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广哲 《岩土力学》2005,26(Z2):45-48
结合铜川市区自然地理地貌条件,分析了市区所属黄土坡地、矿区高陡山体边坡下煤层开采引发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对矿区高陡山体边坡崩塌环境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类分析;对矿区开采与地表移动变形和高边坡崩塌灾害演化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实例,应用CEPDF程序模拟计算,研究结果对于铜川市区条件下高陡山体边坡灾害防治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贵州纳雍张家湾普洒村山体崩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8月28日10时40分左右,贵州省纳雍县张家湾镇普洒村老鹰岩组发生山体崩塌,主崩方向约北西320°,体积约6×10~5m~3,掩埋了下部普洒村大树脚组部分房屋,共造成35人遇难。  相似文献   

3.
奎屯河新龙口右岸山体崩塌原因及再次失稳可能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奎屯河新龙口段山体历史上多次发生山体塌滑破坏,最近一次山体崩塌较为反常地发生在1月寒冷季节,而不是通 常的7、8月雨季,针对该段山体频繁发生破坏而且还出现反季节崩塌这种特殊情况,从区域地质背景、地震作用、地形地貌、气 候及降水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论述了产生崩塌的原因,同时指出这次反季节崩塌产生的触发原因在于气候反常造成雪水入 渗、短时间内发生多次冻融,裂隙中液态水结冰产生膨胀力诱发了此次山体崩塌。采用赤平投影分析论证了潜在崩塌的可能 性问题,指出发生此次崩塌后的右岸山体仍然未达到稳定状态,还可能再次发生破坏,同时应用实体比例投影法圈定了最有 可能破坏的山体位置并对崩塌方量进行了计算,从而对山体潜在崩塌可能性及规模有了一定把握,对该段山体崩塌的防治具 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汶川大地震下,山体边坡发生大规模塌滑等地质灾害的现状,为了深入研究山体在强震动力作用下进入非线性状态并开裂破坏的力学机理,通过理论研究从拉张破裂的角度对山体崩塌机制进行分析,并给出拉张判据。用有限元开发程序对山体边坡在强震动力作用下拉张破坏进行数值模拟,并与振动平台相似材料实验下的监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强震荷载激励下,岩石第一主(拉)应力极易达到其抗拉强度,则岩体优先发生拉张破裂。在强震动力作用过程中,拉张破裂不断积累,即在松动区的松散程度和松散范围不断增大,形成山体塌滑趋势。揭示了山体边坡从连续介质状态开始崩塌破裂的发生机制,为后续进行复杂的山体破坏力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4.20”四川芦山地震诱发了大量次生地质灾害,导致宝兴县两河口崩塌危岩体发育,威胁进出地震灾区的生命线工程省道S210,威胁周边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人数超过500人,严重影响了抗震救灾和灾后的恢复重建。在充分考虑治理区自然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预应力锚索锚杆支护,桩板拦石墙与钢轨障桩联合治理,解除了在暴雨作用下,治理区危岩体顶部、崩坡积层和下部坡面上存在的危石灾害,解决了被动网立柱抗弯能力较弱的问题,形成障桩起保护作用。为宝兴县灾后重建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6.
川西108国道高位崩塌成因与运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5月25日于川西108国道某段发生的高位崩塌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综合地质调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爆破振动效应分析以及历史崩塌与降雨关系的统计分析,得出了地形高陡、岩体破碎及降雨诱发等是崩塌产生的主要原因,爆破振动对其也有轻微间接影响。根据边坡形态及塌落高度,运用运动学原理及能量法还对崩塌体的撞击速度及冲击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7.
三官庙村震裂山体位于汶川强震区,又于2018年7月20日和2019年8月22日发生了两次震后崩塌灾害,严重威胁坡脚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震裂山体危岩现场地质调查、无人机航测和室内三维数值模拟,阐述了震裂山体-崩塌发生的成因机理和动力学过程,并对潜在危岩区的危险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认为,此类崩塌形成过程可划分为3...  相似文献   

