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保见 《地理学报》2011,66(7):1006-1006
作为脱胎于中国沿革地理学的中国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研究范围有很大拓展,学科体系渐趋完备,学科教育也得到很大发展。目前,相当一部分具有历史学专业或者地理学专业的高校开设有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研究生人数逐渐增加,尤其是最近10 余年,中国历史地理专业的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展很快。随着学科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进展,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至今,陆陆续续出版了几十部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通论性教材。尽管结构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些教材却基本立足于本专科教学,以初学者入门教育为主,偏重于基本理论的阐述和学科框架的搭建,其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也就是说,目前的中国历史地理专业教材已不能适应研究生教育的需要。就此问题,2010 年暨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吴宏岐教授的《历史地理学方法论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罗纳德·约翰斯顿是一位享誉世界的人文地理学家和人文地理学史家。在硕果累累的一生中,他对人文地理学科作出了特别的贡献,表现于城市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地理学思想史和计量方法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出版地理学经典《地理学与地理学家》《选举地理》《人文地理学辞典》等重要著作、教材40余部。此外,约翰斯顿注重培育健康的学术文化,发表了大量书评,长期担任著名学科期刊编辑。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地理学界对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现象学之关系的介绍不甚充分,引介的文章数量十分有限,且多集中介绍段义孚先生的作品和观点。文章通过评介另一位著名人文主义地理学家大卫·西蒙的《生活世界地理学--动、静和相遇》,旨在促进人们更为深入地了解人文主义地理学。此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代表著作之一,出版之际正值西方人文主义地理学盛行。全书共分为5大部分,其中第二、三、四部分集中了作者的学术观点,分别对应该书副标题中的“动”“静”和“相遇”。现象学是人文主义地理学的哲学基础,内容比较艰涩。因此文章结合该书提到的例子和经验中的例子,凝练出该书的重要观点,并使其形象化。文章评介该书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该书通过抽象的现象学的概念和方法实现了对大量日常环境经验的描述;第二,该书内容对规划设计以及环境教育相关人士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第三,该书并没有实现人文主义地理学与“科学的”现代地理学的直观对比,因此尚未显性化现象学研究方法的优长;第四,以现象学态度反观本评介,本评介当然也带有两位作者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高等地理教育对地理学基础教育人才和科研创新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地理学本专科专业设置与招生状况、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机构的统计,分析我国地理学高等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现状。研究发现:我国地理学高等教育学校或机构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学科发展明显增强,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规模取得较大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培养机构的背景比较单一、生源质量和地理院系冠名多样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陆玉麒 《地理学报》2021,76(6):1571-1572
在给北京大学研究生开设"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近20年的基础上,贺灿飞教授经过进一步的系统化梳理与提炼,著述了《高级经济地理学》教材,于2021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一本面向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在我国经济地理学教材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代表着我国经济地理学研究生教学即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6.
英国学者尼古拉斯·克里福德、吉尔·瓦伦丁等编著的《当代地理学方法》(Key Methods in Geography)一书已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出版了.该书由张百平、孙然好等翻译、蔡运龙校对.全书共计4编30章,全面介绍、解读和分析了当代地理学中的主要研究方法,可供地理学研究人员和学生参考使用. 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科整体进步,学科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理论的完善、方法的突破和新技术的引入.  相似文献   

7.
余金艳 《地理学报》2021,76(2):503-503
科学思想与方法的创新及应用是学科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作为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的首批重点项目,"地理学方法研究"出版了《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包括专著、教材、译著三大系列,共32册的丰硕成果。《经济地理学思维》便是这批优秀成果中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8.
宋长青 《地理学报》2014,69(4):573-573
正学科研究方法的探索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学科研究方法的完善也是学科进步的集中表现,学科研究范式的不断革新是学科顺应科学体系发展和学科成熟的核心标志。在当今科学系统中,以技术进步为引导的新兴学科的不断涌现给传统学科提出了严俊的挑战。为此,国家科学与技术部启动了部分学科创新方法工作专项项目。地理学作为一门传统的、理论性与应用兼备的学科积极参与了地理学思想与方法的研究和总结工作,并通过这项工作产出了一批优秀成果。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双成教授所著《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一书即是这批优秀成果中的上乘之作。《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系统地梳理了自然地理学研究的时代范式,对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如:  相似文献   

9.
在地理学二级分支学科细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内容融合化的背景下,整合优质资源、集聚优势师资打造《地理学理论基础与前沿》研究生优质课程,对提升研究生的基础能力、研究探索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意义重大.通过多年的传承与积累,河南大学地理学厚植学科优势,依托国家级地理科学优秀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形成"6+x+学术沙龙"的授课模式,即团队成员的基础理论核心课+团队成员和校外合作专家的学术前沿讲座+地理学研究生的学术沙龙.在该授课模式的支撑下,不断凝练教学特色,集成了"学科融合、优质优育、方法多样、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学科优势、平台支撑、地域特色的教学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李双成教授所著《自然地理学研究范式》一书,是科学技术部创新工作基础专项——"地理学思想与方法"丛书中的一部,2013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8章计50万字。范式的概念由托马斯?库恩在1962年提出。他认为范式是使一门学科成为科学的必要条件,也就是把范式看作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显而易见,没有系统、完整、科学的研究范式,地理学难以进入现代科学之列。随着自然地理学中系统研究的发展以及分支学科的增加,自然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一些基础性学科例如物理学和数学中的  相似文献   

