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徽省亳州市浅层地下水是当地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查明浅层地下水化学特征、解释其成因机理,文章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离子比例系数和Piper三线图等方法,对143组浅层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亳州市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复杂,主要阳离子含量依次为Na+>Mg2+>Ca2+,主要阴离子含量依次为HCO-3>SO2-4>Cl-;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水岩相互作用、蒸发等因素影响,大气降水和人为因素总体影响相对较小;水岩相互作用中阳离子交换、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风化溶解是主控因素;人为活动影响中,生活污染、农业活动大于工矿活动影响;地下水质量等级以Ⅳ类水为主,超Ⅲ类水主要影响因子为F-、Na+、总硬度和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灌溉水质量以中等为主,主要受Na+浓度过高影响。地下水化学成因机理研究为正在开展的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宁都县北部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但地热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制约着区域地热资源的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工作,对研究区大地热流特征及地热成因机制进行分析。基于钻孔测温与热导率测试数据,分析校正得到区域内大地热流平均值为93.6 mW/m2,远高于中国陆区平均值62.5 mW/m2,区域热背景值较高。通过放射性测试可知本区大面积出露的花岗岩与混合岩放射性生热率平均值为6.47 μW/m3,属高放射性岩体,岩石的放射性衰变产热应是本区大地热流值较高的重要原因,幔源供热的基础上附加壳源产热,提供了稳定的热源。在此基础上,穿越本区的2条深大断裂及其次生断裂则为地下热水深循环提供了传热与导水通道。因此推测,研究区地热资源成因机制为"高热流与高产热花岗岩体生热+多级次断裂控热导水"的成因模式,该模式代表性较强,可为赣南地区地热找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按照三级、四级大地构造单元,凸起、凹陷的界线、构造断裂带、地热异常的范围等,将鲁西北地热区划分为若干地热田;在参考鲁北地区馆陶组、东营组热储埋深、厚度、水化学类型、水量、水温等基础上,结合当地的地热规划、开发利用情况及行政区界等,将东营凹陷地热田进一步划分为5个地热区块;通过对东营凹陷地热田已有钻探资料和区域地热地质资料的研究,结合勘查项目研究成果,分析了地热田的埋藏条件、补径排条件、地温场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阐述了地热田边界条件以及地热地质特征,东营凹陷地热田蕴藏着丰富的中低温地热资源,热流体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承压水,矿化度较高,主要由周边山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形成,并建立了地热田成因机理概念模型,为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香炉碗子金矿床矿化特征及成因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炉碗子金矿床产于中生代形成的隐爆角砾岩体中,隐爆岩体又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化与铁铁绢英岩化关系密切,本文论述了矿床的矿体,矿化及矿石等特征,并探讨了矿床成因和成矿机理。 相似文献
5.
以两期Landsat7 ETM+为基本数据源,采用单窗算法对天津滨海新区地表温度进行了反演,得到区域地表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发现地表温度变化与浅层地温能的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热红外遥感技术探测浅层地温能。 相似文献
6.
8.
对永泰旗山滑坡进行应急调查、详细勘查和施工验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滑坡特征和成因。结果表明该滑坡受向斜构造和平移右旋断层的控制,位于三面临空的突出山嘴,小区建设过程中对山嘴的开挖,岩石节理裂隙发育。强降雨导致斜坡变形,产生滑坡。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地热流体水化学、同位素以及热储岩石热物性测试,分析了延庆地热田大地热流特征、地热流体补给来源、年龄、循环深度以及热储温度等,从源、通、储和盖四方面系统总结了地热田成因。结果显示:延庆地热田属于由正常大地热流加热的非火山型地热系统,热田内大地热流值为75.6m W/m~2,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于延庆西北部山区的大气降水。热田内三个主要热储中的地热流体年龄和循环深度存在一定区别。燕山期花岗岩、白垩系砂岩和蓟县系白云岩热储中地热水年龄分别为15~21ka、28ka、48ka。花岗岩和砂岩热储中地热流体循环深度约2500m。白云岩热储中流体循环深度为2900~3600m,热储温度分布范围为80.5~98.3℃,平均热储温度90.6℃。 相似文献
10.
