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蓝镜头     
<正>马尔代夫硬珊瑚。虽然它们用肉眼看上去没有软珊瑚那么五颜六色,但是一旦拍照使用闪光灯时,它的所有颜色都会被呈现出来。因为在海水里,所有的颜色都会随着深度慢慢消失,红色也是最容易消失的颜色。  相似文献   

2.
《海洋世界》2007,(10):6-6
9月12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了2007年度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与去年相比,有更多的物种上榜,表明全球物种的消失速度仍在加快。、而这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份濒危物种年度报告中,海洋珊瑚有史以来首次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这几天的海洋夏令营虽然收获不小,但奔波的生活着实让我吃不消。但当同伴叫醒我时,看着大门上的几个字我不禁眼前一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我们组在听完讲座后,率先参观了珊瑚保育馆。众所周知,珊瑚非常美丽,常用作装饰品,可磨粉制药,珊瑚生长在海水质量良好的地方,因此可作为海洋环境检测的指标等,价值很高。珊瑚保育馆内,陈列着五排水族箱,第一二五排每个水族箱都模拟了珊瑚礁内的一个生态系统。海葵海  相似文献   

4.
涠洲珊瑚资源破坏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蔚 《海洋信息》2001,(3):19-19
涠洲岛珊瑚资源在遭到1998年秋一场厄尔尼诺劫难后,刚恢复元气,现在又在遭受一场触目惊心的劫掠而面临毁灭。 我国是盛产珊湖的国家。主要产地在南海诸岛的台湾、澎湖、海南、涠洲等地。我国珊瑚有200多种,不仅颜色多,赤、橙、红、绿、青、蓝、紫各色齐备,五光十色,异彩缤纷,令人喜爱,而且品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断面法调查分析了儋州海域海花岛沿岸、南华墟沿岸和磷枪石岛沿岸造礁石珊瑚的种类组成与群落分布,结果表明:儋州海域造礁石珊瑚共有12科25属55种,相较于此前的研究增加了10个种,优势种为斯氏角孔珊瑚、澄黄滨珊瑚、柱角孔珊瑚;活造礁石珊瑚覆盖率急剧下降,由2012年的42.92%下降至现在的22.24%,降幅高至48.18%;造礁石珊瑚死亡率高居不下,长期维持在35%左右;初级群落以团块状造礁石珊瑚为优势种的趋势愈发明显,且单一绝对优势种的情况频繁出现,说明该海域造礁石珊瑚群落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群落退化演替,分析认为这种破坏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软珊瑚(Soft coral)含有多种结构新颖的萜类、甾醇等有机化合物,对其药用价值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已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且现在已经发现不少种类具有抗菌、抗癌等生理活性。但有关南海软珊瑚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效应研究,目前在国  相似文献   

7.
香港水域地处亚热带,适宜腔肠动物软珊瑚类的生长。迄今为止,有关香港水域软珊瑚的研究报道不多,仅Verrill曾报道香港的Spongodes gigantea,Spongodes capitata和Anthelia lineata三种。1980年,香港召开“第一届国际海洋生物工作会议”期间,我所同志在香港大鹏湾水域采集到一批软珊瑚标本,经鉴定有10种,隶属2科4属。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珠宝珊瑚     
从严格意义上讲,珊瑚不属于矿物。在从海里回收之前,它们是一群活生生的腔肠动物。然而由于它们能被制作成如同金或铂那样的贵重物品,所以仍把其视在矿物之列。所知的众多珊瑚种类中,能够用来制作珠宝的珊瑚不多,仅有粉红珊瑚、黑珊瑚、金珊瑚和竹珊瑚等类。粉红珊瑚、黑珊瑚最多最普遍。由于这些珊瑚能够制造价格高昂的艺术品,世人常常把它们称之“珠宝珊瑚”。  相似文献   

