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华北上寒武统崮山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崮山阶的层型剖面在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崮山镇东北的唐王寨,damesellid类三叶虫的出现标志崮山阶的开始,崮山阶包括了Damesella paronai、Blackwelderia paronai和Drepanura premesnili3个三叶虫带。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我国华北寒武系苗岭统鼓山阶和芙蓉统排碧阶的底界,对豫北沙滩剖面碳酸盐岩碳同位素组成演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寒武系δ13C演化表现出3次正漂移和2次负漂移,正漂移分布于张夏组下部、中部和炒米店组上部,δ13C分别达到最大值2.0‰、1.0‰和3.0‰;负漂移分布于张夏组底部和中下部,δ13C分别降到最低值-3.4‰和-1.0‰.炒米店组上部的δ13C正漂移起始于三叶虫Chuangia带底部,相当于美国、澳大利亚、西伯利亚及我国华南地区的芙蓉统排碧阶的SPICE正漂移.张夏组底部的δ13C负漂移对应于三叶虫Bailiella-Lioparia带,相当于鼓山阶底部的DICE负漂移.这2次δ13C漂移事件不仅可作为区域地层对比的依据,还可作为我国华北寒武系苗岭统鼓山阶和芙蓉统排碧阶底界确定的标志.寒武纪δ13C漂移事件与海平面变化、古生态环境演化密切相关,因海侵作用导致的古生态环境扩大及海洋初始生产力的繁盛可能是海相碳酸盐岩δ13C正漂移演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寒武系崮山阶三叶虫生物地层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Diceratocephalus已在华北的若干地点找到,如莱芜九龙山、淄博黑石寨和泰安大汶口,Dicerato-cephalus三叶虫亚带可以提升为三叶虫带,这样崮山阶便包含了4个三叶虫带(自上而下)Diceratoceph alusarma-tus带、Drepanura premesnili带、Blackwelderia paronai带和Damesella paronai带。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莱芜-新泰地区盘车沟剖面固山组底界上下首次发现了副蝴蝶虫(Parablackwelderia).研究表明Parablackwelderia是独立的属,而非Blackwelderia的晚出异名.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华北寒武纪崮山组和崮山阶(期)的标准地区,山东的崮山组被认为与崮山阶完全相当,这个认识在莱芜-新泰地区需...  相似文献   

5.
根据辽东半岛上寒武统长山阶三叶虫的纵向分布和演化序列,划分了6个生物带和2个亚带,其中新建立生物带2个.并与国内外进行了对比.长山期三叶虫包括80个种,分属50个属或亚属.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描述部分新种,地层剖面从略.  相似文献   

6.
太行山地区寒武系崮山组的穿时性及沉积层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崮山组是以页岩为主的岩石地层单位,在太行山地区表现了明显的穿时性。在井陉地区,崮山组仅限于崮山阶下部的Blackwelderia延限带,厚2-5m,在曲阳地区,崮山组包括崮山阶及长山阶的中部,位于Blackwelderia与Changshania延限带之间;在涞源地区,它包括了崮山阶,长山阶及凤山阶中部,其界线位于Blackwelderia延限带与Tsinania-Ptychaspis组合带之间。  相似文献   

