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乡穆家沟剖面笔石非常丰富,保存完好,是讨论O-S分界的又一个良好剖面。本文记述了五峰组的网状笔石6属14种,包括2新属4新种,其中刺网发育的类型可能营表层水漂浮生活。在Paraorthograptuspacificus带刺网发育和带腹刺类型笔石占绝对优势,赋存岩性亦以含碳、硅质板岩居多,还原性强;而其余层位的漂浮型刺网笔石可能与具底栖功能的栅笔石类所占百分比相近,岩石含碳、硅亦少,还原性弱,说明前者可能具上层富氧水和下层强缺氧水典型双层结构,后者具上层富氧水和下层弱还原水结构。  相似文献   

2.
西乡穆家沟剖面笔石非常丰富,保存完好,是讨论O—S分界的又一个良好剖面。本文记述了五峰组的网状笔石6属14种,包括2新属4新种,其中刺网发育的类型可能营表层水漂浮生活。在Paraorthograptuspacificus带刺网发育和带腹刺类型笔石占绝对优势,赋存岩性亦以含碳、硅质板岩居多,还原性强;而其余层位的漂浮型刺网笔石可能与具底栖功能的栅笔石类所占百分比相近,岩石含碳、硅亦少,还原性弱,说明前者可能具上层富氧水和下层强缺氧水典型双层结构,后者具上层富氧水和下层弱还原水结构。  相似文献   

3.
张元动  陈旭 《现代地质》1999,13(4):395-398
中奥陶世是继早寒武世生命大爆发之后生物多样化的又一关键时期。对浙赣交界地区中奥陶世生物地层及其笔石动物的研究表明 :( 1 )在此期间笔石动物多样性显著增加 ,但不同的笔石类群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 ,总体上呈现为断续式 ( disjunctpattern) ;( 2 )笔石动物不同类群的这种差异性反应可能和这些类群的系统发育历史有关 ;( 3)双笔石动物群的起源主要通过异时发育 ,其早期进化历史则由一系列快速、定向、多幕式的成种事件组成  相似文献   

4.
2008年6月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在开展观音堂-高滩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图幅东部龙潭一带,于一大套厚层砂岩的黑色含炭板岩和薄层砂质板岩中,发现大量保存完整的笔石化石。这群笔石包括单枝宽3mm平旋6圈左右典型的Oktavites spiralis(奥氏螺旋)标本,宽6mm大小网都很发育口部加厚的Stomatograptus grandis(巨大孔笔石)、口部未加厚且大网未加粗的假绞笔石Pseudoplegmatograptus,宽度较小仅3mm且小网发育不足的狭窄网笔石Retiograptus angustidens,  相似文献   

5.
赣西南下奥陶统樟木曲组笔石带的修正和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笔石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樟木曲组的笔石带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由原来的9个笔石带划分为11个笔石带,厘定了各笔石带的范围和笔石群的总体面貌,并逐带与国内外进行了对比。文内还涉及到宁国阶的顶界、上下两层下垂时笔石以及关于肿笔石与心笔石混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动物碎屑的光性变化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泥盆纪地层中缺乏镜质体使得正确评价其有机质的热成熟度极为困难。但在下古生界中含有海生有机质笔石和几丁虫等 ,由于其光性特征随成熟度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变化而被用于表征有机质成熟度。在 4 50~ 70 0nm可见光谱范围 ,由于笔石和几丁虫的光学色散特性反射率随成熟度增加 ,表现出与镜质体及沥青相似的变化趋势。这表明 ,随成熟度增加 ,笔石和几丁虫的分子结构芳香度及芳碳定向性均发生相似的变化。在低成熟阶段 ,笔石和几丁虫的光学色散谱从蓝区到红区降低 ,表明芳环聚合程度低 ,芳碳含量少。在中等成熟阶段 ,笔石和几丁虫的光学色散谱从蓝区到红区呈平稳型式。在高成熟阶段 ,笔石的光学色散谱从蓝区到红区呈上升趋势 ,表明具有高芳香度 ,芳香分子定向性增强。在Ro ,max为 2 5%左右笔石发生结构转化 ,但直到Ro ,max达 12 %也未发生石墨化作用 ,表明笔石主要发生增碳作用。笔石和几丁虫的光性参数是下古生界地层的极为有效的成熟度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欣  王健  张举  傅力浦  孟勇  张欣 《地质科学》2013,48(4):1295-1301
Oktavites spiralis是志留纪兰多维列统特列奇阶的笔石带化石之一,具有重要的地层意义。为更精确地描述这一属种,对产自陕西岚皋地区的Cyrtograptus lapworthi笔石带的O.spiralis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进行了详细研究,从而对其始部发育情况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对O.spiralis发育过程的研究也可以成为对该属进行精确厘定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8.
倪寓南 《地层学杂志》2000,24(4):290-290,305
1996— 1 997年间笔者曾多次鉴定广西区域调查研究院送来的化石标本 ,其中有些化石采自广西东南边陲的博白县龙潭镇以东的六角田 ,产出于曾被归属志留系的一套轻变质的灰黑色泥岩中 ,因受加里东期花岗岩体侵入的影响 ,所送标本受到轻度变质的作用 ,保存极差 ,且数量不足。化石丰度不高 ,其中主要是一些对笔石类断枝 ,能作确切鉴定的只有一种假等称笔石即剑柄假等称笔石哈氏亚种( Pseudisograptus mamubriatus harris Cooper &Ni)。假等称笔石属地质历程短 ,在澳大利亚相当发育 ,产出层位为 Castlemainian阶上部至 Yapeenian阶 ,大致可与英…  相似文献   