5 12 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其中有一类地震高位滑坡呈现出不同于典型滑坡破坏运动模式,都江堰市虹口乡庙坝滑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庙坝滑坡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中段,滑坡方量约113104m3。作者通过对庙坝滑坡详细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力求揭示该滑坡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详细分区。根据该滑坡的分区及动力特征,作者认为其形成过程可概括为:孕育-启动加速-高速运动-停积堆积。在孕育阶段,作者把强震对斜坡岩体产生的加速度耦合坡体结构解释了其高速剪出的原因,其成因模式类似于拉裂-散体滑移拉裂-顺层滑移的空间组合; 在启动高度运动阶段,作者耦合该滑坡地形地貌,对抛射体进行了运动程式分析,该滑坡平均运动速度为20.1m s-1,整个形成过程仅用了32s; 在停积堆积阶段,作者耦合坡体植被及微地貌解释了上部堆积区(Ⅲ1)形成的特殊性。基于以上滑坡形成机制的分析,作者得出地球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正是该地震高位滑坡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藏南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喜马拉雅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望成为新的地热资源开发靶区。本文以藏南桑日-错那活动构造带内模麓温泉群为研究对象,以水化学和氢氧氚同位素为研究方法,分析模麓温泉群的水岩作用、热储温度、补给来源及径流时间,揭示了地热水的成因机制。模麓地热水pH在6.6~7.2之间,TDS为1 908mg/L~2 326 mg/L,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型和HCO3·Cl-Na·Ca型为主。地热水中主要阴阳离子来源于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和少量地球深部物质。利用硅-焓方程法和硅-焓图解法计算的初始热储温度为198℃~256℃,冷水混入比例为68%~85%。此外,对地热水中的Li、B、F等微量元素分析得出,研究区温泉水中微量组分除来自水-岩作用外,应该还与深部流体的混入有关,且该地区的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地下水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5 652m~5 664m,模麓地热水中的氚含量<0.5TU,表明其地热水为老水,有更长的径流时间,为水-岩作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而宿麦郎曲河水为新水,补给径流时间短。研究区地热水与围岩遮拉组砂板岩发生水-岩作用,进行离子交换作用,在地... 相似文献
12.
LIU Qianqian SHI Yanan WEI Dongping HAN Peng CHEN Shunyun LIU Peixun LIU Liqiang 《《地质学报》英文版》2017,91(2):414-428
The Xianshuihe fault(XSHF) zone,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tectonic activity, is located at the southwest boundary of the Bayan Har block, where several major earthquakes have occurred, including the 2008 Wenchuan and the 2013 Lushan earthquakes. This study analysed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sequence data for four years at seven measuring points at different depths(maximum depth: 18.9 m) in the southeastern section of the XSHF zone. High-frequency atmospheric noise was removed from the temperature sequences to obtain relatively stable temperature fields and heat fluxes near the measurement points. Our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surrounding bedrock at(the seven stations distributed in the fault zone) had heat flux values range from-41.0 to 206 m W/m~2, with a median value of 54.3 m W/m~2. The results indicate a low heat flux in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DaofuKangting and a relatively high heat flux in the southern section of Kangting,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f the hot springs near the fault.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eat transfer in this field results primarily from stable underground heat conduction. In addition, the underground hydrothermal activity is also an obvious factor controlling the geothermal gradient. 相似文献
13.
14.
在地热研究中地热田高地温的形成原因、为何地热田深部会出现低地温梯度等说法不一, 未有定论.本文对前人所提出的地温场影响因素逐一进行了分析, 采用地热场正演模拟手段, 对有异常热源供热-岩浆囊和无热源的热传导两种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多数异常热源如岩浆囊, 相对于地质演化时间尺度而言, 其冷却速度较快, 并不能直接为地热田供热; 寻找地热田主要在浅部有一定厚度的好的热盖层和深部有高导层的区域进行; 构造运动所引起的物性-热传导性的横向不均匀性才是引起高地温场的主控因素; 地热田在垂向上温度随深度呈镜像倒影关系, 会呈现浅层地温高, 向深部地温梯度急剧减小, 直到"高导均化深度", 大量地热田温度实测结果说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保护威海市七里汤地热温泉,笔者通过地热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等方法探讨了七里汤地热田的水源、热源、地温场、聚热模式、水热运移通道等要素,建立了地热田成因概念模型,揭示了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①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以SO4·HCO3–Ca·Na和HCO3–Na·Ca型水为主,水质动态较为稳定。②热水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入渗后沿着横口–杨格庄深大断裂深循环到地下约为2276 m,水温加热至114.39℃左右,在断裂交汇处再沿着破碎带上涌溢出地表成泉。③入渗地下水沿着断裂构造带往深部运移过程中不断吸取围岩中的热量,地热田温泉成因类型为深循环–对流型。④七里汤等胶东温泉地热田均受断裂控制,地热异常区的面积不大,地热田规模小,虽然胶东温泉地热具有良好的开发市场前景,但必须控制开采,以免过量开采造成资源枯竭、热水温度下降。研究成果对威海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根据上海地区5处深度均为153m的地温长期监测孔实测数据,地表以下至约19m为变温带;深度约19~36m范围为恒温带,地温平均约18.3℃;36m以下为增温带,增温率为3.08℃/100m。分析了地温随时间与地层岩性的变化特征。成果可为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浅层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循环利用且节能环保的能源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衡水市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特点的分析,对衡水市区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了评价和计算,结果表明衡水市浅层地热能资源丰富,适宜地埋管换热系统的开发利用,且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