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随着我国矿业经济的发展,金属矿山浅部资源的开采日趋贫乏,部分金属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以河南唐河周庵铜镍矿区为研究对象,对矿区岩体埋藏特征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查明该矿区主要充水水源为地下水,通过对矿区矿坑涌水量进行预测结果发现:-310 m开采层段涌水量预测结果为正常涌水量为1 520.54 m~3/d,最大涌水量为74 667.95 m~3/d;-810 m段开采层段涌水量预测结果为正常涌水量为567.41 m~3/d,最大涌水量为75 235.36 m~3/d。为防止矿区在竖井施工中发生涌水现象,在日常施工中应对含水层进行预注浆处理后再行掘进。同时在地表建立多个地下水位长期观测孔。研究结果为同类地区井下开采中类似水文地质难题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北衙金矿属于典型的岩溶充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床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北衙组岩溶含水层地下水,其次为更新统灰质角砾岩岩溶含水层地下水。采用地下水动力学"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进行了露采矿坑涌水量预测,1540m中段旱季平均涌水量8569m~3/d,雨季平均涌水量16745m~3/d;1429m中段旱季平均涌水量25219m~3/d,雨季平均涌水量28650m~3/d,为矿山生产建设及矿坑排水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彬长矿区各矿井预测涌水量的准确性,通过精细化勘探将洛河组划分为上、下两段;建立了巨厚复合含水层涌水量预测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将受到煤层采后顶板导水裂缝带波及的含水层涌水概化为考虑垂向渗流的向河渠排泄模型,称之为"含水层水向工作面涌水模型";并给出了与矿井采掘计划相结合、考虑含水层静储量释放、动态补给和垂向渗流的水量预测方法,称之为"工作面时空动态涌水量预测方法"。以高家堡矿井为例,预测101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1 222.11 m~3/h,采后初期稳定涌水量为950.07 m~3/h;预测201工作面最大涌水量为610.93 m~3/h,采后初期稳定涌水量为536.73 m~3/h。与实测涌水量对比分析,预测涌水量绝对误差为-130.49~20.64 m~3/h,误差率为-21.05%~8.39%,预测精度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4.
矿区为碳酸盐岩类裂隙孔隙含水岩类,岩性组合为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类,经计算矿坑0 m标高开拓估算涌水量约为1500 m~3/d,500 m中断以下矿坑涌水量趋于稳定,500 m以上各中断矿坑排水量受降雨因素影响而变化。矿区正常排水量1500 m~3/d,最大排水量为3600 m~3/d。  相似文献   

5.
广西某铅锌矿矿区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古生界寒武系和新生界的第四系。具有三个含水岩组: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碎屑岩基岩裂隙含水岩组和火成岩风化裂隙含水岩组。采用水文解析法对矿区涌水量和疏干范围进行预测,PD625开采系统的正常涌水量1675m3/d,影响带宽度为424m。SJ1明竖井开拓系统的正常涌水量676m3/d,影响带宽度为92m。  相似文献   

6.
该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设计直径5.5m,掘深268m。抽水试验预计断层破碎带涌水量37m3/h,经预注浆处理,井筒涌水量仍达10m3/h。分析该井注浆设计、施工中的得失,以指导类似工程。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2019,(6)
石炭井矿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北段,矿区内矿井的主要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间歇性水流、沟谷砂砾石冲洪积层潜水、含水层承压水、采空区积水、断层破碎带充水、封闭不良钻孔、基岩露头和露头剥离带。通过对石炭井矿区的矿井用水量与各冲水因素关系进行分析,并估算了矿井涌水量,研究认为:含水层承压水和采空区积水为矿井主要充水水源。结合历年矿井实测涌水量,并采用2006-2013年的矿井涌水量实际资料作为划分依据,预计矿井三水平全面投产后的正常涌水量175 m~3/h,最大涌水量为181 m~3/h。大气降水、矿井涌水量与大气降水、采深等有明显相关关系,矿井涌水量与大气降水呈现正相关关系,而矿井涌水量与采深则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小型煤矿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坑涌水量的大小是反映一定充水条件下,矿坑充水程度的定量指标,该指标将做为矿山开采设计中制定防治水方案的依据.以河南省安阳县铜冶二矿为例,分别采用比拟法和解释法两种方法对该煤矿技术改造设计新井落底标高(-95 m)进行涌水量预测,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参考该矿周边的生产情况,推荐矿设计新井落底水平(-95 m)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0.22 m3/h,最大矿井涌水量为84.31 m3/h,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驿煤矿下组煤矿井涌水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系统收集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开采16煤的涌水量进行了预测,利用突水系数法,对八采区16煤底板奥灰突水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出了突水系数分区图。经综合分析对比,采用大井法的预测结果:即开采16煤正常涌水量为482m3/h,最大涌水量为540m3/h;奥灰突水量初期为1 083~10 640m3/h,一般为660~4470m3/h;如对奥灰采取疏排降压方案,疏降排水量预计为770m3/h。此结果可作为矿井回采阶段防治水设计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鸡西矿务局新发煤矿主井井筒在掘进到25m时,涌水量为22.5m3/h,并且有逐渐增大趋势,通过研究井筒检查孔流量测井报告,认为是发育于40m与60m处的风化裂隙承压含水层沿风化裂隙上涌所致,为了保证井筒正常施工,采用了工作面预留岩帽短段掘砌注浆封堵含水层方法,注浆成井45m,水泥消耗量0.78t/m,水玻璃消耗量0.28t/m,工期35d,成井后井筒涌水量4m3/h,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四川会理天宝山组U-Pb年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泛分布于四川会理地区的天宝山组 ,由于缺少精确的年龄数据 ,对其归属和区域地层对比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次在对分布于会理洪川桥、孔明寨等剖面的天宝山组地层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的基础上 ,通过采集天宝山组中的变质斑状英安岩样品 ,从中挑选单颗粒锆石进行 U - Pb年龄测试 ,获得年龄为 95 4— 96 1Ma,平均值为 95 8± 16 Ma。根据国际地层划分方案 ,表明天宝山组为新元古代的地层  相似文献   

