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黄河河口三角洲水沙资源综合利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明理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3):41-46
在分析黄河河口三角洲地区水沙资源基础上认为,水沙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三角洲开发的核心问题,每年200 ̄220亿m^3的入海洪水资源是今后三角洲开发的水源保障,考虑现有社经状况的发展规划,提出建立总库容为15亿m^3规模的平原水库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突出特点是水少沙多、水沙年内与年际变化大。从而使得在河口三角洲治理开发中面临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黄河入海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入海流路稳定问题、深水港的建设与维护问题以及治黄意识的更新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解决是河口三角洲开发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6.
红树林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红树林生物海岸的资源和生态特点,通过分析近岸围填海对红树林生态影响的主要因子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构建红树林生物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红树林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为分层指标,确定分层指标的权重以及各项指标的标准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分级围填海的适宜性为IHI0.75为Ⅰ级,可以实施围填;IHI=0.75~1.2为Ⅱ级,限制围填,IHI1.2为Ⅲ级,严禁围填.并就红树林海岸围填海适宜性的分级提出红树林资源限制性指标以及评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围填海是开发利用海洋的一种人类活动,围填海虽然促进了福建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破坏了滨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了滨海湿地和近岸海域的可持续发展。梳理了1949年至今的福建省围填海活动的进程,可以将福建省围填海活动进程划分为20世纪后50 a的粗放开发阶段和21世纪以来的逐步管控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填海工程对福建省海岸线和滨海湿地、近岸海域水动力和水环境、地形地貌和沉积环境、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影响。为消除或减少福建省围填海活动对近岸海域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海洋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目标,从加快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优化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有序推进美丽海湾建设三方面,提出了围填海管控与生态修复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布哈河河口三角洲19702010年间的5期MSS、TM、ETM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发现其地貌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对影响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从1970到2000年呈扩张趋势,面积扩张达67.97 km2010年间的5期MSS、TM、ETM遥感影像进行分析,发现其地貌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对影响其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布哈河河口三角洲从1970到2000年呈扩张趋势,面积扩张达67.97 km2,湖岸线扩张也十分明显,仅在19892,湖岸线扩张也十分明显,仅在19892000年间平均推进量达0.56 km;2)布哈河河口三角洲在2000到2010年呈萎缩趋势,面积萎缩了9.85 km2000年间平均推进量达0.56 km;2)布哈河河口三角洲在2000到2010年呈萎缩趋势,面积萎缩了9.85 km2,湖岸线萎缩了0.44 km;3)造成三角洲形态变化是有诸多因素的,其主导因素为青海湖水位变动,其次是受到其它诸如河流输沙、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的贡献度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探讨。布哈河作为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最大补给河流,对青海湖的生态、气候环境有很大程度的影响,研究其河口三角洲的地貌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围填海影响下东海区主要海湾形态时空演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围填海影响下海湾形态变化能够深刻反映人类活动对海湾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分析海湾形态变化对合理高效地利用与保护海湾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东海区12个主要海湾(包括陆域与水域)为研究区,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6个时期的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海湾岸线与湾面形态分析东海区主要海湾的变化特征,探讨围填海强度与海湾形态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主要结论为:① 1990—2015年,东海区主要海湾岸线总长度共波动增长66.65 km,2005—2010年间海湾开发最活跃,阶段内岸线增长量达38 km。岸线长度三沙湾最大(439 km),泉州湾最小(105 km);兴化湾增长最多(54.53 km),罗源湾缩短最多(25.75 km)。自然岸线与人工岸线长度此消彼长,岸线人工化程度不断加强,东海北部海湾岸线总长度大于南部海湾。② 1990—2015年,东海区海湾岸线共向海推进26.93 km,合1.08 km/a,在1995—2000年及2005—2010年间推进最多,分别达7.10 km和 6.00 km,在1990—1995年间推进量最小,为2.97 km。杭州湾(4.93 km)和兴化湾(4.15 km)岸线向海推进距离最长,厦门湾推进(0.55 km)最短;东海南部海湾岸线迁移量平缓,北部海湾则更为剧烈,是东海区岸线迁移变化的主体。③ 1990—2015年间东海区主要海湾水域总面积由初期的13.85 km2减少至12.29 km2,累积减少11.23 %,海湾形状不断向复杂化演变。其中杭州湾海湾水域面积减少量最多,达到0.726 km2,占研究区的46.69 %。空间上,北部海湾水域面积减少量更大,而南部海湾水域面积减小速率更快。④ 1990年以来,东海区主要海湾人工化指数平均值和岸线开发强度指数均有所上涨,21世纪以来的开发利用度显著提高。南部(闽)海湾的开发利用程度较北部(浙沪)更为深入,北部海湾开发强度的年际波动差异更大。海湾开发强度与海湾岸线长度、人工岸线长度、海湾形态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与自然岸线长度、海湾水域面积呈负相关关系。当海湾开发强度增加时,同时段内海湾围填海活动的强度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
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影响的定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科学》2015,(6)