7.
山东九龙群炒米店组概念新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界线以往是以三叶虫和角石生物带为依据来确定,由于在界线上下几十米难以获得这类可供鉴定的大化石,这一重要年代地层界线实际上就划在三山子组b段之底。在长清区崮山镇范庄剖面上该界线确定在炒米店组之顶界,因而山东炒米店组被定义为"上寒武统最上部的一个岩石地层单位"。近年来,在长清张夏—崮山地区、青州尧王山地区和莱芜黄羊山地区,根据牙形石"Cordylodus lindstromi"准确确定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均位于炒米店组内部,分别距炒米店组顶9.05m、58.10m和4.00m。根据上述成果和岩石地层单位命名原则,炒米店组应定义为跨寒武纪与奥陶纪的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8.
崮山组是以页岩为主的岩石地层单位,在太行山地区表现了明显的穿时性。在井陉地区,崮山组仅限于崮山阶下部的Blackwelderia延限带,厚2~5m;在曲阳地区,崮山组包括崮山阶及长山阶的中部,位于Blackwelderia与Changshania延限带之间;在涞源地区,它包括了崮山阶、长山阶及凤山阶中部,其界线位于Blackwelderia延限带与Tsinania-Ptychaspis组合带之间。由此可见,崮山组是一个自北向南增厚、向上穿时的岩石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9.
芙蓉统和排碧阶底界全球层型剖面的牙形刺生物地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寒武系芙蓉统和排碧阶全球层型剖面——湖南花垣排碧剖面底界界线层的牙形刺生物地层,由下至上划分为Westergaardodina tetragonia带、Westergaardodina matsushitai带和Westergaardodina bicuspidate 3个牙形刺带,可与该界线层的三叶虫带进行很好对比;同时讨论了芙蓉统和排碧阶底界划在牙形刺Westergaardodina mat-sushitai带和Westergaardodina bicuspidata带之间的合理性;此外,还将该牙形刺分带与华北和东北地区寒武系牙形刺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上石炭统达拉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拉阶一名最初见于项礼文等(1980)的文章,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达拉组,典型剖面位于贵州省盘县县城以东约30km的达拉村。岩性主要为浅灰色厚层至块状结晶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夹少量黑灰色灰岩团块,厚115.71m。底界以筵化石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或P.parva的始现为标志,顶界止于筵化石Montiparus weiningica带之底。达拉阶包含6个筵带,自下而上依次为: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P.parva带、Profusulinella aljutovica-Taitzehoella taitzehoensis extensa带、Fusulinella obesa-F.eopulchra带、Fusulina lanceolata-Fusulinella vozhgalensis带、Fusulina pakhrensis-Pseudostaffella paradoxa带及Fusulina cylindrica-F.quasifusulinoides带。牙形刺仅在中上部找到,自下而上划分为Idiognathodus podolskensis带和Streptognathodus cancellosus带。层型剖面的达拉阶应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上部和莫斯科阶相当。  相似文献   

11.
王成源 《地层学杂志》2004,28(2):185-185,190
<正> 法门阶亚阶的划分是国际地层委员会泥盆系分会近年来讨论的重点(王成源,1994、2003)。德国早已组建了晚泥盆世亚阶划分的工作组,提出了德国的法门阶的划分方案。他们一致认为法门阶应当三分,即以早Palmatolepis marginifera带的底界为中法门阶的底界,早Palmatolepis expansa带的底界为晚法门亚阶的底界。比利时学者(Streel et al.,2002)极力主张法门阶四分,建立最晚法门亚阶,  相似文献   

12.
豫北地区寒武系风暴岩沉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省北部辉县市、卫辉市、淇县一带寒武系馒头组、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以海相碳酸盐岩-泥质岩沉积为主,地层中夹多套风暴沉积.风暴沉积构造包括底面侵蚀形成的沟渠构造、风暴撕裂形成的条带状构造、风暴涡流形成的环状构造、竹叶状砾屑灰岩中风暴成因的放射状组构,以及风暴浪成因的丘状交错层理构造等.馒头组、崮山组、炒米店组的风暴...  相似文献   

13.
台江阶——我国寒武系一个新的年代地层单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台江阶是继湘西建立的 4个中 -上寒武统新阶之后在我国江南斜坡带黔东传统的中寒武统下部建立的又一个新阶 ,它的底界层型剖面位于贵州台江县革东镇八郎村 ,底界划在 Oryctocephalus indicus的首现位置 ,位于凯里组下部第 10层之底。  相似文献   