9.
<正> 寒武纪笔石在我国广泛分布,自西南的滇西、黔南,东北的辽宁太子河流域,及太行山两麓,晋西、内蒙古黄河峡区。值得提到的是,安徽北部宿县、肖县地区,河北井陉和山西盂县地区,上寒武统的笔石特别发育。到目前为止在全国发现寒武纪笔石的有17个化石点。它们是:  相似文献   

10.
前人对笔石的研究主要用于地层划分和沉积环境分析,对笔石与页岩气之间的关系研究甚少。充分利用取心井岩心分析资料、钻井地质资料、实验分析资料和测录井资料,结合不同沉积环境的笔石类型,将JYDA-E井奥陶系五峰组分成4个笔石带(WF1-WF4)、志留系龙马溪组划成6个笔石带(LM1-LM7,LM2缺失),其中WF2-LM4的TOC含量高、有机孔隙发育,属于页岩气有利开发层段。研究发现:笔石的演化和有机质的富集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笔石的丰度和TOC、有机孔隙度以及气测全烃含量具有正相关关系,笔石的演化对页岩有机质丰度、有机孔的形成具有一定贡献,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含气性,属于页岩气储层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形成和笔石的形成演化存在成因上的关联,这对页岩气储层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海相烃源岩中笔石生烃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南方海相页岩中普遍发育的笔石与海相页岩气成因具有密切的关系,但笔石是否具有页岩气生烃能力,一直未有可靠的、直接的相关实验证实。本文通过采集笔石含量丰富的黑色页岩,手工挑选纯笔石样品并进行热解生烃模拟实验研究,证实了笔石页岩中的笔石是一种较好的生烃母质。笔石样品的碳含量较高,贡献了笔石页岩的大部分碳来源。达到生油高峰后的笔石热解生烃产物主要为天然气-轻质油,这两部分生烃产物占总生烃产物的94%以上,且其中的气态烃占总烃比例达到了54%左右。分析认为,笔石的热解生烃特征介于Ⅲ型有机质和Ⅱ型有机质之间,近似于Ⅲ型有机质生烃特征,以气态烃产物为主。由此推论,在笔石热成熟演化过程中,其有机质生烃能力可能更高,与目前南方广泛发育页岩气的成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陈旭  戎嘉余 《现代地质》1999,13(2):201-201
奥陶纪生物带,特别是笔石带的精确对比主要是在华南展开的。这一研究结果使得奥陶纪,主要是早、中奥陶世,接近大西洋笔石动物群的扬子区和具典型太平洋笔石动物群的珠江区的各个笔石带精确地对比起来。如果把这两个地区的岩相也考虑进来,便明显地看到在这两个大区之间...  相似文献   

13.
穆恩之 《地质论评》1949,14(Z1):13-21
一中国笔石之研究经过李希霍芬(Richthofen)於1868—1870年间调查中国地质时,首先在南京附近仑山发现笔石,所采标本经佛来希(Frech)研究,列一笔石名单於李希霍芬之”中国“第五卷中(1912),勃朗(Brown1908)在云南施甸蒲缥所采笔石标本,由爱丽斯(Elles)鉴定,瑞德(Reed 1917)列些等笔万名单於其”云南奥陶纪及志留纪化石“一文  相似文献   