9.
珊瑚移植一直被认为是增加退化珊瑚礁上珊瑚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调查多种珊瑚移植方法和不同珊瑚种类的移植效果,我们选择了已严重退化并仍面临着人类和自然环境胁迫的三亚鹿回头珊瑚礁作为移植地,对5种珊瑚共902个断枝利用4种方法进行了移植。在移植后的10个月,移植珊瑚的存活率为45.5%。移植方法对于不同珊瑚种类具有不同效果,但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对所有珊瑚的移植效果产生促进作用。虽然对于叶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foliosa)和风信子鹿角珊瑚(Acropora hyacinthus)来说,适合的移植方法能够减缓其死亡速率,但并不能改变其死亡趋势。叶状蔷薇珊瑚和风信子鹿角珊瑚的移植个体呈现出高死亡率和明显的存活组织面积下降,而扁枝滨珊瑚(Porites andrewsi)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死亡率和组织部分死亡率则优于前两者。扁枝滨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仅在一种移植方法中出现了存活组织面积明显增长。鹿角杯形珊瑚(Pocillopora damicornis)是移植珊瑚中唯一一种在所有移植方法上都呈现珊瑚平均存活面积增长的种类。实验结果说明在受到高度胁迫的海域进行珊瑚移植很难取得满意效果,珊瑚种类的选择对胁迫环境下的珊瑚移植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而移植方法只能在部分程度上改善移植效果,但无法弥补鹿回头环境压力对敏感种类胁迫造成的影响。在鹿回头珊瑚礁需首先治理对珊瑚造成胁迫的因子,再进行珊瑚移植,并应优先考虑移植环境耐受性高的珊瑚种类。  相似文献   

10.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沙群岛北礁为例,通过对比采挖砗磲前后的数据,来说明该活动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2012~2014年间北礁礁坪上的造礁石珊瑚种类数量变动较大,减少了29种;优势种由之前的鹿角珊瑚(Acropora sp.)变为现在的指状蔷薇珊瑚(Montipora digitata);礁坪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也处于较低的水平.虽然当前北礁的珊瑚覆盖率为52.83%,但是相比2012年降低了大约10%,尤其是2号站位,珊瑚覆盖率降低了约20%.同时2号站位出现了珊瑚白化死亡的现象.调查结果表明,北礁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尤其是礁坪上的珊瑚礁生态系统已经受到严重的破坏,珊瑚种类减少、群落结构改变、物种多样性降低、覆盖率下降、死亡率提高.通过分析,认为砗磲采挖是造成北礁礁坪珊瑚礁生态系统破坏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法国全国宇宙科学研究所在1976年7月18日宣布,一个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元素年代测定方法精确测出大溪地岛珊瑚的年代后,发现在距今2万至6000年之间最后一次冰消期内,大陆冰帽融化导致地球海平面升高120米。 珊瑚是各地质期海平面的最佳标记,因为某些珊瑚生长在海平面以下几米的浅海层,随着海平面的升高,这类珊瑚逐渐向上生长,尽量接近海平面,而原有的珊瑚则变为碳酸盐骨架。法国研究人员在珊瑚上钻井取出经历过冰消期  相似文献   

12.
在孩提时,海洋生物学家约翰·布鲁诺就开始对珊瑚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候,他常常嘴里叼着一根潜水通气管,潜入佛罗里达州青绿色的海水中。在他的身下,有像足球场那么大片的金色珊瑚。布鲁诺回忆说,在他身体下方的海水中,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珊瑚,到处都是鱼。他曾在潜水的过程中遇见过锤头鲨和大个儿的陌生生物在珊瑚礁上游弋。不过,这些现在都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13.
海水酸化造成全球珊瑚礁严重退化,应用卫星遥感手段可以快速地对珊瑚礁进行监测。在野外做酸度对比实验具有条件不易控制、周期长等局限性。文章提出一种室内测量珊瑚光谱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酸度梯度下珊瑚光谱的变化,为研究海水酸化对珊瑚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试验采用7.6、7.9和8.1的酸度梯度,结果表明:在pH为8.1和7.9环境条件下,珊瑚的光谱趋势大体一致,总体上珊瑚光谱波峰出现了向长波方向的红移。但是在pH为7.6的条件下,珊瑚的光谱在650~700nm之间出现一个反常的吸收谷,这是由于pH 7.6的酸度条件适宜一些藻类生长,藻类附着在珊瑚表面,从而影响了其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疾病对珊瑚的健康影响造成了很大影响,而致病菌与珊瑚疾病之间的对应性还不明朗。色素异常现象是野外澄黄滨珊瑚一种常见的不健康状态。我们采用Illumina 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了健康和色素异常澄黄滨珊瑚共生细菌的群落组成差异。色素异常澄黄滨珊瑚共生细菌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健康澄黄滨珊瑚,同时两种珊瑚的共生细菌群落组成也有很大差异。一些特定的细菌类群在澄黄滨珊瑚共生细菌中的比例很高,推测这些细菌种类可能是导致澄黄滨珊瑚色素异常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15.
福建东山海域石珊瑚种类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福建东山珊瑚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石珊瑚种类的多样性和群落的空间分布,共发现5种造礁石珊瑚,分别为标准蜂巢珊瑚(Faviaspeciosa)、锯齿刺星珊瑚(Cyphastrea serailia)、盾形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小星珊瑚(Leptastrea sp.)、角孔珊瑚(Goniopora sp.),和1种非造礁石珊瑚猩红筒星珊瑚(Tubastrea coccinea Lesson).结果表明:(1)东山石珊瑚优势种为标准蜂巢珊瑚、锯齿刺星珊瑚和盾形陀螺珊瑚,但是东山的造礁石珊瑚种类正在减少.(2)东山石珊瑚的空间分布呈现正态分布,受人类影响较小的中间区域珊瑚覆盖率最高,受人类活动影响大的两端区域没有或者只有极少量的珊瑚分布.(3)东山湾内理化环境退化明显,部分区域已经不太适合珊瑚生长,仅仅少数站位分布少量石珊瑚群落,而大部分站位已经不见石珊瑚的踪影.随着远离东山湾方向,珊瑚覆盖率显著增加,在头屿一赤屿区域珊瑚覆盖率达到最大,珊瑚生长状态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随着离澳角渔港码头距离越来越近,珊瑚的覆盖率则逐渐降低.针对东山珊瑚分布区域的环境现状,应该加强东山湾污水入海的控制,合理开展海水养殖,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并重,这才能保护处在东山湾外的珊瑚群落.  相似文献   

