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前地震预报还没有过关,单靠某一个前兆观测台站和某一种前兆手段来预报地震都不是很准确的。因此,利用多个台站、多种前兆观测手段来预报地震就成为提高预报准确率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预报过程中,有一个概率问题需要解决,即当所有前兆观测项目中(每一个前兆观测台站的每一种手段都可称为一个前兆观测项目),有一些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2.
3.
正地球科学家正从两个方面探讨地震的可预测性问题:(1)研究人员使用基于统计物理的方法,如加卸载响应比(Load-Unload Response Ratio,LURR),加速地震力矩释放(Accelerate seismic Moment Release,AMR)和模式信息学(Pattern Informatics,PI)。他们忽略地壳内的细节,而只是观察整个地壳的变化。通过将目标地块的变化模式与模式历史与已知的其他区域的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地壳状态,并对地壳的稳定性进行时间预测。该类方法主要基  相似文献   

4.
陈有发  董奇珍 《中国地震》1994,10(4):405-413
在本文中叙述了地震地电学方法判断地震活动趋势的8条指标:1.电性前兆出现的部位;2.地电年变化背景场;3.地震地电阻率ρs的早期下降变化;4.中期平稳波动变化;5.短期加速下降变化;6.临震快速回返变化;7.电性多参数无纲前兆;8△.T的对数与M之间的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5.
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研究1地震前兆综合追踪预报方法的提出地震三要素的预报是一个难题,关于时间的预报更难。近几年来推出的实用化攻关及多种研究成果,使预报规范化了,但预报的准确率仍然很低,这就需要科技工作者进行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的研究和探索。关于地...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在《中国震例》资料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华北地区17次中强以上地震前的短临异常,得到华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短临异常的三个综合特征,在归纳出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判定孕震过程、前兆异常由中期向短期过渡的定量的综合标志。据中期异常的追踪分析和短临异常综合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义并计算了综合预报指标S值,以此值作为是否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判据。本文的重点是在分析短临异常综合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实用  相似文献   

8.
地震综合计算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研究了经验性综合预报的基础上,提出前兆异常所提供的地震综合信息量P和异常时序的平均时间T及强信息区展布半径R_1三个物理量,采用数学物理方法导出了一个预报地震三要素的综合计算预报方法。此方法使用台网中各异常的地点和出现时序,可定量地计算出未来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及相应的标准误差范围。文中列举了对华北地区台网具有监测能力的区域内发生的几次中强地震的计算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的目的,是把模糊数学中发展起来的模糊识别的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试用于地震综合预报.模糊识别的直接方法,就是直接由前兆指标的从属函数来估计地震危险性并进行预报,其效果依赖于建立前兆指标的从属函数的技巧.文中以地下水氡含量、视电阻率、波速等前兆资料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主要依据前兆变化速率及相关系数,并使用其它途径来建立从属函数的具体方法与公式.使用这样的从属函数之后,可以更好地识别出前兆异常,并且更容易区分出异常的起始、终结或发生明显转折的时期.模糊识别的间接方法,本文中采用的是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它与选取表示型类区别的相似系数或距离有关.我们这里采用的是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聚类分析方法.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系列样本按彼此间的相似程度建立一个模糊相容关系;通过合成运算把这个模糊相容关系改造为一个模糊等价关系;选择一个适当的参数的数值,并对原始样本进行分类.选取某一给定地区的地震活动性的一些统计指标,或者选取由多手段单台或单手段多台得出的一些前兆数据(地形变、地下水氡含量、视电阻率等等),就可以使用上述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来进行地震综合预报.作为说明此方法的例子,文中给出了对我国西部强震及中强震得出的一些初步结果.由所得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模   相似文献   

10.
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绍燮 《地震学报》1993,15(2):239-252
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法是利用前期(包括大、中、小)地震的信息,以预报后期的大地震.本文报告了我国近年在这方面所用的多种方法中,经筛选认为是较好的一些方法,并将它们归纳为6类:(1)空间图象方法;(2)时间进程方法;(3)地震序列方法;(4)地震相关方法;(5)震源及介质参数方法;(6)合成方法.各项方法预报地震的效能用统一的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各单项评分 R 值多在0.3-0.6间,但这是指内符情况.实际预报能力系属外推效能,一般均会低于上述内符合评分.但若以R=0.3估计未来实际预报中的能力,则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的能力可大体表述为:多数地震都要报出来,将需要有70%时间都处在预报期;报出半数地震,预报占用期为20%.  相似文献   

11.
对河北省各前兆学科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清理,提取了本学科判断中强地震由中期进入短临阶段的关键性指标,总结了近20a来河北省及其邻近地区中强地震短临异常与发震时间的统计关系,此基础上,建立了短临综合预报的概率。运用这一模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对应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初步总结了西北地区近十几年来地震综合预报的探索与进展。结果表明,在中长期趋势预测方面,对多数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已具有测震学监测基础,综合预测结果基本上通过了统计检验;在短临预测方面仅对乌鲁木齐地区和兰州、银川、西安和武都范围以内发生的6 1/2级以上地震具有初步的监测基础。由19个震例获得以测震学资料为主的中长期趋势异常共73项,以地下水位、水氧、地电和地磁资料为主的短临异常共59项。本文概述了有关异常的特征和综合预报思路,讨论了有关问题和动向。  相似文献   

14.
本程序是根据罗兰格等在1985年(中国地震)1卷4期发表的“地震综合预报”文章中提出的地震三要素的综合计算公式,用Visual Basic(刘瑞新等,2000)编写的。用此程序可以很方便的对任何监测区,定量的进行地震三要素的综合预报计算,作为实际地震三要素预报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的预报水平而言,由于地震发生的许多地球物理背景尚未认清,所以许多预报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常有“经验”的性质。正因为是“经验”的,所以不是十分确切的,带有“模糊”性质。相对而言,依靠某种手段(地震历史资料或前兆)来预测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还是有些办法的(虽然还不大可靠)。实践表明,单靠一种手段预测地震往往是行不通的。实践  相似文献   

16.
杨军 《地震学刊》2001,21(4):1-5,17
从检讨现今地震预报问题入手,正视其不足,寻找新的可避免其不足的途径,提出了依据波动信息预报地震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波动信息是特指通过地球质点传播的各种波所固有并夹带的信息如地震波信息,电磁波信息,潮汐波信息等等。本文将波动和波谱的检测与分析研究归结为3条:1.用什么仪器,摆成什么阵势检测可用于地震预报的波动信息;2.如何分析这些检测到的波动信息并确定与地震孕育,发展,发生有关的信息参数;3.如何将有关信息参数形成地震预报判据或指标,预报未来地震的时空强三要素。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地震综合观测与综合分析预报的工作概况,首先对日、苏、美、中等四国的这方面状况进行了回顾,并列表作了比较,继而论述了地震预报的探索与实用化问题,文章最后作了某些分析并提出了今后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潮汐综合观测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揭示了各种潮汐观测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了用于地震预报的设想与可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地震前兆信息的系统结构.指出了系统结构在系统整体上获得信息增益的作用,并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系统结构矩阵。通过在滇西地区的实际应用,表明前兆信息的系统结构对地震综合预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震综合预报方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系统介绍了我国历次地震预报攻关研究中综合预报研究的主要进展,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的科学思路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同时还对今后我国地震综合预报研究应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