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各级教研部门,甚至中国教育学会中的学科教学专业委员会每年都要评优质课。学校也是如此。那什么样的课才算是好课呢?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每个班级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容易使低层次的学生“吃不了”,失去信心,或使高层次学生“吃不饱”,失去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呢?我对学生进行了分层优化,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汪永晨 《地理教学》2000,(11):46-46
在船上第一天夜里(真不该说是夜里,太阳还老高老高呢)1点多的时候,我正在船舱外面看太阳,一头北极熊闯进我的视线。它那浑身黄黄的绒毛,显得既十分威武,又憨态可掬。  相似文献   

4.
邵冬梅 《地理教学》2010,(11):38-38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世界的经济强国,但日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他们是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的呢?”我的话音刚落,很多同学就跃跃欲试想要回答,他们提出了很多有关日本节约资源的好方法。听着同学们的精彩回答,让我不禁问道:“日本在发展经济中具有很强的节约意识,我们是否也具有节约意识呢?”很多学生指向了教室一角的大纸箱说:“您看,我们把能够回收的东西都放在这里了。”我的目光转向了那废物箱。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论断充分揭示了人类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由此也给我们地理教学带来启示,那就是建立很有逻辑的教学过程,很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去发现、研究、探索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和谐统一。那么,该如何创设发挥学生丰体作用的教学情境呢?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们的印象中,高山地区往往容易下雪,而地势低洼的地方则容易下霜。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雪打山头霜打洼"。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个有趣的现象。气温是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5℃。按照这样的垂直递减率计算,如果地面温度为20℃,相对高度为3000米以上的山顶的气温可降  相似文献   

7.
越过浩瀚的南大洋,就是一片完全为冰雪所覆盖着的土地,那就是南极大陆。然而,在这个由冰和雪统治着一切的世界里,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还有火山在涌动呢!如果说水火不相容的话,那么冰和火就更难同时存在了。然而在南极,冰川和火山却是谁也奈何不了谁的邻居,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8.
《地理教学》2010,(21):59-60
人类探索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可以为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地球家园提供不少借鉴。例如,自古以来,人类不知为恶劣的天气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价,而对好天气提供的机遇却把握得并不充分。事实上,在太阳系中恐怕没有一颗行星的气候比地球更复杂了。人们很不容易查明,海洋、陆地、大气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何相互交织和彼此消长。假如能找到一些比较简单的全球性气候系统,例如只有陆地没有海洋,或者只有海洋没有陆地,或者整个大气的温度恒定不变,那就比较容易弄清海洋、陆地、大气各自对全球气候的影响,研究复杂的地球气候就会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9.
范常青 《地理教学》2006,(10):32-33
任何教学都离不开“讲”,地理教学也是如此。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探究、合作,反对满堂灌,那是针对过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代学,填鸭式教学而言的。现在有些教师的课堂又走向了误区,课堂上听不到教师精彩的讲解,而是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其实还是变相的“灌”。那么,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当怎样“讲”呢?  相似文献   

10.
孙式彦 《地理教学》2012,(19):8-8,7
老伴,你走得有些突然,我还有许多话没来得及对你说呢!你就走了。你走后的次日,黎明时分,儿女去办事了,一夜无眠的我,开始经历着,咱这个家里,从此没有你的境况。喔,早餐不用再做两份了;晨起也不用再连做两壶开水了,因为你这个"水包子"走了;那个你每日稳坐着看书、看报、看电视的沙发,每望去,空落落的;那  相似文献   

11.
致春天     
黄柏 《中国地名》2014,(2):65-65
春天,从解冻的冰河中涌来,从大雁的叫声中飞来;沉默的垂柳吟出欢快的音符;复苏的小草又开始编织绿色的梦想……  相似文献   