近年来,在中国滨海地区,大规模围填海活动导致滨海湿地持续减损,湿地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严重削弱了滨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为了定量分析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以辽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滨海湿地为例,利用湿地遥感分类数据,通过建立滨海湿地生态地理单元,比较了1990年和2008年两个时期四大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状况,定量评估了围填海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影响的区域和类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1990年时相比,至2008年,无论是中国滨海湿地整体还是四大三角洲局域尺度,围填海活动都是滨海湿地减损的重要驱动力,尤其体现在对北方滨海潮间滩涂和南方红树林等类型滨海湿地的大面积侵占,威胁到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最关键的生境类型和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区域。在四大三角洲,围填海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表现在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排序具有一致性,即水产养殖用地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农田次之,其后是工业建筑、港口建筑;以及在四大三角洲中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比例的差异性,即黄河三角洲的水产养殖用地面积相对最大,长江三角洲的其他3种土地利用类型所占面积相对最大。为了避免围填海活动对滨海湿地的进一步破坏,在确定保护和修复优先区域的基础上,应该着手强化滨海潮间滩涂和盐沼等关键生境类型的保护、修复和生态补偿模式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退化河口湿地生态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湿地退化、恢复和重建是当前湿地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中国湿地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作为一种典型的海岸湿地,河口湿地在围垦、水利工程建设和环境污染等多重因素的干扰下,面临着自然来水减少、水盐失衡、植被退化、生境质量下降等多种威胁。介绍了当前中国河口湿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四大主要河口湿地的退化现状,针对已经开展的河口退化湿地恢复的现状,总结了目前中国河口退化湿地恢复所面临的问题,并展望了今后河口退化湿地恢复研究的趋势:开展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演替与退化机制研究;发展河口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加强河口湿地生态恢复示范研究以及建立动态监测和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人类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及其保护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类为了获取大量生产和生活资料对滨海湿地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活动,给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石油开发造成了石油污染、植被退化和动物栖息地减少等,大大降低了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社会与经济效益。以辽河三角洲湿地、黄河三角洲湿地、红树林湿地等滨海湿地为例,从石油开发、湿地污染、土地利用变化、湿地开发、城市和港口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湿地水文过程和热带海岸开发等方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对中国滨海湿地的影响,并提出了保护滨海湿地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e storage of inorganic carbon in estuarine wetlan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mitigating global warming. The Dagu River estuary and Yanghe River estuary of Jiaozhou Bay were selected as sampling areas, and data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by Duncan method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oil inorganic carbon (SIC) reserv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estuary led to higher reserves in the mudflat along the coastal zone. The scouring action of seawater bodies was the main factor driving this distribution. In the vertical section, the SIC reserves in 40-60 cm depth were relatively high, accounting for 34.11% of the 0-60 cm soil depth, and resulting from the transport of water and salt in seawater. In the river flat along the vertical coastal zone, the SIC reserves first decreased and the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stance from the sea, and the SIC reserves in 0-20 cm depth were relatively high in the vertical section, accounting for 38.18% of the 0-60 cm soil depth. These reserves were affected by synergetic factors such as oceanic factors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The invasion of Spartina alterniflora decreased the SIC reserves of wetlands, mainly due to its root transforma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of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years being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observed decreases. Aquaculture activities chang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 in aquaculture ponds, and consequently changed the distribution of SIC reserves.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山东省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对其开发潜力进行评价可以为该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提供依据.