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重力三方向小子域滤波解释伊通盆地断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伊通盆地的断裂系统, 前人主要研究了边界断裂和盆地内的2号断裂的性质.为了精细地解译盆地内其他断裂的基本性质, 利用重力场小子域滤波及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技术圈定了14条断裂的平面位置, 给出了伊通盆地平面断裂构造格架并描述了主要断裂的重力场特征.在与其他地球物理资料(4条地震剖面和4条电阻率断面) 的对比分析中, 除证实了已有的断裂外, 还验证了利用三方向小子域滤波技术最新发现的一些断裂, 证明了该方法技术的有效性.阐述了14条断裂的基本性质, 重点研究了盆地内中央断裂的存在性和基本性质.指出中央断裂是与盆地东南缘和西北缘两条断裂同期形成的主要控盆构造; 2号断裂向西与西拉木伦断裂相连, 盆地南部(2号断裂以南) 基底与华北板块有关, 北部则属于东北微陆块复合基底.   相似文献   

2.
汤原断陷是典型的受断裂控制的陆相盆地。盆地内断裂极为发育。断裂的发育主要有 N E向和 N W - N W W 方向,断裂的分布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群的特征。按断裂的成因类型可划分出7 种类型。断裂对油气生成、运聚及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基底大断裂控制了烃源岩的展布,主干断裂控制了圈闭的形成和分布,断裂为油气运移提供了通道作用,断裂的封闭性为油气的聚集成藏提供了遮挡条件。  相似文献   

3.
利用遥感图像对华东南地区开展了区域断裂构造解译,发现了3条新断裂,分别是近东西向的醴陵-龙泉断裂,北西西向通道-龙川断裂和永福-佛岗断裂。笔者前期研究表明这3条断裂对地表岩石和铀矿田的分布均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属大型断裂。通过布格重力异常和磁异常进一步分析,发现通道-龙川断裂和永福-佛岗断裂具有明显的重力异常和磁异常,深部断裂特征明显,认为应归属深大断裂;而醴陵-龙泉断裂只是中段具有磁异常反应,是否为深大断裂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试论活动断裂与地震活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光 《河南地质》1998,16(4):281-285
参考了美国、日本研究机构对活动断裂的划分原则,以及中国对活动断裂的划分,提出了活动断裂的两种类型,即:突发性活动断裂和蠕动性活动断裂及其差异。作者对活动断裂在地震活动中的诱发作用和缓解作用,以具体数字作了分析比较,剖析了洋壳与陆壳的地震发震率的差异性。提出了蠕动性断裂可以缓解地震活动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航空物探(重、磁)及遥感在断裂构造研究中的关系,利用新疆哈密沙泉子地区开展的航空物探(重、磁)遥感调查数据,开展了该区断裂构造划分,共划分断裂构造18条。对划分的18条断裂进行了重磁遥特征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区内所划分的一、二级断裂均为重磁遥相关,重磁遥相关的三级断裂也是与主体构造格架方向一致的断裂;重磁、磁遥相关断裂均为三级断裂,不相关断裂也是三级断裂。总体上,利用重磁遥资料进行大断裂或主体格架断裂划分时关联性更好。  相似文献   

6.
地质构造尤其是活动断裂控制着动力现象的区域性分布,然而活动断裂与矿井动力现象的关系并不是绝对和完全的。对断裂活动性进行评价,确定断裂的动力活动强度,是进行动力现象的预测与预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分析活动断裂的特征及其对矿区原地应力场的影响,提出了既具有代表性又容易获取的适合多尺度断裂活动性评价的5个主要指标,即活动断裂两侧断块的高程差、活动断裂长度、活动断裂走向与最大主应力的夹角、活动断裂走向与最大剪应力的夹角及断裂地震综合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断裂活动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隶属函数,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获得了断裂活动性的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新汶矿区协庄矿,结果显示冲击地压多发生于具有强活动性的断裂附近。表明文章建立的评判模型能够较好地对断裂活动性进行分级。文章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改进了地质动力区划中断裂活动性评价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断层研究及其控油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塔里木孔雀河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分析了断层的分布特征、局部构造与断裂演化的关系、断裂对于油气分布的作用,认为断裂的形成和发育主要受到大地构造的控制,油气的分布和运移和断裂密切相关,并且断裂控制了圈闭的有效性,总结了断裂和油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断裂构造工程效应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具体工程中 ,断裂构造特性决定了断裂构造工程效应 ,两者共同决定了对断裂构造的工程处理措施。通过对断裂构造工程勘察、工程效应和工程处理全过程的综合研究 ,理论解析了断裂构造工程效应研究的前沿课题 ,并给合工程实践 ,提出了基于理论模型的个性化断裂构造工程效应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9.
胶东招平断裂几十年来黄金产量一直位居全国首位,但近十年没有大的找矿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人认为破头青断裂为招平断裂北段的主干断裂,忽略了对九曲蒋家断裂的找矿。近年来在水旺庄矿区取得深部找矿突破,新增金资源量170余吨。通过水旺庄矿区大量深部钻孔配合地表实测剖面及区域调查研究等手段,系统揭露了控矿断裂深部形迹,揭示了九曲蒋家208断裂与招平断裂的空间关系。按照以往招平断裂尖灭于龙口市颜家沟村的认识分析,尖灭位置距水旺庄矿区直线距离仅1.9km,招平断裂北段的找矿空间已不大。明确了九曲蒋家208断裂为招平断裂北段主干后,招平断裂北段再次展现出巨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西江断裂是控制珠江三角洲断陷盆地西缘的区域性断裂。本文通过面上调查、物探、钻探、年龄测试等手段,查明了西江断裂的主体分布及第四纪活动的年代学特征。西江断裂三水至磨刀门之间的段落大致可以划分为3段,自北向南依次为三水—高明段、鹤山—江门段、江门—磨刀门段3段,由6条次级断裂组成:丹灶断裂、富湾断裂、了哥山断裂、九江断裂、大敖断裂、白蕉断裂组成。通过第四纪年代学特征分析,断裂在中更新世中期至晚更新世中晚期曾发生过多次活动,其后活动性均较弱。  相似文献   

