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浅层地震勘查在第四系分层及基岩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棒  崔勇  吴昊龙 《江苏地质》2015,39(2):314-317
在第四系分层和基岩构造调查中,浅层地震勘探是主要的地球物理方法,包括横波反射、纵波反射和面波勘探等。根据探测目标深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地震勘探方法是取得高品质地震勘探资料的关键。在南京查区、南通查区和云南查区分别采用横波反射和纵波反射方法,选取合适的震源,结合调查区的区域地质和钻孔资料,对勘探测线上的第四系分层和基岩构造进行分析和推断。  相似文献   

2.
王光权 《物探与化探》1999,23(2):122-127
结合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厦门海沧大桥勘探中应用,对在水域进行桥址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中的各方面作一探讨,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戴呈祥 《物探与化探》1987,11(6):472-476
浅层地震勘探尤其是工程地震勘探和石油地震勘探不同,它具有某些独特的特点:第四系内部沉积物未胶结成岩,横向变化大,沉积层不均匀,层与层之间岩性差异小,地层反射系数小,形成的反射信息微弱。且施工环境噪声强,淹灭了有效信  相似文献   

4.
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三者综合勘探,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介绍了三种方法的各自侧重点与互补关系,结合在深中通道勘查的典型应用实例,阐述了海上地震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多种反射波法是海底隧道、过江管道和跨江跨海桥址等勘察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可为近海水域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在进行地质层位精细分层和隐伏构造勘查时,可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5.
地震枪是地震勘探中一种轻便的新型非炸药震源,适用于高频率、高分辨率浅层反射法和折射法地震勘探.只有轻便、快速、安全、噪声小.青苗赔偿费用少等特点,在工程地质和煤田地质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水域工程地震勘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云安  刘章捷 《地球科学》2001,26(4):388-390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桥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采用地震反射波法和地震映射波法, 在水域进行工程地震勘探, 查明了桥址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分布等工程地质问题, 并对大桥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了评价, 为桥型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最近召开的专业会议上获悉:近几年来。建设部、铁道部、地矿部等有关系统,在工程地质调查中,应用研究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技术已取得良好效果。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技术是地震勘探中的反射波在浅层地质调查中的应用技术。它具有地质分层细、获取信息丰富和工作条件简单等优点。在我国兴起于70年代后期。近几年来,由于工程勘察的需要、软土地基调查的特殊要求,也由于引进和研制了一批性能比较先进的浅  相似文献   

8.
浅层地震勘探在岩溶调查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刘保全 《物探与化探》1996,20(6):474-477
浅层地震勘探在岩溶调查中的应用效果刘保全(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郑州450003)近年来,浅层地震勘探等工程物探方法在工程勘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单位通过在一些工程项目中采用浅层地震勘探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取得了一些资料和经验,并将该方法应用...  相似文献   

9.
Excel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是一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具有简单易用,开发功能强大等优点,可实现从“定型软件应用程序”到“软件构造模块”的转变,进而可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极大的方便。这里在学习Excel VBA技术的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该技术在工程地震勘探领域中的应用。通过研究水域走航式浅层反射地震勘探资料的预整理过程中存在的效率问题,采用Excel VBA技术编制了“水域走航式浅层反射地震勘探预整理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勘察分院的实际水域工程地震勘探项目当中,极大地提高了资料整理的效率,并降低了出错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陆衔接带地质调查工作不足、现有地球物理调查手段缺失等问题,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试点滩涂区开展浅层反射地震探测方法技术试验研究。该浅层反射地震探测选用锤击震源激发,自然频率60 Hz的检波器接收。通过试验确定了合理的观测系统参数及仪器记录参数,获得了能清晰反映第四系地质结构的高精度浅层反射地震剖面,并据此总结了在滩涂区开展浅层地震探测影响数据采集的因素,为在滩涂区开展浅层地震探测工作提供了经验性建议。通过此次浅层地震工作,探测到测区内第四系底界面位置,并对第四系内部层位进行了划分,查明了测线敷设范围内的隐伏活动断裂,发现了测线敷设范围内浅层气的存在,并圈定了浅层气沿测线方向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东辽河铁路大桥地基的第四系存在多原因形成的人为物质,构成桥桩基础施工的障碍,使桩孔钻探施工难以进行。经采用多种方法对不同问题进行处理,达到了施工目的。  相似文献   