以山东省东营市6个代表性湿地旅游区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禀赋条件、旅游开发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客源市场条件4方面,建立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6个湿地旅游区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6个湿地旅游区都具有开发潜力,适合湿地旅游开发,其中,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最大;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研究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思路和战略性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生态需水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系统保护的要求,以提高生态系统承载力、保护河口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为原则,以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持为目标,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研究确定了23600hm^2的黄河三角洲应补水的湿地恢复和保护规模。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湿地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水文学研究基础上及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研究水分—生态耦合作用机理,建立基于生态水文学的黄河口湿地生态需水及评价模型,并运用预案研究方法和景观生态决策支持系统的规划评价思想,预测和评价了黄河口湿地不同补水方案产生的生态效果,重点研究了丹顶鹤、东方白鹳、黑嘴鸥等指示性物种适宜生境条件与湿地补水后的生态格局变化。评价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具备东方白鹳及丹顶鹤等保护性鸟类的繁殖和越冬的潜在生境条件,但其生境质量并不十分理想,通过湿地补水,作为珍稀鸟类重要栖息地芦苇湿地面积从现状的10000hm^2增加至22000hm^2,生态承载力大幅提高;研究在统筹黄河水资源条件、水资源配置工程措施和湿地生态系统综合保护需求后,推荐提出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恢复和保护的3.5亿m^3黄河补水量及补水时期。 相似文献
16.
17.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景观格局空间演变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利用GIS技术、RS影像和Fragstats3.3等景观统计软件,从景观面积变化、景观斑块特征和景观整体水平格局等方面,对比研究了黄河三角洲2000年和2009年湿地不同时空尺度的景观格局变化。结果表明:10 a间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海岸线和陆地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天然湿地面积急剧减少,平均分维数大部分降低,湿地景观破碎度降低,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增加,蔓延度指数增加。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反映了旱田及水田的大面积种植,盐田养殖业的大力发展以及石油开采等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深刻影响,人类活动已经成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8.
Brian King Jamie E. Shinn Kayla Yurco Kenneth R. Young Kelley A. Crews Meyer 《The Professional geographer》2019,71(1):29-38
Research within geography and related disciplines has directed much attention to the coupled interactions between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These studies have usefully analyzed the multifaceted, temporal, and scalar dimensions of human–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and how future environmental change will continue to challenge human resource needs. Political ecology research has also made contributions in this regard, particularly by emphasizing livelihood systems, impacts of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Yet although political ecology research has contributed to socioecological systems scholarship, much of this work has been situated within dryland environments or marine ecosystems that have particular biophysical features. Comparatively, wetland environments that experience dynamic flooding regimes warrant further attention from political ecology. This article engages with the findings from an ongoing research project that is evaluating the impacts of flooding variability for rural livelihoods in the Okavango Delta of Botswana. We outline some of the main findings from this work by concentrating on two themes central to political ecology: access and governance. We conclude by arguing that the Okavango Delta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hydrosocial waterscape that encompasses a variety of socioecological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region, as well as the power relations operating at a variety of scales that both produce and govern them. 相似文献
19.
20.
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闽江河口最大的鳝鱼滩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及垂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含量在0.01~0.21 g 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3.1%~28.8%,无机磷含量在0.14~1.40g kg-1之间,占全磷含量的60%~96.9%;无机磷是闽江河口湿地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3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 ites australis)、咸草(Cyperus malaccensis var.)和藨草(Scirpus triqueter)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的总体趋势为:芦苇湿地咸草湿地藨草湿地;沉积物有机磷和无机磷含量与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沉积物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盐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