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乔丛林  丁启 《水文》2000,20(2):61-63
1998年8月中旬,奎濉河流域发生了一场暴雨洪水,分析了该场暴雨洪水的暴雨特性、洪水特性及其重现期,有助于对该流域暴雨洪水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右江流域"2001.7"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廖贤平 《水文》2005,25(2):62-64
2001年7月2~9日,右江流域连降暴雨,致使该流域发生了有水文资料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为历史所罕见。对右江流域本次暴雨的成因、暴雨时空分布、洪水形成及洪水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掌握该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水文》1996,(3):60-64
分析了1991年6月和7月梅雨期中发生在滁河流域的两次特大暴雨洪水过程,其最大7天滁河流域面雨量的稀遇程度分别约为20年一遇和40年一遇,滁河干流古河站以下最高水位和最大流量均超历史最高纪录。通过暴雨产汇流途径作了暴雨洪水研究,分析了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滁河流域"2003·06"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25日~7月11日,滁河流域持续暴雨,最大1d、3d、7d降雨量分别达133mm、270mm、418mm,均超过1991年.其中,最大1d降雨量约20年一遇,最大3d、最大7d降雨量约100年一遇.本文通过实测资料,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过程,时段雨量及重现期、洪水的特点、水利工程体系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可为防汛抗洪、水情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1998年洪水调查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大水后,全国水文系统开展了大规模的暴雨洪水调查分析和研究评价工作。通过对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暴雨、河道洪水、渍口(垸)、水库拦蓄和排涝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考证,补救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资料,完整地掌握了暴雨洪水资料;分析确定了一批有重大影响、具有全局意义的水文数据和成果;研究提出了长江、松花江、珠江及闽江流域干支流主要站的洪水频率分析成果;分析、评价了水利工程和人类活动对洪水的影响,深化了对流域暴雨洪水特性和规律的认识;科学、系统、全面地分析评价了1998年大洪水,阐述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成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介绍了1998年洪水调查分析及研究评价的主要成果,提出了今后在暴雨洪水调查和评价方面应该加强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2010年7月27~28日,第二松花江支流温德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致使温德河干流发生了350年一遇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依据实测资料和暴雨洪水调查成果,分析了此次暴雨洪水的特性,以及水利工程在抵御洪水中的作用,并与历史最大暴雨、最大洪水进行了对比分析,为该流域暴雨洪水灾害及防治对策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7.
张正强  赵璀 《水文》2005,25(5):62-64,61
2004年7月15~20日,伊洛瓦底江流域大盈江、瑞丽江上游等地区连续普降暴雨,最大3日降雨量428.3mm。本次特大暴雨导致大盈江、龙川江流域水位暴涨。并在德宏州支那、盏西、芒章乡引发了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洪涝灾害。分析该次暴雨洪水的成因、暴雨特性及洪水特性,有助于掌握和了解该流域暴雨、洪水形成条件和变化规律,为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广西北部地区"85·5"特大暴雨洪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锦珠  黄联锋 《水文》2003,23(1):57-59,62
1985年5月24~27日,广西北部地区兴安、全州、灌阳三县境内骤降一场历史罕见的暴雨(简称“85·5”暴雨),暴雨中心雨量达560mm,100mm的降雨量笼罩面积达5000km2,导致湘江上游干支流洪水遭遇严重,为有历史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分析了本次暴雨洪水的特性,对湘江上游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洪水预报、防汛抗洪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步杰 《地下水》2023,(6):211-212+252
滃江是北江的一级支流,2022年7月3-5日,受6月份“龙舟水”及强台风“暹芭”影响,滃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暴雨洪水,为有实测记录以来的第二大洪水。这场暴雨致使滃江干支流沿岸洪水漫滩严重,对沿线居民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本文从降水过程、洪水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并与“2010.5”洪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022.7暴雨过程具有面上降雨均匀、局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前期雨量大等特点;其洪水过程具有一般山区性洪水过程的特点,陡涨陡落。研究对今后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防洪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水文》1989,(6):54-56,F003
1986年7月下旬,左江流域遭受9号台风影响,先后出现一场稀遇的大暴雨洪水过程。本文对这场暴雨洪水的天气系统、特点和暴雨洪水形成、特性进行分析,供参考。一、流域概况左江发源于越南境内,由水口河、黎溪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顺应多元化投资的市场需求,找准工程咨询行业的市场定位,本文通过对其他服务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成功实例剖析,提出了一体化服务与“菜单式”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并对国有设计院经营模式的转轨与变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CADA系统在陕京二线输气管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15.
