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利用《山东统计年鉴(2001—2015)》数据,运用GIS技术对山东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间的耕地面积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分为衰减和调整两个阶段,2012年以后耕地面积有回落的趋势,值得重视;从耕地资源的阶段特征分布来看,全省耕地资源呈现西多东少的特点,土地垦殖率的增长呈现向东拓展的趋势;从耕地资源的整体特征分布来看,2000—2013年间山东省耕地面积年均增长率1.11%,鲁中南地区年均增长率稍快达1.45%,鲁西北地区土地垦殖率最高为60.03%,耕地面积最广的是潍坊市,土地垦殖率最大的是聊城市,土地垦殖率为67.10%,大约2/3的国土为耕地。  相似文献   

2.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沂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地矛盾日趋尖锐,耕地保护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为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在对该县耕地资源质量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加快中低产田改造等耕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寒亭区是潍坊市的一个农业大区,总面积898km2,地处潍北平原北部,北濒渤海莱州湾,耕地后备资源较为充足,特别是北部地区盐碱地、荒草地较多,增加耕地有较大潜力。寒亭区国土资源局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自2001年以来积极争取省土地开发资金,首先对寒亭区西官亭村进行抬田挖沟,实施“  相似文献   

5.
合理利用耕地后备资源的意义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莉  计晋 《华北国土资源》2013,(1):111-112,114
在耕地数量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农业用地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及人地矛盾的发展使补充耕地、挖掘耕地潜力成为必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没有一定的模式和标准这一问题,应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提出对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及建议.从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本省省情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和法规,使耕地后备资源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分析了山东省耕地总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变化的历史特征及耕地数量变化的空间差异。在对人口峰值状态下的耕地需求与耕地数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2020年全省耕地资源的安全需求量为735万hm^2。因此必须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并提出了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耕地资源分布区域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耕地保护要因地制宜,发挥不同地区耕地资源的优势,合理保护耕地资源。该文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区域分布差异,明确了分区方法和分区原则,采取聚类分析方法,将山东耕地资源分为5个区域,并提出差异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8.
耕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和有力保障。我国耕地资源严重不足,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与城镇的急剧扩张,使得城市建设占用耕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本文尝试以理论分析角度入手,对建设用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在建设用地开发过程中有效实施耕地保护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省际间易地开发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置换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省际间易地开发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置换,既可盘活后备资源丰富地区的存量耕地资源,又能支持发达地区的经济建设,并为国家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本文分析了新疆耕地占补平衡补偿指标的可能性,提出了耕地指标的三种置换形式,并对置换后耕地的产权和经营模式作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2016年以来,潍坊市国土资源局奎文分局从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入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通过建立联管联动工作机制、加强考核问责力度和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措施,形成了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全区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促进全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达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是建立联管联动工作机制。根据年初与市政府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区政府将全区耕地保有量指标层层分解并分别与耕地所在街道签订《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立体全覆盖的耕地保护网络。落实各街道  相似文献   

11.
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盐碱地,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以及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自然资源全域管理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潍坊市北部盐碱地保护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经过实践检验的盐碱地保护利用成功路径、方法、模式,包括扩大农业生产空间、营造绿色生态空间、发展绿色生态产业、拓展产业项目用地空间等,分析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科学复垦耕地,合理进行项目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提升潍坊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效能,规范执法监察程序,提高执法监察工作效率,根据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科技执法”的工作要求,按照省、市国土资源“一个平台、两个市场”总体建设方案,基于潍坊市国土资源局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和“一张图”数据中心,以国土资源执法监管为核心,建立市、县、乡一体化的潍坊市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平台,创新国土资源违法发现机制,实现执法过程实时监控,建立图文档一体的违法案件发现、查处管理系统,建设12336违法举报系统,切实提高全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3.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 accelerate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This paper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tribution,changes and features of cultivated land in this area,analyze the forces driving the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area,and propose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cultivated land management.Transition matrix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research the driving forces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cultivated land changes.Cultivated land in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mainly lay to the northwest of the Yangtze River,especially the upper reaches.The areas of cultivated land increased from 1996 to 1999,then decreased from 2000 to 2006,and finally increased again from 2007 to 2009.The important forces driving changes in cultivated land included government policies,employment and food security,increasing construction land,agriculture structure adjustment,land rearrangement,inundation.During cultivated land management,firstly,it is necessary to insist on the principle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standardize land exploitation and strictly restri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o non-farming land.Secondly,land rearrangement must be implemented,which can not only increase the area of the cultivated land,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ultivated land.Thirdly,it is feasible to intensify eco-agriculture construction to increas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ultivated land.Fourthly,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production methods to promote cultivated land quality.Lastly,it is important to propagandiz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realize the enormous pressure of cultivated land shortage,making more people obligated to protect cultivated land.  相似文献   

