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0月26日,黄河三角洲滨州未利用地开发启动仪式暨沾化县利国马营土地开发项目开工典礼在沾化县隆重举行,省政府参事、省国土资源厅巡视员周莲英,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向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光峰以及省黄河三角洲建设办公室、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海河管理局领导出席仪式,副市长尚龙江介绍了全市未利用地情况,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奎祥主持仪式。  相似文献   

2.
9月16日下午,滨州市召开未利用地开发工作会议,滨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光峰指出要实现“六个突破”,扎实推进全市未利用地开发。一是观念认识上要突破。把做好未利用地开发作为事关“两区”开发建设成败的大事来抓,思想和行动与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高度一致,抢抓重大历史机遇,增强大局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以未利用地开发任务的完成情况来检验各级的理解力、执行力和落实力。  相似文献   

3.
2月16日,由滨州市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蓝黄办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对做为黄河三角洲未利用地开发起步区的无棣县小泊头土地整理开发项目规划设计报告及预算书进行了认真评审。无棣县小泊头土地整理开发项目是山东省政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  相似文献   

4.
日前,东营市国土资源局编制的《东营市发挥未利用地优势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研究》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顺利通过科技成果鉴定,成果被评定为国内领先。 为积极探索未利用地开发建设的新路子,研究未利用地合理开发、有效保护的新途径,拓展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用地新空间,东营市国土资源局依托其区位、资源优势,创新思路,组织编制了《东营市发挥未利用地优势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研究》。  相似文献   

5.
1995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全省土地整理造地改田现场会后,我县全面开展了造地改田、标准农田建设和建设用地复垦.到目前为止,共投入2.67亿元资金,完成土地开发(造田)5353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7.4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3.3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20万亩标准农田的建设任务,2002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土地整理暨标准农田建设一等奖.通过造地改田、中低产田改造和标准农田建设,有效开发了未利用土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水平.近年来,我县又把土地整理复垦与农村的村庄整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沾化县是黄河三角洲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也是“海上山东”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县土地面积2114.km^2,其中耕地面积6.11万hm^2,总人口38.5万,人均耕地面积0.17hm^2。沾化县现有耕地后备资源34641.99hm^2,其中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31694.57hm^2,省级耕地后备资源2941.41hm^2,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将来可净增耕地2947.41hm^2。  相似文献   

7.
热点面对面     
湖南开展低丘缓坡荒滩等未利用土地开发试点 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湖南省衡阳、岳阳两市组织开展了低丘缓坡等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工作(以下简称“试点”)。  相似文献   

8.
信息书递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2):57-57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初稿)》审查会议在滨州召开2月2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在滨州市组织召开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初稿)》审查会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及滨州市政府领导、涉及黄河三角洲6市国土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20多人参加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政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当时期,经济发展与资源有限、环境约束的矛盾依然严峻。严格保护耕地和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带来了建设用地不足的难题,未利用地作为重要的后备资源受到广泛的关注,成为破解保护耕地和保障发展难题的主要途径。因此,有必要开展未利用地利用政策研究,促进科学利用未利用地,规范未利用地利用与管理,为未利用地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的权属管理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是全方位土地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权属管理又是地政、地籍管理的内容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佳选择,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举措。土地整治后,首要问题就是要依法界定产权归属关系,使开发整理后的土地权属管理达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2003,(2):41-41
近日,国土资源部推出一个关于土地开发用地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关于报国务院批准的土地开发用地审查报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我国荒山、荒地、荒滩等土地后备资源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盲目开发将会造成土地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现象,不仅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还会破坏生态环境。因此,土地开发必须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相似文献   

12.
信息快递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初稿)》审查会议在滨州召开2月2日,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在滨州市组织召开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初稿)》审查会议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及滨州市政府领导涉及黄河三角洲6市国土资源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20多人参加了会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要专题研究之一,制定和实施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土地利用规划,积极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机遇,深入落实国家“…  相似文献   

13.
对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是指为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对未利用或者未合理利用的土地进行整理、垦造和开发,包括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垦造为农用地和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等活动.多年来,土地整治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其力度、  相似文献   

14.
张红岩  刘玉清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6):2007/5/16-2007/6/15
新增建设用地是指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对这部分土地收缴有偿使用费,并纳入国家基金预算,专项用于耕地开发,是我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体现。它有利于建立保护耕地新机制,促进存量建设用地的利用,抑制建设用地盲目扩张;有利于培育土地市场,增加土地资产收益。邹平县自2002年以来,共完成储备库建设项目79个,总建设规模3489.34hm^2,新增耕地1979.13hm^2,完成投资8479.2万元。  相似文献   

15.
浅谈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开发整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河三角洲是一个多世纪以来由黄河泥沙快速堆积形成的新生土地。黄河年均携带近 10×108 t泥沙入海,年均新淤土地2 000 hm2。黄河三角洲为现代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面积待开发的处女地,但生态环境相当脆弱。近年来,通过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和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实验项目,该地共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65个,累计开发宜农荒碱地 9.51 万 hm2,改造中低产田7.71 万 hm2,改造草场 1 万 hm2,封育滨海草场50万亩,水产开发 0.63 万 hm2,贝类养殖 20万亩;累计投资近9.6亿元,其中国家和山东省投资3.9亿元,市、县区乡镇投资…  相似文献   

16.
4月12日上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与日照市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探索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深化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合作协议》。日照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军,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徐景颜分别在签约仪式上致辞。市委常委、副市长唐慎与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副市长孙雨主持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土地管理特别是与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形势相适应的土地开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东营区作为东营市"四区一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高效生态的发展方向推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该文论述了东营区土地管理的现状及主要做法,立足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出了推动东营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6月25日下午,杭州运河广场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歌声、掌声、笑声、鼓乐声此起彼伏,浙江省暨杭州市纪念第17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松林作纪念讲话,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成标,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顾树森,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华宣  相似文献   

19.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4):F0003-F0003
2007年4月11日,全省土地开发整理工作会在临沂莒南县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张庆坤,临沂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晓,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宫志强出席会议。各市国土资源局分管局长,耕保(规划)科(站)长、财务科长、土地整理中心主任,受表彰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局长、耕保科长或土地整理中心主任、省厅土地整理中心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2月20日上午,国土资源部与广东省政府在广州联合举行广东建设节约集约用地试点示范省启动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出席启动仪式。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分别致辞,并签署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