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陆架的划界是国际海洋划界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海洋相邻或相向国家之间容易产生纠纷的问题。而大陆架的划界结果与所采用的划界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得到更多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及其他矿产资源,争端当事国往往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主张有利于己的划界原则[1],从而导致一些国家之间的大陆架划界问题被提交国际法院及其分庭审理或国际仲裁庭裁决,甚至悬而未决。同时,由于有关大陆架划界原则的公约规定只对缔约国有效,而对关于大陆架划界原则的有关国际习惯法是否存在,各国仍有分歧,等距离-特殊情况原则就是一例,探讨其在大陆架划界习惯法上…  相似文献   

2.
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是现代海洋法的新制度,全球以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为主要标志的国际海洋新秩序将全面建立。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可管辖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面积可达300万平方公里。了解周边海洋国家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管理状况,不仅对维护我国在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权益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的海洋经济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面系统地规定了现今关于海洋的国际法律制度,是国际海洋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海洋法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9世纪,领海制度和公海自由原则得到各国的普遍承认。本世纪以来,海洋法律制度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刚一结束,1945年9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便发布《关于大陆架的底土和海床自然资源政策的公告》,宣布美国沿岸大陆架资源属于美国,受美国的管辖和控制。1947年,智利  相似文献   

4.
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是指从大陆海岸向外自然延伸、直至大陆坡的坡度平缓的海底区域。法律上的大陆架概念虽然源于地质地理学上的大陆架概念,但两者之间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地理学上的大陆架从海岸开始,而法律上的大陆架则从领海外开始。1958年《大陆架公约》规定,大陆架是指“1.邻接海岸但在领海范围以外,深度达200米或超过此限度而上履水域的深度容许开采其自然资源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  相似文献   

5.
大陆坡脚是大陆边缘的一个重要地形特征,是沿海国扩展其大陆架权利和划定其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基础,也是大陆架界限委员会审议沿海国划界案时特别关注的重要技术参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大陆架制度的制定源于典型的被动大陆边缘。但由于全球大陆边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后期构造活动、沉积作用对大陆边缘的改造与影响,海底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多变,导致大陆坡脚的识别非常困难。加上各沿海国为获得最大范围的外大陆架,对大陆坡脚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使得大陆坡脚的确定成了外大陆架划界中一个颇具争议的热点问题。本文基于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科学和技术准则》对大陆坡脚的规定,结合不同类型大陆边缘的地质特征和各沿海国划界实践,对陆坡基部区的确定、坡度变化最大之点的选取以及相反证明规则的适用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秉承《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建立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从国内法的角度确立了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根据《公约》和我国...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国际海底制度、大陆架外部界限制度以及海洋争端解决制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设立了管制这些相关制度的组织机构,即国际海底管理局和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及对有关《公约》的解释或适用的任何争端具有管辖权的机构——国际海洋法法庭。这三个机构在协调各国与海洋有关的利益关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拥有广泛的权力,其主席、副主席、理事长、秘书长、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等职位由选举产生。获得其中的席位以批准《公约》并参加其活动为前提,而且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否则将丧失争夺机构领导权的机会,国家的主张和利益也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向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目前,国家海洋局已经做好该划界案的相关技术准备工作。《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海国的大陆架如从测算领  相似文献   

9.
海洋划界新理论新方法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划定的理论与方法有了新的全面发展。纵观历史,国际海洋边界划定目前总趋势是:二维海洋海岸线地理学代替三维海底地质地貌因素,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代替单纯大陆架划界,(200海里)距离原则代替自然延伸原则,综合性单一海洋边界代替传统性大  相似文献   

10.
1993年6月14日,国际法院对丹麦格陵兰岛和挪威扬马延岛的大陆架和200海里专属渔业区之间海域划界案例作出了判决。该案例不仅首次以合议庭方式审议了包括大陆架在内的海洋区域边界划定,而且法院首次依照1958年《大陆架公约》第6条上的规定来处理该案例。案例的判决标志了有关海洋边界的国际法律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格陵兰是世界上最大的岛。若干世纪以来,它一直是丹麦的领地。1979年以来它拥有了相当大的自  相似文献   

