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志留系标准剖面紫阳现场讨论会于 2 0 0 0年 10月 9日— 13日在陕西省紫阳县召开。会议由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主持。到会的有 :全国地层委员会下古生界分会主席汪啸风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工作组副组长金淳泰研究员 ,工作组成员有 :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通讯委员苏养正研究员和傅力浦研究员、江新胜研究员、张子福副研究员、陈孝红副研究员以及特邀专家代表共 2 4名。未能到会的全国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工作组成员何心一教授委托苏文博博士带来书面发言 ;国际志留系分会副主席、全国地层委员会下古生界分…  相似文献   

2.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2002年10月24—30日在湖北宜昌组织召开了《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野外现场研讨会》。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叶天竺研究员,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主任庄育勋研究员,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主席、副主席和上前寒武系工作组组长陆松年研究员、孙卫国研究员、尹崇玉研究员及其成员等有关专家、领导2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考察了原震旦系标准剖面所在地湖北宜昌峡东地区的南华系剖面和“南华系”专题组建议的…  相似文献   

3.
《地层学杂志》2003,27(2):159-160
全国地层委员会于 2 0 0 2年 10月 2 4日至 10月 30日在湖北宜昌组织召开了“南华系候选层型剖面野外现场研讨会”。出席本次现场会的有 :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研究员 ;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叶天竺研究员 ;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调查部副部长庄育勋研究员 ;前寒武纪地层分会主席、副主席和上前寒武系工作组组长陆松年研究员、孙卫国研究员、尹崇玉研究员及工作组成员等有关专家领导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从 10月 2 5日至 10月 30日组织重点考察了原震旦系标准剖面所…  相似文献   

4.
林宝玉 《地质论评》1979,25(2):94,75
1979年3月30日至4月11日在英国威尔士州首府加的夫城(Cardiff)由国际地科联(IUGS)地层委员会志留纪地层分会和奥陶—志留系界线工作组联合召开了英国志留系野外现场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12个国家的24名代表。他们均是这两个组织的委员或通讯委员。以穆恩之教授为团长的中国地质古生物学家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42-343
国土资源部: 经国土资源部批准,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于2000年5月26日—30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总结了二十一年来地层工作的进展;进行了学术交流;讨论了地层指南及中国年代地层表和地层学及地层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经民主协商产生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并聘任了各分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各断代工作组组长及成员。会议顺利地完成了预定任务。  相似文献   

6.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1):55-55
2006年10月25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召开工作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国际地层委员会分会主席戎嘉余、陈旭、彭善池及选举委员朱茂炎、李军、陈秀琴、王向东、童金南,出席会议的还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官方刊物《Episodes》执行主编侯鸿飞和全国地层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泽九、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助理王海峰。各位分会主席或选举委员就国际地层委员会各分会近年来的工作进展及我国成员的贡献,特别是各分会在建立全球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方面的最新成果和今后的工作做了报告,其中有:  相似文献   

7.
同志们:大家盼望已久的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终于开会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20年来中国地层工作的成果或进展;讨论修订《中国地层指南及其说明书》和《中国年代地层表》以及2000—2015年的地层工作和地层学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协商产生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并进行学术交流。会期5天。出席这次会议的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14人,各专业工作组成员69人和各方面的代表共约300人。原拟邀请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来参加会议,他们都因国际旅行经费问题难以成行。给台湾、香港的代表也发出了邀请。台湾同胞来信说明因发言材料准…  相似文献   

8.
南古 《地层学杂志》2007,31(4):360-360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科联、国际地层委员会奥陶系分会和志留系分会批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第十届国际奥陶系、第三届国际志留系联合大会"于2007年6月27日上午在南京隆重开幕.  相似文献   

9.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50-351
2000年5月26日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经与会全体委员充分酝酿、协商,一致推选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领导机构的组成人员,并聘任了办公室成员和各分委员会及其下设工作组的负责人.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3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燕山石化培训中心召开了全国地层委员会第5次常委扩大会。寿嘉华主任作了书面发言。会议由副主任王泽九和赵逊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地层委员会科学顾问杨遵仪院士、王鸿祯院士,项目经费资助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关部门负责人庄育勋副主任、刘凤山副处长,全国地层委员会各分委员会的主席或副主席、部分断代工作组组长、承担项目第二阶段研究任务的课题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等共48人。会议首先由王泽九副主任代表常委会向全体与会人员作了自第4次常委扩大会以来委员会的工作汇报,并…  相似文献   

11.
<正> 第5届国际奥陶纪地层会议于1988年8月在加拿大纽芬兰圣约翰市(St.John’s)纽芬兰纪念大学(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召开。会议由国际奥陶纪地层分会(ISOS)、国际地层委员会(ICS/IUGS)和国际地质对比计划216项(IGCPProject 216)——全球生物事件(Global Bioevents)工作组联合召开。除正式会议5天  相似文献   

