县西骆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属于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针对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以渠道衬砌改造和渠系建筑物更新改造为主,提高灌区管理水平。加强量水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提高水的利用率的方案。缓解灌区供水不足的矛盾,使水资源利用更加合理,区内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7,(5)
红星水库灌区地处陕西省关中北部的富平县境内,是一个以水库灌溉为主,兼有引洪灌溉的中型灌区。经过四十多年运行,工程老化失修,干支渠及其建筑物破损严重,输水损失大,险工险段多,输水不畅,渠道衬砌率低,达不到设计引水流量,严重影响着灌区工程设施整体效益的正常发挥。在进行节水配套改造中,对混凝土U型渠道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结合混凝土U型渠道的结构特点,研究了混凝土U型渠道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及投资建设的效果效益,证明了混凝土U型渠道是节水灌溉中一项重要防渗工程,是提高现有水利工程效益,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节约用水时效较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殷玉琴  张雷  常玉会 《地下水》2010,32(6):93-94
田山灌区位于济南市平阴县与泰安市肥城市境内,设计灌溉面积31.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4万亩。灌区始建于1968年,自1971年建成运用以来,促进了当地工农业的发展。经过30多年的运行,渠道破损、坍塌,渠系建筑物及其设备老化、损坏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本文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的实施,对肥城灌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1,(5)
为解决青龙河灌区渠首破损无法发挥其正常功能,防渗渠道漏水、损坏严重,灌溉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输水干渠断路无法供水等问题,本文结合灌区工程实际合理设计了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方案,并以工程实践分析了方案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结果表明:工程建设方案的实施明显改善了青龙河灌区的灌溉条件,大大提高了农田灌溉保证率和渠系水利用系数,基本实现了高效节水、管理科学、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灯塔灌区是辽宁省大型丘陵灌区,建成于1976年,年久失修、老化落后。近10年来,灯塔灌区启动了综合节水改造项目,通过对渠首拦河坝、韩家高地大开挖渠道段"U"型槽改造和渠道衬砌,获取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通过实际运行数据定量分析,证明了灯塔灌区实施综合节水项目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21,(4)
针对桃曲坡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渠道水利用率和水量损失大等问题,以灌区西干五支渠和西干七支渠改造工程为例,对渠道节水工程典型设计进行研究,结合相关规范及工程实际,对渠道主体和主要渠道建筑物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和主要施工参数的确定取值进行详细阐述,最终取得合理的设计成果,为渠道节水改造施工提供了准确的设计依据。通过渠道节水设计,对减少灌溉水量损失、节约水资源,保障灌区良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2016,(6)
西河灌区属西北内陆严寒地区,渠道的主要问题是渗漏及冻胀。多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总结渠道防渗及抗冻方面的措施和方法。该方法结合大型灌区续建配套项目节水改造的工程实践经验,在渠道防渗及抗冻胀方面,能对其他灌区开展渠道改造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2017,(4)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属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Ⅱ)型灌区,涉及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的临潼、阎良、高陵、泾阳、三原、富平6县(区)。本文对泾惠渠灌区高陵县药惠段末级渠系现状进行分析,显示该区域预制板安砌梯形渠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已运行二十多年,存在衬砌标准低,过流能力不足,渠系建筑物老化,桥孔下陷,渠道引水能力降低,斗渠及以下田间工程灌溉水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末级渠系实施改造,对该区域斗渠、农渠进行必要的衬砌、整治,有效改善了原渠道状况极差的状况,经夏灌及冬春灌运行,渠道输水能力大幅提高,充分发挥出了骨干工程及末级渠系改造工程效益,灌溉周期缩短,灌溉保证率提高,特别是在夏季引水期间,灌溉水含沙量大,可有效减少渠道淤积,增加灌溉引水量,扩大灌溉面积,同时减少了渠道巡护用工,节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1.
