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光照和盐度对海水介质中磷化氢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照条件下磷化氢转化率有明显差异,按对磷化氢转化促进作用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UVC〉UVB〉日光〉UVA〉避光条件,单位辐照强度的UVC比UVB更能促进磷化氢的转化。在实验体系中加入臭氧、过碳酸钠的实验进一步验证自由基反应对磷化氢转化有促进作...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差异是反映海洋生态系统环境健康的有效指标,对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为水产养殖活动提供启示。本文针对日照某贝类养殖区及非养殖区水体环境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探讨了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养殖区海水的优势细菌类群,其次是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养殖区表层海水中蓝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03)以及8 m深度水层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27)显著高于非养殖区。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4月至11月养殖区表层及8 m水层的微生物Shannon指数范围分别为5.59~6.92和5.33~7.08,与非养殖区无明显差异,但养殖区的微生物丰富度指数(表层Chao1=1 088.86,8 m深度水层Chao1=1 158.77)略低于非养殖区(表层Chao1=1 108.63,8 m深度水层Chao1=1 210.30)。典型相关性分析(CCA)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温度(P=0.003)、盐度(P=0....  相似文献   

3.
研究天然环境中的磷化氢将会加深对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同时对于认识和解决当前环境中富营养化、生物除磷等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通过对近30a相关研究工作的分析,介绍了大气中磷化氢的各种源与汇及磷化氢测定方法,阐述了磷化氢形成的热力学和微生物学机理,并探讨了磷化氢研究中存在源汇不全面、生物化学形成机理不清楚、水体样品检测方法、生态及其毒理效应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环境因子对海洋浮游植物吸收磷酸盐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培养条件下,介质中PO4-P浓度、砷酸盐浓度、温度及光照强度对海洋浮游植物吸收磷酸盐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磷介质中,随PO1-P浓度的升高,浮游植物对磷酸盐的吸收速率增大;砷酸盐只在短期内抑制浮游植物对磷酸盐的吸收;温度升高也使吸收速率增大;光照强度对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5.
在这项综合性海洋调查中,设置海水pH这个观测项目的目的是:〈1〉为海洋生物学、海洋沉积学和海洋化学等各海洋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2〉结合海水总碱度调查资料对海水碳酸盐体系进行研究。海水pH的测定基本上按“海洋调查规范”推荐的方法进行,使用的仪器和具体操作步骤已在第一章第二节中作了介绍。由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加上调查范围广,时间长,pH的时空分布有某些明显的规律和特点,因此需要对海水pH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夏季网采浮游植物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9年6、8月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的网采样品中检出浮游植物9门395种(含223种硅藻与125种甲藻)。浮游植物丰度8月(3 077.15×104 cells/m3)显著高于6月(107.80×104 cells/m3)。随长江冲淡水势力增强,位于长江口的丰度高值区8月较6月更偏外侧。种类丰富度8月高于6月,但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略低于6月。6月尖刺伪菱形藻和三角角藻占绝对优势,8月优势种主要有尖刺伪菱形藻、笔尖形根管藻和铁氏束毛藻。骨条藻虽非优势种,但在长江冲淡水区丰度较高。相似性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差异显著。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和盐度是分别影响6、8月群落分布的首要因子。根据水动力和化学参数,该区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与环流变化和水团消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2011年11月至2013年6月对茅尾海海域进行了调查,对海水中的温度、盐度、pH值、油类、无机氮和磷酸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茅尾海综合整治工程的开展有助于其周边水质状况的改善,水质大部分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环境因子突变值多发生在河口区和生活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在2018年的海南三亚西岛珊瑚群落分布和水质环境因子调查中, 共记录到造礁石珊瑚68种, 多孔螅2种。基于珊瑚礁底质类型的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 可将西岛站位划分为区域1(东-南侧)和区域2(西侧)。全岛活珊瑚覆盖率为13.6%, 区域1和区域2分别为4.2%和27.7%, 区域2珊瑚多样性高于区域1。区域1珊瑚礁处在显著退化状态, 而区域2相对健康, 但是优势种类单一。与历史资料对比分析, 东侧站位造礁石珊瑚覆盖率从2011年的近40%降至2018年不足4%, 退化显著, 而西侧站位珊瑚礁无明显退化; 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逐渐取代分枝状的鹿角珊瑚成为绝对优势种类; 珊瑚礁区浊度、溶解无机氮(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和喇叭藻的δ15N均值分别为2.54NTU、9.63μmol·L-1和5.09‰, 均处在较高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 环境因子的空间变化并不能解释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因此, 推测人类活动引起的极端扰动事件可能是导致西岛珊瑚群落空间分布和东侧站位珊瑚近几年显著退化的主要原因, 如三亚河清淤在三亚湾随意倾倒引起的浑浊事件。应加强对三亚湾清淤和西岛人类活动的管控, 减轻颗粒物沉积和营养盐富集的影响, 促进西岛珊瑚礁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9.
地理信息系统在海水养殖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文贵  贾晓平  林钦  李纯厚  甘居利  王增焕 《台湾海峡》2004,23(2):253-259,i003
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海水养殖环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GIS技术及其在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功能和作用,尝试性地探讨了GIS技术的数据收集、管理和分析的强大功能在养殖水域生态环境研究中的若干应用及其发展前景,并以广东考洲洋养殖水域的环境监测作为示例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第二节 海水pH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6,16(1):207-208
  相似文献   