12.
徐雪芬 《地理教学》2012,(10):15-16
【第一课时气温分布】搭脚手架:师:大家知道气温几度时你会感觉到热、冷或比较舒适呢?生:讨论。师:实验表明,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一般要超过26度会感觉热,而热到连T恤都不想穿,那就至少要35度左右。进入情境:播放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13.
正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老城区,粮道街以北、花园山以南有一条东西走向的明清老街,名作"候补街"。很多武汉人叫它"后补街",取其音同;又有讹作"侯补街"的。查晚清的《武汉城镇合图》,则标注此街为"候府街",此"候府",其实也是"候补"的音转。那为什么叫"候补街"呢?"候补"一词关涉到清代的官吏选任制度。在清代,有一类官员是被称作候补官员的,即是指那些经过各种途径选拔,具备了任官资格,但还未被授予  相似文献   

14.
地名拾零     
《中国地名》2011,(2):80-80
黄山与黄山市为何不在一地?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日:“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从来没去过黄山的人一定会认为,只要到了黄山市就到了黄山脚下。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大错特错。殊不知,黄山市与黄山风景区还60公里之遥。为何二者不在一处呢?谈到这个问题,还得从地名的变更说起。  相似文献   

15.
2012年的秋天,莫言成功了,中国教育却沉默了。因为莫言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名校的光环,没有完整的求学生涯,对于此,莫言自嘲道“因为我读书少,所以想象力发达”。莫言读书肯定不少,他这里的读书少是说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少,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反思: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6.
根植于课堂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学习概念的学习情况,反省自我的概念教学行为,笔者发现地理概念教学往往容易陷入枯燥乏味的尴尬状况:概念的学习过程简单化,往往用一个概念来解释另一个概念,缺乏生活例证或实际情境的支撑,概念的学习缺乏生命力,很难使学生能用自己所理解的方式来理解概念。那么如何让概念学习富有生命力呢?通过以下笔者亲历的几个教学案例,从概念的生成、解读、运用、评价四方面来探寻概念教学的有效之路。  相似文献   

17.
色调·调色     
蓝 透过蓝蓝的海水,我看见了天空中的那一点点闪耀,还有片片白云及更大面积的蓝,还有那特殊的摇曳感,随风、随水冲向现有的灰。 闪亮的街灯划过深蓝的天空,纯静的蓝让我感到一丝惬意,耳畔缥缈的音乐切割了空间上的整体,使之零碎,但却改变不了那纯静的蓝,那无  相似文献   

18.
四月的一场春雨,清泠泠地洒了一整天,给初春带来了无限生机。抬眼望去,又见柳叶青,嫩芽初蕊,含苞欲放。细看去,每个叶包中的柳芽都在争着、挤着往外钻,有的叶包已被挣开,一副争春的样子。杏花、桃花各色争艳斗芳,那粉色的,淡淡地,雅致地;那紫色的浓浓地、艳丽地;那白色的清清地、泠泠地……每  相似文献   

19.
石话实说     
赏石基础什么是观赏石?观赏石,从字面上理解是供人们观赏的石头。那么,什么样石头值得观赏呢?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当然是“美”的石头了!石头的美,大致分两个方面。一个是艺术美,比如,石头的造型或表面有人物、动物或景物的形象。艺术美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另一个是科学美,比如,钟乳石的“年轮”记录了生长年龄,火山弹是火山喷发的的产物。科学美给人以知识的启迪。爱好艺术的,擅长挖掘石头的艺术内容;热爱科学的,善于在石头上探寻科学的规律。艺术挖掘也好,科学探寻也罢,都是针对石头这一天然物体,在观与赏的前提下而展开的审美活动。那么,…  相似文献   

20.
沈海燕 《地理教学》2011,(18):14-16
临近新学期开学,有很多年轻老师纷纷在讨论高一第一节地理课该怎么上?是啊,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刚步入高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的十六七岁的孩子们,尤其是对新老师有着强烈的期待!教学实践也表明: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如何,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把这看似轻松的一节课上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一下子记住和喜欢你这位地理老师并对地理学习产生兴趣呢?本文以几年前的一节地理课的课堂实录,来做一个探讨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