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Guoxi.  C Huanz.  L 《地学前缘》1996,3(3):19-38
就剪切带金矿床的成矿热液流体的组成,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特征而言,很难对成矿流体的来源下明确结论。成矿流体有四种可能来源,变质的,岩浆的,地幔排气的,下地壳麻粒岩化和深循环地下水的来源。前三种来源有地球化学证据,因而不能完全排除其可能性,第四种来源因为它与剪切带流体为低盐度,高压力这一特征相矛盾而尚未被大多数科学工作得所接受。同一矿床或同一地区的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均一化提供的证据说明均一发生在成矿流  相似文献   

2.
溆浦地区脉金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水泉 《湖南地质》1990,9(3):25-35
岩、矿石物质成分的交换和转移特征可为成矿作用机理提供信息。区域、矿区及矿化蚀变带岩石化学成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氧、硫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溆浦地区脉金矿成矿流体为变质热液,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层。在变质分异和成矿化学分异作用下,成矿流体溶解地层中的成矿物质,经扩散、渗滤等方式运移到构造有利部位沉淀成矿。  相似文献   

3.
海南抱伦金矿床成矿时代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抱伦金矿床是海南省新近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属于发育于下志留统陀烈组浅变质岩系中受断裂构造裂隙控制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有部分变质水的参与,大气降水影响比较小;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硫同位素、稀土元素和初始锶比值等反映成矿物质来源虽然以变质岩为主,但有部分来源于岩浆岩;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反映出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的密切关系。由热液蚀变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234Ma和K-Ar年龄213Ma可知,金矿化年龄为210-230Ma,所以,抱化金矿床的成矿时代为印支期。这一结果与粤西-海南成矿带的成矿时代特征及特提斯构造演化特点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陆文  孙骥  周超  郭爱民  彭薇 《地球学报》2020,41(3):384-394
雁林寺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江南造山带湖南段)东段,是湘东北地区一个较为典型的金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矿区不同地质体Au元素含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了矿区含金石英的H-O同位素、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流体组成特征。提出赋矿围岩冷家溪群浊积岩在沉积阶段就具有明显的金富集。矿区矿石、(矿化)蚀变围岩、未蚀变围岩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高度相似性。含金石英的H-O同位素地球化学、Sr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流体成分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为变质流体。综合矿区地质特征、不同地质体金含量、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H-O同位素、Sr同位素及成矿流体成分特征,认为地层中的金元素为雁林寺金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5.
201富铀矿床蚀变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月湘 《铀矿地质》1990,6(6):359-368
本文通过对蚀变岩石的岩石学、蚀变矿物、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氧、硫同位素的研究,系统阐述了201富铀矿床的围岩蚀变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矿环境和成矿溶液的来源以及蚀变过程中的水-岩交换等问题。提出了广泛发育的水云母化、绿泥石化,高钾、低~(18)O蚀变岩,蚀变带的Cu,Mo,As,S等大量增加、δ~(18)O值和稀土总量减少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6.
辽宁白云金矿床某些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刘国平  艾永富 《矿床地质》1999,18(3):219-225
白云金矿产于辽宁省东部辽东裂谷增生地体内的辽河群古元古代变质岩系中,矿体主要赋存在呈东西南展布的滑脱构造带,蚀变分带明显,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蚀变作用为钾长石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均一法测温结果的主要范围为200 ̄250℃,氢、氧、硫同位素表明成矿溶液以岩浆水为主。矿物流体包裹体、硫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沸腾作用是矿液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西林河放各地质体金平均含量的对比,以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特征的研究,阐述了该金矿物质来源于古老变质岩系是以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产生的流体为媒介,形成地壳深部含交高的成矿流体,最终以韧性剪切带为导矿容矿空间的成矿作用过程。  相似文献   

