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海温预报指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1979—2009年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再分析气候预测系统(CFSR)的日平均资料,确定了1979—2009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具体日期。使用英国Hadley中心提供的海表面温度月平均资料,根据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和海温距平的相关场,定义热带西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WPI)和赤道中太平洋海温距平指数(CEPI)。通过对季风爆发早晚年和正常年的分析对比,定义客观标准:(1)WPI和CEPI从前1年秋季9月到季风爆发前3月份基本保持相反的位相,并且WPI没有发生正负位相转换;(2)WPI从前1年9月到该年3月这7个月的月平均指数的绝对值≥0.2;(3)满足(1)(2)条件后,当WPI<-0.2且CEPI>0,则南海夏季风爆发可能异常偏晚,而当WPI>0.2且CEPI<0时,南海夏季风爆发可能异常偏早;(4)当WPI·CEPI>0时,季风可能正常时间爆发,而满足条件(1)但不满足(2)时季风正常时间爆发的可能性较大。并对2010、2011和201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做出了比较合理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与次表层水温对夏季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根据实测资料,初步确定南海夏季风平均爆发日期是5月16日(即5月的第4候),分析了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变化与南海夏季风活动的关系。在1981-2000年期间,偏冷年份有1981、1984、1986、1990和1992年,偏暖年份有1983、1993、1995、1998、1999和2000年,其余年份为正常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迟(早)与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持续偏冷(偏暖)现象关系密切;南海中北部次表层水温6—10月异常偏冷(偏暖)时,南海夏季风则提早(推迟)结束,来年南海夏季风推迟(提早)爆发。8-12月西沙水温异常偏冷(偏暖)时,南海夏季风提早(推迟)结束,来年南海夏季风推迟(提早)爆发。  相似文献   

3.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65—2007年美国台风预警中心(JTWC)的热带气旋(TC)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初步研究南海夏季风爆发与西北太平洋(包括南海)热带气旋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伴随着西北太平洋(尤其南海区域)TC生成个数和活动频数比爆发前有显著增加,而超过1/2的年份南海夏季风爆发前2候和爆发候西北太平洋(150°E以西)有TC活动,表明TC活动可能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触发机制之一。在大多数(77%)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年,爆发前2候和爆发候西北太平洋TC活动偏多,且TC生成位置偏西;而大多数(77%)爆发偏晚年份,爆发前2候和爆发候没有TC活动。季风的偏早爆发受季节内振荡、西北太平洋TC活动、中纬度冷空气活动等复杂因素影响,而季风的偏晚爆发则主要受季节内振荡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锦年  左涛  汪洋  王宏娜 《海洋通报》2013,32(5):514-520
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标志着中国雨季的开始。准确预测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时间对中国的降水预报具有 重要参考意义。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南海低层850 hPa 高度区域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来判断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这种判断 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但在南海夏季风爆发期间,受台风(或热带低压系统) 和副热带高压异常位置的影响,利用低层区域 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来确定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似乎略显不足。综合大气环流方法和副热带高压异常变化特征分析等方法, 客观确定了201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为2012 年我国汛期降水特点提供参考依据。最后简单回顾了采用印度洋海气热通 量预测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可行性,为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的深入研究及其机理探讨提供了又一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8年NCEP/NCAR日平均资料研究南海夏季风环流及动能收支的多尺度变化。 结果表明1998年南海夏季风环流在对流层高层以季节变化为主,在低空以季节内变化为主;但在整个对流层,动能收支各项的变化均表现为短周期变化过程较强,而季节变化则较弱。在夏季风爆发前后,动能收支主要取决于120d和30~60d变化,爆发阶段突出了准两周与天气尺度变化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南海夏季风爆发与南海热含量异常特征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利用1958—2007年SODA月平均海温资料、1958—2008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1974—2008年NOAA卫星月平均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季风与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之间的可能关系,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前冬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当冬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偏高(低)时,次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进一步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异常年前期及前冬南海东部热含量异常年的相关大气环流特征分析后发现,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和偏晚年前期的OLR特征、对流层环流特征及位势高度场分别与前冬南海东部热含量异常偏高和偏低年相一致。得出冬季南海东部热含量偏高(低)时,OLR在赤道东印度洋至我国南海及菲律宾以东为负(正)距平,南海地区对流加强(减弱);在纬向方向上,大气环流特征表现为正(负)的Walker距平环流,低纬Walker环流发展(减弱);在经向方向上,南海地区南北向局地Hadley环流加强(减弱);次年初春(3—4月)500hPa位势高度场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区总体为负(正)距平,副热带高压偏弱(强)。因此有(不)利于南海夏季风的早爆发。南海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热含量异常都通过对流作用影响其上空大尺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反演出的海洋大气参数,应用目前世界较为先进的通量算法(CORAER 3.0),计算了西太平洋区域海-气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首先分析了海-气热通量的多年平均场和气候场变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进而对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西太平洋海-气热通量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感热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黑潮区域,潜热通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北赤道流区和黑潮区域。在气候平均场中,黑潮区域的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冬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暖池区域感热通量除了春季较小外,冬、夏和秋季基本相同,而潜热通量最大值出现在秋、冬季,最小值出现在春、夏季。另外,海-气热通量还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均存在16 a周期,与南海夏季风爆发存在相同的周期。由相关分析可知,4月份暖池区域的海-气热通量与滞后3 a的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存在密切相关关系,这种时滞相关性,可以用于进行南海夏季风爆发的预测,为我国汛期降水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基于以上结论,建立多元回归方程对2012年的南海夏季风爆发进行了预测,预测2012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将偏晚1~2候左右。  相似文献   