8.
富源县老厂镇拖竹地区崩塌地质灾害发育,对周边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矿山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野外详细调查,对该区崩塌成因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煤矿开采活动是该区大部分崩塌的主要诱发因素,较陡的地形和上硬下软的破碎岩体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分析了崩塌的稳定性、发展趋势,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冬  吕标 《河南地质》2010,(9):23-23
今年汛期以来,登封市按照“以防为主、避字当先”的原则和“预防在先、预报及时、监测到位、警警到户”的要求,加强地质灾害动态监测,做到及早防备、预报准确、疏散及时,使该市的白坪乡、告成镇等地群众成功避让山体滑坡,避免了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0.
边坡工程勘察中崩塌落石运动模式及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崩塌落石作为边坡尤其是高陡边坡的一种浅表部破坏方式,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它突发性强,随机性大,速度快,发生猛烈,一直是边坡工程勘察中的重点.由于形成崩塌落石灾害的危岩体多分布于高陡边坡上,从源头完全治理将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目前更多的是采取致灾前的落石防护措施.本文在某典型公路沿线岩质边坡崩塌落石灾害工程勘察中运用运...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规划区滑坡崩塌及泥流的分布与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重庆市崩、滑、流作了全面、系统的统计。对松散层滑坡按成因类型划分了四类;基岩滑坡按斜坡结构划分了三类。对镇江寺等六处重点滑坡作了定性分析。利用自然因素、地质因素、人类工程活动触发因素(八个)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2.
浙江丽水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丽水地区是浙江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为减轻和防治地质灾害,对全区地质灾害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阐述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诱发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邱业惠  陈雅娜 《湖南地质》2002,21(3):217-220
崩塌与滑坡是耒阳市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通过对其发育特征及成生因素的初步探讨,分析并提出了该市崩塌与滑坡的差异性和共同点,针对具体事例论证了以暴雨为主要诱发因素导致的崩滑现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复活性,提出了今后有效治理崩滑的防治措施和建议,可供地方防灾减灾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4.
鹰嘴岩崩塌体为典型的逆向岩层崩塌,属于拉裂式崩塌,该崩塌的形成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大气降雨等因素的控制。由于崩塌体上部岩层和下部岩层坚硬,中间存在软弱夹层,构成了三明治式的地层岩性组合形式,这种地层岩性组合是造成鹰嘴岩崩塌体失稳的重要因素,另外,当大气降雨渗入危岩体裂隙,加速了崩塌的发生。本文对鹰嘴岩崩塌体地质环境条件及该崩塌体的成因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鹰嘴岩崩塌体目前处于不稳定状态,随着现存危岩体上裂缝的不断发展变化,鹰嘴岩崩塌体有再次发生崩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对地质环境背景及矿泉水类型特征的初步分析,提出控制和影响矿泉水形成的主要因子为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及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成因类型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刘传正 《地质论评》2014,60(4):858-868
通过收集编录中国1920~2013年间160例重大滑坡泥石流灾害事件基本数据,结合笔者多年来从事地质灾害防治研究的体验,按引发因素初步划分了中国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类型。崩塌滑坡灾害成因分为降雨引发型、地震激发型、自然演化型、冻融渗透型、地下开挖型、切坡卸荷型、工程堆载型、水库浸润型、灌溉渗漏型和爆破振动型等10种,初步描述了每种类型的作用机理、破坏模式、运动特征和危害方式,列举了典型案例。泥石流灾害成因分为沟谷演化型、坡地液化型、滑坡坝溃决型、工程弃碴溃决型、尾矿坝溃决型、冰湖坝溃决型和堆积体滑塌侵蚀型等7种,描述了每类的引发因素、启动模式、运动特征和危害方式,列举了典型案例。这个分类方案拟为重大地质灾害成因的快速研判和应急响应决策技术支持系统的研发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陡峻边坡崩塌主要受控于岩体节理裂隙和结构面的组合,是西南地区频发的地质灾害之一。基于对李家屋脊崩塌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的调查,阐述了崩塌危岩体的变形特征,进而对其成因机制和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对其治理给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红层区常发育缓倾角岩质边坡,因其软硬相间的岩性组合,地质灾害频发,灾害严重。基于光学卫星遥感、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现场调查等天空地一体化的技术手段,以2021年4月5日发生的四川洪雅铁匠湾缓倾角红层岩质崩塌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崩塌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机理,分析了铁匠湾陡崖区崩塌灾害发展趋势,以期为红层区类似灾害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撑。结果表明:铁匠湾崩塌可分为主崩塌区和崩塌影响区两个区域,其中主崩塌区包括崩源区1处、铲刮区1处、堆积区1处、流水二次搬运堆积区1处,崩塌影响区包括潜在崩源区1处、扰动变形区5处。崩塌源区具有“上硬下软”的岩石组合,岩体发育两组近于垂直的优势结构面,2013年已表现出变形迹象,在降雨、温差的持续作用下导致源区危岩体的最终失稳垮塌,巨大的冲击力作用于危岩体下方的老崩塌堆积体和基岩,引起崩塌-碎屑流灾害链。在光学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认为铁匠湾崩塌存在二次崩塌的风险,在崩塌邻区识别出类似崩塌隐患点6处,建议采用无人机、机载LiDAR等技术手段开展铁匠湾陡崖区崩塌隐患的早期识别与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纳雍县岩脚寨危岩崩塌灾害成因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2月3日3时40分,贵州省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村岩脚寨(组)后山发生危岩体崩塌(照片1),崩塌体冲击了山下土坡和岩脚寨(组)部分住户,形成特大型地质灾害。据统计,共有19户村民受灾,12栋房屋被毁,7栋房屋受损。截止12月7日18时,已发现死亡39人,5人下落不明,另有13人受伤。  相似文献   

20.
震后崩塌是强震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分布广泛、震裂变形严重、潜在威胁大的次生地质灾害。为了较为深入系统地分析其形成机理,本文结合对映秀至卧龙公路沿线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和115条实测剖面的分析,首先把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从孕育形成到失稳破坏的演化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原始结构面的形成阶段、潜在变形体的形成阶段、震裂岩体的形成阶段和失稳破坏阶段。在此基础上,分析认为震后公路边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可归纳为震裂-滑移式、震裂-倾倒式、震裂-溃屈式和震裂-错断式4种模式,研究成果为灾后公路重建和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