12.
依据地层电性差异,研究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平原区的诸第四纪盆地中的第四系,提出了准第四系厚度的概念.用电测深资料推断了诸盆地的准第四系厚度、岩性结构、隐伏构造等,为该地区地下水勘查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东部晚第四纪海侵的新构造背景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中国东部沉降海岸及近海钻孔研究表明,第四纪大部分时间里,福建-岭南隆起带基本阻挡了海水大规模进入东海-黄海盆地,约在160ka BP已有低海相性的海侵出现,但是自末次间冰期以来才开始发生大规模海侵,而此时青藏高原正以空前的速率隆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第四纪下限研究目前虽然比较倾向于2.4~2.6 Ma, 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在简要回顾中国第四纪研究历史的基础上, 重点介绍中国北方地区、黄河流域、西南地区、东北地区、新疆和西藏地区的第四纪下限研究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简要介绍黄土地层剖面和南海沉积物剖面对第四纪下限研究的主要贡献, 最后以泥河湾阶的建立过程说明中国第四纪下限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实例讨论了物探在地质灾害探查和找水方面的应用.在温峡口水库渗漏探查中,采用无线电波透视和充电法,成功地圈定了漏水通道.在乌江彭水坝址野猫洞去向探查中,用无线电波透视法查明了埋深近百米的溶洞通道的去向.葛洲坝二江上游围堰渗漏,用自然电场法准确查明了漏水的部位.在第四系找水方面,介绍了直流电测深法的两个应用实例.最后讨论了物探在地质灾害探测及找水等方面应用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放废物处置场断裂带稳定性遥感图象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依据Stoke定律将长江小于63 μm的沉积物分成4个粒级.将黄河小于63 μm的沉积物分成6个粒级.采用ICP-MS法分别测试了分粒级沉积物的REE含量,结果显示:相同粒级中长江沉积物的∑REE均高于黄河沉积物.长江沉积物REE的丰度遵循元素的“粒度控制律”,即随粒度变细∑REE含量依次增高;黄河沉积物∑REE呈“高-低-高”的不对称马鞍型分布;北美页岩标准化分布曲线均呈右倾状,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相对富集LREE,具弱Ce亏损,明显的Eu正异常.长江与黄河沉积物REE组成特征差异与两条河流流域的风化作用及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密切相关,黄河∑REE的马鞍型分布是细粒级中黏土矿物吸附及粗粒级中相对高含量的重矿物富集作用的结果,而长江沉积物随粒级增大∑REE的衰减趋势主要是随粒级增大逐步增加的石英和长石含量的稀释作用所造成.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东北缘共和盆地第四纪磁性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共和盆地第四纪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该剖面包含了四个正极性段,三个负极性段,剖面底部地层年龄约为2.11Ma B.P.。结合剖面的沉积特征和已有的孢粉组合特征分析,可以确定该剖面记录了共和盆地2.11Ma B.P.以来的气候变化,且气候发生转型的主要时期依次为1.92 Ma B.P、1.75Ma B.P.、1.40Ma B.P.、1.02 Ma B.P.和0.87Ma B.P.。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青藏高原强烈隆升远程效应的结果。共和盆地气候变化时间序列的建立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环境效应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9.
新乡位于豫西北山地与豫东平原过渡位置,黄河冲积扇的不断发展以及第四纪早期的新构造运动对该区第四纪沉积过程产生影响。通过对新乡多个钻孔岩心进行系统性描述、年龄测试、沉积相分析以及钻孔地层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黄河冲积扇的发展及黄河主河道的南北向迁移,是研究区第四纪沉积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区第四纪沉积相以河流相为主,横向上对比良好;多个场地的钻孔揭示研究区全新统厚度约10 m,平均年龄95 ka左右;更新统上部厚度约69 m,平均年龄129 ka左右;更新统中部厚度约55 m,平均年龄小于829 ka;更新统下部未见底。在第四纪早期,黄河冲积扇主河道在研究区西侧,尚未发育到新乡地区,对该区的影响较小,以细粒的泛滥平原沉积物为主;第四纪中期,黄河冲积扇快速向东部发展,河道迁移至研究区北东侧,沉积了明显的河流相,砂体厚度明显增加;第四纪中晚期,基本继承前期的河流相沉积,随着河道南迁,砂体含量有所下降。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乡地区第四纪地层北东部出现沉积间断,并且局部地区出现差异沉降,北东侧地势高于南西侧。  相似文献   

20.
第四纪以来辽东湾滨岸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符文侠 《沉积学报》1989,7(1):127-134
本文根椐钻孔、孢粉、微体古生物和14C测年等分析资料.探讨了第四纪以来辽东湾滨岸沉积特征、沉积层序、沉积环境及大小凌河扇形地的形成和发育过程.在构造抬升的辽东湾东西两侧的低山丘陵区第四纪地层不发育;中部沉降的下辽河平原区堆积了巨厚的第四纪地层,成为辽宁地区第四系发育的中心.第四纪以来主要以陆相的河湖沉积环境为主,大小凌河扇形地的演变基本反映了该区沉积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