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工程地质学报》2004,12(Z1):257-261
对目前常用的几种自然、工程岩质边坡位移监测资料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灰色理论分析方法、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和位移时空综合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从他们的基本原理、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并指出了岩质边坡位移监测资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强调岩体结构对岩质边坡变形和破坏的控制作用,指出基于岩体变形破坏机制的岩质边坡位移监测资料综合分析方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可靠度方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可靠性工程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学科,可靠度分析方法被看作近代工程技术的重要发展。通过可靠度分析方法对某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与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对比。可靠度分析方法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中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岩土工程领域的不断扩展与延伸,岩土力学数值分析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值分析方法。将岩土力学常用的数值分析方法分为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与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两大类,对各种方法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着重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于有软弱夹层的土坡,本文在评述常用的稳定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把圆弧滑动条分法与沿软弱夹层面滑动的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合理地确定安全系数,并便于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计算。几种不同的稳定分析方法对算例所作的比较计算表明,所提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分析数据质量是反映样品加工质量、分析方法质量、试剂与仪器质量、分析人员及管理人员质量的一个综合性信息。除加工以外,分析方法质量是保证分析数据质量的最关键的环节。 分析方法的质量评估 近十年来,有色地质实验室根据全国区域化探扫面计划和要求,在学习国内外先进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已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多元素定量分析体系,较好的满足了化探样品38个元素分析的检出限要求,为区域化探扫面提供了大量的分析数据。但目前有些分析方法承担大批量的测试任务并不理想,突出反映在报出率、成  相似文献   

6.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的共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索了在同一类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器之间分析方法共享的可能性。基于量值归一的原理,使用标准化样品建立了两台仪器之间测量数据的可比性,使一台X射线荧光光谱仪建立的分析方法,能够简单转移到其他同一类型的X射线荧光光谱仪上使用,可以获得同样的分析精确度和准确度,从而实现分析方法的共享。实验数据表明,建立的方法简单、实用,能够节约分析方法建立过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资源,又能够更好地发挥科学仪器的作用,促进分析方法的标准化和网络化。  相似文献   

7.
含煤建造分析是煤田地质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通过含煤建造分析,可以阐明含煤地层、煤层的沉积环境及空间展布特征,并进一步为煤层对比和研究构造发育历史,以及探讨煤质特征及成因等提供依据。含煤建造的分析方法除一般为大家熟知的岩相-旋回分析方法、岩相-大地构造分析方法和岩比法以外,这里介绍几种其他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值模拟方法在滑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的数值模拟方法中,主要包括确定性分析方法和非确定性分析方法两类,而确定性分析方法又可分为连续介质分析与非连续介质分析方法。其中,连续介质数值分析方法有有限单元法、边界元法、有限差分法等,非连续介质分析方法有块体离散元法、颗粒离散元法、关键块体理论、不连续变形分析(DDA法)等[1]-[2]。颗粒流法(PFC)作为离散单元法的一种,是基于离散元的方法来模拟圆盘或球颗粒介质的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可以真实地模拟滑坡的失稳破坏过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滑坡破坏运动分析之中[3]-[5]。  相似文献   

9.
冯惠华  陈之莹 《水文》1997,(6):35-39
通过以各类氮化物及部氮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了适合水利系统现有条件下切实可行的分析方法,并对分析方法的技术关键作了进一步探讨,以利于对水利系统监测数据进行质量管理,确保水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以及对水体水质进行准确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0.
梁彬 《中国岩溶》1997,16(3):235-243
本文从水文地球化学综合分析方法出发,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和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分析最具有渗漏可能性的Z41孔、UP8孔两地的水温、水化学、同位素等信息与库水、帷幕后(帷幕下游)岩溶水的贴近程度,确定其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以判断灌浆帷幕是否存在渗漏   相似文献   

11.
水文地质分区的效果测度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效果测度分析方法应用于水文地质分区识别中,通过实例计算表明,这是一种简单易行、计算快速、识别准确的实测信息数据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常规的复数道分析方法,对高分辨率雷达勘探,特别是对薄层的研究,其精度不够。为此采取了改进措施,提出了适合于高分辨雷达剖面的复数道分析方法,并结合铁路沪宁线路基检测的实测数据,对比了常规瞬时相位和改进后瞬时相位的剖面,得出改进后的复数道分析方法较常规的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提高地震信号的时频分辨率是时频分析研究的重点,传统的线性时频分析方法(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时频分辨率不高,而双线性时频分析方法(如魏格纳分布)时频分辨率高,但存在严重的交叉项干扰。自适应核时频分析方法,属于双线性时频分布,计算过程中采用随时间变化的最优核函数,在保证高分辨率的前提下,压制信号模糊域的交叉项干扰,提高了时频谱的可读性。对比了四种时频分析方法对于线性调频信号的分析效果,并将聚焦性更好的自适应核方法应用于实际资料,并利用改进的自适应核时频分析方法在瞬时属性提取和谱分解识别断层的应用中进行了初步试验,计算效率明显提高且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挡土墙(桩)前堆载反压或预留土体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亚兵  周志雄 《岩土力学》1999,20(3):56-60,66
提出了在挡土墙(桩)前堆载反压或预留土体时挡土墙(桩)的受力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计算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在挡土墙(桩)前堆载反压或预留土体时挡土墙(桩)的受力分析方法及计算公式,并用工程实例验证了该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计算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陈素兰  胡冠九 《江苏地质》2008,32(4):275-278
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农产品样品无机元素所选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先进快速、高效准确的元素监测分析方法,并对部分元素形态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应用数据本构分析方法,以三峡库区东县黄土坡前缘斜坡变形成因问题为例,探讨数据要构分析方法对斜坡地质灾害成因的问题的分析意义,丰富了对该类问题研究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介绍了构造-岩层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及构造一岩层组合系数的电算获取及优选过程,并以徐州张小楼井田为例阐述构造-岩层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然后以实测电测深找水资料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在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在电测深找水资料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尾矿坝渗透静力稳定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边坡稳定的条分法中,条间剪切力的作用效应根据分析方法的不同,对稳定系数的计算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效应力分析方法中依据渗流场的计算分析得到条间孔隙水压力。基于Bishop条间力的假定原理,提出一种新的条间孔隙水压力的分析方法,以确定边坡的最小稳定系数。实际工程计算反映出不同计算方法的差异及新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