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王明章 《贵州地质》2011,28(2):118-121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抽水井口径对抽水试验成果存在较大影响、传统的裘布依井流公式对井涌水量和水文地质参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本文以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岩溶含水层中井抽水试验成果资料为依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井径与井涌水量以及含水层水文参数计算成果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裘布依井流计算公式在理论和实践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水化学指标表示裘布依公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多矿物溶解化学动力学方程出发,推演并建立了由水化学指标表示的承压二维井流裘布依公式。结合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列举了水文地质单元内不同区带、各种代表性矿物及相应组分化学指标的基本表达式。以山西省太原西峪煤矿所需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例进行了定量研究与评价,其结果与已有的抽水试验资料接近,为矿井涌水量的评价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从事实上进一步论证了水化学指标表示裘布依公式的理论概括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3.
以水文地质化学动力学方程为基础,承压含水层稳定流为例,推演了由水化学指标表示的一维和二维稳定井流的裘布依公式。在讨论化学指标表示的裘布依公式与原公式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综合模型,讨论和写出不同区带、各种矿物及相应组分化学指标表示的基本方程式。以山西晋城市新矿区抽水试验及相应的水化学指标,讨论了计算步骤和方法。最后讨论了这类公式可以扩展到潜水及非稳定流各种井、渠公式中,以及用水化学指标表示公式的某些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稳定流是地下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作者以稳定流理论的裘布依公式为代表,将带有误差的水位降代入裘氏模型求解,公式本身对误差的传递,本文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这对在实际工作中提高救布依求解水文地质参数,进行水位预报等的精确度,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5.
许家美  谷鸿飞  俞裕香 《地下水》2007,29(1):121-124
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地下水,由于地下水的存在,给正常施工带来许多问题.这时,必须降低地下水位.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的有关原理,从工程实际出发,阐述了工程降水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诠释了泰斯公式在软土地区管井降水工程中的应用条件和环境,并应用于工程实际,运用泰斯公式预测管井降水时地下水水位降深的方法有效性较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磊  朱永楠  谷洪钦 《水文》2016,36(2):41-45
为分析推理公式法在土耳其小流域设计洪水计算中的适应性,首先分析了土耳其常用洪水计算方法 DSI Synthetic Method在设计降雨、产流规律、汇流模型的水文特点,并将DSI Synthetic Method与我国常用的两类推理公式法进行比较,探讨土耳其降雨径流关系与推理公式法汇流模型相结合进行小流域洪水计算的方法,最后通过土耳其工程实例将该方法与DSI Synthetic Method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推理公式法能够将土耳其的设计降雨、产流规律和推理公式法汇流模型相结合,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能够符合当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以陕西省南部某水利工程为例,采用推理公式法在无资料地区小流域洪水计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特小流域设计洪水,通过流域汇流历时与河长、比降以及洪峰的相关关系推求洪峰,得到其频率P=5%洪峰流量115 m3/s,P=0.5%洪峰流量186 m3/s。为无货料地区小流域设计洪水的推求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水体扩散衍生公式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剑荣 《水科学进展》2005,16(1):92-102
在多种水体扩散模型基础上,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一整套适用于鉴别与评估水环境突发事故危害后果的定量估算公式,内容包括:危险源鉴别、特征等浓度线确定、事故特征危害区与危害期估算、事故下游各处危害期估算等,也可用于直接求取事故危害任意浓度等值线精确的时、空位置及其特征点位置.作为各种水体扩散模型的衍生公式,使用条件与原模型相同,使用方便,结果精确,可广泛应用于风险工程设计、风险工程保险、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贺志宏 《地下水》2012,(2):35-36,126
通过对突水系数在承压地下水安全评价中的演变过程的分析研究,指出目前突水系数在计算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缺陷。阐述突水系数计算公式的选择、参数选取及存在问题,指出临界值是影响目前新的突水系数计算公式推广和应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小波变换在确定桩裂缝、断桩及浅部缺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的Mallat二进小波快速算法,引入Db5小波对桩身具有裂缝、断桩及浅部缺陷的基桩桩顶瞬态响应曲线进行多尺度小波变换。从小波变换结果的高尺度部分可以明显地发现缺陷反射波和桩底反射波,进而精确地确定缺陷位置,为补救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Dupuit稳定井流模型和公式自1863年提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了,时间横跨3个世纪。由于其原理的简单及公式的简洁,人们仍在使用。而人们对Dupuit模型以及有关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异和误区。通过分析Dupuit稳定流模型及公式,指出Dupuit模型及公式中本身就不含有影响半径的概念。将Thiem提出的影响半径的概念理解为含水层的一个参数,一个不变的常数,并试图寻求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平均影响半径是没有理论依据的。  相似文献   

13.