11.
2004年3~4月,采用室内试验初步研究了水温、盐度、pH值等几种环境因子对成体小荚蛏存活的影响,并测定了小荚蛏的耗氧率和最低耐氧能力,以探讨适合小荚蛏生活的环境条件,为小荚蛏的增养殖及其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小荚蛏为一种广温、广盐性、适合于泥底质生活的埋栖型贝类。在水温为0~25℃范围内,小荚蛏能较好地存活,其中在水温为10~25℃时小荚蛏生活状况良好。小荚蛏的适盐范围为10~40,15~30是小荚蛏比较适宜的盐度范围。小荚蛏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在pH值为4~9范围内,存活率较高。成体小荚蛏对水体中的氨氮有较高的忍受能力,在水体中pH值为8.0、总氨氮质量浓度达20 mg/L时,72 h后其存活率仍可达70%。总氨氮对成体小荚蛏72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为32.50 mg/L,此时非离子氨的质量浓度为4.27 mg/L。小荚蛏的白天平均耗氧率为(0.663 6±0.102 3)mg/(g.h),黑夜平均耗氧率为(0.660 8±0.033 7)mg/(g.h),窒息点溶氧的质量浓度为0.52 mg/L。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14年3,5,8和10月青岛近岸海域的海洋监测资料,分析了海水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状况。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以透明度为因变量,筛选出水深、水温、盐度、硝酸盐、亚硝酸盐、溶解氧和叶绿素a七个影响显著的关键环境因子,建立了最优的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利用单因子相关性分析方法和曲线拟合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海水透明度与叶绿素a含量、悬浮物含量及水深呈显著相关,并得出曲线拟合方程。  相似文献   

13.
大鹏湾浮游细菌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荧光显微镜计数法,研究了大鹏湾海域细菌丰度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其与温度、溶解氧、叶绿素a、氨盐、硝酸盐和磷酸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鹏湾全年细菌丰度介于1.40x10<'8>-24.43x10<'8>个L<'-1>之间.各季节细菌丰度高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浮游细菌的水平分布呈现近岸较高、离岸逐渐减少,自大鹏湾西部湾顶向东部湾口逐渐减少的特征.除了夏季,温度与浮游细菌呈显著正相关(P<0.05),是浮游细菌的主要控制因子;溶解氧与浮游细菌全年呈显著负相关(春、夏季P<0.01,秋冬季P<0.05);叶绿素a除了春季外其他季节与浮游细菌相关性非常显著(P<0.01),是浮游细菌的主要调控因子;无机营养盐中,氨盐和磷酸盐全年与浮游细菌丰度呈高度显著正相关(P<0.01):对浮游细菌丰度具有调控作用,硝态氮在冬季对浮游细菌丰度有显著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22年3月10−15日在海南岛西部昌江昌化沿岸海域开展为期6 d的现场跟踪调查,结合水文气象资料分析了本次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赤潮生消过程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本次赤潮高峰期球形棕囊藻丰度及CODMn分别高达3.10×108 cells/L及35 mg/L,远高于其他海域报道记录。赤潮暴发前降雨及风浪扰动促进了陆源输入及沉积营养盐释放,为赤潮暴发提供物质条件。气温骤升诱导赤潮发生,更大潮差及较低风速为囊体沿岸聚集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赤潮消亡过程中,DIN、PO4-P、DO、CODMn及Mn浓度显著下降,其中DIN及PO4-P是本次赤潮消亡的限制因子,DO、CODMn及Mn为本次赤潮消亡的重要特征因子。黄色囊体出现破碎后,Chlorophyll a及SiO3-Si浓度也迅速下降,随后缓慢上升甚至高于高峰期浓度水平,此时以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等代表的硅藻丰度逐渐增加。研究还初步探索了本次赤潮的基本生消过程,为进一步揭示本区域球形棕囊藻赤潮爆发机理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 2003-2018 年的遥感反演和再分析数据, 分别在时域和频域上分析了渤海海表面温度、光合有效辐射、气溶 胶厚度、风速与叶绿素 a 浓度之间的响应关系。通过傅里叶变换在频域上得到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其显著高于直接在 时域上计算得到的相关性系数, 表明由于相位差的影响, 直接在时域进行相关性分析很可能会低估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傅 里叶变换后的频谱图显示, 叶绿素 a 浓度存在一年、半年、4 个月与季节周期; 风速与气溶胶厚度存在明显的一年和半年周 期; 海表面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具有明显的一年周期, 半年周期较其他几个因素不明显。交叉谱分析的结果表明: 叶绿素 a 浓度和所选的环境因子都在一年周期下具有最大的交叉振幅, 表明在此频率下响应最大; 风速、气溶胶厚度、光合有效辐射 分别超前于叶绿素 a 浓度约 5.0 个月、0.2 个月、0.2 个月, 海表面温度则滞后 1.9 个月。各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联, 共同影 响叶绿素 a 浓度的时间分布。  相似文献   