8.
宋家喜 《海洋学报》1992,14(2):47-52
本文通过计算分析发现,北大西洋北部海温变化与后期南亚500hPa高度场变化有密切关系,文中着重分析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物理过程及其对南亚夏季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逐月的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和逐层海温资料,分析了南海夏季风爆发早年和晚年前一年冬季和春季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热含量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南海上层海洋热含量的变化集中体现在中南部(8°~16°N,110°~120°E),而且热含量变化的信号在南海100~200 m之间最强。季风爆发早、晚年的冬春季,南海中南部热含量呈反位相变化。当南海夏季风早(晚)爆发,热含量为正(负)距平。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与前期1~5月份南海中南部上层海洋热含量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尤其是3月份相关关系最好。当热含量为正(负)距平时,上层海洋异常得到(失去)热量,增大(减弱)了季风爆发前陆地冷海洋暖的海陆温差,有利于南海夏季风的早(晚)爆发。  相似文献   

10.
最优子集回归在福建热带气旋年频数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相关分析方法普查了影响福建省热带气旋(TC)年频数与前期北半球500hPa和100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北太平洋海温场以及500hPa月环流特征量的关系,分析影响福建TC年频数的前期大气环流及海温场特征,寻找与福建TC年频数关系密切的预测因子,采用“两段筛选”的思路,选用逐步回归筛选出M个(10个左右)预报因子,再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预报模型,其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南海夏季风暴发过程的低频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1979~1996年共18a的NOAA卫星OLR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850hPa风场资料,分析了夏季南海地区及南海季风暴发过程的某些低频特征。认为北半球夏季南海地区的低频活动较活跃,并且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这种年际变化同南海季风的暴发时间有联系。南海地区的低频振荡在南海季风暴发后增强。通过对18a 及K*的时段叠加合成图的分析,发现南海夏季风的暴发同赤道印度洋低频振荡的东传及西太平洋低频扰动西传有密切联系,南海夏季风暴发期间南海地区将印度洋与西太平洋之间的低频活动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1Introduction Indian Ocean dipole(IOD),a kind of localcharacteristics of variation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in the Indian Ocean,behaves with an oppo-site SSTA symbol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parts ofthe tropical Indian Ocean(Yu and Liu,2004;Rongand…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季风爆发期南海大气边界层的日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海尚未有关于海洋大气边界层结构日变化方面的研究.研究海洋大气边界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海洋表层结构变化影响机制,对发生在海洋大气边界层上的过程进行预测预报.因此了解南海海洋大气边界层的结构特征,对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南海天气尺度海气相互作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1998年在南海南部(6°15′N,110°E)和南海北部(20°29′39″N,116°57′48″E)的南海季风试验中定点科考船释放一天四次的探空观测资料分析得出,季风爆发前海洋大气边界层存在规则的日变化,在中午达到深厚.季风爆发后南海北部大气边界层日变化消失,南海南部依然明显.分析表明对其日变化起重要影响的是短波辐射;潜热输送对大气边界层高度日变化影响不大.与大气边界层厚度日变化相对应,南海南部边界层内水汽日变化明显,而南海北部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Multi-scale variability of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sing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 and harmonic analysis the multi-scale variability of subsurface temperatur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studied by analyzing one-year (from April 1998 to April 1999) ATLAS mooring data. By wavelet transform, annual and semi-annual cycle as well as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are found, with different dominance, in subsurface temperature. For annual harmonic cycle, both the downward net surface heat flux and thermocline vertical movement partially control 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For semi-annual cycle and intraseasonal variability, the sub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is mainly linked to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thermocline.  相似文献   

