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浙江白垩系上部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浙江白垩系上部地层可划分为永康群、天台群和衢江群 ,长期以来 ,认为天台群和衢江群不整合覆于永康群之上。通过对代表性盆地岩石地层层序、古生物、同位素年龄资料的综合分析 ,发现三个群的下部地层 (馆头组、中戴组和天台盆地的塘上组 )为下白垩统 ,上部为上白垩统 ;天台盆地塘上组与仙居盆地小平田组为同物异名的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层 ,覆于小平田组之上的“塘上组”是两头塘组的下部层位 ;永康生物群和衢江生物群的主要生物化石时代分别为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 ,但就两个生物群所涵盖的永康群和衢江群生物化石总体而言 ,其时代均应为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永康群、天台群和衢江群是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时期的同期异相堆积 ,不存在相互叠覆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建南盆地新生代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建南盆地是在晚白垩世末南海中南部的一次张性构造运动──礼乐运动作用下开始形成的。盆地的发育经历了中、晚始新世之间的西卫运动造成区域抬升,使中建南盆地的下伏地层遭受变形、隆升和剥蚀;晚渐新世─中中新世的南海中央海盆扩张──南海运动;中中新世末期的万安运动和中新世末期南海整体沉降作用。共划分了6个层序组,8个层序,即A层序组(含A层序)、B层序组(含B层序)、C层序组(含C1层序和C2层序)、D层序组(含D层序)、E层序组(含E1层序和E2层序)和F层序组(含F层序)。  相似文献   

3.
对“西藏南部江孜地区白垩系的厘定”一文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浩若 《地质论评》2000,46(6):587,627
藏南江孜地区的白垩系,50年代以来,一直分为下部的加不拉组和上部的宗卓组,时代大体相当于早、晚白垩世。吴浩若(1987)又在宗卓组上部分出床得组。王成善等(2000)认为地层层序是宗卓组在床得组之上,并将加不拉组时代上延到晚白垩世的Santonian。白垩系在藏南分布广泛,本区又是西藏白垩系的标准地点之一。这些变动,对西藏地质研究和  相似文献   

4.
松辽盆地坳陷期湖盆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横跨松辽盆地北部东西向大剖面为例,综合应用钻井岩芯、测井曲线、古生物和地震资料,进行松辽盆地北部坳陷期(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共识别出2个二级层序界面和13个三级层序界面,划分出2个二级层序和13个三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以姚家组底界不整合面为界,自下而上命名为SSI、SSII。  相似文献   

5.
侏罗纪、白垩纪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演化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其沉积物蕴涵着新特提斯早期演变的丰富信息。通过实测浪卡子县多久乡卡东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地层剖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对剖面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晚侏罗世层序地层总体上表现为海退的进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喜马拉雅海区持续收缩和海平面下降的过程;早白垩世层序地层总体表现为海进的退积序列,反映了特提斯洋壳的扩张阶段。早白垩世桑秀组可以分为2个层序,第一个层序为Ⅰ型层序,镜下观察表明,早白垩世桑秀组底部的砂岩为近源沉积,属滨浅海相沉积,为低水位体系域,颗粒的定向性指示该区后期受到强烈的挤压作用;中部为次深海沉积,为海侵和高水位体系域;第二个层序为Ⅱ型层序,发育陆棚边缘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由陆棚、火山陆隆和浊流沉积组成。甲不拉组的砾岩属于新层序的开始,为低水位体系域。该剖面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与同期全球海平面相对变化曲线基本一致。该区层序形成的控制因素包括构造沉降-火山活动、海平面相对变化和沉积物供应。结合锆石SHR IM P年代学研究可以确定侏罗纪/白垩纪的界线位于前人认为的维美组上部砂岩之底。  相似文献   

6.
试论浙东不同盆地塘上组的层位及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剖面研究,证实了浙东不同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并非都为同一层位。天台、丽水及缙云壶镇、舒洪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整覆于馆头组沉积岩之上,其上为两头塘组整覆,层位大致与馆头组上部相当,为下白垩统。小雄盆地上部原称塘上组的一套火山岩,其岩石组合、地层层序、生物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等与浙东其他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不相同,成岩时代在81.5—92.9Ma,产晚白垩世翼龙和鸟类化石,覆于永康群朝川组之上,其层位大致与永康群方岩组和天台群赤城山组相当,时代为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7.
林海锋 《福建地质》2022,41(1):26-37
晚白垩世石牛山组为东南沿海晚白垩世重要的沉积-火山地层,为一套陆相沉积-火山喷发岩系,其平行不整合于寨下组之上;根据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石组合特征、火山活动旋回及岩浆演化规律等,将其进一步划分为2个岩性段,下段为火山碎屑沉积岩,上段为酸性火山碎屑岩夹酸性火山熔岩组合,其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喷发旋回.对石牛山组上段流纹...  相似文献   