13.
川西冕宁—泸沽地区早更新世双桥冰期之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良政 《地球科学》1990,15(5):495-500
  相似文献   

14.
During the last summer (1923),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were sent by the National Museum of Paris and by the French Ministere de l'Instruction publique for a geological mission in Inner Mongolia. Leaving from Pao T'eou, the geologists crossed the Oula Shan, took a view of the Scheiten Oula  相似文献   

15.
16.
嫩江阶底界层型剖面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永安村东的黑龙江南岸永安村组和太平林场组界线剖面的研究 ,发现两组界线之下是永安村组顶部的灰色厚层状粉砂质泥岩 ,界线之上整合覆盖着太平林场组的黑灰色页岩 ,页岩以产俞氏链叶肢介 H alysestheria yui(Chang)为特征。全国地层委员会 2 0 0 2年指定嫩江阶的层型剖面为黑龙江省肇州县光荣乡郑德福屯的 2 5号钻孔剖面 ,以青岗链叶肢介 H alysestheria qinggangensis Zhang & Chen的首现作为嫩江阶底界的生物标志。古生物学研究表明 ,青岗链叶肢介 H.qinggangensis是俞氏链叶肢介 H.yui的同物异名 ,俞氏链叶肢介 H.yui的首现便是嫩江阶底界的生物标志 ,因此建议将该阶的界线层型剖面由钻井岩心剖面改为嘉荫县永安村东的永安村组和太平林场组界线的地表露头剖面。该层型剖面沿黑龙江边呈陡坎出露 ,界线清楚 ,交通方便 ,化石丰富 ,易于参观和研究对比。  相似文献   

17.
浙江龙泉早元古代花岗岩的发现及基底时代的讨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浙江龙泉石英二长岩的Sm-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2059±52Ma,它代表了该岩体的结晶年龄,并且也是目前在浙、闽地区发现的最老的花岗质岩浆侵位年龄。由此表明,浙、闽地区最初的岩浆活动可能始于早元古代。Rb-Sr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仅反映该岩体受到后期地质作用扰动的年龄信息。该岩体属于一种S型或改造型花岗岩类,t_(DM)~(Nd)为2600—2700Ma,反映了本区最早的地壳形成年龄属于晚太古代。上述的早元古代花岗岩的发现和由此得到的晚太古代基底的年龄信息将对进一步研究中国东南大陆地壳的演化提供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对通过深圳市的莲花山断裂带的活动性问题,地质矿产部特地组织了有关力量,对深圳市的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评价研究,从1985年起至1987年止历时3年。 通过研究发现广东东部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北东向断裂带和北西断裂带与东西向断裂带的交会部位,特别是北东向断裂有较大垂直运动的地段。东西向断裂带看来控制着前两个断裂带上发震地点。这也为数学-物理模拟所证实,因为在这些交会点上有明显的应力集中和应变能增加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
四川攀西康定群混合杂岩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康滇地轴分布的前震旦系变质——混合杂岩为一套深变质的结晶岩石。据对混合岩及其中残留体的岩石化学、岩相学和显微结构的研究,这类混合岩是由区域变质岩原地部分熔融——重结晶方式形成的。各类混合岩及其中残留体在稀土配分型式上比较协调一致。用Shan的平衡部分熔融的方程估算,实际存在的熔体相为11~16%。混合岩成因模式:地壳深处岩石长期处于初熔温压条件下,以部分熔融的流体相为媒介,以重结晶方式转化成混合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