16.
1979—1982年间,我所于南海东北部水域进行综合考察时,在底栖生物拖网中,获得腔肠动物软珊瑚一新种——小型硬荑软珊瑚Stereonephthya pumilia sp.nov.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棘软珊瑚科Nephtheidae 小型硬荑软珊瑚(新种)Stereonephthya pumilia sp.nov.(图版Ⅰ:1—8) 模式标本 编号,AS-20,采集于南海(112°59′E,20°58′N)。水深52m。碎壳粉砂底质。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学院年轻的博士冯敏仪,对该国海域常见的石珊瑚,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发现在这种石珊瑚中,蕴含着能对抗癌细胞的成分。冯敏仪之所以选择石珊瑚作研究对象,是因为这一种珊瑚的生命力和侵袭力都特别强,即使在最污浊的汹涌的海洋中也能生存,甚至消灭其它种类的珊瑚,垄断印度洋、太平洋中的某些海域的整片珊瑚礁。冯敏仪为了对石珊瑚的这种杀伤力进行彻底研究,她亲自潜入海底采集实验样本,提取石珊瑚的粘液,然后分别对老鼠肝脏的正常细胞或癌细  相似文献   

18.
珊瑚哀歌     
方舟 《海洋世界》2012,(8):58-59
珊瑚一直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印度洋一太平洋的广泛海域内,都生长着大量的珊瑚。珊瑚具有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陆地海岸线等重要作用,然而在近几十年,由于气候变暖、病毒和海洋污染等因素的影响,珊瑚的生存正受到严重的威胁。最近,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两种病毒能够感染单细胞微藻,而这些单细胞微藻生活的环境恰恰是珊瑚生存的环境。珊瑚与这些藻类是以共生的形式存在的,病毒对单细胞微藻的感染,可能会“传染”给珊瑚,让珊瑚“得病”,进而引起珊瑚礁的白化,使珊瑚大面积死亡。其实,藻类与珊瑚感染病毒,也不是新鲜事儿。珊瑚、藻类和病毒已经在海洋中进化了数百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它们都经受住了自然的考验,病毒虽然一直对珊瑚和藻类产生着影响,但三方一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中,都没有遭受灭绝的厄运。目前,人类已经知道20多种病毒会影响珊瑚的生长,但一直不知道导致这些病毒影响珊瑚的根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鹿角珊瑚人工养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珊瑚人工养殖的基本条件和方法,分别在陆基水泥池中和海底珊瑚苗床上对3种鹿角珊瑚:粗野鹿角珊瑚(Acropora humilis)、霜鹿角珊瑚(Acropora pruinosa)和松枝鹿角珊瑚(Acropora brueggemanni)的人工养殖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珊瑚可以在深圳市鹅公湾近岸海域的海底珊瑚苗床上常年生长;在水泥池中当水温低于14℃或高于28℃时珊瑚陆续死亡;这3种珊瑚的生长速度在适温范围内随着水温的升高而加快,最大月生长值是6.05 mm;光照对这3种珊瑚的生长有影响,直接的阳光照射会引起水泥池中珊瑚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底栖生物中的深水石珊瑚群落,由于采集和观察的困难,所以有关这类动物的生态学资料甚少,仅见Wells(1967)用现代深水石珊瑚某些属的深-温分布模型来推测新生代珊瑚的深-温分布范围;Sartori(1980)作了地中海海底影响深水石珊瑚分布的因子的可能性研究。至于在我国海域,几乎是空白。只在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稍带一笔,其余的只是零星的深水石珊瑚分类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