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辽宁西部中生代地层发育,在国内外同期地层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辽西中生代鸟化石的发现,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含鸟层位包括上侏罗统义县组含鸟层和下白垩统九佛堂组含鸟层。现共鉴定出鸟类化石11个属14个种,其中义县组鸟化石4个属6个种,地位最为重要。鉴于此,将义县组下部的沉积层划分出来,并建立了四合屯组,该组对寻找鸟类的祖先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土城子组一段具有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意义称为蒙古营子组。  相似文献   

2.
最近,辽宁省朝阳北票市又传出令人喜悦的消息,在以北票四合屯为中心建立的面积为46.3平方公里的鸟化石群自然保护区内,又发现了一处大型恐龙化石出露点.5月6日经专家现场初步勘察认为,这处化石距今约1.26亿年,属蜥脚类恐龙,体长约15米,是目前为止辽宁省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立体保存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南阳恐龙蛋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迄今为止我省建立的第一个古生物遗迹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市继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建立的又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建的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位于西峡、内乡、淅川等县范围内,面积为78015公顷,其分布之广、数量之大、类型之多样、保存之完美,堪称世界之最,且蛋化石与脚印化石共生、与骨骼化石同存,属国内唯一,有极高的经济、社会和科研价值。自2000年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以来,经省、市各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4.
《浙江国土资源》2005,(4):24-24
近日,我国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目前我国已有26个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珠穆朗玛峰保护区位于我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隅与尼泊尔王国交界处,覆盖了西藏定日、定结、聂拉木和吉隆4个县。保护区面积为3.38万平方公里。区内有高等植物2348种,动物种类有270多种。此外,在保护区内还发现了大量热带植物化石和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等。  相似文献   

5.
信息在线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类学者,于7月25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发表论文称,在我国辽宁朝阳发现了一种新的原始鸟类化石,这件化石据称是我国境内迄今所发现的最原始的一种鸟类,学者们已将这种鸟类命名为“原始热河鸟”。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院、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有关专家组成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组对临朐县山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进行了评估认定。山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8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总面积1.2km^2;1999年10月被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第三纪中新时期的古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近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文:南阳恐龙蛋化石群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迄今为止我省建立的第一个古生物遗迹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市继宝天曼国家地质公园之后建立的又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8.
<正>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顺利通过评审2016年12月25日,河南南阳恐龙蛋化石群国家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评审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专家参加评审会,会议以高票通过了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规划调整。本次评审会主要对保护区西峡盆地部分的功能区进行调整,保护区总面积保持不变,仍为78015平方  相似文献   

9.
该文详细叙述了全国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形势和概况。作者提出 :应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工作 ,力争早日建成“豫西南恐龙蛋化石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 ,深入探讨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和化石与文物的区别。最后 ,作者提出了对恐龙蛋化石应依法进行保护和管理以及建立自然保护区应与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彦  王梅  高翔 《国土资源》2012,(10):26-29
世界上第一朵花在哪儿绽放?第一只鸟从何世处飞起?近日,记者到辽宁省先后走访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及锦州市、朝阳市的古生物博物馆、地质公园、保护区。静立在这里,想象远古的鸟语花香,在地壳突变的一瞬,它们凝固成永恒,以石化的姿态穿越至今,带我们一起见证亿万年前的沧海桑田。此时无声胜有声。辽宁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化石赋存,更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守护者——在国土资源部、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国土资源厅不断探索,勇于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次报道了在我国豫西晚前寒武系白草坪组中发现的一种可能的蠕虫状后生动物实体化石:Ruyangia Cylindrica Hu et Meng,1989。化石产于砂岩表面浪成波痕之波谷中,圆筒状,已压扁,中空,可见长度4.5~9.5cm,直径4mm左右,虫体外壁具体环,环背间距1.5~2mm,虫体一端较大,具平行纵向边缘的纵纹,可能为头部;另一端渐尖,可能为尾部。与该实体化石伴生的有大量遗迹化石。已知白草坪组的时代超过1400Ma,因此,该实体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地球上后生动物起源与早期演化等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In order to depict the distribution of diatom fossils in surface sediments and to establish a reliable reference data for further paleoenvironmental study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the diatom fossils from 34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were analyz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redundancy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diatom fossils were analyzed. Some annual average parameters of the overlying water(salinity, temperature, turbidity, dissolved oxygen, depth,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ate and dissolved inorganic silicate) were measured at each sampling site. A total of 113 diatom taxa and one silicoflagellate speci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investigation area. Diatom fossils were better preserved in fine sediments. The absolute abundance of diatom fossils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 fer between inshore and of fshore areas, the species diversity decreased from inshore to of fshore. This may be because high nutrients and low salinity promoted the growth of more brackish species in coastal waters. The diatom taxa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sponse and indication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For example, Actinocyclus ehrenbergii and Cyclotella stylorum were dominant in coastal waters(Group 1 and Group 3) with high nutrients and low salinity; the relative abundances of Paralia sulcata and Podosira stellig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of fshore sites(Group 2, average 39.5%),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salinity and deep water. Four environmental variables(salinity,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temperature and water depth) explained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diatom taxa independently( P 0.05), this finding can be applied in further pal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researc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3.
大连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泛 ,裂隙溶洞发育 ,洞穴堆积物中蕴含了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和古文化遗物 ,在境内陆地和附近海域陆续发现了 30余处化石点。在众多的化石点中尤以古龙山遗址和大连动物群最引人注目 ,前者在同一地点内采集到 377种上万件的脊椎动物骨骼化石 ,并伴有石器、骨器、灰烬等远古人类活动的遗物 ;后者包括了 2 8种早更新世的小型哺乳动物 ,这是大连乃至东北地区的首次报导。这些事实说明了东北地区不只是仅有晚更新世的动物群 ,至少还有早更新世的大连动物群 ,即使在晚更新世 ,也不只是单一的披毛犀 -猛犸象动物群 ,还存在着具有从华北向东北过渡性质的古龙山动物群。今后工作中应注意寻找古人类及中更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 ,加强对全新世动物遗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Totally 2472 grains of Radiolaria belonging to 36 Genera and 45 species are distinguished from 12 surface sediments in the Bering Sea.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diolaria fossil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s are as follows: (1) From the shelf of shallow water to the upper of continental slope, there are a few Radiolaria fossils and monotonous genus and species; (2) In the lower of continental slope, Radiolaria fossils are poor in the volcanic cinders and turbidite; (3)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Radiolaria fossils are high in clay of the basin.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Radiolaria is Spongotrochus glaciali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 Current, topography, water depth, and temperature etc. are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Radiolaria distribution. The sources of sediments mainly are terrigenous, biogenic and volcanic sediments in the survey area and they are mostly from the Kamchatka peninsula in the east of Russia and the Aleutian Islands.  相似文献   