铀"成矿壳层"与"热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铀富集成矿在垂向分布上受一定标高控制,形成具上限和下限的空间层带(俗称成矿壳层)。这个层带的出现受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的双重控制,下限面为韧脆性构造转换面,铲状断裂系的下铲面,以剥离断层为界面,是岩石温度变化的突变面、构造环境(压、张)反差明显的变化面,也是酸、碱分离及氧化一还原交替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转换面,构成铀“成矿壳层”的底面;上限面为古大地水准面,是地壳表面重力向量的势能等值面,它控制了区域侵蚀基准面、潜水面、渗入水的氧化一还原渗透面、上升的深部溶液与下降水的混合面,是铀成矿壳层的上界面。  相似文献   

16.
“心”字石     
心字石是浙江普陀山众多著名的奇石之一 ,在西天门下的西南方向。此字传说是观音菩萨传释迦佛的说“心法”时留下的 ,为佛门弟子虔心上西天之处。“心”字宽约 7m ,高约 5m ,周长约 5 0m ,是我国六大巨字石刻之一 ,仅字中心的那一点 ,可容 8人驻足 ,全字可容百人同时站立 ,蔚为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营存在风险,遵循会计谨慎性原则,保持必要的谨慎,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的估计,就能够起到化解风险和预警风险的作用。本文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加以归纳和总结,对加深相关会计政策的理解和提高孟理具体工作的能力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被应用在了迪庆变电站滑坡山体的工程治理中.本文在分析滑坡体地层结构、岩性和地形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工程设计、工艺和施工方案.工程效果表明,在破碎岩土区,"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治理滑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论述了实践“三个代表”与必须抓住“第一要务”,“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从“漏斗”到“天坑”看岩溶学术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KRANJC Andrej 《中国岩溶》2009,28(2):169-174
岩溶学是一门发展变化的科学,岩溶学术语也与时俱进。以术语“漏斗(doline)”为例,它来源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地区的方言,在斯洛文尼亚语中,它(dolina,单数)的意思是谷地,主要指河谷。因此,在19世纪以前的斯洛文尼亚语的科学文献中,就是指谷地。随着19世纪上半叶岩溶学的发展,喀斯特高原的漏斗状地形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德语系的奥地利地质学家们将这种地形定义为“漏斗(dolines,复数)”,相当于德语的Trichter(漏斗),并声明是当地人的说法。因此,在19世纪下半叶奥地利地质学家的出版物中,普遍使用这一概念。如在Cvijic′的DasKarstp¨hanomen(岩溶现象)一书中,其漏斗(dolines)的概念可谓无所不包,除岩溶干谷和坡立谷以外,所有洼地都称为漏斗,不仅包括溶蚀漏斗和塌陷漏斗,也包括竖井、落水洞、天窗,甚至某些岩溶泉和洞穴洞口。同斯洛文尼亚语相似,在塞尔维亚语中,doline也是指一般谷地。因此,Cvijic′在塞尔维亚语文献中不再使用dolina表示漏斗状地形,而是用vrtaca,这是因为vrtaca和我们今天使用的doline的内涵非常相近,而且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克罗地亚语均有相似的词汇。在20世纪中期以前,斯洛文尼亚的地理学家们为了避免使用dolina引起歧义,对于漏斗状的地形均用vrtaca表达。在19世纪下半叶,漏斗(dolines)的成因有两派理论,一种持塌陷成因,一种持侵蚀成因,后者包括侵蚀和溶蚀两种作用。前者以Schmidl为代表,后者支持者是Cox,Diener和Mojsisovics。根据漏斗的形态,Cvijic将其分为三种,即碗状漏斗、漏斗状漏斗和井状漏斗。随着对漏斗状地形的深入研究,V.Panos's根据漏斗的不同发育阶段、漏斗的成因、漏斗的覆盖类型、漏斗形成的气候因素、漏斗的沉积类型以及漏斗的形态,将漏斗分为30种。根据最新的岩溶百科全书,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