8.
一直以来,大兴安岭北部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地层自下而上划分为绣峰组、二十二站组、漠河组和开库康组。本次研究在漠河组之上发现一套复杂成分砾岩层,暂将其划分为阿陵河砾岩,为非正式填图单元。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调研基础上,开展了层序地层学、沉积环境分析及阿陵河砾岩层中粗粒长石砂岩的碎屑锆石U-Pb测年研究。结果表明:阿陵河砾岩层整合于漠河组之上,是漠河盆地萎缩期潮湿—温暖气候条件下冲积扇相的沉积产物,物质来源主要来自盆地南部,其沉积时代应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漠河盆地从西向东,沉积时代变新,主体沉积时代由中侏罗世、晚侏罗世向早白垩世演化,与蒙古—鄂霍茨克洋自西向东闭合时代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前陆盆地是中国典型的前陆盆地之一。自晚三叠世以来,该盆地充填了厚度大于1万余米的海相至陆相沉积物,以不整合面为界可将其划分为6个构造层序,根据几何形态将构造层序区分为两种类型,即楔状构造层序和板状构造层序,其中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构造层序为楔状构造层序,其余为板状构造层序。研究结果表明楔状构造层序为逆冲构造负载的产物,板状构造层序为走滑剥蚀卸载的产物。本次以晚三叠世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楔状前陆盆地开展了逆冲构造负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以晚新生代龙门山前陆盆地为典型的板状前陆盆地开展了与走滑剥蚀卸载系统的弹性挠曲动力学模拟,并计算了龙门山构造负载系统向扬子克拉通的推进速率,结果表明龙门山造山楔的推进速率在早期较快(如晚三叠世最大推进速率达15mm/a),晚期较慢(如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古近纪最大推进速率仅为6.7mm/a)。进而推测龙门山幕式逆冲作用的构造驱动力来自于青藏高原中生代以来的基麦里大陆加积碰撞和印度与亚洲板块碰撞作用,其中晚三叠世楔状构造层序是羌塘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侏罗世楔状构造层序是拉萨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晚白垩世—古近纪楔状构造层序是科希斯坦板块、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冀北-辽西地区侏罗纪土城子组的时代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城子组的时代归属存有分歧.目前主要有5种观点:①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②晚侏罗世早期;③晚侏罗世;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⑤早白垩世.根据侏罗纪年代地层学的研究现状,综合生物地层、磁性地层及同位素年代学的资料,认为土城子组的时代应为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Callovian-Oxfordian).土城子组的同位素年龄在147~136 Ma之间.  相似文献   

11.
大别造山带北缘中生代地层格架厘定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大别山北麓陆相中生代地层发育 ,由于缺乏可靠生物化石证据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巨大分歧 ,这制约了造山带研究的深入。根据对发现的火山岩碎屑和 K- Ar同位素年代学数据 (10 3.6— 138.3Ma)研究 ,表明凤凰山组、周公山组和毛坦厂组同属于早白垩世 ,并且可能是同期异相产物 ;覆盖在毛坦厂组之上的黑石渡组亦为早白垩世。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同位素年龄数据和岩相对比 ,三尖辅组以中侏罗世为主 ,可能跨早、晚侏罗世 ,与防虎山组和圆筒山组为同期异相。已有的石榴石重矿物分析和孢粉研究支持上述结论。地层接触关系表明白大畈组为早白垩世火山岩。  相似文献   