11.
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持续发展海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海洋事务形成了一些热点和新的特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和全面管理海洋的新时期已经到来。《公约》共有17个部分320条,连同9个附件共446条,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群岛水域、公海和国际海底等海域的各个部分的法律制度,并对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转让与技术发展、海洋争端的解决都作了规定,内容涵盖了海洋的一切资源和用途,涉及海洋法的所有领域。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广泛,内容…  相似文献   

12.
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生效以来,外大陆架划界工作引起了地质、法律等多学科研究者的共同关注。为论证海底扇这一特殊海底地形在外大陆架划界工作中可能产生的影响,通过对全球典型的10个海底扇共同特征的统计,运用CARIS LOTS 4.0划界软件,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76条中2大重要地质因素——大陆坡脚位置和沉积物厚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孟加拉海底扇、蒙特利尔海底扇及印度海底扇3个全球典型的海底扇进行了外大陆架区域的划界分析,探讨了海底扇的发育及其对地貌的改造作用,以及对划界结果可能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影响海底扇发育的3大主要因素——构造环境、沉积物供给和海平面变化,使大陆坡脚位置的确定成为大陆架划界工作中面临的首要且关键的问题,对外大陆架的划界结果有潜在影响。而海底扇复杂的地质背景和特征,无疑对划界时使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规定条款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考虑海底扇影响的前提之下,陆坡坡脚位置会因其地形的变化向前推进或后退,峡谷和水道的分布对选区剖面确定最大坡折点的位置也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在外大陆架划界工作中,不但需要考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的法律条款,海底扇及影响其形态、分布等3大重要因素的规律性,也是未来划界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条文虽然涉及到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有关海洋区域划界理论和划界法律原则,但其论述毕竟是笼统简单的。1982年该《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理论与方法有了新...  相似文献   

14.
从中日东海之争谈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日东海之争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域纠纷中颇具代表性,争议的焦点始终是主权归属及大陆架划分问题。从理论上讲,“自然延伸”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解决大陆架划分的最基本原则,“中间线”仅是日本单方面的主张。面对不容乐观的海洋国土现状,只有树立当代海洋观,充分利用国际法赋予的权利,才能有效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5.
李文渭 《海洋科学》2000,24(8):54-54
1998年6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发布主席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8年6月26日通过 ,现予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这是中国政府批准加入《联合国海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之后 ,秉承《公约》的宗旨 ,从国内法的角度确立了中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这也是继1992年2月25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以下简称《领海法》的又一部具有涉外性质的、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国内法律。由…  相似文献   

16.
由于全球大陆边缘地貌和地质特征的复杂性,且《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76条对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定的规则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导致大陆架外部界限的划定极其复杂。根据《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审议沿海国提交的划界案并给出建议,委员会在外大陆架划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截止2012年12月底,委员会一共收到沿海国65份划界案,目前已完成其中18份划界案的审议工作并给出了建议。本文系统分析了各委员会建议摘要,对委员会在审议划界案时采用的划界原则、审议的关键技术问题等做了综合分析总结,以便为我国今后外大陆架划界和积极应对侵害我国海洋权益的他国划界主张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9月16日,外交部表示,我国政府决定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设立的大陆架界限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提交东海部分海域二百海里以外大陆架划界案。  相似文献   

18.
英国在北海的大陆架面积为64.3万平方公里,目前进行石油勘探和开发的区域面积为8.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1%。为了有计划、分阶段地勘探和开发海洋石油,英国将其大陆架划分成面积各为100平方海里的区域,由英国能源部根据1934年《石油法》和1964年《大陆架法》的规定进  相似文献   

19.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岛屿是划定领海基点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国家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和面积;一个海岛主权的归属,可以确定155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以及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自《公约》生效以来,各主要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权益维护作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心。为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20.
1994年11月16日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规定,岛屿是划定领海基点的重要依托,直接影响国家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范围和面积;一个海岛主权的归属,可以确定155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以及43万平方千米的专属经济区。自《公约》生效以来,各主要沿海国家都把开发利用海洋列入国家的发展战略,将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权益维护作为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重心。为加强对海岛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维护国家海洋权益,2009年12月26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