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KF-862氯化钾防结块剂实际应用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玉龙  赵亮 《盐湖研究》2010,18(1):46-48
氯化钾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基础无机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氯化钾产品85%直接用作肥料,其余部分作为生产苛性钾、硫酸钾、硝酸钾和磷酸钾的原料。针对察尔汗盐湖生产的氯化钾产品,进行了在生产与运输过程中的防结块问题试验研究,并给出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一九五八年,青海省察尔汉盐湖建立了察尔汉钾肥厂。其生产工艺是采用冷分解一洗涤法加工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但由于该法氯化钾收率低,一九六○年后,曾试用全溶法加工光卤石制取氯化钾未获成功。一九六八年改用浮选法进行加工,目前生产能力已达2万吨/年。可是浮选法所得 KCl产品结晶细小,质量较低,易结块,不利于贮存,运输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该文给出了气田水电渗析浓缩液的组成及综合利用流程。按NaCl2—KCl—CaCl2─H2O体系相图对制取氯化钠和氯化钾的工艺路线进行解析和计算。试验结果证明与相图计算结果是一致的,为制取氯化钠和氯化钾提供了合理的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4.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对氯化钾产品进行杂质分析,利用配盐的方法将杂质离子配成盐,用总量100减去杂质盐分的含量即得氯化钾的含量。该方法快速准确,精密度和准确度都非常好,能代替原有的化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1×106t钾肥生产线光卤石分解、氯化钾结晶的晶体粒度影响因素,给出了最佳工艺控制条件,使氯化钾的产品粒度70%0.2 mm,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降低了湿产品的含水量,减少了干燥成本。  相似文献   

6.
<正> 一、前言在青海察尔汉盐湖的地表湖水和晶间卤水中,蕴藏有丰富的氯化钾和氯化镁资源,而氯化镁的数量超过氯化钾好几倍。随着国家要大规模地开发利用其中的氯化钾,则副产氯化镁将是大量的,如不加以利用任其废弃并排回盐湖,势将改变盐湖卤水的组成而给氯化钾的正常生产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钾肥基地,年产氯化钾超过700×10~4t,副产尾盐超过1 000×10~4t,尾盐的主要组分是氯化钠,并夹带少量的氯化钾。通过精制试验研究,进一步回收氯化钾,氯化钠则作为纯碱原料,实现了尾盐的梯级综合利用,对促进盐湖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表明,采用二段洗涤工艺,结合喷淋和搅拌两种洗涤方式处理钾肥生产浮选尾盐,浮选尾盐经二段洗涤所得产品中氯化钠含量达到92.54%,符合纯碱所需原盐指标要求;母液中的氯化钾富集到一定程度后,回收可作为钾肥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云南江城泰裕钾肥有限公司大量的灰绿色钾石盐矿(废矿)生产氯化钾的生产技术问题,青海盐湖研究所与江城泰裕钾肥有限公司合作,采用水力旋流脱泥法,以废矿为原料,建成年产1×104t氯化钾工业性示范装置,完成了生产试车。试生产结果表明,该技术用于思茅地区江城泰裕钾肥公司的高含泥泥砾质灰绿色钾石盐矿脱泥生产氯化钾是可行的。着重介绍了1×104t装置在试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边红利  呼桂桂 《盐湖研究》2014,(1):32-36, 60
马海盐湖钾资源经过十几年的开发,在生产氯化钾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含钾尾盐,随着盐湖钾资源持续的开发,马海盐湖的钾资源已凸显日益枯竭的趋势,为高效利用马海盐湖的钾盐资源,近年来开展了对浮选法生产氯化钾过程所排放的含钾尾盐矿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介绍了采用强制搅拌溶浸技术,溶浸马海盐湖含钾尾矿中钾资源的试验情况及所取得的试验结果,并对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国内钾肥生产工艺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述了目前国内氯化钾、硫酸钾及硫酸钾镁肥的生产方法,并对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钾肥生产工艺作了简要描述,旨在为行业同仁提供钾肥行业的工艺技术及生产现状,作为进行相关开发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钾光卤石溶解和氯化钾结晶动力学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易溶性复盐钾光卤石(KCl·MgCl_2·6H_2O)的溶解机理及动力学。利用相图控制在固相光卤石饱和区的情况下研究改变温度、浓度、搅拌速度及成块压力对光卤石溶解过程的影响,发现MgCl_2、KCl首先以近相等的速度且出现KCl:MgCl_2的摩尔比值>1进入溶液,随后KCl从溶液中结晶出来。KCl在整个溶解过程中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即以溶解为主导的过程和以结晶为主导的过程;在溶解时,MgCl_2受扩散控制,KCl属化学溶解过程,KCl结晶受扩散控制,获得了动力学的方程计算出MgCl_2的溶解活化能和KCl的溶解和结晶活化能。  相似文献   