8.
云南中甸普朗斑岩铜矿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朗斑岩铜矿位于义敦岛弧带南段,产于印支-燕山早期普朗复式斑(玢)岩中.主要岩性由石英闪长玢岩、石英二长斑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碱性岩石系列Ⅰ型花岗岩.成矿流体具高盐度和成矿温度150~300℃变化.硫同位素834CDT丌为-2.23‰~3.75‰,采源于深源岩浆.矿床的构造作用、液压致裂作用和蚀变脉体形成等成矿机理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成岩和成矿作用的时间大致为235~206 Ma,具多阶段性,其中石英-辉钼成矿阶段为(213±3.8)Ma,成岩和成矿时代主体为印支期.矿床蚀变由中心向外依次为硅化钾化带-绢英岩化带-青磐岩(角岩)化带的面型蚀变特征.成因类型属岛孤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9.
郧西县六斗石英脉一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是鄂西北地区近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之一。通过对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控矿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矿物、包体物理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的研究,阐述了六斗金矿床的形成机理和成矿物质来源。确定了该矿床成因类型为与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有关的中一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0.
郧西县六斗石英脉-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是鄂西北地区近年新发现的金矿床之一。通过对金矿床产出地质背影、控矿地质条件、围岩蚀变、矿石矿物、包体物理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等的研究,阐述了六斗放床的形成机理和成矿物质来源。确定了该矿床成类类型为与韧性剪切变形变质作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南陵县吕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祖军 《安徽地质》2011,21(3):180-185
安徽省南陵县吕山金矿床是一个受菱形地块剪切带控制的中低温变质热液中型矿床。矿化带、蚀变带严格受剪切带控制,通过矿床地质特征阐述、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环境、成矿温度、成矿压力和成矿深度、成因模式等分析,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阐明长英质隐爆角砾岩的成因及其气热溶浸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的来源,文章对闽北570有赣南6722隐爆角砾岩型铀矿床的矿石矿物,蚀变围岩,基底岩石的氧,氢,硫,碳,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在主成矿期和矿后期有大气降水成分的外来水混合加入成矿流体;(2)蚀变流纹岩和蚀变花岗岩的水-岩氧原子质量比值(分别为0.21和0.26)为隐爆角砾碉的岩浆-外来水混合爆发模式提供了佐证;(3)成矿流体中的矿化剂组分(CO3^-2 ,HCO3^-,HS^-等)主要来自壳幔深部。(4)成矿物质不仅与赋矿主岩(火山岩)有关,而且部分来自基底岩石(花岗岩和变质岩)。  相似文献   

13.
铁同位素体系及其在矿床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王跃  朱祥坤 《岩石学报》2012,28(11):3638-3654
本文报道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含铁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进一步了解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含铁矿物中的基本分布特征;系统总结了铁同位素在不同储库和不同类型矿床中的分布特征,构筑了铁同位素体系的基本框架;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较全面地总结了铁同位素在矿床学领域的应用,得出了铁同位素可以用来示踪流体出溶、流体演化、表生蚀变作用和成矿物质来源的基本认识。在流体出溶过程中,相对于岩体,出溶的流体富集铁的轻同位素;成矿流体体系的演化过程中,矿物的结晶沉淀会导致铁同位素发生分馏,随着Fe(III)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逐渐富集铁的轻同位素,随着Fe(II)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逐渐富集铁的重同位素,随着矿物的结晶沉淀,流体的Fe同位素组成随时间发生演化;在成矿后的表生蚀变作用过程,高温蚀变作用形成的产物相对于原矿物富集铁重同位素,低温蚀变作用形成的产物基本保留了原矿物的铁同位素组成;Fe同位素在示踪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应用潜力,流体出溶、流体演化等重要成矿作用过程中Fe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是利用Fe同位素示踪Fe来源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八卦庙金矿地质及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八卦庙金矿床是南秦岭印文造山带中新发现的远景规模可观的金矿。它具有明显的层控和构造控矿的特点。矿床分南、中、北3个矿带,北矿带是主矿带。矿石矿物组成行单,脉石矿物以铁白云石、石英为特征。根据矿物组合、相互关系,金的成矿作用可分为3个阶段,不同矿化阶段伴随着不同的围岩蚀变作用,与金矿化有成因联系的蚀变作用有硅化、铁白云石化以及磁黄铁矿一黄铁矿化等。S、C、H、O稳定同位素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成矿流体具有深源特征。  相似文献   

