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家子铅锌矿区吴家屯矿床是燕山期形成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铅锌矿床。矿床中除铅锌矿外还伴生有银、硫、铜、锰等多种有益元素。银主要呈微粒自然银、辉银矿、金银矿、银黝铜矿、黝锑银矿、硫砷铜银矿、含碲银矿物等产出,并呈包裹体产于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等矿物中,或充填于这些矿物的裂隙及晶隙中。少部分银则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方铅矿、黄铁矿矿物中。  相似文献   

2.
对猫岭—王家崴子金矿区矿石中伴生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猫岭金矿的 As,Cd, B,Be,Sn,Bi,Pb,Sb明显偏高,其中 As,Cd,B高度富集, Bi,Sb,Sn,Be,Pb中度富集;王家崴子金矿 Pb,Cr,Cd,Zn,Be,Sn,Bi,As明显偏高,其中 Cd,Bi,As,Pb,Sn高度富集, Cu为中度富集。矿石中 As,Bi,B含量较高与赋矿围岩中该元素高的原始富集有关。岩矿显微鉴定和多种数理统计分析综合研究表明, Pb,Zn,Cu主要以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和黝铜矿等独立矿物形式存在,部分呈类质同像形式分布于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中。 As以毒砂形式存在,部分以类质同像形式存在于黄铁矿、雌黄铁矿、白铁矿和黝铜矿中; Sb,Bi以固溶体混入物形式分布于黄铁矿、毒砂和黝铜矿中; Sn,B以独立矿物形式赋存于黄铁矿、方铅矿和黝铜矿中; Cd与方铅矿和闪锌矿、黝铜矿有关;部分 Cr,Be,B与云母和粘土矿物有关。  相似文献   

3.
1月11日,从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以下简称省地矿局)传来喜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曲凯研究团队在河南桐柏发现并命名的自然界新矿物——空锌银黝铜矿正式获得国际矿物学协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批准,新矿物全型标本已馆藏于中国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4.
采用人工重砂、光薄片、X粉晶衍射、扫描电镜及电子探针等综合方法,查明铁炉坪银铅矿床中的独立银矿物有银黝铜矿、自然银、辉银矿、硫铜银矿、硫锑银矿、硫锑铜银矿和溴氯角银矿等7种。在原生矿石中,银黝铜矿为主要银矿物,并以包裹体形式分布在方铅矿之中;在氧化矿石中,辉银矿、自然银、溴氯角银矿等均占一定比例。矿石中的银主要赋存在独立银矿物之中。银矿物粒度细小,形态复杂,选矿时宜采用浮选法或浮选—重选联合流程。对氧化矿石也可采用先硫化、然后浮选的流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通过我国南方一些金银矿床和锡—银多金属矿床中的银黝铜矿的化学成分标型特征分析对比,结合其光性、物理性质及与其它矿物连生组合特征,探讨了不同矿床(矿田)银黝铜矿的成因标型意义。并指出银黝铜矿可作为广西找银矿的标型矿物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线金厂金矿床是一热液充填型小型金矿。其矿化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①大石英脉形成阶段(伴有少量黄铁矿);②铅锌铜多金属硫化物形成阶段;③以细粒方铅矿为主的金属硫化物阶段;④方解石细脉形成阶段。金矿化主要发生在第二和第三矿化阶段,金与金属硫化物密切共生。矿石中金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两种形式存在,仅有少量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金属硫化物中,矿石中的金矿物主要充填于矿物裂隙中和嵌布于矿物晶粒之间,少量被包裹在矿物之中。  相似文献   

7.
多接收杯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实现了对 Cu同位素组成(δ65Cu)的精确测定,推动了 Cu同位素在矿
床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在收集铜同位素近年来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系统归纳了不同铜矿床 类 型(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床、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热液型铜 矿 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等)以 及 主 要 矿 物(黄 铜 矿、辉 铜 矿、黄 铁 矿等)的 Cu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类型铜矿床和矿物 Cu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型矿 床、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斑岩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黄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硅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辉铜矿、黝铜矿、砷黝铜矿、孔雀石等矿物相对富集轻铜 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火山气液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岩浆熔离铜镍硫化物矿床、斑 岩 型 铜 矿 床、热 液 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黄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斑岩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热液型铜矿床、沉积型铜矿床中的辉铜矿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接触交代型铜矿床中的黄铁矿相对富集重铜同位素;铜的硫化物和氧化物均相对富集轻铜同位素。   相似文献   

