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编辑部 《地质论评》2019,65(1):65010245-65010247
正~~  相似文献   

2.
《铀矿地质》2008,24(2):128
本届《铀矿地质》编辑委员会自2003年12月组成以来,各位顾问、编委充分发挥在学科领域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就如何进一步提高刊物质量,在组稿上突出新思路,抓创新增长点,加强与科研、生产一线的联系,以及如何克服办刊中存在的困难等多方面出谋划策,提出了大量宝贵意见和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专家们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撰写、  相似文献   

3.
4.
寿嘉华  邓涛 《地质通报》2002,21(10):601-603
《中国地质》《地质通报》编辑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两刊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今天召开了。到会的都是地学各领域的专家,有享有盛誉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中青年技术中坚,还有长期从事学术期刊工作方面的专家,大家齐集一堂,共商两刊的办刊方针和发展大计。在此,我代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5.
6.
<正>《新疆地质》第十五届编辑委员会于3月4日在新疆地质矿产研究所召开.新疆地矿局党组成员、局总工程师董连慧、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胡建卫、自治区科技情报所主管期刊领导及来自我区不同行业的编委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多年来,《新疆地质》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双百"方针,以促进科技进步和地球科学领域学术交流,服务新疆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8.
孙邦东 《广西地质》1994,7(1):36-36
1994年1月18日,《广西地质》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了工作会议。广西地质矿产局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开礼同志主持会议。会议主要是总结经验,交流信息,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办好刊物的路子。出席会议的有第一、二、三届老编委和新编委,共计50余人。会上.翟佑华同志代表第三届编委会作了“工作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9.
《中国地质》2014,41(2):674-封二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中国海洋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阐述了我国在海岸带、河口三角洲和港口建设,海洋石油开发以及技术方法等方面的海洋工程地质研究所取得的成就,理论研究、海洋沉积物微结构研究、海浪作用下的土动力特性及液化预测研究和水下软基处理等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海洋工程地质学的发展趋势、研究课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质通报》2008,27(1):F0002-F0002
  相似文献   

16.
17.
18.
CHINA GEOLOGY     
正Foreword The purpose of geology is tracing the past,exploring the future,supporting development and benefiting mankind.Especially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geology has played crucial roles in supporting th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studying the earth evolution and the human origins,and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Facing an era of worldwide changes,traditional modes of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中新生界沉积盆地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是在多种大陆动力学体制下形成和发展演化的,不同板块边界条件、岩石圈变形机制和地幔热状态等因素制约了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不同的发展过程。古气候条件是控制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有机质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多次潮湿与干旱气候的交替形成了多个有利生油岩系。有机质热演化程度使沉积盆地成烃过程复杂多样,成烃门限也存在很大差异。多旋回构造运动使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具有多个含油气系统的横向迁移和垂向叠置以及多个关键时刻的鲜明特点。油气往往存在多次运移,盆地内的油气藏往往是后期改造、调整和破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李海龄 《地学前缘》1999,6(Z1):233-237
中国的矿井地质工作历经50年的创业、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煤矿建设生产中无可替代的一门边缘和应用学科。矿井地质工作贯穿于煤矿设计、建设、生产、开拓延伸。矿井改造直到矿井报废的全过程,涉及到开拓设计、采煤掘进、瓦斯、水文、地压、顶板。地温、安全、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等领域。50年来中国矿井地质工作在新井建设和老井挖潜、核实储量、丰富煤田地质理论。完善预测和探查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可贵的经验,有力地推动中国煤炭工业持续高速度发展。在新的形势下,矿井地质的作用和自身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因采掘而发生的地质动态变化和环境问题必将成为矿井地质面临的重大课题。矿井地质亟待在改革中前进,在挑战中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