11.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断裂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龙胜祥  陈发景 《现代地质》1997,11(4):501-509
摘 要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断裂十分发育‚可分为基底主断裂、基底次级断裂和盖层 断裂。详细描述了断裂的类型及几何学特征‚探讨了断裂发育时期及其运动学特征‚分析了 断裂与油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安徽张八岭隆起区内成矿期构造是郯庐断裂带长期性、多阶段活动的产物。以该区西张郢和瓦屋刘金矿床为研究对象,根据野外地质测量,共厘定出4种与成矿有关的断裂构造,分别为NWW向、近SN向(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NW向和NNE向断裂构造。其中NWW向断裂与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规模较大,为郯庐左行走滑断裂带的派生构造,前者为右行扭压断裂,后者为左行扭张断裂;二者控制了矿床(点)的区域分布,是主要的导矿构造。NW向断裂主要分布于西张郢矿区,为NWW向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受扭张性应力作用,使张八岭群片理构造发生活化,形成顺层滑动破碎带;NNE向断裂主要分布在瓦屋刘矿区,为近SN向断裂(管店-下马断裂、宋圩-石店子断裂)的次级断裂,成矿期在扭压性应力作用下形成挤压破碎带。NW向断裂及NNE向断裂均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是张八岭隆起区内重要容矿构造,控制了矿体的空间展布、形态及产状,使矿体在平面上具有平行斜列,近等距性分布特征,垂向上具有南西向侧伏,尖灭再现、尖灭侧现规律。在对张八岭隆起区断裂构造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控矿规律,建立了张八岭隆起区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最新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结合钻井和区域地质资料,运用断裂生长指数、平衡地质剖面、趋势厚度恢复等多种方法对马北地区断裂组合、断裂发育期次、断裂演化、构造高点发育及迁移规律进行了精细解剖。依据断层组合关系、安德森断层模式及Harding1974年关于走滑断裂系应力、应变的相关论述,对该地区新生代以来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应力状态进行了探讨,并以油气动态成藏的方式系统地研究了断裂-构造高点演化与油气藏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马北地区多期断裂是以马仙断裂为主导的走滑断裂体系,其断裂演化与马仙断裂活动息息相关,且与古今构造之间具有明显的耦合关系,两者共同控制了新生代油气藏的形成、改造及分布。  相似文献   

14.
吉林中部断裂构造带位于梨树断陷东侧,断裂构造带包括南金山断裂、北金山断裂、吉林中部断裂、苏家屯断裂。本文介绍了火石岭期、沙河子期、营城期、登娄库期—泉头早期、嫩江期末期—明水期和喜马拉雅期,南金山断裂、北金山断裂、吉林中部断裂、苏家屯断裂构造形、成演化史。  相似文献   

15.
陕西小秦岭地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方维萱 《地质与勘探》1990,26(12):40-43
小秦岭地区的断裂构造可划分为:幔型断裂、壳型断裂和区域断裂.幔型和壳型断裂是导矿构造,控制了物化探异常及矿带展布方向,其派生次一级构造控制了物化探异常的高值区及矿体展布方向.本文从不同方向、不同发育规模的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出发,探讨了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矿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青川断裂的特征及形成的物理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地讨论了四川省青川断裂的断裂特征及形成的物理条件。对断裂构造岩的微构造和宏观构造进行了细致的描述分析,将断裂岩分为四个带。结合区域资料,讨论了断裂的形成时代及与邻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招平断裂带是我国著名的金矿成矿带。断裂的空间展布形态特征对寻找断裂构造控矿型金矿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断裂的遥感解译,研究了招平断裂带主断裂的走向、主断裂地表破碎带宽度以及主断裂起伏程度等成矿有利度指标,构建了基于断裂距离场的成矿有利度分析模型,并圈定研究区域成矿远景区11处,为区域地质、物化探等勘查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对活动断裂的活动强度进行研究,不仅是预测地震的发生、减轻地质灾害的基础,也是城市工程设计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断裂活动性评价所具有的模糊性和灰色性特点,将模糊数学与灰色系统有机结合,提出了断裂活动性评价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了梯形隶属函数,并采用"活动性标志的相对值大,权重大"的原则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最终获得了断裂活动性的评判结果。利用该模式对西安地区活动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潼—长安断裂活动性最强,其次是渭河断裂、咸阳断裂,余下—铁炉子断裂活动性最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地面地质调查、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高精度遥感影像解译相结合的手段,对天水市活动断裂带开展了综合地质调查和研究,基本查明了该区活动断裂的空间分布、出露情况、错断规模及断裂特征。活动断裂主要有北西西、北西和北东向3组,其控制了天水市新生代以来地质地貌格局。其中,北西西向断裂是天水城市规划范围主要活动断裂,沿断裂走向延伸大、断裂破碎带出露宽,活动性强-极强;北西向断裂中等;北东向断裂活动性较弱。该研究对提高天水市城市活动断裂研究、国土空间规划及防灾减灾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深断裂控岩控矿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讨论了深断裂在地壳发展各阶段的活动特点及控岩、控矿情况,指出了深断裂的识别标志及研究深断裂的重要性,研究方向。由于深断裂控岩、控矿物的重要作用,研究深断裂涉及构造、岩石、矿床等多学科,呼吁建立“深断裂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