14.
以潍坊经济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提高闲置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等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为其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集中分布区,对黄河河口滩地的开垦成为了保持山东省乃至全国耕地动态平衡的关键。本文以东营市、垦利县、河口区和利津县作为研究区,利用6期(1984、1995、2000、2004、2008和2010年)TM影像,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和耕地年龄进行了遥感监测和推定,并利用熵权法以植被指数(EVI和MSAVI)、植被覆盖度(Fv)和温度植被干燥指数(TVDI)为指标因子的耕地生产能力指数构建了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1984-2010年的26年时间里,研究区的耕地动态变化显著,新垦耕地面积达到77 362.33hm2,大部分来源于草地的开垦。其中,耕地年龄在8-12年期间的新垦耕地面积最多,占了新垦耕地面积的34.47%;研究区新垦耕地的生产能力指数呈现随着耕作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耕作时间在2-4年之内的新垦耕地平均生产能力指数,仅有传统耕地平均指数的67.66%;研究区传统耕地的生产能力指数大体上也在随着耕作时间的增加而提高,传统耕地在2010年的平均生产能力指数比1984年提高了76.51%。  相似文献   

16.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有效地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命题。本文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通过构建Logistic-CA城市扩张模型,试图探明城市快速扩张主导下的耕地演化特征和机制,对耕地演化进行模拟与预测,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首先,分析了1998-2013年东莞市各用地类型间的转换关系,对城市扩张与耕地演化的机制进行了探究;其次,综合考虑地理、经济与政策因子,通过对地理因子模拟和地理与经济结合模拟2种结果的比较分析,选取最优因子组合定义了CA转换规则,构建Logistic-CA模型;最后,基于该模型,依据2006-2020年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对耕地演化进行预测,并进行数量、质量和空间形态上的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耕地演化机制上,东莞市在2003-2008年和2008-2013年2个时段中新增城市用地分别有71.96%和80.86%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耕地,且相应时段内的耕地补给量远小于耕地流失量;在空间形态上,呈现大块耕地边缘破碎化,细碎耕地逐步消亡的空间演化模式。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至2020年耕地将会减少8205.4 hm2,且优等耕地和高等耕地的减少比重分别达到5.16%和5.27%。  相似文献   

17.
1IN T R O D U C T IO NAs we allknow,China isa countrywith vastpopulationand scarcelandpercapita(Y ANG and LI,2000)."T rea-suringlandverymuch,utilizinlgandrationallaynd pro-tectingthe cultivatedland conscientiously"is funda-mental statepolicyofChina.At the…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时相影像的耕地提取和变化分析是有效管理和保护耕地资源的重要手段。然而就多时相耕地的分类提取而言,现有方法对于多时相影像中地物的时空特征表达和时空上下文关系建模存在着局限性,导致耕地的提取精度不佳;其次,对于耕地的变化分析,现有方法往往只关注基于行政单元的耕地面积统计变化,而对耕地变化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分布特点考虑较少。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时空上下文分类方法,综合表达和利用多时相影像中地物的光谱、纹理和空间等特征,建模时空维度上地物间在特征和语义上的上下文关系,来提高耕地覆盖分类的精度;其次,基于耕地覆盖的提取结果,在规则格网和行政区划单元上,采用GIS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耕地变化的空间相关性特点;最后,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以2015—2019年的多时相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对本文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常见的2种多时相影像分类方法相比,本文方法在多时相耕地分类上精度最高,平均用户精度和制图精度分别达到91.21%和90.53%,所有类别的总体精度为90.79%。这表明本文方法能精确提取多时相耕地覆盖信息。通过对耕地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发现2015—2019年顺义区耕地变化存在区域聚集现象,主要呈现为集中减少特点,其中赵全营镇、高丽营镇、木林镇和杨镇地区耕地的聚集性减少较为明显,说明这些地区的耕地侵占和减少问题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提升耕地资源价值是加强耕地保护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该文从耕地资源多功能利用和价值提升的工程技术途径、管理与政策途径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认为耕地资源价值提升的工程技术亟需集成为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与景观修复、重建工程技术;耕地资源价值提升的管理方式亟需由单一功能管理向多功能管理转变;耕地资源价值需通过法律政策、宣传教育及市场化途径加以显化,为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INTRODUCTION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ization of China, it is inevitable that cultivated land con- vertsto built-up land for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resi- dential uses. During 1986- 2002 around 168.4×103ha cultivated land had converted to non-agriculture use an- nually (QU et al., 2005). Though the urbanization rate had increased from 17% in the late 1970s to 41% in 2004, China has a long way to go compared with the de- veloped countries whose urban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