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洋地质译丛》2010,(3):52-52
2010年7月19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了5万吨半潜式自航工程船“海洋石油278”的开工仪式,这标志着这艘性能世界领先的半潜船提前开工建造。“海洋石油278”可以在全球无限航区航行,载重量53500t,下潜深度26.8m,是世界上第一艘拥有DP2功能的5万吨级以上的半潜式自航船,综合作业能力在国际同类船舶中处于领先地位,可以大幅提升海上平台组块的浮托安装、钻井平台的装卸与运输以及深水工程中的运输与安装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海洋地质译丛》2011,(1):27-27
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12缆深水物探船“海洋石油720”于2010年12月20日在上海船厂船舶有限公司顺利下水,标志着该船钢结构和主要设备安装已基本完成,进入码头舾装、调试阶段。“海洋石油720”是国内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大型深水物探船,作为海洋深水工程重大装备纳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中海油深水油气勘探的重要配套装备之一。  相似文献   

3.
海上溢油的处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雯 《黄渤海海洋》1997,15(3):57-62
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多达数百万吨,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污染。本文综述了海上溢油的处置技术,包括石油入海后的处理和回收技术以及海上溢油的最终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每年流入海洋的石油多达数百万吨,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造成污染。本文综述了海上溢油的处置技术,包括石油入海后的处理和回收技术以及海上溢油的最终处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唯一从事海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在海洋钻进工程领域成绩突出,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石油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公司组建以来,已拥有海上装备40余台套,资产总额达到78亿元,形成了集海上钻完井、试油采油及井下作业、海工设计与建造安装、船舶运输服务为一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3月26日,中国最先进的4500吨级"向阳红03"海洋综合科考船在厦门交付使用并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将为国家深海及洋区的海洋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供海上移动实验室与试验平台。该船具备进行高精度、长周期的动力环境、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等综合海洋环境观测、探测以及保真取样和现场分析能力,是一艘全球无限航区、B3级冰区加强型,集多学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渤海8号是一艘非自航式海上石油槽口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为渤海石油公司所拥有。同类型的钻井平台共二艘,即渤海8号和渤海10号。该平台由美国马拉松海上工程公司设计,新加坡马拉松船厂制造,于1979年2月开工,1980年1月完工交船。设计和制造均按美国  相似文献   

8.
《海洋地质译丛》2012,(2):I0003-I0004
单位简介 上海海洋石油局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前身是1960年5月在天津塘沽组建的中国第一支海上石油勘查队伍——地质部渤海综合物探大队。1968年南迁上海。1970年更名为第一海洋地质调查大队,2000年随局并入中国石化集团,是集团公司旗下唯一一支从事中深海勘探的专业队伍,可提供海上各类地质和地球物理服务,如地震勘探、海洋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导航定位、测绘、地震数据处理以及电缆制造等。  相似文献   

9.
五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海洋调查和海洋开发,并形成了一支庞大的海洋调查船队。据初步统计,世界各国共有各类海洋调查船1491艘,其中美国293艘,苏联297艘,日本199艘,中国居第四位。解放以来,我国从无到有建立了为数可观的海洋调查船队,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调查船;海底资源和水产资源勘探船;海道测量、仪器试验和其他辅助船等。按性能和吨位分,性能较好的和一般的调查船各占1/3,大部分属中小型船舶。其他辅助性调查船大都吨位  相似文献   

10.
风暴潮灾害对近海企业安全生产的负面影响及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友法 《海洋预报》2002,19(1):55-58
中国海洋石油渤海公司位于天津港对岸,主业是从事渤海湾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海上勘探开发投资大,风险高,台风、风暴潮、海冰等海洋灾害对海上石油勘探造成巨大威胁。随着近海石油工业的发展,企业加强了对风暴潮灾的防范,油田领导重视,主管部门当好参谋,采取积极的防御对策。对策中以防为主,以抢为辅,以抢为辅,减小风暴潮灾害对企业的影响,保证了社会安全,确保一方平安。  相似文献   

11.
据最近国际海洋旅游技术讨论会和展览会披露,法国和英国数家公司估计投资1.2亿英镑,在法国滨海拉塞恩地中海船厂联合兴建世界海中心。此中心邻近法国土伦海军基地,占地210公顷,将是世界上第一个集海洋技术开发、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教育和滨海旅游为一体的新兴海洋产业实体。 在海洋技术开发方面,该中心开发和经营的海洋技术产品有:声波测量系统、离岸导航设备等等。此外,该中心还从事海上石油平台、  相似文献   

