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为 《地理研究》1983,2(4):72-83
本文论述了自汉代发明造纸术以来,我国造纸业的分布及其变迁。指出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地理转移,造纸业发生明显的地理变迁。原料、燃料、水源的分布与保证程度及交通条件等也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历史时期塔里木河流域水系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极为丰富的地理与历史文献,诸如《山海经》、《史记》、《汉书》、《水经注》)、《大唐西域记》、《西域水道记》、《新疆图志》等,都有对塔里木的地理环境,山川道里,城廓兴废,人文习俗的详细记载;近代学者对塔里木盆地的历史考古,地理考察,沙漠探险和地形测绘,著述颇多,特别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得的卫星照片,更可使我们“神”瞰盆地全貌。这些都为我们研究塔里木盆地水文网的变化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当前引领和辐射西北地区快速发展、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区域.借助历史文献资料、孢粉和土壤剖面等分析的相关结论,从以气候、水、土三大要素为主导的资源环境状况演变的角度,对西周至唐朝灭亡这段历史时期内(公元前1059-705年),我国关中地区都城的迁移历史及其资源环境驱动力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4.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森林演变是黄土高原环境变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一个世纪以来,包括历史学、历史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地理学在内的诸多学科在全新世黄土高原森林变迁研究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和丰硕成果。基于国内外有关全新世黄土高原森林变迁研究的代表性论著,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个视角,简要回顾了全新世黄土高原森林变迁研究的经过及主要进展,总结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分析研究分歧产生的原因,对该学术问题未来发展的重点与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前言 水系变迁过程中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建造了特殊的微地貌结构,遥感象片通过水系的原先流路以摄影镜头或扫描仪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地面现象,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恢复历史时期水系的原先流路以及它们变迁或改道的轨迹。 利用遥感方法来分析历史时期水系变迁,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了。苏联N·B波波夫曾把在航空象片上的鬃岗连结起来,将一条65公里长的河流重现2400多年的曲流变迁历史。美国R·N科威尔根据密西西比河、俄亥俄河、福尔斯河两岸的自然堤、牛轭湖、粘土颈等微地貌勾绘了它们在变迁后留下的古河道。西德F·菲策在总结地貌遥感象片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7.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沙漠,由于黄河及屠申泽等水分条件的影响,当时尚存在着几处绿洲,西汉临戎等3座县城就建立在这些绿洲上。其后,由于黄河干流改道,屠申泽干涸,导致了绿洲的沙漠化。  相似文献   

8.
王守春 《地理研究》1996,15(4):110-110
在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众多成果中,最近又增添了一项极为重要的成果。这就是由重庆出版社科学学术着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中国历史时期植物与动物变迁研究》。  相似文献   