15.
辽东半岛市部上先寒武系自下而上划分为4群15组,其中细河群的三个组即钓鱼台组、南芬组、桥头组产宏观藻类化石;五行山群的长岭子组、南关岭组产蠕虫和宏观藻类化石;金县群兴民村组产类水母化石,葛屯组产蠕虫、宏观藻类化石,上覆的下寒武统碱厂组产三叶虫和古杯动物化石。上先寒武系7个宏体生物化石层位构成一个连续的、完整的宏体生物序列,可分为4个演化阶段:①细河期宏观藻类发生发展阶段;②五行山期蠕虫发生发展阶段和宏观藻类发展阶段;③兴民村期类水母发生发展阶段;④葛屯期蠕虫和宏观藻类新的发展阶段。据此可以划分为4个生物群,即细河生物群(800Ma前)、五行山生物群(800—700Ma)、金县生物群(677Ma)、满家滩生物群(600Ma)。另外早寒武世三叶虫和古杯动物组成葫芦套生物群,为早寒武世晚期。辽东半岛与苏皖北部晚先寒武纪地层不仅沉积序列相同,而且宏体生物序列也基本相同,两区生物地层完全可以对比。辽东半岛南部晚先寒武纪宏体生物序列的建立及其在同一地层区的延展性,提高了本区晚先寒武纪地层剖面的地位。使其可能成为全球晚先寒武纪生物地层层型剖面。  相似文献   

16.
在测制甘肃文县地区石坊群地层剖面中发现了孢子化石,共计14个属,56个种,将其与贵州独山、都匀地区的早、中泥盆世孢子化石组合对比,发现组合特征基本一致。因而确定了石坊群地层时代属早、中泥盆世,为石坊群地层划分、时代确定及地质构造发展史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宁波盆地地下揭示的一套包含暗色膏硝质泥岩、泥质白云岩在内的紫红、灰紫色泥岩、棕褐色砂砾岩、细砂岩和玻屑凝灰岩的地层,均称方岩组,内含膏盐并具油色显示。对其时代有早、晚白垩世和早第三纪之认识,笔者从70~90年代地质工作中所获化石分析认为,虽然宁波盆地这一层位含化石不丰,但从分布及数量上比较,相对占优势的应该是孢粉和植物化石,其时代意见也较为一致,指示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8.
丹东地区小岭组植物化石共9属12种。动物化石腹足类4属6种,叶肢介1属2种。均为首次发现。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小岭组应属早白垩世而不属侏罗纪,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同时,阐述了古地理环境和地层特征,并与邻区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复州湾地区石炭纪早期发展史及地层研究有待深入。本文通过有关岩石和化石内容,讨论了传统本溪组的一些问题,认为本溪组应改称本溪群,它代表自奥陶系石灰岩侵蚀面至砾状灰岩顶面一段沉积地层,砾状灰岩顶面标志——平行不整合面,据岩性组合本溪群分为上下两部分(有待建组)。化石资料修正了本溪组时代相当莫斯科期的观点,提出该区本溪群延续时限自早石炭世晚期(相当纳谬尔A期)或更早至莫斯科期中期(Profusulinella带上限),在区域上本溪群是一个明显的穿时单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采自陕南镇巴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中一类形态奇特的骨板化石的详细研究,认为它是属于生物内部构造的一部分,而不是完整的生物个体。它们的功能及在生物体中的存在方式与海绵骨针类似。关于这类骨板化石确切的分类位置现在还很难定论。目前暂将其置于海绵动物门中,作为一个形态属进行描述和讨论。现描述一属,7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