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方法和GIS技术,通过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构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模型,分析上一轮规划以来邹平县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从1996到2005年近10年间,邹平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明显。其中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量最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主导原因为城镇工矿及交通水利等建设用地的逐年增加,这与邹平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及经济快速发展密不可分,而城镇工矿用地与GDP、非农业人口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关系;未利用转出地类主要为农用地,这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因建设占用农用地所引发的农用地规模不断下降的压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济南市土地利用现状,对济南市农用地内部结构、建设用地内部结构及未利用地内部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这几类土地内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主要为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和自然因素等,指出今后应注重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相似文献   

3.
1日照市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 根据《日照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Et照市土地总面积为53.53万hm^2,农用地42.87万hm^2,建设用地7.13万hm^2,未利用地3.53万hm^2。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大田县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已于1999年元旦实施,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行土地用途管理,限制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确保耕地动态平衡,因此,必面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规划”编制的基础,也是各级政府土地利用决策的依据之一。我们在编制大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该县建设用地,水域,裸岩地以外的大部分土地作了适宜性评价,划分了宜耕,宜园,宜林地和暂不适宜土地,并进一步划定了适宜  相似文献   

5.
许丽萌  杨海娟 《地下水》2011,(4):145-147
将线性规划法与生态绿当量原理相结合,从生态学角度对商洛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探讨。最终优化方案表明:通过增加园地和林地的面积来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减少幅度不大,建设用地中除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外,其余用地均增加;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耕地面积有所减少,自然保留地大幅度减少。土地优...  相似文献   

6.
土地审批是指将农用地、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并依法供地的一种审批方式,土地审批中,绝大多数是以征地审批形式出现的。我国现行土地审批制度于1999年月1月1日施行至今,其规定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及各省、市、自治区制定的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  相似文献   

7.
李瑾 《山西地质》2013,(6):123-128
文章通过农用地集约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沁水县七镇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沁水县七镇在1997年到2007年之间,农用地集约水平整体有所下降,且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结合七个镇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分析了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用地利用时所出现的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农业科技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政策、建立农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积极进行土地的复垦工作以及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为主的可推进沁水县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浙江地质》2009,(8):26-26
近日,从陕西省政府了解到。针对城市建设用地批而未用现象突出的情况。该省将按照国土资源部的安排部署。全面开展批而未用土地清理活动,对处理的批而未用土地,会优先用于扩大内需急需用地项目。在清理工作中,县级以上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按照有关用地批准文件、实施方案批准文件逐项核查。对2007年和2008年所有批而未用土地进行清理统计,逐项登记,建立数据库,分别提出处理意见。清理结果逐级上报至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该省将对批而未用土地进行分类处理。优先考虑用于扩大内需急需用地项目。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征地和用地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已实施征地,满两年未供地的。  相似文献   

