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测量地壳应力的深度分布对推测地震发生的危险性极为重要.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在某一深度。即使地壳应力值高,只要应力随深度的增加率低.在地震发生的深度应力值达到破坏极限就差得远.另一方面.破坏的危险性由差应力的大小决定.改变深度进行三维应力测量.用应力解除法或水压致裂法都有困难.  相似文献   

3.
HQE爆破地震测线的地壳浅部的精细结构研究结果表明,上地壳的速度结构由疏松盖层、沉积层、加里东褶皱构造层及元古宙结晶基底等4个构造层构成,且大致以武夷山为界,宁都以西的低速凹陷区与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相对应,加里东褶皱基底底部剧烈起伏,其最大埋深可达10km;而在宁都以东地区,地表速度明显增大,且加里东褶皱基底底界的深度明显变浅,仅为3~5km。笔者根据地壳浅部速度精细结构的变化特征对剖面沿线的构造单元进行了划分,并对邵阳盆地、衡阳盆地、茶陵盆地及泰(和)兴(国)盆地等盆地的分布范围、性质、基底及其主要地层分布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对水压致裂坏进行了统计研究,基于最弱耦合理论的数值分析表明,Pb及破裂方位的变化受应力差σH-σh的影响,这一关系常用来计算σH而不用Pb及Pt。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潘别桐  唐辉明 《地球科学》1989,14(2):189-197
本文提出了不通过地应力测量,确定工程岩体地应力值的断裂判据法和地震波断裂力学反演法。断裂判据法仅需确定野外最新构造体系断裂参数和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便可确定不同新构造活动区的现代地应力值或下限值。地震波断裂力学反演法仅需要收集地震资料,测定岩体物理力学参数,便可确定区域平均剪应力τ_0;结合现代地应力场类型和最大主应力方向,可确定主应为值。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我和我们团队的李秉元、师洁珊、贾维九、高银秀、张宗润等同志,在地震战线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以地壳应力状态及其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钻孔应变测量的途径寻找其变化特征与地震过程的关系,尤其是地震发生的前兆异常特征。我们一直力求将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地震监测预报实践相结合。不管是在地震台站几十至近200米深的钻孔中进行的地壳应力-应变活动的监测与预报实践探索,还是在大庆油田近1000米深的油井中开展套管综合监测以探寻套管成片损坏机理及防护措施的研究,我们全身心地从事着艰苦的、极具开拓性的工作。也许是地球的神秘现象…  相似文献   

18.
简文彬  郑治真 《地球科学》1996,21(6):649-652
以位于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中段沂沐带中的地声井含水层为例,在建立其水文地质模型的基础上,用Biot理论推导了承压含水层中地声波动的频率方程,结果表明,只有振动频率大于某一基频的地壳应力应变信息含水层对其才有响应。响应频率的大小取决于承压含水层的弹性常数,孔隙度,厚度以及水和骨架的质量密度等因素。  相似文献   

19.
活动断层上盘浅部的高应力异常通常被认为是强震前兆之一,而低应力一般认为不会发生地震是安全的。然而多个震例表明,低应力状态下的地震危险性具有多解性。为进一步探讨强震前的应力异常特征,本研究利用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和2013年芦山MS7.0级地震前的地应力测量结果和地震活动性参数b值,在考虑深部应力对浅部应力影响强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浅部应力对深部应力的响应模式,并对强震发生前不同的应力状态与地震危险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活动断层上盘低b值对应浅部高地应力为潜在地震危险区,而对应低地应力则为地震危险性不确定区,需要借助更多的手段进一步确定;2008年汶川MS8.0级地震前的低应力状态可能反映了区域应力存在较强的调整。本研究对运用断层浅部应力状态评估断层地震危险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