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是我国海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我国海岛资源调查情况,分析了我国开展海岛资源调查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家海岛监视监测体系的目标、原则和结构,分析了海岛资源调查与海岛监视监测中的不足,论述了两者的关系,提出了优化海岛监视监测体系,推进我国海岛资源调查与监测体系一体化的研究思路与实施建议,建议逐步建立国家海岛资源调查与监视一体化体系,有效实施我国海岛的动态监管。  相似文献   

2.
田晋 《海洋测绘》2019,(2):78-82
针对海洋测绘各专业日常技能考试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在构建海洋测绘专业考试题库的基础上,架构了海洋测绘试卷自动创建系统,设计了海洋测绘试卷自动创建系统需要的后台数据库表单,结合实际需要,设置了相应的出题功能,对计算机自动化出题时用到的随机函数以及与数据库ADO访问方式,提出了试题编号的随机向量生成方式与批处理式地向数据库写入方法,加快了出题速度。通过重力测量试卷创建的实例认证,该系统实现了海洋测绘考试的试卷出题的自动化,使得题目分布具有均衡性与全面性,提高了出题效率与出题的客观性,有助于海洋测绘考试的规范性与公正性。  相似文献   

3.
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构建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别对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根据测度与评价结果,建立了海洋科学技术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贡献度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并构建了海洋科学技术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科学技术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及其互动关系研究,为沿海地区制定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传播”与“传输”在概念与数学表述上的原则区别,阐明了水波能量的传输机制,讨论了群速的物理意义,并由此给出了若干重要结论。这些结论对于澄清在水波理论与应用研究中使用能量传输、传播与群速时存在的混乱现象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开发海洋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闸述了开发海洋的优势与现状,并提出了加快舟山海洋开发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力  高贺朋 《海洋工程》2018,36(5):74-82
针对深海玄武岩岩芯样品在高围压下难以破碎获得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金刚石与岩石的相互作用。采用单轴与三轴压缩实验,获得了模拟深海玄武岩的力学参数;基于颗粒流理论,建立了深海玄武岩线性平行黏结颗粒流数值模型,数值模拟高围压下金刚石颗粒破碎玄武岩的过程,获得了金刚石与玄武岩相互作用的动态力学响应规律,初步阐明金刚石破碎玄武岩机理。研究表明,玄武岩颗粒间黏接破坏主要为拉伸失效,玄武岩与金刚石接触力体现为周期应力,玄武岩产生间歇式裂隙扩散。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表明建模与仿真的正确性,为深海便携式取芯钻机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后,针对南黄海海相残留盆地地震调查的难题,开展了反射特征理论模拟、采集与处理技术方法攻关与实践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介绍了南黄海地震勘探的主要进展与成果,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近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用GPS水准法测定单点垂线偏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GPS和水准高差观测数据计算单点垂线偏差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测定垂线偏差的误差源,研究了观测方案与成果质量的关系,提出了保证垂线偏差测定精度的观测设计准则。通过与天文大地方法观测结果的实例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相对GPS(RGPS)概念与工作原理,进而提出了三种RGPS的精度校验方法,即移动法、半移动法与静态法。通过分别研究三种方法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精度分析,得出了由于时间延迟的影响,采用第二种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校验结果的准确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海洋渔业综合管理数据服务平台建设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辽宁省海洋与渔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了现有系统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辽宁省海洋渔业综合管理数据服务平台,对现有信息化系统进行了梳理,实现了全省教据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共享;开发了若干面向业务应用的子系统,实现了对海洋渔业管理的全方位支持;建设了数据交换共享标准与服务接口,为日后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手段。  相似文献   

