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综合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江西省综合减灾工作的实践,总结了综合减灾宣传工作的一些经验。认为在综合减灾宣传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准确把握好宣传政策和实际,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开展好科普工作;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群众和学生4个层次入手,做好综合减灾宣传工作;要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科普宣传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综合减灾宣传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吉安地区是江西省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之一,旱、涝、雹、冻、病、虫等灾害俱全。其主要特点是种类多、频率高、时限性强、区域性广。多年来,农业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重大损失,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区农村经济乃至全区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搞好农业大区的农业综合减灾工作,已成为我们当前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1实施农业综合减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建国以来,我区人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治病虫害等多种措施,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显著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在灾害预防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防灾减灾服务系统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我省建立了以若干厅局(气象灾害-气象局、水灾-水利厅、地质灾害-地矿厅、地震灾害-地震局等等)为对应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形成了以单一灾种为主的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由于重大灾害的发生往往是“祸不单行”,各类灾害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因此建立一个统率全局、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的现代综合减灾防灾服务体系是非常重要的。1建立县级农业综合减灾服务体系的必要性1.1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省综合减灾立法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建立《江西省综合减灾管理条例》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其依据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提出了具体的构想和建议。认为通过《江西省综合减灾管理条例》的立法工作,可进一步完善我省综合减灾立法体系,使我省综合减灾立法工作走在全国兄弟省市前列,从而为我省综合减灾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年平均雷暴日达到76天,平均每5天就有一天雷暴日,本文对防雷减灾工作提出几点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区防雷减灾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防雷减灾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 ,自 2 0 0 0年以来 ,我区的防雷减灾工作有了显著的发展 ,部分盟市的防雷工作已在全区起到了带头作用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已于 2 0 0 2年 8月 1日在我区实施 ,这标志着我区防雷减灾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面对新的形势和我区的现实状况 ,就怎样加强我区防雷减灾工作 ,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建立健全防雷减灾工作法规、规章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  相似文献   

7.
实施综合减灾 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安全区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在总结我省综合减灾成绩的基础上,根据江西的实际情况,阐述了综合减灾在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并进而提出了实施综合减灾、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安全区的对策和措施,以号召人们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采取行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以及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把江西建设成1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安全区,实现富民兴赣和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面对水的蒸发量5—7倍于降水量;单位产水量不到东南省区的1/4,24 座城市(镇)、120万人缺水;40多万hm~2农田,1700万hm~2草场严重受旱;240余条有名有姓的河流干枯的现实,针对湿地面积以年2%、草场以年4%的速度萎缩,水土流失以年2000km~2的速度蔓延,沙漠化以年20万hm~2的速度拓展的实际,就本省抗旱减灾工作的任务、途径、方法、步骤和措施等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阐述了遏制并缓解干旱灾害的主要对策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历史灾害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气象灾害的发展势态,评价气象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程度,从保障社会经济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气象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人们法律意识的迅速增强,给防雷减灾部门带来了新的要求:必须提升服务能力,走集约化发展模式。该文就新形式下黔南州防雷减灾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龙建军 《贵州气象》2009,33(3):47-48
农村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抓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是构建和谐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县级中小学校防雷装置现状调查及隐患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开展中小学校防雷减灾工作思路及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区房屋屡遭洪水冲击的减灾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连州地处粤北山区,雷暴日数多、强度大,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和市政建设的不断扩大,建筑物大量增加,每年因雷击造成建筑物和设备的损坏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防雷减灾工作,这是广大防雷工作者都关注的问题。 连州市气象局于1989年10月成立连州市防雷设施检测所,并在全市开展防雷设施的检测工作。同年 11月 25日,防雷所与建委、安委会联合发出《关于对全县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检测的通知》。1991年由连州市气象局起草文件,以连州市安委会联安发[1991]01号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避雷设施安全检测的…  相似文献   

15.
从综合减灾与资源环境关系的角度,阐述了综合减灾工作在实现江西既快又好发展中的重要性。讲话认为,做好综合减灾工作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现江西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全省各级减灾委员会和涉灾单位应紧紧围绕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主题,加强综合减灾工作,建立和完善综合减灾机制,制定、推动和落实减灾规划,建立与中央部委、兄弟省市及有关部门联网的综合减灾应急系统。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评估等业务服务技术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种自然灾害.以保障江西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学军 《贵州气象》2002,26(5):10-12
长期以来 ,冰雹对清镇市人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由于降雹的高峰期都在生产的关键季节 ,特别是油菜、小麦等小春作物从结实到收获和烤烟、水稻育苗 (秧 )的4~ 5月 ,降雹机率高 ,强度大 ,危害也最为严重。而且下午至傍晚的降雹频率高 ,地方性、突发性特别强 ,让人防不胜防。而每次受灾之后 ,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同志 ,都要奔赴灾区 ,慰问灾民 ,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救助。因此 ,转变思想观念和改进工作方法 ,采取更为积极有力的措施防雹避灾 ,尽可能地减少雹灾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失 ,发展生产 ,变被…  相似文献   

17.
关于履行防雷减灾管理职能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电灾害是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它产生的强大电流、磁场和磁辐射,不仅对通信、导航、计算机网络、家用电器、各类建筑物、生产场所等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而且对人的生命也构成极大的威胁,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因此防雷减灾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综观目前气象科普服务,存在服务内容、传播主体较为分散,准确性、权威性和实用性不足,对公众的吸引力、指导作用不强等问题。文章对科普知识内容和传播建设进行了构思设计,提出了以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为突破点开展系统性的气象科普工作。建议由专业的气象服务机构开展气象科普服务知识内容库建设,气象科普知识内容库首先以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为重点进行建设,而后逐步覆盖气象科普其他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多渠道建设高公信度气象科普传播体系,尤其应重视借助新兴“短、平、快、广”第三方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同时可采取内容库授权等方式扩大气象科普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袁慧敏  王秀荣  范广洲  李泽椿 《气象》2012,38(10):1189-1195
选取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87个站点,利用1957—2007年中国高密度台站地面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的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首先选取平均降水量、降水强度、覆盖范围和持续时间4个指标,并对每个指标进行了正态化转化或Г分布拟合,然后利用相应的分布概率密度函数的反函数确定数年一遇的概率等级作为等级标准,将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的暴雨过程划分为5个等级,最终运用权重分析法建立了暴雨过程综合评估模型。应用此模型对1999年6—8月的5次暴雨过程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估效果较好,可以在实际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洪水、干旱、冰雹、沙尘暴、雪灾、地质灾害等灾种和城市、农村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对策研究及气候变化对灾害规律的影响分析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新疆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归纳总结了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新疆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防灾减灾的主要对策和某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