8.
丹池矿带中的银(金)矿物有银黝铜矿、辉银矿、深红银矿、辉锑银矿、脆银矿、“丹池矿”(新矿物)、银金矿、锑银矿、方全锑矿和银辉铋矿等10余种。硫化物和硫盐矿物中含次显微银和次显徽金。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自然金—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晶胞参数与金、银原子数百分比成二次函数关系,并推导出了表示二者之间函数关系的方程式。利用该方程式,可以用金原子数百分比计算出晶胞参数,反之亦然。并首次将其应用在自然金—银类质同象系列矿物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0.
铼是一种战略性的稀散金属矿产,很少形成独立的矿床,多数以伴生元素的形式产出于斑岩型岩浆热液系统。研究表明,富铼矿床主要分布于活动大洋或大陆板块边缘,成因上主要与板块俯冲或碰撞作用紧密联系。富铼矿床成矿时代较新,主要为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已报道的铼独立矿物约11种,主要包括自然铼、硫铼矿、铜铼矿、钌铼矿、氧化铼等,其中以硫铼矿为主。大多数的铼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辉钼矿中,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黑钨矿等。富铼辉钼矿通常形成于中低温热液体系,辉钼矿中铼常显示不均匀性和多阶段性富集特征,最普遍的置换机制为Re4+?Mo4+。自然界中,由于铼独特的化学行为,铼可以以气相、络合物或离子的形式迁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学(如温度、pH、氧逸度、硫逸度等)条件下,相对低温、低pH、还原环境更有利于铼的富集沉淀。为了进一步完善铼金属成矿理论,需着重加强铼的成矿物质来源、赋存状态以及铼富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豫西地区的铝土矿中含有丰富的镓资源。由于对矿石中镓的赋存状态研究程度很低,使镓未能有效回收。通过对铝土矿石的扫描电镜观察、电子探针成分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并且完成了在盐酸介质中浸取镓的条件实验,初步得出了元素镓在铝土矿石中的赋存形式主要为:以类质同象置换的形式存在于矿物晶格之中;部分以吸附的形式存在于粘土矿物微粒和铝、铁的氢氧化物表面。  相似文献   

12.
马鞍山银铅锌矿床是芒场锡多金属矿田的重要组成部分。矿田之下存在多期次的隐伏岩体。隐伏花岗岩既是w.Sn、稀有、多金属矿的成矿母岩,也是银的主要来源。该矿床以银为主,银、铅、锌、锑共生。银主要赋存在锌银黝铜矿、硫锑铅银矿、深红银矿等矿物中,成因类型为混合热液叠加型。据隐伏花岗岩体平均含银0.932×1O ̄-6,为世界花岗岩Ag平均含量的18.64倍等资料分析,马鞍山银铅锌矿床中的银绝大部分来自岩浆岩,即矿田下隐伏伏岗岩。  相似文献   

13.
广西贵港含金银多金属硫化矿区属中温热液型矿床。根据其工艺矿物学研究特征 ,采用“优先浮选”的工艺流程 ,试验获得了满意的指标 ,金、银分别富集于砷硫精矿、铅精矿中。金、银总回收率均大于 85 %。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最大、世界第三的金川铜镍(钴)硫化物矿床,其钴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30%以上,明确金川矿床矿石中含钴矿物特征及其超常富集的赋存规律,对于关键金属元素成矿动力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超常富集成矿过程与驱动机制有着重大意义。从金川矿床形成及影响矿化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其中钴元素成矿机制与成矿规律,同时通过包括元素共生分异规律、共伴生富集成矿的主控因素来研究钴元素赋存状态。结果表明:金川矿床矿石中独立的钴及含钴矿物极少,多为硫化钴镍矿物和硫砷化钴镍矿物,主要为辉钴镍矿、辉砷镍钴矿、硫砷钴镍矿、辉砷钴镍矿,其中辉砷镍钴矿与辉砷钴镍矿常与磁黄铁矿或镍黄铁矿连生,尤其大部分存在于镍黄铁矿和镍铜微晶中,暗示其成因与岩浆作用有关;Co主要分散于硫化矿物组(约占90.30%)中,其中约97%分散于镍黄铁矿和镍铜微晶中;约2.85%的Co分散于羟镁硫化矿物组中,其中44.46%分布于墨铜矿中;6.51%的Co分散于脉石矿物组中,其中约73%分散于蛇纹石中。在镍黄铁矿中Ni/Co值约为44.00,镍铜微晶中Ni/Co值约为2.00;在磁铁矿中Ni/Co值约为11.00;在金川矿床分布最广泛的蛇纹石等脉石矿...  相似文献   

