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了解农村居民对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是做好农村震害防御工作的重要参考.本文研究设计了调查表格,对农村居民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甘肃省16个县(区)的现场抽样调查,得到了甘肃省农村居民的地震常识掌握情况,并通过对比研究,分析了造成农村居民地震常识掌握不足以及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基于调查结果,本文针对农村居民地震常识的掌握情况,提出了增强农村居民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其震害防御意识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普及地震知识,搞好防震减灾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震知识宣传教育在防震减灾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通过防震抗震的宣传教育,使人们了解地震科学一般性常识,增强全民防灾意识,尽可能使地震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3.
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40天后的2008年7月26、27日两天,日本地震学会分别在栗原市和一关市,组织召开受灾区居民“居民地震讨论会”。两个会场分别都有100多位居民参加。  相似文献   

4.
1981年11月在中国河南省洛阳召开的“全国地震群测群防业务技术讨论会暨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发言之一,在引言中结合福建省的特点说明开展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常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此外,还介绍了该省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所采取的经常性、多样性等多种方式,最后概述了在地震科普教育中群测群防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震灾防御技术》2022,17(4):775-783
为真实了解和深入研究居民地震保险购买意愿与行为的背离现象及其形成机制,以全国不同省份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专项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提出提升居民购买地震保险意愿并付诸行动的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地震断裂带的判断属于地震风险感知变量,对投保意愿和购买行为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是否购买其他保险和是否通过网络捐款属于普通风险感知变量,对投保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购买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地震风险感知变量既可增强居民的投保意愿,又可促使居民付诸实际购买行动;普通风险感知变量虽能增强居民的投保意愿,但对购买行为无效力,使投保意愿和购买行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背离。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雄安新区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在中小学校园内开展情况及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的认知和需求,课题组2020年年底在雄安新区3县选取部分中小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表明,雄安新区中小学生对防震减灾知识关注度较高且参加意愿较强,对地震应急避险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在地震预警常识、地震谣言辨别方面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震后救援、自救互救认知...  相似文献   

7.
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5.1级地震后,苏州市地震办公室用5个月的时间,在2万多青少年中,组织了一次有地震知识竞赛、夏令营和演讲比赛的系列宣传,使他们乃至社会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比较系统的防震、抗震、救灾、保险等知识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神户地震前,在神户-王寺动物园,海狮、河马和鳄鱼有地震动物异常现象。伊豆地区火山爆发和地震前,在伊豆-热川香蕉-短吻鳄公园观察到鳄鱼嚎叫。对这些动物和一些爬行动物,估计出了逃避反应的临界电场强度。对释放脉冲电荷或电磁波的地震电脉冲刺激的行为反应暂时归因于地震动物异常现象的原因。据电场强度影响程度和居民对地震动物异常行为的陈述可估计出神户地震前的地震场强度,并和居民对地震动物异常现象陈述的次  相似文献   

9.
1985年墨西哥地震后,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灾害研究中心(DRC)与墨西哥的两个社会科学组织一道制定了一项合作计划。该计划调查了1985年墨西哥地震时墨西哥城居民的行为和团体活动情况。团体活动的资料是通过对30多个机构的官员进行深入采访,政府和其它文件,各种报告及大众传播媒介的报道而获得的。居民行为则是通过两次人口调查进行纵向研究。这两次调查一次是在震后两周进行的,另一次是在震后一年进行的。团体调查的重点是诸如公共情报机构、民防机构(警察、消防等)和医疗组织等重要部  相似文献   

10.
昭通及其所处的滇东北地区是我国受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以昭通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地震活动、地震地质灾害、自然地理环境、经济、人口等方面分析地震地质灾害高风险地区居民避险搬迁问题,深入探索从国家层面出发解决避险移民的重要意义。对居民避险搬迁对策进行研究,以期为类似居民避险搬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印度洋地震海啸与日本新、福冈地震灾害,分析了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搞好山西省防震减灾工作的措施和建议,认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严格履行防震减灾的法定职责,作好“三大体系”的各项工作,才能实现无震有备,有震少灾。  相似文献   