12.
马晓惠  孙洁 《海洋世界》2011,(10):32-37
海上石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主要发生在河口、港湾以及近海水域、海上运油线和海底油田的周围,具体原因包括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以及含石油废水的排放等情况.不管是哪种原因所造成的海上石油污染,均给海洋和人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建于1946年。现有职员1000余人,其中博士、教授级研究人员!10人,副博士320人,院土1!人。其中从事地质学研究的有300余人。该研究所主要从事海洋学和海洋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的理论研究和综合调查工作。该研究所拥有庞大的海洋调查与研究船只,其中包括:排水量大于4000t的调查研究船6艘、中型船只2艘(1200-1600t)、小船4艘、深潜器2只(最大下潜深度大于6000m),以及若干件手工操作和非手工操作的水下研究设备。上述设备可在数十米至6km深度范围的海域内从事海洋学等学科的调查研究。该研究所地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青岛海洋大学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是一艘在我国海洋界乃至世界海洋界知名度颇高的海洋调查船。这艘船的建造和开发使用经历了计划经济体制和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这艘船的开发使用逐步走出困境,奔向繁荣的过程。“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开发使用的实践给我们留下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对这艘船的开发使用的实践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促进我国海洋调查船管理使用的改革进一步深化。 1.投入巨资建造的“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缘何一度大部分时间停泊码头,生存难以自保…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正在建造1艘新型的多用途液化石油气运输船,能装运液化石油气、石油产品、氨水,甚至液化天然气。这艘船全长160米,宽30米,容积为3.5万立方米。与  相似文献   

16.
1990~1991年度海冰年会于1990年10月24日在北京举行。有24个单位的5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从事海洋石油开发、海港生产建设与海上安全指挥、海冰监测、预报及海洋研究、海洋工程设计等部门的科技与管理人员。会上就下述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与研究: 一、对今冬明春渤海、黄海北部的冰情进行了会商,为海洋石油、海港与海上交通运输、渔业及海洋水产养殖等部门安排冬季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最大的全天候海洋调查船“拓洋”号(Takuyo) 经过海上试航后,最近正式交付给海上保安厅,没入正常使用,这艘调查船是日本目前吨位最大的海洋调查船,总吨位为2600吨,是日本钢管鹤见制作所(NKK)负责建造的。船上装备了先进的调查仪器设备,可进行海底地貌测量,其测量深度,可以从40米到11000米。16个高性能的声波收发装置,可同步测出船两侧21度以内的水深。船上还装有资料处理装置,该装置由计算机控制,能对测量数据做实时分析,分析处理时间只需10秒钟,并还可绘出水深图。“拓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我国周边国家加强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资源的争夺,海洋维权形势日趋紧张。2013 年我国重组国家海洋局,成立中国海警局,整合了现有的四支海上执法力量。文章从专属经济区海上执法的主要手段——千吨级大型公务船角度阐述了目前国内海洋公务船管理的现状、挑战以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英国国际海洋数据公司制造出1艘可以一分为二的远洋运输船。这艘登记吨位为1796立方米的船是由2个可以在船体正中60米长度上分开的孪生船体组成。每个船体可分为6米宽、3.4米深和满载时吃水深度为2.8米的独立驳船,每条驳船有自己的推进系统和安装在起重器上以便从桥下通过的驾驶室。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八六年-八七年度冬季海冰预报会商会于1966年10月20日~24日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海军、有关院校和国家海洋局从事海洋预报、调查观测与科研机构,以及生产第一线从事海上安全指挥、海港生产、交通运输和海洋石油等部门共20个单位。全国海上安全指挥部派代表光临指导。会议期间得到了山东省海上安全指挥部的大力协助。 与会代表,首先对一九八六—八七年度冬季渤海及黄海北部的冰情进行了会商。并对海冰要素、大气环流、大洋海面温度场、天文地球物理因子及气温等资料,应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和统计计算,做出了今冬明春渤海及黄海北部海冰的总趋势预报,将为海上安全指挥、海港与运输和海洋石油部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