11.
汤茂林 《地理研究》2018,37(9):1673-1682
论述政治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和此前中文世界的政治地理学教材建设情况。从教材内容、特点和新意、译著品质、值得改进之处、结论五个方面,对刘云刚所译的《政治地理学》教材进行全面评述。该书是英美政治地理学最经典的教材之一,关注的话题从地缘政治、民族国家、后冷战时期的地缘政治转变、全球化到现在的帝国和恐怖主义,几乎涵盖了西方政治地理研究近五十年来的所有经典话题。该教材特点有六:紧跟时代脉搏,不断更新;从全球到个人多种尺度;一根红线“世界体系理论”贯穿始终;师生两代人密切合作,成为学林佳话和典范;大量使用案例;基于学术研究成果写作,诚实地引证同行著述。  相似文献   

12.
自然地理学学科体系与发展战略要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生态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学重点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空间特征、演变过程及其地域分异规律,以及过去人—环境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自然地理学与综合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信息地理学的联系更加密切和广泛。本文结合《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发展战略研究(2021—2035)》地理科学的学科规划,分析自然地理学学科的形成过程,阐述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人类生存环境学的分支学科体系,提出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学科发展战略布局、优先领域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3.
范今朝 《地理学报》1994,49(2):188-189
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的初步成果—评《历史地理学概论》范今朝(杭州大学地理系310028)历史地理学在中国,既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又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唯其历史悠久,显得博大精深而头绪纷繁;唯其年轻,使得对它的理论总结与概括既相对困难又比较薄弱。虽然...  相似文献   

14.
中国21世纪议程与地理学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郑度 《地理学报》1994,49(6):481-489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纲领和蓝图,它所展示的宏伟规划是地理学发挥优势的舞台。地理学工作者可以在人地关系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全球环境问题以及地理信息技术等方面做出贡献。要抓住机遇,促进学科的横向联合,加强综合研究,紧密结合实践,搞好地理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为21世纪议程的实施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唐晓春 《地理学报》2001,56(6):743-743
自然地理学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学科的交叉和圈层的相互作用,在于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去审视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变化规律,去审视地表物质的空间联系与地域分异规律。可是,过去的自然地理学教学体系和教材却存在着特色不突出的现象。从教学体系来说,自然地理学是一系列课程的组合:地球概论、普通地质学、地貌学、气象和气候学、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地理学(有的学校再加上普通自然地理学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从教材内容来说,似乎是这些学科众多知识点的拼凑,缺乏横向的交叉、融合和联系。由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组织编写的《城钩岁月、环翔天地: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建立65周年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建院10周年纪念文集》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7年11月出版。该书收录了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历届师生撰写的54篇回忆文章以及近百幅珍贵的历史照片。这些回忆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反映了北京大学地理学科的发展历程:(1)对北京大学地理学科发展历史的回顾。纪念文集的许多作者是在北京大学从事  相似文献   

17.
姚鲁烽 《地理学报》2006,61(5):F0003-F0003
耿莉萍、陈念平撰写的《经济地理学》已于2006年3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该书是21世纪高等院校专业课系列教材之一。全书从地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多学科角度出发,在系统介绍经济地理学思想和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多要素综合分析和系统分析方法,对国家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空间经济问题展开研究。书中主要论述了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区位条件、区位理论、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间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国际分工与竞争、经济活动全球化及其地理意义、经济全球化中的企业、人类经济活动与社会可持续痔展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新趋势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顾朝林  陈璐 《地理学报》2004,59(Z1):11-20
中国改革开放和加入WTO需要人文地理学家进一步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发展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主流学派兼容的人文地理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作者从发展过程的角度论述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认为人文地理学始终是扎根于自然地理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地理学分支学科之一.作者从人文地理学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论两方面描述了当代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9.
《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汇集了西方学者,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四十多位著名地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地理学这个交叉学科的讨论。书中充满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经济地理学发展方向、领域、特性等问题的思辨和评论。主编和作者们的目的不是形成一本系统的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理论和方法的理论专著.而是提供一个关于经济地理学发展状态、前沿领域和研究方法的讨论平台和今后一个时期该学科发展及研究议程的论坛。  相似文献   

20.
何书金  赵歆  于信芳 《地理学报》2016,71(4):693-697
根据美国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 EI)2016 年2 月11 日发布的信息,《地理学报》被EI 选择作为收录期刊源,EI 收录《地理学报》的论文回溯到2006 年。依据EI 数据库检索和排名分析了中国作者发表地理学EI 论文的学科分布、地理学EI 论文的主要中国机构和作者分布,以及《地理学报》论文被EI收录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