16.
叶舟 《海洋工程》2021,39(3):127-134
海堤工程是防御风暴潮侵袭、减轻海洋灾害的重要工程措施。海洋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不断发展,特别是海洋环境、海岸动力学和海岸地貌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海洋水文等资料不断积累和工程实践经验的日益丰富,为我国推进海堤抵御风暴潮灾害等安全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分析历史监测数据研究了浙江海岸滩地高程、年最高潮位、风浪、台风暴潮、海平面上升等海洋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与浙江省技术规范比较表明,近几十年来这些因子变化幅度不断加大,这种变化趋势说明受海洋环境影响,海堤安全面临挑成。  相似文献   

17.
麻痹性贝类毒素(paralytic shellfish toxins,PSTs)是由某些甲藻产生的一种高毒性神经毒素,在海洋环境中分布广、危害大,可对水产养殖和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危害;PSTs毒素的毒性大小随种类和结构的不同有较大差异。迄今,国内外学者针对PSTs的来源分布、迁移转化、生物合成及其影响因素等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但目前对于藻细胞产毒的生物合成途径、遗传学特征及其环境调控机理等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PSTs的生物合成过程不仅与藻细胞自身生长阶段有关,还会受到光照、温度、营养盐等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引起藻细胞毒素组成和含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近年来,研究人员应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了产生PSTs的典型甲藻——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细胞内与PSTs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某些基因或蛋白质,对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亚历山大藻产生PSTs毒素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以往的研究报道,对亚历山大藻中PSTs的生物合成与转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产毒有害藻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海洋牧场环境要素自动采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海洋牧场环境要素的自动采集方法,可同步观测牧场海域气象数据与水质数据,并实现各类数据的分类与存储。结果表明,获取数据数值符合海洋牧场水质要素时间序列的变化规律,能为海洋牧场防灾减灾预警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环境因子对海蜇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 Kishinouye)隶属于刺胞动物门(Cnidaria),钵水母纲(Scyphozoa),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根口水母科(Hizostomadae),海蜇属(Rhopilema)[1]。海蜇为进化比较保守的两胚层动物[2]。丁耕芜等[3]首次报告了海蜇的整个生活史。海蜇生活史具有刺胞动物门典型的世代交替特征,分为两个世代:水螅体世代和水母体世代。在水螅体世代整个过程中,海蜇螅状体于海底基质上营固着生活,以无性生殖  相似文献   

20.
张晓举  丁龙  冯春晖 《海洋科学》2016,40(10):43-48
2013年5月对辽东湾中部的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海域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调查海域共发现大型底栖生物70种,包括多毛类24种,甲壳类18种,软体动物20种,棘皮动物7种,纽虫1种。相对重要性指数大于100的种类有14种,排名前3位的分别是日本游泳水虱、毛蚶、日本长尾虫。底栖动物丰度平均值为244.2个/m~2,生物量为52.52 g/m~2,棘皮动物是生物量的重要贡献者。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24,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分析结果认为调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未受到干扰,底栖生物群落的结构相似性较低,在20%的相似程度上可分为5个组。底层水中溶解氧含量是影响底栖生物的主要因素,不同底质条件是影响底栖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