12.
After the Datong-Yanggao earthquake (October 1989),a special team was organiz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SSB of China to start the work of earthquake damage evaluation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 government with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isaster relief.The result of the evalu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peeding up rehabilitation and reducing damage losses in the earthquake area.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amage from the Datong-Yanggao earthquake and recent research results,this paper presents a method for quick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amages,introduces software entitled EDEP (earthquake damage evaluation program) for evaluating earthquake damage,and cites a case to explain the main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EDEP.Finally,for a quicker evaluation of earthquake damages,the paper also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database systems of earthquake damage evaluation in the emphatically monitored areas and ways to build up such database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中国城市地震灾害特点及城市地震灾害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国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初步设想,并对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的特点、组成及功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中国城市防震减灾系统工程是实现减轻我国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如何看待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在防震减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地震预报研究至今已40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对人的生命价值的重视,社会和民众对准确预报地震的期望十分迫切,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使得一些群众对地震预报工作产生怀疑和不理解。地震预报研究到底有无作用?本文从地震灾害的特点、地震预报的难点和我国地震预报探索几十年来所取得的成效作一阐述,并对如何提高地震预报实效提出几点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施甸5.9级地震场地与震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施甸5.9级地震震源浅导致了其震害偏重,而特殊的场地条件则导致许多烈度异常区(点)的产生。概述了施甸县历史地震的情况,介绍了旋甸5.9级地震震区自然根貌和场地特征,以近百年现场调查点资料为基础,将影响震害的四种主要因素,按其对震害影响程度的轻重分类,分析了该次地震的震害分布特征与异常区的场地特征,结果表明,在影响震害的诸多场地因素中,以地基土特性的影响最重。  相似文献   

16.
厦门市地震局利用Arcgis平台开发震情灾情分析和输出系统,该系统具有用户管理、震情灾情信息汇总、震情灾情信息查询与分析、震情灾情信息输出4大功能。通过该系统,地震应急和指挥部门能充分利用震情灾情信息进行相关科学研究,并为政府提供科学的救灾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地震小区划、概率设定地震和广泛收集地震地质、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地震次生灾害源、社会环境与经济人口数据等的基础上,对东莞市区89.3 km2范围工作区开展震害预测与防御对策研究,得到不同烈度下建(构)筑物、生命线工程的震害分析结果,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影响、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评估结果,对工作区及东莞市的抗震能力进行...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地震灾害特点与防震减灾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孟潭 《中国地震》2003,19(2):103-108
城市群是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我国东部地区已经涌现了大量的城市群。城市群地震灾害比单个城市的地震灾害更为复杂、严重。地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大。本文首次对城市群的地震灾害特点、防震减灾对策进行了系统的讨论,并着重指出了城市群防震减灾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害基本特点及防震减灾对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本文从地震灾害的源一地震和地震灾害的客体一震区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得出地震灾害的几个基本特点:瞬间突发性、破坏与损失的严重性、时空强不均匀性、次生灾害多样性等,并由此思考了防震减灾对策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22年1月8日1时45分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37.77°N,101.26°E)发生6.9级地震,此次地震极震区为距震中4 km的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附近(Ⅸ度区,面积约157 km2)。调查结果显示,在极震区大西沟至硫磺沟区域,道路、桥梁及房屋破坏较严重。沿区域内长约22 km的托来山-冷龙岭断裂带附近,道路形成多处裂缝与挤压鼓包,桥梁整体倾斜移位,房屋不同程度破坏。对极震区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及周边道路、房屋进行实地调查与震害分析,提出灾后重建及震害防御意见:对于灾区房屋建筑,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详细调查及安全鉴定;建议定期对房屋建筑进行隐患排查及加固;对于兰新高铁硫磺沟大桥,建议原地修建,加设减隔震装置、连梁及柔性限位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