12.
《地层学杂志》2001,25(Z1):336
司志们: 大家盼望已久的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终于开会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二十年来我国地层工作的成果和进展;讨论修订<中国地层指南及说明书>和<中国区域年代地层(地质年代)表>以及"2000-2015年的地层工作和地层学发展规划纲要的建议”.协商产生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并进行学术交流,会期五天.出席这次会议的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委员14人,各专业工作组成员69人和各方面的代表共约300人.原拟邀请国际地层委员会主席和秘书长来参加会议,他们都因国际旅行经费问题难以成行;给台湾、香港的代表也发出了邀请.台湾同胞来信因发言材料准备不出来,不能来参加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李作明教授今天晚上到会.  相似文献   

13.
《地质通报》2009,28(6)
2009年4月16—18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十一次常委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全国地层委员会寿嘉华主任,王泽九、殷鸿福、穆西南副主任,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孙宝亮副司长,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处长,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周从启副厅长,贵州省地矿局杨在锋副局长,全国地层委员会部分分委员会的主席、副主席及断代工作组组长,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泥盆系亚阶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第八届欧洲国际牙形刺会议期间 ,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于 2 0 0 2年 6月 2 4日在法国南部Toulouse市 Paul Sabatier大学举行了工作会议 ,对泥盆系亚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提出了各阶的亚阶的定义和划分方案。泥盆系分会在国际年代地层的研究上是走在显生宙各系年代地层研究的前列 ,泥盆系各阶的定义和界线层型已全部建立 (王成源 ,1 994)。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 ( SDS)自 1 999年摩洛哥年会后 ,就积极开展泥盆系亚阶的研究 ,组建各阶的亚阶工作组 ,全面开展建立亚阶的工作 (王成源 ,1 999、2 0 0 0 )。国际泥盆系分会秘书长 Tho…  相似文献   

15.
中国志留纪年代地层学述评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198 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提出的分统建阶新方案使各国地质学家得以在相同的时间界面上探讨具有全球意义的地质和生物事件。数十年来我国志留纪地层研究进展不小 ,但与国际水平相比 ,研究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 ;特别是系内绝大部分的统、阶的界线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划定 ,成为当前我国志留系研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赞成我国志留纪年代地层框架宜采用“四分统”的方案 ,论述国内志留系顶底界、温洛克统顶底界、罗德洛统顶界的确定并讨论扬子区大部分地区是否发育比兰多维列统更高的志留纪地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志留纪年代地层学评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984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分会提出的分统建阶新方案各国地质学家得以在相同的时间界面上探讨具有全球的地质和生物事件。数十年来我国志留纪地层研究进展不小,但与国际水平相比,研究现状还不能令人满意;特别是系内绝大部分的统、阶的界线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划定,成为当前我国志留系研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赞成我国志留年代地层框架宜采用“四分统”的方案,论述国内志留系底界、温洛克统顶底界、罗德洛统顶界的确定半  相似文献   

17.
<正> 志留系是显生宙地质历史时期中,第一个确立并基本建全年代地层系统的系。它建立的四个统(Llandovery,Wenlock,Ludlow和Pridoli)和为其中的三个统确立的阶名,得到国际志留系分会大多数选举会员的赞同,并在1981—1985年期间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先后批准。  相似文献   

18.
2004年3月18日至21日全国地层委员会第三届第六次常委扩大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由王泽九和穆西南副主任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寿嘉华主任、殷鸿福副主任、张洪涛、沙金庚副秘书长、全国地层委员会科学顾问杨遵仪院士以及特邀专家李廷栋院士、任纪舜院士、沈其韩院士、乔秀夫研究员,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技外事部刘凤山副处长,全国地层委员会各分委会的主席或副主席、部分断代的工作组组长、承担项目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研究任务的课题负责人和有关专家等六十余人.  相似文献   

19.
太古宙四分的新动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地科联前寒武纪地层分会所提出的元古宙分为古、中、新三个代和十个纪的方案已先后被国际地层委员会和国际地科联执行局所通过.该分会又于今年4月15~18日在英国麦丁堡举行了第九次会议,讨论了太古宙的时代再划分问题.全球各大陆的8个国家13名成员出席了会议.经交流讨论,比较一致的同意了一个  相似文献   

20.
《地层学杂志》2003,27(1):45-45,49
20 0 2年 7月 2 3日至 2 5日 ,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第四次常委扩大会。出席会议的常委有 :寿嘉华主任 ,王泽九、叶天竺、赵逊、殷鸿福副主任 ,科学顾问杨遵仪、王鸿祯 ,副秘书长沙金庚 ;以及各分委员会的主席或副主席和部分有关专家共 5 1人。会议开始时 ,寿嘉华主任作了重要讲话 ,为本次会议和委员会及其各分委员会、断代工作组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寿主任在讲话中特别强调 :我们的工作是从国家当前正在开展的国土资源和地质大调查的需要出发 ,是从为适应国际地层古生物研究发展趋势的需求出发安排的。同时指出 ,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