14.
下三叠统殷坑阶和巢湖阶及其界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介绍层型剖面殷坑阶和巢湖阶的定义和地层特征,并重点讨论了两阶之间的界线,即巢湖阶的底界。巢湖阶的底界层型位于近期提出的全球印度阶一奥伦尼克阶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坡剖面上,界线定义为以牙形石Neospathodus waageni的首现点作为第一标志,菊石Flemingites-Euftemingites带底界作为参考标志。在巢湖剖面上,该界线位于三叠纪第2个正向磁极性带上部、三叠纪碳同位素曲线第1次正向漂移峰值附近;在岩石地层系统中,它位于殷坑组中上部位。简要概述了该界线地层的国际和国内对比的主要标志性化石。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寒武纪—早奥陶世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山东省怀远间断以下寒武纪-早奥陶世地层划分为2群、7组、5段,共14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李官组、朱砂洞组和馒头组等碎屑岩为主者,新命名为长清群;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等以碳酸盐岩为主者,仍沿用九龙群。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上石炭统滑石板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滑石板阶一名最初见于项礼文等 ( 1980 )的文章 ,阶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层单位——滑石板组 ,典型剖面位于贵州省盘县县城以东约 30 km的滑石板村。岩性以浅灰色厚层灰岩为主 ,局部夹白云岩 ,厚 315 .4 6 m。底界以化石 Pseudostaffella antiqua的始现为标志 ,顶界止于化石 Profusulinella priscoidea带之底。滑石板阶包含 2个带 Pseudostaffella antiqua- P. antiqua posterior带和 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 P. paracompressa带 ;2个菊石带Reticuloceras guizhouense带及 Branneroceras branneri- Grastrioceras cf. cumbriensis带 ,还包含腕足类 Choristitesmansuyi- Plicatifera chaoi组合带。牙形刺仅在下部找到 ,归属于 N eognathodus symmetricus带。滑石板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 ( Bashkirian)中部  相似文献   

17.
新近系保德阶建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根据与古地磁极性年表的对比 ,山西保德冀家沟剖面含保德动物群的保德组上界年龄为 5 .30 Ma,底界年龄不超过 10 Ma,其红黏土的底界为 8Ma,显示该剖面不存在定义的保德阶 11.2 Ma的下界 ,也没有保存保德阶下部的沉积。《国际地层指南》提倡用选择下界的界线层型来确定年代地层单位 ,其上界应该由后续单位的下界来确定。冀家沟剖面显然不具备保德阶的下界 ,但甘肃临夏盆地郭泥沟剖面含三趾马动物群的红黏土之下还有发育的中中新世沉积出露 ,因此 ,后一个地点应存在保德阶的下界 ,并有保德阶最底部的化石和适合于作古地磁分析的沉积物 ,所以临夏盆地是一个有可能建立保德阶下界界线层型的有利地点  相似文献   

18.
河北唐山晚寒武世地层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河北唐山开平一带的晚寒武世地层,孙云铸(1923,1924,1935)曾系统研究过,卢衍豪(1962)在总结中国寒武系又加以综合和补充。这个地区出露的长山组和凤山组是我国上寒武统中、上部的标准,通用于我国寒武纪地层表上。但是,孙云铸在长山沟的长山组剖面掩盖甚多,上下关系不明,加之时间长,人工采石,剖面已很难找到;而在凤山的凤山组剖面,露头欠佳,厚度不详,还有构造关系,也难以测制剖面。1980—1981年,我们选择了距凤山东约1公里的巍山测制了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的剖面,做为长山组  相似文献   

19.
山东张夏期(中寒武世晚期)三叶虫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袁金良  李越  穆西南 《地层学杂志》2000,24(2):136-143,T001
根据山东长清张夏虎头山至黄草顶、淄博市淄川区峨庄乡黑石寨谢家峪及新泰县九龙村九龙山的中寒武世晚期地层剖面的新材料 ,分析了山东张夏期三叶虫的地层分布 ,讨论了张夏组的顶底界线 ,扼要地比较了张夏期的 6个多节类三叶虫带与华南过渡区的 4个球接子带。  相似文献   

20.
寒武系全球排碧阶及芙蓉统底界的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地球科学联合会2003年2月批准了由中美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的建立全球排碧阶和芙蓉统底界标准层型剖面和点位的提案,以我国地名命名的“排碧阶”和“芙蓉统”两个全球年代地层单位及其底界的全球层型正式确立,这是寒武系内所确立的第一个“金钉子”。排碧阶和芙蓉统分别是寒武系的首个全球阶级标准单位和首个全球统级标准单位。排碧阶和芙蓉统的共同底界的全球层型剖面位于湖南花垣排碧附近的四新村,底界划在该剖面花桥组底界之上369.06m,与球接子三叶虫Glyptagnostus retuculatus的首现一致。芙蓉统的建立,取代了长期使用的非正式年代地层单位“上寒武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