12.
高丹丹  李东东  樊燕飞  李武 《盐湖研究》2022,30(3):1-11, 41
铷是诸多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关键元素。青海察尔汗盐湖卤水中蕴藏着丰富的铷资源,但由于铷浓度极低,且与大量钠、钾、镁等离子共存,提取难度极大。利用已知技术从察尔汗盐湖卤水中直接提取铷难以满足经济性约束的前提,这成为察尔汗盐湖铷资源难以利用的症结之一。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析了NaCl+KCl+RbCl+MgCl2+H2O体系中(K,Rb)Cl和铷钾光卤石固溶体—水溶液平衡对察尔汗盐湖卤水中铷分布的制约作用,确定了钾光卤石基固溶体是控制卤水中微量铷进入固相的关键矿物,钾光卤石的形成会使卤水中的铷浓度迅速下降至极低水平。用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铷几乎全部进入氯化钾产品中,这一结论得到了现场盐田样品分析结果的支持。在上述新认知的启发下,我们设计了从察尔汗盐湖氯化钾产品中浓缩铷的工艺流程,并进行了公斤级小试和吨级放大试验,获得了铷浓度为400 mg/L的富铷料液,其中镁/铷比和钾/铷比均大幅降低;此外,进一步利用本团队成熟的t-BAMBP萃取方法可高效提取氯化铷,其工艺综合成本约为2 090 元/kg,较好满足了察尔汗盐湖铷资源开发的经济性前提。  相似文献   

13.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6,14(4):38-39
293 K时测定了KCl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电导率,根据公式求得KCl的摩尔电导率λ值;应用Kohlrausch经验规则,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作图外推求得KCl在混合溶剂(DMF-H2O)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138.44(S.cm2.mol-1)。  相似文献   

14.
KCl在混合溶剂(水和异丙醇)中的热力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卫东 《盐湖研究》2004,12(4):38-44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KCl在水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的活度系数,讨论了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与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并计算了电解质溶液在混合溶剂中的相对偏摩尔自由能、相对偏摩尔焓、相对偏摩尔熵,对其相对偏摩尔性质的某些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化学成分相关性的研究认为,晶间卤水中的NaCl是饱和的,MgCl2是不饱和的,KCl饱和与不饱和两种卤水共存。随着晶间卤水密度的降低,NaCl含量升高,MgCl2含量降低,KCl含量先升后降。且存在高钾晶卤带和高钾固相带。晶间卤水浓度变化的原因是阶段性淡化。固相钾主要以光卤石形式存在,晶卤钾与固相钾存在单向平衡。目前,S3盐层大部分部位的光卤石处于溶解状态,溶解的KCl进入晶间卤水,MgCl2仍留存于固相中;可溶性镁在盐层中可能存在另一种形式—被粘土吸附。在S3盐层沉积和盐湖干涸过程,曾出现盐滩和湖水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反浮选-冷结晶法生产氯化钾浮选法除钙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青海察尔汗盐湖水采光卤石矿生产氯化钾工艺中浮选除钙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分级浮选法除钙率平均达88.16%,接近原矿的理论可除钙离子量91.58%。  相似文献   