11.
福建沿海岛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平潭岛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平潭岛土地资源的基本状况、土地利用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福建沿海岛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蔡文焰 《台湾海峡》1993,12(2):189-195
本文分析了福建江阴岛土地资源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岛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今后,该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应以发展农业为主,适当兼顾乡镇企业发展,综合开发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为此,作者提出了解决水源、封山育林和调整土地生产结构等措施,可供该岛今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人类对土地开发利用的布局和选址经验为基础,以海陵岛2003年的土地利用类型为样本,选取对海陵岛土地利用布局影响最大的土壤类型、高程、坡度、坡向、离岸距离和交通条件6种因素作为评价因素,采用栅格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的方法,根据土地利用类型与评价因素等级组合的频繁度,确定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各评价因素下的适宜度,求出各评价因素的适宜度权重,运用加权求和法获得海陵岛2008年土地利用在全部评价因素下的综合适宜度,并对综合适宜度进行分等定级。评价结果表明,海陵岛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非常适宜的占总面积的41%,中等适宜的占28%,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均为有林地,分布在马尾山等山脉,主要受高程和土壤类型影响;一般适宜的占20%,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养殖水面,分布在离岸较近的海湾,主要受离岸距离和交通条件影响;临界适宜的占11%,不适宜的约占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均为旱地,分布在北极村等村庄周边,主要受土壤类型和高程影响。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长岛县海岛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长岛县为研究样点,根据社会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该县海岛资源特点。结果表明,长岛县是海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海洋资源与旅游资源丰富,海水养殖、海洋捕捞与旅游业是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淡水资源紧缺、海水内侵、土地资源数量少,人地关系矛盾突出。针对长岛县海岛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长岛县海岛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新观点和新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近10年来在崇明岛周围水域进行渔业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概述了该水域水产经济动物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资源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岛是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价值的核心内容之一。为合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海岛资源,促进海岛产业布局优化,从海岛资源空间分布角度出发,探析海岛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重点平台的作用。以粤港澳大湾区纳入中国海域海岛标准名录的850个海岛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理坐标、陆域面积等基础数据进行数理统计的基础上,通过ArcGIS软件平台,采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估计法、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海岛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海岛在空间上趋于集聚分布,呈现总体带状分布,局部组团分布的特点,形成了湾区西部海岛分布带和大鹏湾-大亚湾区、九州列岛区、万山-佳蓬担杆列岛区、川山群岛区4个明显的集聚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岛以沿岸岛为主,面积分布呈现不均衡性的特点,基尼系数达0.58。  相似文献   

17.
The Caribbean Sea hosts twenty-seven small island developing states (SIDS), some of which utilise their marine resources found in the Caribbean Sea for economic gains. Many of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such as tourism, shipping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re currently incompatible with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marine environment. Sewage, agricultural effluents and hydrocarbon pollution resulting from these economic activities have led to degradation of this large marine ecosystem. In an effort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policies, programmes and multilateral environmental agreements (MEAs) were initiated in order to regionalise the response efforts. These include efforts such the Cartagena Convention, the integrated watershed and coastal area management (IWCAM) initiative and pollution assessment among other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gional responses by the SIDS and other agencies in dealing with pollution from land and marine-based activities and biodiversity loss via these initiatives.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我国海岛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实现新时代海岛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海岛生态系统的特性以及我国相关立法过程和管理措施;重点围绕我国海岛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实践,以南麂列岛、獐子岛和舟山群岛为例,分别分析保护修复、生态利用和绿色开发3种海岛生态发展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保护修复型以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生物资源及其生境修复为主,生态利用型以坚持生态理念、提升产业科技含量、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以及科学规划和管理为主,绿色开发型以制定规划、构建合理产业体系、发展循环经济以及加强基础设施和人才建设为主;3种模式的共同点为海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交叉选择和综合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岛生态发展的6点建议,即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发展绿色能源技术、加强动态监视监测和大数据整合、建立全链条标准化体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以及推动应对全球挑战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海洋为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环境条件,海洋生态适宜性研究能够评定海域的固有属性对生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适宜等级和潜力-限制因素.本研究以典型的海岛区洞头为例,构建了海洋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空间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其空间分布,进而开展了生态适宜度的功能分区;据此划分了洞头区的生态管控空间,判断了未来海域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的主导方向,提出了各管控区发展的资源优势及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洞头海域按照生态适宜度值的高低可以清晰地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适度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等4类功能区,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23%、50%、18%和9%;前两者为生态保护及恢复的重要区域,后两者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区域; 4类区域可以归并为生态保护、农渔业养殖、城镇开发3类管控功能区.本研究对开展海洋生态功能区划、协调海洋资源开发与区域生态保护的关系、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海岛供电,是波浪能开发利用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在海岛周边波浪能资源开发利用之前,需对波浪能资源进行精细化勘查,并在此基础上准确分析掌握工程实施海域的波浪能资源特征,以便开展有针对性工程设计。本文以威海褚岛北部海域为研究目标,结合对历史数据和水动力理论分析,制定精细化勘查方案,并通过代表性验证试验,对方案进行修正,再应用修正后的方案对目标海域进行长期观测。该方法改进了传统的波浪观测方法,更适用于小区域波浪要素的精细化观测,且在保证观测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观测成本。另一方面,针对波向四季变化明显,且海岛周边波浪受岛岸线反射和绕射影响且地形变化剧烈的特点,本文利用改进的SWAN(simulating waves nearshore)数值模型计算目标海域波浪能资源,并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波浪能量随波向分布特征的计算分析方法,得出褚岛周边海域全年波浪能量随波向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