考虑温度变化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及其在储能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勇  薛禹群 《地质论评》1999,45(2):209-217
从建立一般条件下的多孔介质液相动量守恒方程出发,较严密地堆导了考虑温度变化的地下水运动方程,并在此基础上了一个新的含水层储能模型,该模型用于上海第二承压含水层群井储能试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证明了高温差条件下对地下水运动方程进行修正是必要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文科 《水科学进展》1996,7(2):112-118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间差分有限分析算法,它能够避免在求解水头剧烈变化时用一般有限分析法计算精度较差的缺陷.算法的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川南煤田大村矿段煤层气地面抽采试验井DCMT-3排采曲线特征显示见气较快,达到工业产能时间(高于1000m3/d)超过6个月,且降产幅度缓慢,属低产稳定型煤层气井,已累计产气超过50万m3。依据DCMT-3井生产期间的产气量、压力等变化规律,通过储层特征、经济投入分析认为,大村矿段煤层气具有较好的商业开发前景。建议采用同走向不同水平线状布井,加快开展清洁压裂液试验,以提高单井或井组产能,将发挥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实现古叙矿区等煤田的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6.
白云  周德亮 《地下水》2010,32(6):32-33
本文基于移动最小二乘形函数和加权残量法,针对承压稳定井流问题,构造了无网格局部Petrov-Galerkin法,并对井点采用了控制面积法。通过具体模型计算显示,该方法实施过程简单,又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渗透系数是工程降水设计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之一,由于水文地质本身的复杂性和计算的多样性,致使渗透系数计算值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对于渗透系数的计算模型较多,究竟哪种数学计算模型比较接近黄土渗透性的实际情况,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观点。以西安地铁四号线火车站地下车站段抽水试验为例,运用了完整井稳定流中的单井法、带观测井法考虑井损的单井法数学计算模型,非完整井稳定流数学计算模型,水位恢复法数学计算模型3种方法综合确定黄土的渗透系数。分析对比了各种数学计算模型优缺点,给出了计算黄土渗透系数较为合理的数学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8.
董超  谭松成  吴华  李伟 《探矿工程》2014,41(12):31-33,36
南堡32-3646井是一口四开三段制定向井,设计井深5798 m。3864~4265 m(井斜29.18°的稳斜段)试验了五刀翼旋流喷嘴PDC钻头(主切削齿直径16 mm, 3个φ11 mm常规水眼和4个φ18 mm旋流喷射水眼)。针对深井超深井钻进中常采用的相对较高的钻井液密度和粘度,不利于提高钻头破岩效率的问题,在系统介绍旋转射流发生机理和破岩机理的基础上,对NP32-3646井五刀翼旋流喷嘴PDC钻头现场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旋转射流因具有切向、轴向和径向三维速度,可在高粘钻井液条件下更好地改善井底清岩效果,并通过剪切、冲蚀、拉伸和磨削等多种方式实现辅助破岩,从而提高钻井效率。试验钻头进尺401 m,平均机械钻速4.45 m/h,可较好地满足现场钻进需要,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辜幕丹  汪朝 《探矿工程》2016,43(2):39-42
齐齐哈尔富拉尔基油田拥有丰富的浅层稠油资源,油藏埋深浅,油层薄,由于地面条件限制不能采用直井开发,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三公司在该区块施工了7口浅层水平井。浅层水平井钻井因地面与目的层距离短,钻井完井过程中面临一些特定的技术难题。针对施工难点进行分析,从钻具组合设计、地质导向技术和钻井液优化设计三方面出发,实现安全优质高效钻井。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盆地上泥盆统与石炭系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毅 《沉积学报》1998,16(2):74-81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石炭纪为远离陆棚边缘的陆棚内部碎屑岩和碳酸盐岩陆表海沉积环境,在层序地层分布模式上与Vail等根据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提出的层序地层分布模式有所不同。共将上泥盆统-石炭系划分出五个层序,十四个体系域。其中,第I层序是在快速的海平面上升和陆源碎屑物质快速补偿条件下形成的;第Ⅱ层序代表陆源物质补给由快变慢的条件下形成的;第Ⅲ层序代表海面由慢速上升至快速下降过程中且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条件下形成的;第Ⅳ层序代表海平面快速上升与陆源物质补给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形成的;第Ⅴ层序是在快速海平面上升及陆源物质供给补偿不足的条件下形成的。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石炭纪的沉积史是在相对海平面呈阶段性上升的海侵过程中发生的,可将这一时期的海平面变化划分为五个二级周期旋回。其中构造作用对第I、I、V周期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