14.
王健  孟勇  王欣  黄洪平  傅力浦  张欣 《地质通报》2011,30(8):1233-1237
在陕西紫阳新发现一块更为完整的强壮弓笔石(Cyrtograptus robustus)化石,对其始部、主枝、幼枝、胞管等特征进行了描述和数据统计,并与国内外相似的弓笔石进行对比。该种弓笔石主枝较宽,一级幼枝发育,相邻幼枝间隔胞管数为1~7个不等,随着主枝的延伸相邻幼枝间隔胞管数增大。笔石体没有二级幼枝,胞管形态为较矮的三角形。该种化石的补充研究为C. lapworthi带的弓笔石种类和弓笔石早期发育情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资料对宜昌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层系中笔石的赋存状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中笔石的赋存状态存在显著差异,笔石的丰度由下至上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硅质炭质页岩中的笔石丰度最高,以杂乱堆积为主,部分可见弱定向排列特征;灰绿色泥岩与黑色硅质页岩中笔石丰度低,以碎片为主,且硅质页岩中的笔石碎片细小。笔石的分异度在纵向上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赫南特阶笔石分异度最低,埃隆阶与凯迪阶对应的笔石分异度高。综合研究表明,不同笔石赋存状态所对应的有机碳质量分数w(TOC)、围岩性质、氧化还原条件、古海洋环境与水动力条件均有所差异:高笔石丰度的页岩往往对应着较高的w(TOC);石英质量分数在40%~60%的黑色页岩中笔石最为发育;笔石在弱氧化和还原环境中均能保存,但还原环境更有利于笔石的大规模富集;纵向上笔石丰度与分异度变化均受到了古环境的显著影响,赫南特冰期造成了笔石的大量死亡和分异度的显著降低;笔石的大量混杂堆积显示悬浮沉积是主要的沉积作用方式,而定向排列的笔石应是深水底流作用的结果。基于上述页岩中笔石赋存状态差异及其沉积地质指示,深入分析了不同笔石赋存状态的沉积环境并建立了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期的笔石堆积模式。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 2井岩心中新发现了一些奥陶系笔石化石 ,这些笔石标本呈炭质薄膜状 ,保存在该井4 5 5 0 .2 m至 4 5 5 5 .3m的灰黑色泥岩之中。经研究 ,笔石动物群的时代属于玉山晚期至达瑞威尔早期 ,含笔石化石层顶部层位可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却尔却克山剖面中奥陶统却尔却克组底部 Pseudamplexograptus confertus笔石带相对比  相似文献   

17.
<正> 1985年,笔者在南京汤山汤头村上奥陶统五峰组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带中发现双头笔石(Dicranograptus),标本保存在灰色硅质泥岩中,呈棕色,相当完整,其 特征是:笔石体始部两对半胞管攀合,末部分开成  相似文献   

18.
山东大汶口上寒武统长山组笔石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罗照 《地质论评》1984,30(6):511-515
我国北方寒武纪地层广泛发育,化石极为丰富,但以三叶虫为主,而笔石则相对较少报道。过去我国寒武纪笔石的研究不多,材料也少。解放前,仅孙云铸(1924)描述过山东泰安蒿里山上寒武统的一种笔石Clonograptus? vambria Sun,我国寒武纪的第一个笔石带最早为穆恩之(1955)所建,即辽宁本溪太子河地区上寒武统凤山组的Dictyonema tautingshanense带。  相似文献   

19.
西藏东部江达地区的早奥陶世地层,系四川省地质局第三区测队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开展昌都幅一比百万区域地质测量的过程中发现的。笔石化石是1967年,胡兆珣等在江达青泥洞发现的,1970年姚兆奇等又在该地采集了笔石标本。  相似文献   

20.
张元动  陈旭 《现代地质》1999,13(2):250-250
中奥陶世(底界相当于笔石I.victoriaelunata带或A.suecicus带之底,顶界为N.gracilis带之底)是继早寒武世生命大爆发之后生物多样化的又一关键时期,笔石动物作为主要的漂浮生物,在此期间经历了快速分化、演替的过程,对其宏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