15.
阿尔金北缘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构造控矿解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是一种成矿机制与控矿因素都与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密切相关的金矿床类型。阿尔金北缘地区不同层次剪切带发育,金矿床受韧性剪切带控制明显,在区域上,韧性剪切带控制金矿床(点)的分布;在矿床范围内,韧性剪切带及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韧脆性剪切带既是唯一的赋(含)矿构造,也对矿化带、矿体的形态、产状、规模及分布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压扭性韧性剪切变形特点决定了金矿化类型以蚀变糜棱岩型为主,交代蚀变作用发育。含矿构造裂隙以P型为主,少量D型和R型,个别为R~1型和T型;构造变形所引发的动力分异作用及其形成的动力变质热液是金矿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与地球化学和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的大平沟金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变质岩、成矿流体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变质水的特征相吻合。结合糜棱岩磁组构研究,发现磁各向异性度P值与金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构造变形早于金矿化蚀变作用,这种时序关系进一步佐证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即大面积的韧性变形构造动力分异作用形成的含金热液不是就地原位矿化,而是向上迁移并集中到范围比较窄小的韧-脆性或脆性裂隙中才发生金元素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辽宁建平烧锅营子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较全面地阐述了烧锅营子矿区金矿床化地质特征,通过对成矿物质来源,硫同位素组成和成矿石英流体包裹体特征的研究,认为金矿的形成是岩浆侵入,构造运动和围岩蚀变等成矿控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成因类型为中温岩浆热液金矿。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小秦岭金矿田构造控矿和构造赋矿特征,总结了成矿与韧性剪切带的关系,肯定了小秦岭金矿为韧性剪切带控制的矿床。成矿的同位素年龄表明,同一矿床中同韧性剪切带成矿作用和后韧性剪切带成矿作用往往同时存在,矿床普遍具有叠加改造成矿的特征。区内成矿流体组分与地幔流体组成相似,成矿流体的H、O、S、C、He、Ar同位素组成显示其初始来源为地幔。由于区内后期剥蚀少,从而使主要矿体得到了保存。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矿化带深度往往相当大,甚至大于矿化带长度。近年来的接替资源勘查工作证明中深部矿体的存在,因此,小秦岭金矿深部具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根据矿床地质背景、热液蚀变组合、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别是根据浅成岩浆热液环境中特征矿物明矾石的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岩浆成矿流体的来源、动态与化成矿机理,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根据δ^14S和δ^18O可将明矾石划分出两种不同的成因类型;岩浆成矿热液在时间上从早期的气相流体向主成矿期的液相流体演化,而岩浆热液矿床在空间上主要定位于脆性-延性过渡带。  相似文献   

19.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金矿带成矿作用的构造制约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康古尔塔格金矿带呈东西向展布于新疆东天山晚古生代造山带的中部,发育在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的南缘,阿奇山-雅满苏火山岩带的北缘,形成的金矿床可划分为三种主要端元类型,即浅成低温热液型(热泉型)、剪切带交代蚀变岩型、与中浅成花岗岩类有关的石英脉型。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二叠纪后碰撞阶段秋格明塔什-黄山大型韧性剪切带形成的右行走滑剪切系统,在剪切系统的不同构造部位由于应力应变状态的不同、岩石渗透率的不同、构造层次(深度)的不同等,导致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在组成比例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类型的金矿床。所有类型的金矿资源是在同一构造环境下相同区域成矿事件的产物,在不同构造部位产出的金矿床类型可以组成一个连续的金矿化系列。区域一级剪切构造带控制金矿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主要来源,二级剪切构造控制金矿床的发育,三级剪切裂隙系统控制金矿体(脉)的产出,从而构成三级构造控矿系统。  相似文献   

20.
黔西北铅锌矿床REE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毛德明 《贵州地质》2001,18(1):12-17
据各类样品的REE组成,研究了三个矿床矿石,恂变围岩及其原岩REE地球化学特征,计算出近似的成矿流体REE成分,讨论了REED 成矿(蚀变)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合其他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成矿物质主体是来源于下部的富金属流体,蚀变围岩的REE模式可作为寻找盲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