17.
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研究了 298 K下三元体系NaCl/KCl - PEG400 - H2O的相平衡关系,绘制了相应的相图、密度-组成图和折光率-组成图。研究发现:298 K下,两个三元体系均无分层现象,只存在固液相平衡关系,其平衡相图由不饱和液相区(L)和一固一液区(S+L)构成。PEG400对NaCl、KCl有一定的盐析作用,随着溶液中PEG400含量不断增加单盐溶解度减小。  相似文献   

18.
The aim of this work was to evaluate the Salamanca Formation greensands as an alternative potassium fertilizer to KCl. Glauconitic pellets from this formation tend to naturally concentrate in 600–250 μm (BS 250) and 250–125 μm (BS 125) fractions. After dry sieving and magnetic separation, these fractions were used for chemical, lixiviation, and specific surface analyses and agronomic evaluations. Two concentrated products were obtained: GL250c (600–250 μm) and GL125c (250–125 μm) representing 40.9 % of total sample. GL250c contains 2.97 % K2O, and GL125c contains 4.05 % K2O, representing 27 and 60 % increase in K-content compared to the bulk sample. Grain size of both concentrate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through lixiviation tests. Potassium release curves from lixiviation waters show that K-liberation from GL250c was more effective in the first 15 days but decreased after that whereas liberation from GL125c continued to increase after 15 days probably due to higher K-content (36 % higher than GL250c). Specific area could have influenced liberation rates because after leaching it increased 27 % for the finer fraction and by only 16 % for the coarser one. From agronomic assays, measured over 75 days with five harvests, the first four harvests yield best results from KCl probably due to fast K-liberation rates from the salt. However, after overall harvests, fertilization efficiency using either GL250c or GL125c was very similar to and slightly higher than KCl fertilization. As equivalent results were found using either GL250c or GL125c, sieving to obtain these fractions seems not necessar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reensands from the Salamanca Formation are effective slow release alternative K source for fertilizers with low cost of production and treatment compared to operation costs required for mining K soluble salts at depth.  相似文献   

19.
合理开发利用四川盆地地下卤水资源,对卤水体系开展多温相平衡与相图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等温溶解平衡法对在288 K时五元体系NaCl+KCl+MgCl2+SrCl2+H2O(NaCl饱和)进行了相平衡实验研究,运用化学分析法以及X-ray粉晶衍射法分别确定了在288 K温度条件下该体系的平衡液相和平衡固相组成。通过固液相平衡实验数据,绘制了该五元体系以NaCl为饱和区域的干盐相图、水含量图以及氯化钠含量变化图。研究结果表明在288 K且NaCl饱和条件下,该五元体系干盐相图含有2个五元共饱和点、5条等温溶解度曲线和4个固相结晶区(KCl、MgCl2·6H2O、KCl·MgCl2·6H2O和SrCl2·6H2O)。固相结晶区KCl在该干盐相图中面积最大,其次是SrCl2·6H2O,而MgCl2·6H2O的结晶区面积最小,说明KCl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易析出而得到分离,而MgCl2的溶解度最大,难以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且MgCl2·6H2O对KCl和SrCl2·6H2O有强烈盐析作用。通过对本体系热力学相平衡实验研究和多温相平衡的对比讨论,揭示了钾锶镁等含氯化物卤水体系在多温相平衡与相图条件下的结晶析盐规律,为液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0.
柴达木低品位固体钾矿溶解转化率与品位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缺钾大国,探明的可溶性钾盐十分有限,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盐湖钾盐的聚集地,含水层骨架中含有数亿吨低品位固体钾矿,开发出这些低品位固体钾盐对增加国内钾肥供给,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历经十年开发出低品位固体钾盐的浸泡式溶解转化方法,试验表明,固体钾盐的溶解转化率随固体钾品位的增加而增加,累计溶解转化率为56%~98%。该技术在柴达木多个盐湖得到推广应用,察尔汗盐湖保有固体钾盐达2.96×10~8 t,平均品位KCl为1.24%,根据试验数据回归分析溶解转化率77%,可溶解转化出钾盐(KCl)约2.28×10~8 t,柴达木盆地盐湖保有3.43×10~8 t固体钾盐,平均品位KCl为1.25%,溶解转化率78%,可溶解转化出钾盐(KCl)2.68×10~8 t,大幅度增加了钾盐储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