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田地质工作是煤炭工业生产与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超前性工作,对煤炭工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为了使煤田地质科学技术跟上当今科学发展的步伐,促进煤田地质工作更好地适应煤炭工业的发展,以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树立一个明确的煤田地质工作的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并研究制定相应的对策,是煤田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2.
加速科技进步,推进煤田地质事业现代化建设──在第三届全国煤田地质勘探科技大会上的讲话倪斌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八日同志们:刚才,群生局长结合全国煤田地质系统的实际情况,就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煤炭工业部党组的“科教兴煤”战略,依...  相似文献   

3.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贯彻《中共煤炭工业部党组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决定》的意见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和《中共煤炭工业部党组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的决定》,加快推进煤田地质事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中国煤田地质总局提...  相似文献   

4.
1战略目标与指导思想   煤田地质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建立煤田地质专业化服务网络为基础,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宏观布局的决策和目标实施为主导,以服务于市场需求为导向和发展多种经营为补充的煤田地质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一支专兼结合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煤田地质勘查与研究队伍;而且应当是一支设备精良、技术先进、机制灵活、管理现代化的企业队伍。   战略指导思想是精干主体、扶持优势产业,实施大科技发展战略,坚持“科教兴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突出煤田地质行业特色,加强国际国内经济技术合作,为煤…  相似文献   

5.
地质科学研究面向经济建设,面向地质找矿和为社会服务,是贯彻党的“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和关于体制改革的决定,使吉林省地矿局的科技工作有了较大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回顾三十年的历程,总汇如下:  相似文献   

6.
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煤田地质工作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刘崇礼,田山岗(中国煤田地质总局琢洲市072750)我国的经济正沿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前进。当今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必须依靠科学和教育。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说“...  相似文献   

7.
煤田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和煤炭综合利用,是煤炭工业的一贯方针。从六十年代我们执行“一孔多用、综合勘探”方针以来,已经初步了解到一些煤田的有益矿产及与煤伴生矿物的赋存和分布概况,但对其正确评价者则少。这与实际工作中长期以来重视实物工程量,而忽视质量和地质效果的倾向有关,特别是“十年动乱”中使这一方针几乎完全受到破坏。最近全国煤炭系统贯彻“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的方针,要八至十年改变煤炭工业面貌。为此,煤田地质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综合勘探、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
根据“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地质科技工作要围绕地质工作的主战场,解决矿产资源和环境地质工作中的重大  相似文献   

9.
环境地质学是地质学和环境科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边缘科学;是研究地质环境及其变化与人类活动与生存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环境地质学的广泛应用,现已产生了许多应用型的环境地质学分枝,煤田环境地质就是其中之一。 1 煤田环境地质工作的必要性 煤炭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能源,煤炭工业是我国的重要基础工业,煤炭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产生了各种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矿井排水、疏干可引起地面变形,井干涸泉断流,海水入侵,地面水倒灌,诱发地震,矿井水  相似文献   

10.
迈向21世纪的中国煤田地质勘探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永杰 《中国煤田地质》1998,10(A09):1-5,34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背景,以煤炭工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结合煤田地质工作实际,采用辩证分析和逻辑预测的方法,从煤田地质勘查的目标群、采用的技术方法及其最终成果的表现方式等三方面论述了进入21世纪的中国煤田地质勘探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煤田地质工作面临的形势当前煤炭工业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煤炭总量过剩 ,煤炭市场疲弱 ,特别是小煤矿资源浪费达到惊人的地步。凡此种种 ,说明煤炭工业扭亏增盈、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转变机制均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煤田地质工作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煤田地质工作正处于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18个省(区)煤田地质局下放属地管理 ,国家正在致力于加大事业单位的改革力度 ,除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 ,将其余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照市场规…  相似文献   

12.
今年六月十五日是原燃料工业部煤田地质总局建局四十周年。经中国统配煤矿总公司批准,中国煤田地质局拟于六月十五日前后举行庆祝纪念活动。其目的在于总结四十年工作经验,传扬煤田地质工作的伟大业绩,激励广大职工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继续当好先行,再立新功;宣传煤田地质战线转变职能、面向市场、走向社会,大力发展多种经  相似文献   

13.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经验等。本刊为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被国际能源机构《煤文摘》、“煤光盘”收录,是中科院信息所“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统计源刊之一,已加入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的《中文…  相似文献   

14.
全国煤田地质经济技术研究会章程全国煤田地质经济技术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部分修改1995年7月15日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国煤田地质经济技术研究会(以下简称本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从事煤田地质经济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管理工作者组成的群众性学术团...  相似文献   

15.
《煤田地质与勘探》于1973年创刊,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期刊,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具有较高学术、技术水平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术论文、新技术、新方法和先进经验等。本刊为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被国际能源机构《煤文摘》、“煤光盘”收录,是中科院信息所“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统计源刊之一,已加入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和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的《中文科…  相似文献   

16.
于1985年9月7日至13日在河北涿县召开.这是全国煤田地质系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科学技术盛会.煤炭部副部长陈钝、副总工程师郝凤印、陈炳强参加了会议.梁纪刚副局长致开幕词,刘崇礼局长做了题为《增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的紧迫感,下决心改变煤田地质勘探面貌》的报告.报告强调,在当前世界上正在崛起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下,煤田地质科技工作必须注重成果,讲术经济效益,狠抓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建立科技体系,改革科技管理办法,强化勘探队和专业队的技术吸收能力,重视煤田地质部门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智力开发;进一步做好设备技术引进工作,积极推进管理工作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四川地质学报》2009,29(2):F0002-F0002
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全面提升核心技术的市场竞争能力,创造了斐然业绩,为四川省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占70%以上,也是我国的重要出口物资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煤田地质战线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和工作,保证了煤炭工业生产建设所需的煤炭资源,煤炭产量从1949年的3240万吨增长到1988年的9.5亿吨,跃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9.
《煤田地质与勘探》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主办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期刊 ,主要刊载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煤田物探、矿井物探、探矿工程等方面的新发现、学术论文、先进经验和技术革新成果。本刊是原煤炭部、陕西省和全国的优秀科技期刊 ,也是中文核心期刊 ,被美国 Ei Page One数据库和国际能源机构《煤文摘》、“煤光盘”收录 ,是中科院信息所“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所选1 2 86种统计源刊之一 ,已加入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和中科院信息所“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为全文上网…  相似文献   

20.
杨广进 《吉林地质》2007,26(1):83-85
吉林省煤田地质系统在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但由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煤田地质没有补充更多的"新鲜血液",整个煤田地质系统出现了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随着煤田地质工作形势的变化而突现.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等政策的出台,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开展中,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已成为吉林省煤田地质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就从5个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