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地貌晕渲生成技术方法的研究,重点讲述了ArcInfo和Atlas3D软件在生成地貌晕渲的主要过程,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旨在通过技术交流,提高地貌晕渲图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
3.
4.
分析了基于DEM数据的自动晕渲地图生成的意义,介绍了将1:5万数据库中等高线文件转换到CartoShading软件中,利用软件本身功能生成晕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8.
从地貌晕渲的基本理论出发,采用先进的OpenGL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全过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机地貌晕渲的特点以及关键技术的实现等. 相似文献
9.
自动地貌晕渲是以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对DEM数据实现的一种可视化。讨论了以ATLAS2000等软件制作“深圳市地图”的一些问题,重点讨论了地表形态的表达以及在流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以福建省1∶10 000 DEM为例,介绍了基于大范围、大数据量DEM的地貌晕渲图制作方法,为生产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并提出了合成法晕渲图制作方法及其制作工艺,能有效增强晕渲图的表现力,更加形象地展现福建省的地形地貌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DEM的地貌晕渲表达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讨论基于DEM的自动晕渲的表现方法,针对效果的不足进行改进。利用改进后的方法绘制的晕渲图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和一些特殊地貌的特殊表现要求,更好的展现制图区域的地貌形态。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现有大比例尺地形图快速生成DEM,通过对原数据格式的分析,利用程序采用基于高程点和等高线2种方式从dwg文件中批量提取出高程信息,高效、快速地获取大比例尺地形图中高精度的高程数据;使用VC^ 和ObjectARX编程技术进行DEM建模,在此过程中,通过采取优化数据结构等几种改进措施有效地减小了数据冗余并大大减少了程序运行的CPU时,快速制作出大区域高分辨率DEM。 相似文献
15.
16.
概略介绍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设计方案的基本思想及作业流程。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技术问题做了归纳,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刘宝玲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0,23(4):43
总结了1:50 000DEM生产实践中,在技术、管理上取得的一些经验,对生产中各环节的实际问题提出一些建议,目的为以后各种比例尺的DEM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综合判调法更新1∶50 000数据库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了综合判调法更新1∶50 000数据库的技术路线和设计方法,探讨了采用综合判调法进行1∶50 000数据库更新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基于Oracle管理海量DEM数据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并在具体实验的基础上得出了4点结论。 相似文献
20.
王艳江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1):135-137
1:50 000地形数据库更新是一项复杂的地形数据库制作工程.传统的缩编技术工艺与相应的工具难以适应新的生产需要,适应于数字环境下的缩编生产工具的需求则变得非常迫切.GENTOOLS很好地解决了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中的诸多难题,采用半自动和手动相结合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缩编效率,同时也为地形图缩编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