15.
刁泉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型银铜矿床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与成矿有关的矿石矿物成份,赋存状态及变化规律,根据矿石矿物的组成,粒度及其分析结果,对金属矿物生成顺序进行排列;找出了铜银元素在矿石矿物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含铜银矿物的特征、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平度旧店金矿床中金矿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金矿物的形态、物性、主成分及微量元素等特征的研究,认为旧店金矿中主要金矿物为银金矿、自然金,主要载金矿物为石英、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主要以银金矿形式产出,金银矿少量,自然金很少。金矿物赋存状态主要为裂隙金、包体金、晶隙金等,呈粒状、板状、针状产出,银金矿与石英、黄铁矿依存关系最为密切。旧店金矿金的成色集中在600~800之间,平均744.13,说明旧店金矿经历了中温成矿环境,且成矿时间较短,是以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期。  相似文献   

17.
八家子银-多金属矿床是燕山期形成的热液充填交代脉状矿床。矿床的铁锰矿物组合大致分两期:一期为石英-锰橄榄石-方解石-黄铁矿组合;二期为石英-蔷薇辉石-铁锰碳酸盐矿物及银多金属硫化物组合。成矿溶液中Mn ̄(2+),Mg ̄(2+),Ca ̄(2+),Fe ̄(2+)离子对银的沉淀富集作用十分显著,尤其是Mn ̄(2+),Fe ̄(2+)可使Ag ̄+还原到自然状态。银矿物主要以细粒、微粒、浑圆粒状、乳滴状包裹体的形式赋存在黄铁矿等硫化物中:或以类质同像及杂质的形式与铁、钙矿物形成银-铁、银-锰的共生体。铁锰矿物多形成于中低温热液阶段,因该阶段S ̄(2-)含量较高,故极有利于银-多金属硫化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确的晶体定向,其晶体几何常数应与内部结构中的晶胞参数一致,而在《砂矿物图册》中的方柱石和钨铅矿、《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褐锰矿,却是"晶形的(100)与单位晶胞的(110)相同"。在《系统矿物学》下册中的钼铅矿和《砂矿物图册》中的甘汞、黄铜矿、金红石及《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黄铜矿、块黑铅矿、金红石,虽然走向正确,但在矿物晶形制图和单形符号标注上,有些差错;还有一些晶形图的差错可能是由于做图不规范或清绘时笔误造成的,如《系统矿物学》上册中的软锰矿、《砂矿物图册》中的钙轴云母和铜铀云母等等。鉴于此,笔者对方柱石、钨铅矿、银铅矿、甘汞、软锰矿、钙铀云母、铜铀云母、重担铁矿、锡石、氟镁石、黄铜矿、褐锰矿、块黑铅矿、金红石等14种矿物晶形图的差错做了改正。首先用上述14种矿物的晶胞棱长计算出各矿物在原书中所给定的诸单形的晶面角度值(方位角平和极距角产);再依此做出各矿物的极射赤平投影;然后,对原书中各矿物的晶形图进行分析,找出并改正其中的差错部分;最后,利用正确的定向,用极射赤平投影作晶体立体图的方法,做出上述各矿物的精确的晶体立体图形,并做简要的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9.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野外考察,论证了位于赣东北德兴地区德乐中生代火山盆地中的德兴铜矿、银山银铜铅锌矿和金山金矿及蛤蟆石金矿属于同一成矿系统。德兴铜矿是典型的斑岩铜矿,成矿流体和金属元素主要来自岩浆;银山银铜铅锌矿是一个下部为斑岩铜矿、上部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成矿流体早期以岩浆为主,晚期有较多的大气降水参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金山和蛤蟆石金矿是远接触带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为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的混合产物,金主要来自围岩——双桥山群浅变质岩。这3套矿床以中酸性花岗斑岩或石英斑岩(高钾钙碱质花岗岩)为核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中心向外或深部向浅部为:斑岩铜金钼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和远接触带热液型金矿。这种矿床组合关系不同于已知的经典斑岩铜矿模型和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模型,因而,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的模型: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银铅锌矿远接触带热液金矿模型。这套矿床形成于中侏罗世,抑或是古太平洋俯冲板片局部重熔或撕裂重熔的产物,抑或是在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弧后伸展带由地幔底侵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盐水沟北铜矿区位于新疆库车县北部,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塔吉克-塔里木陆块区、塔里木陆块、塔里木北缘隆起、库车前陆盆地,区内构造活动强烈。铜矿床赋存于新近纪中新统康村组第一岩性段,矿体呈层状,严格受地层控制。区内共圈定10个铜矿体,矿石矿物主要为孔雀石、赤铜矿、水胆矾、自然铜等,矿体内无夹石,顶、底板围岩均为褐红色及浅红色粉质泥岩。该矿床为砂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