9.
水土流失与历史时期之环境变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土流失是地球表层广泛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这种现象不仅直接参与塑造陆地面貌的活动,而且还导致了地球表层一些自然因素的深刻变化。因而水土流失是造成环境变迁的一个极为活跃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时期四川凉山地区河流变迁研究在凉山地区研究中尚属薄弱环节,该文对历史时期凉山地区主要河流的水文状况进行了复原性探讨,并对各河流的水文状况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认为历史时期凉山地区河流河道变化小.各主要河流流域内的植被日趋萎缩,总体水量呈下降趋势,河流的泥沙含量呈上升趋势,这些变化主要是历史时期凉山地区经济开发力度加大破坏了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僧海霞 《地理科学》2017,37(8):1170-1177
通过梳理历代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中的玉门关、阳关、嘉峪关,探析这些地理界标在当时人空间认知中的指代;并确定同期中原与西域间的地理界标;比较界标和界标意象,解读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界标变动的推动因素。分析发现:地理界标缘于疆域的变动和边防经略的调整,其规模、位置等自然之形随着丝绸之路路线变迁而改变;中原与西域两大空间的界标与国家疆域时而背离、时而重合;当中原王朝管控能力强时,界标与界标意象重合,反之,界标与意象出现背离。借助文学作品来阐释它们的变迁历程,是深入开展边疆史地研究的一次尝试,为历史地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历史时期广东省旱涝时空分布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选取史料中1480~1940年间共460年的旱涝灾害记录,采用湿润指数法建立湿润指数(I)序列,并用最远距离法作聚类分析,讨论了广东省在15~19世纪末期间总体和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区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1)113°E经线似乎可以看作是广东省一条重要的气候特征线,该经线以东、以西的旱涝分区界线大致分别沿经向、纬向分布;(2)粤西、粤北是广东省旱涝区域分异变化较大的地区,粤东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变化,珠三角地区则是较为稳定的涝灾多发区;(3)不同冷暖时期的旱涝分区既有大致相同的特征,又有一定的差异。文章认为以上结果可能是由于广东主要受东亚夏季风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受印度夏季风影响及东亚气候系统发生改变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赵淑贞  任伯平 《中国沙漠》1998,18(4):346-349
地质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沙漠在史前即已存在,史籍也记载北魏时期该地区有大沙漠,"人造沙漠"的论点不能成立。东汉以后游牧民族入迁,使该地区及陕北、陇东草原破坏加剧,所谓"改农归牧使森林草原植被得以恢复"的论点与事实不符。由于上述地区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北魏中期黄河下游决、溢水患频繁,灾情极重,所谓"长期安流"史实无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历史时期沙尘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王长松 《中国沙漠》2010,30(5):1182-1185
随着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学者也开展了中国历史时期沙尘暴的研究。探讨了历史时期沙尘暴的起因、特点和规律等问题,但是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需要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额济纳地区历史时期的农牧业变迁与人地关系演进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肖生春  肖洪浪 《中国沙漠》2004,24(4):448-450
通过对额济纳地区历史时期的农牧业更替以及绿洲环境演变过程的认识, 综合其水系变迁、绿洲迁移、荒漠化过程和人类活动中心的转移等方面, 将该地区人地关系演进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汉代以前的生态自然平衡阶段, 人地自然和谐; 两汉至元代的生态失衡阶段, 人地矛盾加剧; 明清生态自然恢复阶段, 人地矛盾缓和; 近代生态环境恶化阶段, 人地矛盾尖锐。随科技水平提高, 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程度增强, 必将有利于促进人地矛盾的缓解, 最终达到人地协调发展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塔里木河下游河道的一次大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考古发现和研究的成果以及历史文献,阐述了在公元4世纪以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沿库鲁克塔格山南侧孔雀河下游故河道,一直有一条稳定的河流。在汉晋时期,存在着向南的分支流。本文着重指出在公元4世纪期间发生一次大改道,沿孔雀河下游河道与另外两条岔流完全断流,形成由铁干里克经阿拉干向南至今若疠羌北面的罗布庄再向东流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  相似文献   

17.
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对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钮仲勋 《地理研究》1986,5(1):58-64
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发生过多次变迁,人类活动是影响变迁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此对战争中的人为决堤,治河中的人工挽堵、筑堤以及中游地区的农垦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明清时期疫病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杨  李海蓉  杨林生 《地理研究》2009,28(4):1059-1068
依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中国灾荒史记》、《人类灾难纪典》等文献中有关疫病的史料,从地理学的角度定量探讨中国历史上疫病的高发期——明清时期疫病的时空分布规律,以期为研究传染病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和传染病的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明清时期疫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1840年以后,疫病发生的频率和影响范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1580~1589年、1639~1648年、1813~1822年、1857~1866年分别出现四个高峰。疫病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规律。从发病范围来看,东中部所有的省市都发生过疫病,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福建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和浙江省发病县数达80%以上。从发病年数来看,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疫病的发生频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整体上看,华北地区、江浙地区、福建省等东部沿海地区和海南省年均发病县数比较高,表明这些区域疫病的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疫灾的时空分布变迁规律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龚胜生 《地理学报》2003,58(6):870-878
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多疫灾的国度,在770BC~AD1911年间,平均每四年就有一年发生疫灾。中国疫灾变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密切,寒冷期往往为疫灾频繁期,温暖期往往为疫灾稀少期,气候越寒冷,疫灾越频繁,寒冷期越长,疫灾频繁期也越长;3~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寒冷期形成了第一个疫灾高峰,14~19世纪的明清小冰期形成了第二个疫灾高峰;3000年来,随着气候的趋干趋冷,中国疫灾频度也呈长期上升趋势。中国疫灾分布的总体特征是城市重于乡村,京畿地区、人口稠密地区、自然疫源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区为疫灾多发区。区域开发过程和地表人文化过程对疫灾分布变迁趋势有重大影响,3000年来,中国疫灾分布区域有从黄河中下游向外扩展的趋势,重心区域有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迁移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00年来中国瘴病分布变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龚胜生 《地理学报》1993,48(4):304-316
中国古籍里所说的瘴病主要是指恶性疟疾一类的传染病,它主要发生在热湿的气候环境和夏秋季节。2000年来,由于人为的作用和气候的变迁,其主要分布范围具有逐渐南移的趋势:战国西汉时期以秦岭淮河为北界;隋唐五代时期以大巴山长江为北界;明清时期则以南岭为北界。历史时期瘴病的流行,是导致瘴病分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