9.
贾守国 《山西地质》2012,(4):102-104
左云县矿业存量土地整合利用以国土资源部、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的《关于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的合作协议》为指导,通过整合利用关闭矿山、废弃工矿存量土地为农用地,作为新增建设用地的周转指标进行区位调整。真正做到“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东明县土地总面积13.70万hm^2,其中农用地9.81万hm^2(耕地7.95万hm^2,园地0.18万hm^2,林地0.63万hm^2,其他农用地1.05万hm^2);建设用地1.86万hm^2(城镇用地0.08万hm。,村庄用地1.26万hm。,工矿用地0.28万hm。,交通用地0.11万hm^2,水利用地0.13万hm^2);未利用土地2.12万hm^2。近年来,东明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努力挖掘土地利用效率,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断提升全县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上海市2009年以来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2012、2016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061014×10~(10)kg、1.149566×10~(10)kg,表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0kg/m~2,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占全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0.026%;耕地、林地和园地转化为工矿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时造成了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排放,而其他农用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土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时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汇聚;上海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主要来源于土地利用类型不变的土地(农用地、滩涂土地等),这些土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是土壤碳密度(有机碳含量)普遍增高的结果。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农用地、滩涂土地的有效保护,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实施立体绿化等措施,提升上海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地区的成片土地整备过程中,对于国有农用地仅明确了收回后货币补偿这一简单的利益实现规则,无法参考集体农用地或国有建设用地进行土地增值收益分享,与当前成片土地整备中其他土地的实施路径存在差异。本文基于城市成片土地整备的基本背景,梳理国有农用地收回补偿的理论依据、法律基础及案例实践,构建成片土地整备中的国有农用地利益实现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存在两种国有农用地在成片土地整备中的利益实现思路,一种是对未确权用地可参考产权不清晰用地的土地整备规则;另一种是对于已确权用地收回后再出让,按照评估价值或收益分成的方式给予补偿。其根本在于应有权益明细和利益实现方式,并在过程中如何与范围内其他土地统筹协调,通过推动国有农用地土地整备规则逐步清晰,激发原产权主体参与土地整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3.
海盐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东濒杭州湾,处于长三角经济的中心地带,其中农用地面积为36246.2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7.8%;建设用地1018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9%;未利用土地7044.5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2%;全县共划定50个基本农田保护区,689个保护片,3279个保护地块,保护面积22056公顷,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保障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实施,实现土地利用特别是耕地保护的目标,平邑国土局相继建立健全了规划审查等制度,全面加强了对建设用地、农用地和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的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5.
《浙江地质》2008,(3):30-30
3月1日,河南省召开的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今年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将会同监察厅等部门持续开展用地情况执法检查,对严重破坏、浪费和闲置土地的违法违规案件,要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该省政府要求,要严格执行土地用途管理制度。严禁非法占用、租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转用农用地的违法违规行为:严禁以各种名义擅自扩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以及通过“村改居”等方式非法将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乡(镇)村规划,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农用地和耕地面积不减少,坚决刹住乱占用农用地之风。河南省明确各级政府的行政首长是本区执行土地管理规定的第一人,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负责。对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管理职责,造成耕地保护目标没有完成,违规违法用地批地等后果,或者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或隐瞒不报、压案不报的,要依法追究有关领导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浙江地质》2009,(6):33-34
近日,福建省国土资源厅和省财政厅发出通知,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地方政府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地,旨在确保粮食安全、促进耕地保护的同时,保障建设用地需求,促进土地集约利用。通知明确了奖励条件。凡符合低丘缓坡地已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及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规划;低丘缓坡地已办理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批手续;  相似文献   

17.
侯颖 《山东地质》2008,24(2):36-37
1土地利用特点 菏泽市土地总面积121.94万hm^2,已利用土地115.28万hm^2,土地利用率为94.54%,农用土地97.99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0.36%,其中耕地83.30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68.26%,园地1.2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0%,林地6.38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22%;其他农用地7.2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88%;建设用地18.93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52%;未利用土地5.35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4.12%。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土地调查的通知》(浙政发[2007]15号)等文件精神,我省从2007年启动全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通过第二次土地调查,我省将采用航空航天遥感、现代数字测绘、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对全省城乡范围内每块土地进行实地调查,查清我省耕地等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未利用土地的权属、面积、分布和利用状况等;  相似文献   

19.
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再生性、利用的外部性要求人类要有意识地认识土地系统变化,以调控土地利用管理和辅助土地利用规划决策,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本论文对南宁市1996-2003年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回归分析揭示耕地、建设用地变化驱动力,最后提出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朱毅 《浙江地质》2013,(6):49-50
一、土地批后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土地资源是一个国家的财富之源,是生产力的重要要素,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重要的物质资料,是直接为人类生产生活所利用的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和各项建设最基本的空间。我国地少人多.耕地资源稀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每一寸土地都应该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事实上,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重报批轻监管,缺乏动态监管的有效途径和技术平台,造成农用地转而未供、建设用地供而不用以及低效利用、土地违法违规等现象时有发生,土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