15.
The wind data from NCEP and hydrographic data obtained from April 22–May 24, 1998 have been used to compute the circul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using three dimensional diagnostic models. The main numerical results with SSHA derived from T/P altimeter are as follows: most of intruded Kuroshio bypasses. However, a part of Kuroshio intrudes westward above 300 m levels. This intruded westward flow is narrowly confined to the continental slope south of China, in agreement with the findings of Qu et al. (2000). The basin-scale cyclonic gyre dominates in the northern SCS and consists of two cyclonic eddies, C2 and C3, above 300 m levels. However, it is separated into two parts by an anti-cyclonic eddy, W4, below 300 m. The basin-scale anti-cyclonic gyre dominates in the central SCS and consists of three anti-cyclonic eddies, W1, W2 and W3, above 300 m levels. However, below 300 m it consists of the anti-cyclonic eddies W1, W2 and W4 and extends northward to near 20°N. A northward coastal jet is present near the coast of Vietnam at depths above 300 m, and develops northward further to about a distance of 3°15′ N than that in cruise 2. The most important dynamical mechanism is due to the joint effect of the baroclinity and relief. The second dynamical mechanism is du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wind stress and relief. The topography effec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β effect. The Sverdrup relation cannot be satisfied in the SCS.  相似文献   

16.
李飞  胡鹏  何金海 《台湾海峡》2006,25(2):160-16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04、2005年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采用GRAPES对2a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GRAPES成功的模拟了南海夏季风建立期间南海地区低层东风转向和副高迅速东撤的过程,通过数值模拟,揭示了南海夏季风建立过程中存在着的中低纬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A modified and improved primitive equation numerical model with p-sigma incorporated vertical coordinates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on the summer monsoon properties. The different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distributions are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in the time integrations by using two different SST models, one of which is called the deep ocean model (DOM) and the other the shallow ocean model (SOM). The SST generated by the DOM has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initial SST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pattern in the cold water years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while the SST generated by the SOM has the pattern similar to that in the warm water year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by using DOM and SOM are analyzed in detail. Th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most basic and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mmer monsoon climate can be simulated successfully in both experiments, that means the climatic propert  相似文献   

18.
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与南海夏季风爆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海域次表层水温对南海季风的影响,用Argo剖面浮标等实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印度洋暖池次表层水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时,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可能引起Walker环流加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中心位置偏北偏东,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气旋性距平环流出现,有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冷,可能引起Walker环流东移并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中心位置偏南偏西,南海和西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下层有反旋性距平环流出现,不利于低空西到西南气流的加强,导致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晚。结论:冬季,太—印暖池次表层水温偏暖(冷),翌年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偏早(晚)是主要现象。  相似文献   

19.
2004年秋季冷空气活动对南海海表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航次观测和网上的有关资料对南海2次强度不同的冷空气活动及其对南海SST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9月22日弱冷空气过程南下速度慢,在陆地上变性较明显,未造成南海SST的明显变化;而10月2日前后的强冷空气过程南下速度快,陆地上变性比较弱,造成南海SST明显下降.通过对南海海表热收支分析,发现南海北部SST下降主要是冷空气造成净热通量急剧增加,海洋失去热量,而南部SST下降可能是南部海面气旋式风应力引起的下层冷水上涌.初步解释了2004年秋季冷空气活动对南海SST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