12.
广东河源盆地红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凌秋贤  张显球 《地层学杂志》2002,26(4):264-271,T003,T004
河源盆地红层厚达 5 0 0 0 m,依岩性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为大凤组、主田组、浈水组、丹霞组和莘庄村组。前三组称南雄群 ,粗碎屑岩较发育 ,厚 16 0 0— 370 0 m。大凤组为紫红、暗紫红色砾岩 ,在盆地北部该组上部为细砾岩夹含砾砂岩 ,富产恐龙圆形蛋化石 ,厚 5 6 7m;主田组为紫红色含砾砂岩与不等粒砂岩互层夹细砾岩、砂质泥岩 ,富含灰质结核 ,产窃蛋龙、恐龙长形蛋、龟鳖类、腹足类和瓣鳃类化石 ,厚 90 0 m;浈水组沉积物又较粗 ,以细砾岩、含砾砂岩发育为主要特征 ,厚达 2 2 0 0 m。大凤组和主田组富含恐龙蛋化石 ,其面貌与南雄盆地相似 ,时代属晚白垩世无疑。丹霞组全为粗碎屑岩 ,为紫红色块状砾岩、砂砾岩 ,具丹霞地貌特征 ,厚 70 0 m,时代暂归晚白垩世—古新世。莘庄村组以红色细碎屑岩发育、富含灰质结核、下粗上细、上部红黑相间为主要特征 ,产介形虫、轮藻、腹足类、瓣鳃类化石 ,时代属古新世  相似文献   

13.
漠河盆地中生代地层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依据近几年地层研究成果和野外地质调查获得的新资料 ,对漠河盆地中生代地层进行了厘定 ,将阿杭提河组划归绣峰组 ,木瑞组划归上库力组下部 ,上库力组和依列克得组之间的含煤地层划归上库力组上部。这样纵向上塔木兰沟组—上库力组—依列克得组为火山岩—碎屑岩夹火山岩、煤层—火山岩旋回 ,与邻区具有很好的对比关系。依据新的同位素资料 ,将塔木兰沟组的时代厘定为早白垩世 ;依据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植物、孢粉等化石资料 ,对漠河盆地额木尔河群的时代进行了讨论 ,认为额木尔河群的时代为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14.
平庄─元宝山盆地的晚中生代地层可划分为下白垩统黑水组、元宝山组和杏园组,上侏罗统上那不打组与那不打组。杏园组和元宝山组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属于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的中部组合,可与邻区的主要含煤沉积的植物组合进行对比,时代属早白垩世Berriasian期至早Aptian期。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平庄─元宝山盆地群晚中生代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平  王宇林 《地层学杂志》1994,18(4):275-281
平庄─元宝山盆地的晚中生代地层可划分为下白垩统黑水组、元宝山组和杏园组,上侏罗统上那不打组与那不打组。杏园组和元宝山组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属于RuffordiaOnychiopsis植物群的中部组合,可与邻区的主要含煤沉积的植物组合进行对比,时代属早白垩世Berriasian期至早Aptian期。  相似文献   

16.
郭宪璞 《地层学杂志》1995,19(3):208-213,T001
通过对新发现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上白垩统乌依塔克组有孔虫化石的时代分析,认为该组的时限为晚上伦期—赛诺期,综合分析各类化石的时代特征,本区土伦阶和赛诺阶的界线应划在Migros-Ammobaculites组合和Pararotalia-Nonionella组合之间。  相似文献   

17.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BOUNDARY IN THE TINGRI REGION OF SOUTHERN TIBETtheNNSFProject(49872 0 0 3)andtheNationalProject (G19980 40 80 0 )ofChina  相似文献   

18.
根据康马地区三叠系吕村组和涅如组新发现的化石及区域地质背景 ,把该区的地层时代分别厘定为中三叠世中晚期至晚三叠世早期和晚三叠世中晚期 ,并认为缺失早三叠世至中三叠世早期的沉积。研究表明康马地区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为微角度不整合接触 ,是“藏南运动”和“印支伸展运动”共同影响形成的。晚二叠世末至中三叠世早期 ,康马地区露出海面 ,接受剥蚀并形成喀斯特化风化壳。中三叠世末至晚三叠世 ,这一地区发生强烈伸展—裂陷 ,地壳迅速沉降 ,形成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 ,发育巨厚的半深海—深海复理石沉积 ,并伴随大量基性岩浆贯入。涅如组下部有两期基性岩侵入 ,早期基性岩床形成于印支晚期 ,晚期穿层侵入形成于燕山早期。  相似文献   

19.
对海南岛乐东盆地白垩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将原报万组上部一套冲积相划分出来 ,新建长茅组 ;厘订后的报万组限定在长茅组之下 ,为一套河湖相沉积 ,二者为整合接触 ,含孢粉化石 ,时代为早白垩世最晚期到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