蔺朝旭  吴海燕 《地下水》2018,(5):244-245
宝鸡峡东干渠建设于文革时期,多数为低标准填方渠道,老化冲刷变形粗糙,过水能力减弱;多年运行中衬砌的灰板渠段破损严重,渗漏水情况突出,危及渠道行水安全;渠系建筑物多数风化裂缝陈糟破烂,亟待修缮节水改造。文章依据设计规范,分析了东干渠节水改造项目布设、设计流量确定、渠道纵横断面设计,重点对渠道砼浇筑、衬砌方案进行了探讨,并依据改造后农业、生态、资源、工程实际效益,提出了应持续实施节水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2017,(6)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灌溉工程设计的重要指标。其综合反映了设计水平年灌区"标准状态"渠道系统工程状况、田间灌溉水平和能力条件下的总体灌溉用水效率。本文结合辽阳灌溉区节水改造工程概况,对该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确定思路进行探讨,认为在对灌区进行节水改造设计时,需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灌溉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左右,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95左右,而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2020,(2)
灌区建设过程中应用防渗技术不仅为农作物输水过程中显著降低水资源浪费,而且提升渠道建设质量和生态效益。以辽宁省大洼灌区为例,系统分析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改造工程中的具体应用,探讨防渗的施工工具、工艺方法及改进技术。研究表明,节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洼灌区的生态效益,可为其他类似灌区的节水改造优化设计,以及综合效益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鹏 《地下水》2019,(3):76-77
结合盘山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际状况,分别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和渠系工程3个方面建立了包含11项典型指标的评价体系,基于物元分析模型综合评价了二期工程规划。结果表明:盘山灌区节水改造二期工程规划基本成功,工程建设满足国家和行业标准,工程建设不仅可改善生态环境,而且取得了理想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列入水利部、国家农发办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173个,利用调研和现状分析总结,针对当前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申报与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确定项目规模、规范项目申报,鼓励项目捆绑、相互配套,以及提高科技含量、加快现代化灌区建设的思路和建议,顺利完成农发中灌节水配套改造任务.  相似文献   

16.
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很丰富,目前开发程度较低,要实现本流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快伊犁河流域的开发建设。在加快灌区建设中首先要以改造老灌区为主,全面配套灌区建筑物,提高渠系水利用率;大力发展节水型灌溉,提高田间水利用率;同时要加强灌区的管理,在开发中应该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主,把灌区建设和生态保护想结合。  相似文献   

17.
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漳河灌区为例,在对灌区渠系进行等效概化的基础上,采用经验公式法进行不同工况下不同环节灌溉用水效率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总干及干渠环节和分、斗、农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较大,而支干、分干和支渠环节的渠道水利用系数偏小,渠道断面大小、长度及防渗率是导致渠道水利用系数差异的主要原因.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达到相应阈值时的投资,以及净节水量和节水率,分析了投资与灌溉用水效率阈值及节水率的关系.表明随投资的增加灌溉用水效率及节水率均提高,但其过程符合报酬递减规律,且节水率的报酬递减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8.
张淑媛 《地下水》2012,(5):193-195
渠道防渗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水工程技术。从石头河水库灌区渠道改造的实际入手,从工程技术措施、设计参数的确定、渠道的断面形式、防渗材料及断面形式等方面作了探讨,总结渠道防渗技术在灌区的应用,分析渠道防渗改造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贺志馨 《地下水》2014,(1):151-152
林皋水库属中型灌区,实施农发中灌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对干支渠工程、泵站工程等进行规划设计,提出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及保障措施建议,对改善灌区中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灌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5,(6)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是对项目评价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项目决策当中的必要步骤。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涉及内容复杂,点多、面广、线长、量大,与原设施交织在一起,致使工程费用与效益难以识别,给经济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此,本文以王石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二期工程2014年度工程作为经济评价的对象,明确了经济评价当中的评价原则和依据,探讨费用与效益计算分析方法,从而为类似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价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